雖然這篇hilink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hilink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hilink是什麼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華為「做媒」 智能家居能否破冰 北京新浪網 (2015-12-14 01:19) 李娜 華為在智能家居上的布局隨著「HiLink計劃」的落地逐漸清晰起來。 12日下午,華為終端旗下品牌榮耀總裁趙明正式對外公佈了華為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新動作——開放HiLink連接協議,此舉...
hilink是什麼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華為「做媒」 智能家居能否破冰
北京新浪網 (2015-12-14 01:19)
李娜
華為在智能家居上的布局隨著「HiLink計劃」的落地逐漸清晰起來。
12日下午,華為終端旗下品牌榮耀總裁趙明正式對外公佈了華為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新動作——開放HiLink連接協議,此舉意在從智能家居技術架構的底層連接協議做起,讓家電之間的互通變得更加簡單。
「市面上很多智能家居產品用戶提不起興趣,每家都自建一個封閉的系統是不可能成功的,我跟很多家電企業溝通,他們也承認這一問題。既然如此,華為就要做自己擅長的,連接協議、操作系統和晶元都是我們的優勢。」趙明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華為內部希望智能家居能夠在2~3年之後在業務中佔比30%。
此外,趙明透露,此前電視產品是華為為數不多在分析和研究要不要進入的領域,從家庭的交互中心的角度來說,可能在手機和Pad的平台之後,下一個平台就是電視。「但華為一直還是控制自己介入其他領域的慾望,公司一貫的戰略和理念是你只有在一個領域深入穿插進去,才能進入無人區。無人區的意思是超越現在存在的競爭狀態。」趙明說。
推出HiLink連接協議
「HiLink是各個設備之間、設備與手機之間、設備和雲之間、設備和網路之間的一個標準協議,這個協議大家都可以用,保證互聯互通的,把碎片化的場景融合在一起。」趙明在榮耀兩周年紀念活動上如是表示。
此前,華為曾經對外推出物聯網操作系統LiteOS,趙明表示,HiLink連接協議和LiteOS物聯網操作系統將成為華為與夥伴共享的兩大核心能力,也就是華為提供操作系統和底層代碼,從而打破家電之間「不對話」的局面。
事實上,對於華為來說,智能家居市場是未來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曾經表示,未來10年智能終端將進入全場景體驗時代,其商業本質是「人」而非「物」。
在此前,雖然巨頭湧現,但因標準問題智能家居總讓人感覺「雷聲大雨點小」。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行業里通用的說法是:智能家居市場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目前各大廠商都還是各自為戰,都在力推自家的平台。即便是蘋果,也難以突破家電等強勢玩家束起的「高閣」,地盤觀念讓智能家居變得更像「智能玩具」,並且單品價格通常還很高。並且,家電廠商基本上都在推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統,比如海爾、美的在玩超級平台,可以理解的是,沒有人願意讓自己的硬體白白成為互聯網公司的入口,為他人作嫁衣。
趙明表示,HiLink協議的推出是為了建立智能家居行業統一連接標準,可實現兩大功能:一為智能設備的快速連網,二為實現智能硬體之間的互聯、互通、互動功能。
「華為在智能家居其實很早就開始儲備,消費者BG一直有個家庭產品線,包括之前推出的智能路由以及相應產品。在智能家居的概念熱炒之後,華為也一直在聆聽行業專家和公司的聲音,在思考如何進入這個領域。」趙明對記者表示,在今年4月份約見了海爾的負責人之後,發現企業還是希望能夠將彼此的邊界劃清楚,他們發現要做端到端的封閉系統非常吃力。因此,大家選擇守住核心能力,將其他資源開放出來,有這樣想法的人很多。
趙明將華為的連接協議HiLink作為智能家居的「普通話」,他表示,基於華為的LiteOS的操作系統,開發者和合作夥伴可以縮短開發周期。
承諾不碰觸傳統家電利益
「關於對HiLink計劃市場的發展,從我們內部來說,非常看好這個市場,因為智能手機啟動之後,從我們未來來看,下一步就是希望快速地構建榮耀家庭(戰略)。」趙明透露,希望在兩到三年的時間智能家居業務的內部佔比能夠佔到30%。
趙明表示,智能家居戰略是華為公司級的綜合戰略,但從智能家居的產品品類看榮耀可以在路由盒子或者操作控制類的產品上進行投入,用戶群體和商業模式、操盤特點更適合於智能家居產品。
「其實內部有很多溝通,對誰來操作是由對整個事情怎樣能夠做得更好來決定的,而不是其他利益因素。」趙明說。
值得關注的是,據趙明透露,電視產品是華為為數不多在分析和研究要不要進入的領域。
「坦率講這是家庭的交互中心,可能在手機和Pad的平台之後,下一個平台就是電視。我們在研究,未來如果我們做電視,跟其他人相比有什麼不同,如果我們真的進入,把價格打下來,對這個產業的貢獻很小,說實話這是破壞這個產業,不是對產業的發展做貢獻。我們把這個事情有些時候說得怎麼怎麼樣,但是反過來講,其實是損害了這個產業未來的中長期計劃的。」趙明表示,華為一直還是控制自己介入其他領域的慾望,從內部來說不做的聲音更大。
他進一步解釋:「華為一貫的戰略和理念是你只有在一個領域深入穿插進去,才能進入無人區。無人區就是超越現在存在的競爭狀態,比如在通訊領域專注,不僅僅開發今年的產品,還為五年後的產品進行研究。如果華為把有限的力量分散到很寬的面上,在哪個領域都不能做得很深,即使在未來,我們也會控制住自己在很多方面擴展太多的慾望。我們現在會做輔助類產品,把我們的產品系列、配套更完善一點,但是我們真的不會進入冰箱、空調、空氣凈化器行業,這些都有專業的廠家,它們做得很好,我們進入以後對這個行業沒有太多的貢獻。」
但回到智能家居領域,如何破局仍然是華為當前面對的最大問題。
「雖然目前行業中的各種聯盟很多,但可以看到。」智能家居品牌RICI總經理童輝對記者說。
「而另一種互聯網公司的做法則是,先布好一個平台,讓所有的硬體能夠全部按照它的標準去玩,通過把所有的硬體整合起來變成一套超級系統,但是穩定性問題、時間問題,並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的。」童輝認為,沒有硬體的支持和接入,軟體的功能就無法實現。
可以看到,華為的路徑正是第二條。但現實是,即便是蘋果也沒能打破硬體與軟體陣營之間的高牆。雖然蘋果已推出智能家居HomeKit,開發者只需要通過蘋果終端就能夠對全屋的智能設備進行遙控,但現在看來,除了單品價格畸高外,產品之間也沒有過多的聯繫,這確實很難讓消費者提起興趣。
雖然在發佈會當天,海爾、美的、長虹等40多家企業宣布加入華為的陣營,採用華為的標準來開發家居產品,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站台」容易,但真正的行業聯盟仍需要時間,而華為能否勝任這個「連接器」,也需要產品驗證。
資料來源: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1214/1573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