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股國民運動中心公共藝術合作 ☀
這次與京石文化設計合作案,
是 新北市五股國民運動中心大型公共藝術裝置案,
再度與 包大山 聯手,
從提案到結案前後一年多,
終於等到順利完工開幕的這一天🎉
這次我們除了大型立體作品,還有一本繪本,
比較特別的是同一本書以雙開的方式進行,
分別以人類與動物...
☀ 五股國民運動中心公共藝術合作 ☀
這次與京石文化設計合作案,
是 新北市五股國民運動中心大型公共藝術裝置案,
再度與 包大山 聯手,
從提案到結案前後一年多,
終於等到順利完工開幕的這一天🎉
這次我們除了大型立體作品,還有一本繪本,
比較特別的是同一本書以雙開的方式進行,
分別以人類與動物的視角,
角色們也從繪本跑出來,
散落在運動中心的四周~
👦🐰🐘🐸🐻🐆🦉🐦🐢🦌👧 原本要從繪本裡的其中一頁在外牆做一面彩繪,
但由於牆面磁磚材質問題,
最後決議變呈現方式,
於是我的第一面馬賽克磚牆作品就誕生了😂✨✨✨
不鏽鋼立體作品+金屬面板+夜晚LED燈+馬賽克磚
(整個超豪華套餐)
雖然我們這次作品有層層難關,
很多地方沒有盡善盡美,
但整體來看已經算很不錯了!
感謝包大山推薦促成這次的合作,
以及京石文化設計的專業團隊!
特別要感謝 侯友宜 市 @hou.yuih ,由於開幕記者會很緊湊,沒有導覽到現場所有作品,有點可惜,但市長在坐車離開的路口看到我們,還特地下車回來找我們拍照聊聊作品,
真的是太感人了~ 🚩歡迎有去的朋友們拍照打卡
標註 @baozichen_art 和 @57_art
#illustration #artwork #57art #五七 #插畫 #painting #插畫 #五七藝術工作室 #Artist #藝術家 #吳騏 #57artstudio #七山合體 #京石文化設計 #五股運動中心 #包大山
h型鋼磚牆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德發商場是旺角名店,那個細小的地庫除了一間理髮店外,其他店舖幾乎都跟影音有關,甚至專賣膽的也有。但要記住,旺角跟其他中環不類不同,它可以有過萬元一條訊號線,但永遠不會有最高級,價值數十萬的音響器材出現,那些店要在分佈於旺角不同大廈樓上的音響店才有。現在最流行的是賣耳機,由幾萬元膽耳機到百多元的都擠在同一間店內,而有同樣數量的客人。由以前不是Made In China的原裝德製,到如今全面祖國生產的Sennheiser可在旺角認識到,通常由幾百元到三千元這個範圍的耳機最多人買。德發商場內便有三間店舖是專賣耳機的,本來也有三間賣影碟的,現在只餘下兩間,幾乎是全港最快最便宜的影碟售賣地。更有一般大公司不入貨的美版、日版、韓版影碟,比網上訂購還要早到七至八天,即是你在網上看到亞馬遜預售的影碟(尤其藍光),出貨日一個星期前已經可以在旺角找到。旺角的發燒友是真正挽救唱片工業的人種。他們都搵錢多年,算不上富有也絕對不貧窮,願意付錢又夠人情味,所有中文舊歌如鄧麗君、羅文、鳳飛飛,不斷翻炒又翻炒,各種不同版本及重播制式,又玩限量號碼抬高身價。總是有旺角這群中產捧場。
雷生春位於香港九龍旺角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是具有古典義大利建築特色的唐樓,建築物的名字源於一對對聯,寓意雷生春所生產的藥品能夠妙手回春。業權原本由九龍巴士創辦人之一雷亮(又名雷鴻維)持有,2000年,其後人捐贈給浸大中醫藥學院,後被香港特區政府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12年4月更活化成為非牟利機構經營的中醫診所,2016年美國超級英雄電影《奇異博士》將雷生春拍攝為電影中的香港至聖所。生於廣東省台山縣的雷亮來到香港後以經營運輸及貿易生意致富,是九龍巴士的創辦人之一。1929年,雷亮家族向香港政府購入旺角荔枝角道119號,並邀請建築師布爾(W. H. Bourne)興建雷生春。雷生春於1931年建成,地舖為雷亮的台山同鄉兄弟雷瑞德中醫師(他後來與雷亮和另外三人合作創辦九龍巴士)開設的雷生春醫館及葯店,上面三層為雷亮家庭成員的住所。雷生春葯品在當時廣受附近居民歡迎,並且行銷海外。 雷亮於1942年逝世,雷生春跌打葯店在數年後結業,其後曾用作商住及出租作洋服店等用途。約1980年代開始,雷生春住宅部分長期荒廢,但地面商鋪仍在營業。雷生春樓高4層,以鋼筋混凝土築建,樓面面積為762平方米,是典型的「走馬大騎樓」唐樓,結合現代流線(裝飾藝術)風格的橫線設計與古典元素,這可從其方型框架及其上的欄杆裝飾得見其建築特色。建築物落成之時,只須符合1903年版《公共衞生及建築物條例》,規定每幢建築物須在後方設置小面積的露天地方作天然通風用途;建築物的高度不得超逾對開街道的闊度或75呎,以較少者為準;以及每幢建築物的深度不得超逾40呎。雷生春正門設於荔枝角道和塘尾道交界,建寬闊用石磨柱支撐的露台,能抵禦風雨及阻隔陽光,有助降低室內氣溫。大樓頂層外牆嵌有家族店號的石匾,這些設計都是本地戰前騎樓的典型建築風格。大樓正面設計甚為精緻,富有古典義大利風格,如樓頂凹凸不平的山牆即為一例,位於塘尾道的側門入口設有後院。至於大樓的弧形主立面,則是為了遷就道路交界的窄角而特別設計。結構方面,雷生春的外牆為紅磚身外加灰泥批盪;樑、柱則以鋼筋混凝土製造,1、2、3樓均建有伸延出行人道之上寬闊的外廊。它可說是香港戰前騎樓式建築的代表。雷生春進行活化時,盡量保留原有的建築設計和特色,包括騎樓式的外觀、欄杆裝飾、遊廊、門窗、地磚,以及頂層外牆嵌有雷生春家族店號的石匾等。其外部需保存整體建築物的混凝土構架、前外廊連扶欄、各層露台的排水口、刻有雷生春的石匾及簷板和楣飾;而內部需保存上海批盪實心磚牆、灰泥簷板與模塑、所有門道的花崗石門檻、木或灰泥牆線、幾何圖案彩色磁磚、天花裝飾灰泥、木製模塑及天花線、木門及門框與舊式五金裝置、窗及楣窗的裝飾性鐵花和後外廊連混凝土板及柱座。由於雷生春位於荔枝角道和塘尾道交界而有嚴重噪音問題,在不影響建築物的原本外觀下安裝玻璃窗以解決問題。雷生春堂於2012年4月25日正式開幕,26日起向社會提供中醫服務,每日可以為70-80人服務,當中20%名額預留給綜援人士。綜援人士與65歲以上長者可以享有優惠診症收費,雷生春堂亦會不定時提供免費義診服務,預計每日名額1百個。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旗下第14間中醫診所,為保留雷生春提供醫藥跌打的傳統,於診所底層售賣浸大配方的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