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focus.io】蘋果公司(Nasdaq:AAPL)在上星期的春季發佈會後在美股收市後即本港時間星期四,發表2021Q2(2021年1月至3月)財季業績,當中表現亮眼。其上季收入創下比往年破紀錄增長54%。上季收入達到896億美元,並高於市場預期的774億美元。當中純利更比上起上...
【@businessfocus.io】蘋果公司(Nasdaq:AAPL)在上星期的春季發佈會後在美股收市後即本港時間星期四,發表2021Q2(2021年1月至3月)財季業績,當中表現亮眼。其上季收入創下比往年破紀錄增長54%。上季收入達到896億美元,並高於市場預期的774億美元。當中純利更比上起上季112億美元升近一倍至236億美元。蘋果公司Mac 產品季度銷量達91億美元比上季升41%,而iPad 產品銷量上比上季度升44%,本季銷量錄得78億美元。但論到銷量貢獻最多始終為iPhone產品,佔整體收入54%,本季銷量達到479億美元。蘋果銷量再創業績報喜,有賴其強大的科技及品牌效應。
.
-與英特爾分家一年 晶片去英特爾化-蘋果公司自上年正式與英特爾公司(Nasdaq:INTC)分家,當中市場亦對其自家製晶片有所顧慮。蘋果公司 CEO 庫克在蘋果公司全球軟體開發者年會2020 (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 上揚言兩年後完全擺脫對英特爾晶片的依賴。然而事過境遷,對於蘋果匠心調教與台積電的非凡代工。M1 晶片的成功將本來市場的憂慮一掃而空。以下三點分析可看出蘋果在晶片上領先的科技,以蘋果春季發佈及其晶片佈局,希望為讀者對蘋果其未來發展帶來啟示。
.
-1 強大M1晶片第二代 蓄勢待發-蘋果與英特爾分道揚鑣,選用不被看好的ARM架構,可算是一種革命性創新。其實ARM架構並非新型的電腦指令架構。一直有不同的小型電腦選用ARM架構,例如英特爾的atom晶片正是選用這個架構。然而在功效及用電上一直沒有較好的方法解決,更重要的是許多程式都無法應用在ARM架構。實際上與X86架構的主流電腦產品比下去,導致消費者並不看好ARM架構的電腦產品。引述《日經亞洲》相關人士消息,蘋果新一代Apple Silicon 的晶片將會採用台積電(TPE:2330)最新5 納米強化版製程(N5P),最快能夠在今年七月出貨。而型號暫時稱為M2晶片,相關的晶片資料尚未確定。當中有望在下年度出的旗艦MacBook Pro產品中應用。已緊接其後很多的蘋果產品,可能都將會應用到此晶片。效能必然更快更強大,而當中M1晶片在效能上尚未超越現時最高階圖像顯示卡以及在雷電連接埠Thunderbolt 上限制,都有望在新的M2晶片上解決。
.
-2 整合旗下不同產品晶片 減低生產成本 緩和產能不足-蘋果執行總裁庫克(Tim cook)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科技產品銷量強勁加上全球晶片產能緊張。儘管現時暫未受影響,晶片短缺有機會是蘋果公司未來遇到的問題。晶片供應不足是現時很多科技公司所遇到的困難。蘋果選擇統一整合旗下不同產品的晶片,盡可能使用自家產的M1晶片。亦都有助減低晶片代工產能不足的問題。因為生產單一晶片能夠使生產線上,做到晶片產能最大化。而且在代工上亦都更容易增加生產線,並減低晶片生產成本。
.
因此在春季發佈會展示,上至座枱電腦iMac的產品,下至平板iPad pro的產品。甚至上一次發佈會中的手提電腦MacBook的產品線,都分別使用其 8 核心 CPU 以及 8 核心 GPU合二為一的M1晶片。有賴蘋果公司其強大軟件整合的能力,首次嘗試在ARM架構運用在其專業級電腦中, 當中高效率低電耗的表現,再加上蘋果在應用程式上的支援。更重要的一點是,有關於蘋果將強大的M系列晶片壓縮在平板電腦中,展示出未來將會進一步模糊化平板與專業級電腦的界線。對於消費者而言當然期待效能強大的平板,但對蘋果公司業務,則有助開發新一系列的產品線,主攻專業級電腦市場,直接衝擊現時各大牌子的專業級電腦。
.
-3 多功能U1移動晶片 無限應用無限想像-探討蘋果春季發佈會,自然不能夠忽視的本季焦點-AirTag。而背後的科技正正有賴於這一顆多功能的U1移動定位晶片。這個U1晶片首次亮相2019年iPhone11發佈會,當時大眾對於U1超寬頻技術了解並不深入。承接着IPhone 11以及Apple watch s6 。AirTag可能只是U1晶片另一次小試牛刀。AirTag透過U1晶片就能輕鬆追蹤物品,並透過Find My 程式找到它們的位置。U1晶片可以想像為極輕量GPS定位,不需要手機發射站以及衛星,主要能夠以低耗電高精度的方式鎖定東西在十公尺以內做到精準定位。
.
蘋果公司未來新突破可能都有賴於U系列定位晶片的發展,而當中涵蓋的應用相當廣泛,例如曾經有相關消息報道,蘋果可能會出現新一代的AR功能眼鏡,能夠將虛擬物件投影在眼鏡中。在U1晶片的配合下能夠在未來的AR設計有更多新想法。而當中專職精準定位U系列晶片將會發揮作用。甚至是傳聞蘋果生產電動車,在透過衛星及GPS定位,運用U系列晶片超頻寬技術作精準的室內導航,再以自動駕駛來到乘客面前。蘋果公司未來突破都值得期待的發展方向。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環球視野
.
@businessfocus.io 瞭解更多商業財經資訊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gps頻寬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蘋果與三星帶領下,UWB從手機到智慧家庭將更具發展潛力應用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Gloria 發表於 2020年10月26日
對於智慧型手機來說,內涵許多技術和規格,包含:WiFi、藍牙、USB、近距離通訊(NFC)、以及5G等。現在,蘋果和三星已經宣布新加入超寬頻(UWB)技術。
三星公司宣布UWB將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無線通訊技術,因此其將在該技術上投入大量資金。至於蘋果,從2019年推出內建U1超寬頻晶片的iPhone 11之後,2020年包含:iPhone 12、蘋果手錶Series 6、以及HomePod Mini也都內建U1晶片。
三星指出,UWB能夠更好地,更準確地感知空間,進而為手機配備更好的定向功能,被視為「室內 GPS」。甚至借助UWB,其可以跨裝置進行無縫的智慧連接,從而滿足各種需求,並進行安全的遠程支付或成為定位丟失的遙控器。
於2019年成立的FiRa聯盟,成員包括三星,Oppo,小米和其他公司。其主要是鼓勵跨平台工作的消費性裝置創建UWB使用範例,例如:在不同型號的智慧型手機之間無間隙運作。儘管蘋果尚未加入該小組,並且尚不清楚蘋果的U1將來是否可以與FiRa的版本一起使用。但是很明確的訊號是,UWB正成為手機廠商積極布局的新通訊協定。
從無線通訊技術的角度來看,Wi-Fi和藍牙使用相對較窄的頻率範圍來處理裝置之間的通訊,而UWB是在更大的頻寬上傳輸數據。雖然典型的Wi-Fi訊號頻寬可能為20MHz,40MHz或80MHz,但UWB卻使用500MHz或更高的頻寬範圍進行傳輸。
就像藍牙一樣,UWB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訊協議,但從偵測定位精準度來看,藍芽現時可偵測定位距離是約十公尺以內,而UWB可測定距離精準到五到十公分。而且,UWB可以支持更快的數據傳輸,這也是蘋果將其應用在Airdrop加快照片或檔案傳輸的原因之一。
可是UWB的主要應用其實是支持位置追踪和環境感知。因為UWB能夠確知在不同頻率下訊號傳輸的“飛時測距”,進而具有追踪能力,當然未來也可以用於AR或VR。例如:三星具有UWB的Galaxy Note20 Ultra和Z Fold2的用戶就可以通過AR頭戴式顯示器找到其他Galaxy裝置。蘋果也正在規劃UWB拓展出更多應用,包含:Airtags、HomeKit等都是值得注意的趨勢。
蘋果與三星似乎都認為UWB也具有潛在的改變智慧家庭遊戲規則的應用。畢竟,能夠精確的定位跟踪和與其他裝置的通信,提高了其控制其他裝置(例如:控制亞馬遜Echo或谷歌Nest智慧音箱,Apple TV以及智慧門鎖等裝置)的潛力。
資料來源:https://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7151&fbclid=IwAR06kPRa1wyKBWS0K0f5WRZpLQ8JrPa0RrrkF09-nm9qB0fQhICeWRUL6ug
gps頻寬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蘋果與三星帶領下,UWB從手機到智慧家庭將更具發展潛力應用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Gloria 發表於 2020年10月26日
對於智慧型手機來說,內涵許多技術和規格,包含:WiFi、藍牙、USB、近距離通訊(NFC)、以及5G等。現在,蘋果和三星已經宣布新加入超寬頻(UWB)技術。
三星公司宣布UWB將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無線通訊技術,因此其將在該技術上投入大量資金。至於蘋果,從2019年推出內建U1超寬頻晶片的iPhone 11之後,2020年包含:iPhone 12、蘋果手錶Series 6、以及HomePod Mini也都內建U1晶片。
三星指出,UWB能夠更好地,更準確地感知空間,進而為手機配備更好的定向功能,被視為「室內 GPS」。甚至借助UWB,其可以跨裝置進行無縫的智慧連接,從而滿足各種需求,並進行安全的遠程支付或成為定位丟失的遙控器。
於2019年成立的FiRa聯盟,成員包括三星,Oppo,小米和其他公司。其主要是鼓勵跨平台工作的消費性裝置創建UWB使用範例,例如:在不同型號的智慧型手機之間無間隙運作。儘管蘋果尚未加入該小組,並且尚不清楚蘋果的U1將來是否可以與FiRa的版本一起使用。但是很明確的訊號是,UWB正成為手機廠商積極布局的新通訊協定。
從無線通訊技術的角度來看,Wi-Fi和藍牙使用相對較窄的頻率範圍來處理裝置之間的通訊,而UWB是在更大的頻寬上傳輸數據。雖然典型的Wi-Fi訊號頻寬可能為20MHz,40MHz或80MHz,但UWB卻使用500MHz或更高的頻寬範圍進行傳輸。
就像藍牙一樣,UWB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訊協議,但從偵測定位精準度來看,藍芽現時可偵測定位距離是約十公尺以內,而UWB可測定距離精準到五到十公分。而且,UWB可以支持更快的數據傳輸,這也是蘋果將其應用在Airdrop加快照片或檔案傳輸的原因之一。
可是UWB的主要應用其實是支持位置追踪和環境感知。因為UWB能夠確知在不同頻率下訊號傳輸的“飛時測距”,進而具有追踪能力,當然未來也可以用於AR或VR。例如:三星具有UWB的Galaxy Note20 Ultra和Z Fold2的用戶就可以通過AR頭戴式顯示器找到其他Galaxy裝置。蘋果也正在規劃UWB拓展出更多應用,包含:Airtags、HomeKit等都是值得注意的趨勢。
蘋果與三星似乎都認為UWB也具有潛在的改變智慧家庭遊戲規則的應用。畢竟,能夠精確的定位跟踪和與其他裝置的通信,提高了其控制其他裝置(例如:控制亞馬遜Echo或谷歌Nest智慧音箱,Apple TV以及智慧門鎖等裝置)的潛力。
資料來源:https://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
gps頻寬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oe:「也許數年後,中華電信的最大競爭對手是SpaceX,而不是其他電信業者。」
2020年6月3日,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起飛,並將所有60顆衛星部署到了軌道上。該火箭在發射後還降落在該公司在大西洋的無人駕駛船上,代表著這枚特殊火箭在執行任務後已第五次被成功回收,將可執行第六次發射任務,更是代表火箭發射成本可以再下降,這也是SpaceX公司的運營優勢,連這次新發射60顆,再加上SpaceX已發射480多顆Starlink衛星。這只是該公司獲准發射的近12000顆Starlink衛星的一小部分,目標是從太空提供地球網路聯網覆蓋,並向個人用戶終端進入該系統。
這次發射其中一顆與其他衛星略有不同,它具有遮陽板將在太空中展開。遮陽板旨在阻擋來自太陽的光線直射物體(尤其是照到天線)而造成反射,這樣就為了衛星在天空中顯得不那麼亮。也就是說,這種遮陽簾是SpaceX降低衛星亮度的最新嘗試,之前,曾引起了天文學界人士的極大關注,他們擔心明亮的衛星會破壞他們對宇宙的觀測。SpaceX一直在與天文學家就如何解決該問題進行溝通,該公司甚至嘗試用實驗塗層覆蓋其Starlink衛星之一,以使衛星看起來變暗。這種塗層確實使衛星變暗,儘管一項分析認為這不足以減輕天文學家的恐懼。現在,SpaceX正在嘗試遮陽板的方式,不知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
這次發射另一重大突破,就是這枚特定火箭執行第五次任務並成功回收。發射之後,SpaceX將Falcon9降落在其一架無人駕駛船上,由位於火箭頂部預先備有之兩艘巨大的淨空飛船抓住火箭鼻錐的兩半-球形結構,最後成功達成回收的目標。
4月22日,獵鷹9號火箭從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將第七批60顆衛星送上太空,算起來,SpaceX發射衛星總數將達422顆。SpaceX計劃要在今年底前將1千多顆衛星送上天,按照原計畫,Musk預計共發射42,000顆衛星,如果照Musk的計畫,所有衛星都嗖嗖嗖上天了,那麼網路將不再受地面基礎設施限制,且到處都有他們的衛星,不僅網速變快,且還能享受低價無線上網,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4月23日,Musk公布這項「偉大」計畫的最新目標:「星鏈內測差不多3個月後開始,公測6個月後。」
隨後又補充:最初測試適用高緯度地區。星鏈服務最初將在2020年提供加拿大和北美用戶,並在2021年進一步擴大範圍至世界其他地區,即便Musk一步步推進計畫,這件事還是太不可思議了。但Musk終究是Musk,他一直都在做超乎人們想像的事。
星鏈計畫是什麼?
2015年1月,Musk正式宣布SpaceX的衛星網路服務計畫(星鏈計畫)啟動,最終目的是組建全球最大Wi-Fi網路,並於2020年正式服務全人類。如果計畫成功,「屆時SpaceX的衛星將為地球任何地方提供無所不在的無線網路服務」,SpaceX宣稱,「星鏈計畫」提供全球任何地區任何用戶至少1Gbps頻寬的網路服務,且費用超低。也就是說,屆時用戶可像GPS不限量、超低價無線上網,而Musk所謂的星鏈其實就是一顆顆通訊衛星。通訊衛星指的是地球無線電基地站利用衛星為中繼站通訊,建立地面發射站與接收站之間的資訊通道,傳遞和放大訊號。
衛星通訊因離地表很遠,所以涵蓋面積廣,且不受地形和自然災害影響,相對地面基地台來說是優勢。Musk的終極目標想讓無線網路包圍整個地球,未來就能提供全球使用的低價無線網路服務,所以,為了完成目標,Musk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向太空批量發射衛星,預計發射完42,000顆衛星,星鏈就能為全球提供低價高速的無線網路。
按照此計畫,星鏈網路能服務更多的場景,甚至從很多方面改變我們的生活,比如偏遠地區的人們,可徹底擺脫沒有網路的困擾,也可輕鬆接入萬物互連的新時代,這對他們應是福音,甚至會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對有錢人而言,星鏈網路更受青睞,私人飛機、私人遊艇、私人海島等這些地方都可能成為星鏈網路的潛在應用場景,再來當地面遇到天災,如地震、海嘯、颱風等極端天氣,就算地面網路癱瘓,也可用星鏈網路救災、通訊,這對災害防治無疑是個好消息。
說實話,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還是很值得期待。
Musk為什麼有信心做星鏈計畫?這要燒掉多少錢啊,等Musk發射完42,000顆衛星,SpaceX還活著嗎?
為什麼這麼說,其實有前車之鑑。
畢竟衛星網路競爭從1990年代就開始了,當年摩托羅拉著名的銥衛星早就想這麼做,結果66顆衛星還沒發射完就破產了;比爾蓋茲的Teledesic也在燒掉90億美元後倒閉。競爭對手之一OneWeb也因融資問題破產,但SpaceX不僅能自己做火箭,且能重覆利用,成本節省可不只一點點。另一個原因,自然是星鏈建成後不可衡量的商業價值,因為從本質說來,Musk還是商人,Musk曾表示,星鏈建成後,預計每年收入可達300億美元,比SpaceX高10倍。那麼,發射一顆衛星的成本又是多少?Musk投入這麼多,最終值不值得?
星鏈計畫一顆地軌衛星製造成本約100萬美元,一顆衛星重約260公斤。SpaceX獵鷹重型火箭的發射成本為每公斤1,400美元,不過SpaceX融資情況不差,發射成本相對較低且有進帳,所以暫時不用擔心成本問題,畢竟Musk的眼光在星鏈建成後的商業價值,想必前期多花一點錢也在他預料中。也就是說,只要未來SpaceX資金情況允許,用衛星上網的願望指日可待。
也許未來,當我們享受衛星網路之便時,都要感謝Musk。
http://technews.tw/2020/04/27/spacex-to-offer-starlink-public-beta-in-six-months-musk-says/
https://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6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