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google文件文字上下置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google文件文字上下置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google文件文字上下置中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可以,你會選擇永遠在家工作嗎? 新冠肺炎的疫情在美國仍持續升溫中,截至 5/17 日為止,美國確診數已經突破 150 萬人,每天新增的確診數還是在兩萬到三萬之間。即使如此,愛好民主以及自由的美國人已經忍不住了,不斷給予政府壓力,各州政府都在研擬解封的條件、漸進式的解封、以及相關的配套措施。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吳老師教學部落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佛光大學ANDROID教師研習授課 這次應佛光大學資訊應用學系之邀,擔任ANDROID教師研習講師, 繼不久之前淡江大學資工系的證照課程,對我來說是很輕而易舉的事, 差別是對象由資工系學生換成大學授課的老師,在授課內容與方式上要做些調整, 由於第一次到佛光大學,對電腦環境也不熟析,加上當...
-
google文件文字上下置中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1-10-13 20:09:58佛光大學ANDROID教師研習授課
這次應佛光大學資訊應用學系之邀,擔任ANDROID教師研習講師,
繼不久之前淡江大學資工系的證照課程,對我來說是很輕而易舉的事,
差別是對象由資工系學生換成大學授課的老師,在授課內容與方式上要做些調整,
由於第一次到佛光大學,對電腦環境也不熟析,加上當先電腦頻頻死當,讓授課變的不順利,
依往例,會先做個課前問卷,先知道一下大家的程度與學習方向,
結果令人訝異的是,電腦程度呈現兩極化,有的老師連程式都沒學過,
有的老師已經是JAVA的授課老師,這真的兩難。
大部分老師的想了解的還是在ANDROID平台與其他領域結合,但前提還是要先學會基本ANDROID的開發,
於是第一天課程先開個頭,讓大家到ANDROID有何過人之處,與他和其他手機的差異,
程式與法與其他語言有什麼不同,這也是我的專長,剛好微軟的 .NET與JAVA等語言都教過,
自然很容易就可以比較出來差異。
其次,開發ANDROID一定要學JAVA程式嗎?
其實不一定,ADOBE的Dreamweaver 5.5已經加入免程式的設計方式,所以屆時如果不是一定要程式設計,
也可以用Dreamweaver 5.5以後的版本來設計。
至於未來,ANDROID手機的3D遊戲市場也一定火熱,可見ANDROID一片生氣勃勃。
當天主要完成:
1.建立專案
2.使用基本元件設計
3.事件程式設計
4.取出APK檔
5.註冊Merket帳號,並發佈到全世界的Merket上
影音分享:
01_複習SAMPLE06_03ACTIVITY切換
02_TQC+ANDROID證照考試說明
03_SAMPLE06_04_BUNDLE物件使用
04_常用元件介紹TEXTVIEW與資源檔使用
05_常用元件介紹TEXTVIEW常用屬性設定
06_增加文字放大縮小功能
07_更改文字顏色
08_文字顏色切換重點說明
09_有魚無魚範例介面設計
10_將LAYOUT改成RELATIVELAYOUT形式
11_有魚無魚範例程式設計
12_有魚無魚範例改為單一按鈕
13_在IMAGEBUTTON建立事件與程式的精簡
14_IMAGEVIEW練習
15_版面配置解析度與上下關係
16_版面設定細節與程式設計
17_EditText元件設定與使用
18_各種EditText練習並將輸入結果顯示
19_下載安裝TQC+ANDROID練習系統並安裝110題
20_TQC+ANDROID_110題介面設計
21_安裝102題並解說
22_TQC+ANDROID_110題程式設計
23_如何抓取APK檔到自己電腦中
24_RedioButton介面設計
25_RedioButton程式設計
26_CheckButton介面設計
27_CheckButton程式設計
28_Spinner元件介面設計
29_Sample7_8_Spinner物件程式設計
30_如何匯入TQC+證照考題並設計
31_Sample7_9_ProgressBar物件範例
32_Sample7_9_ProgressBar程式設計
33_設定編輯字型大小與TQC+108題顏色設定
34_Sample7_9_1_ProgressBar物件範例(水平)
35_Sample7_9_1_ProgressBar水平程式設計
吳老師教學網:
http://3cc.cc/10g
部落格: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
溫馨考場論壇:
http://123.205.192.177/uc/bbs/index.php/
Google Andriod,佛光大學,資訊應用系,湜憶,吳清輝老師,程式開發,線上教學,e化創新,雲端計算,吳老師提供
google文件文字上下置中 在 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可以,你會選擇永遠在家工作嗎?
新冠肺炎的疫情在美國仍持續升溫中,截至 5/17 日為止,美國確診數已經突破 150 萬人,每天新增的確診數還是在兩萬到三萬之間。即使如此,愛好民主以及自由的美國人已經忍不住了,不斷給予政府壓力,各州政府都在研擬解封的條件、漸進式的解封、以及相關的配套措施。
科技公司也不例外,Google 以及 Facebook 紛紛宣布將漸進式地開放辦公室,同時大部分員工可以選擇在家工作到 2020 年底。Apple 跟 Tesla 的員工就沒這麼幸運了,畢竟這兩間公司的產品是以硬體為主,沒有意外的話他們會是最早重啟辦公室的科技巨頭。Tesla 的執行長馬斯克甚至直接不鳥加州政府的命令,已經重啓產線,並且揚言要告加州政府以及考慮將工廠搬離加州。
相較之下,Twitter 的員工想必是最幸運的了,幾天前 Twitter 發布了新聞稿,如果你的職位允許,員工可以選擇永遠在家工作!
如果我們員工的職位允許他們在家工作,而且他們也希望永遠如此的話,我們會成全這件事情。如果不行,當我們覺得復工是安全的,並且搭配額外的預防措施,辦公室將會是他們溫暖友好的地方。
if our employees are in a role and situation that enables them to work from home and they want to continue to do so forever, we will make that happen. If not, our offices will be their warm and welcoming selves, with some additional precautions, when we feel it’s safe to return.
其中這段聲明更是霸氣:
開啟辦公室是我們的決定,什麼時候回來,或是要不要回來,是員工的決定。
Opening offices will be our decision, when and if our employees come back, will be theirs.
如果可以,你會選擇永遠在家工作嗎?
Medium 好讀版:https://medium.com/jktech/%E5%A6%82%E6%9E%9C%E5%8F%AF%E4%BB%A5-%E4%BD%A0%E6%9C%83%E9%81%B8%E6%93%87%E6%B0%B8%E9%81%A0%E5%9C%A8%E5%AE%B6%E5%B7%A5%E4%BD%9C%E5%97%8E-418f36c21296
#在家工作兩個半月
Square 是第一批宣布在家工作的科技公司,早在 3/2 我們就強制所有人非必要不得來辦公室,算一算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兩個半月了呢。
在家工作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 — 你再也不用浪費時間通勤了!灣區的交通真的很差,單程的通勤時間動不動就要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不過我也因此養成了聽 Podcast 的好習慣。
在家工作以後,這些時間都省下來了,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來做什麼呢?你猜對了 — 用來做更多的工作。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中間少了通勤作為緩衝,上班跟下班的界線反而變得模糊了。在公司大家開始抱怨生活品質變差,一起床就上班,然後常常下不了班,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也無法請假出去玩。
好在公司很快地意識到了這點,在全員大會數次告訴員工:
現在這個時刻,你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其他人。如果放假可以讓你好好休息、充電,回來的時候更有效率,我們鼓勵你們這麼做。
這也不是說說而已,有個高管也以身作則,請了一星期的假 (即便現在哪都不能去)。我們的部門也宣布大家 5/25 放假,剛好連著美國國定假日一起,希望大家可以把握這四天假,好好休息。
因應在家工作,這段時間我也做了以下的調整:
建立上下班的儀式:即使在家,我還是會換上上班的服裝,然後下班時換上比較輕鬆的服裝,告訴自己現在是下班時間。
設定一個辦公區域:規劃一個辦公區域,有我所需要的螢幕、桌子、椅子等等,把這個地方佈置成適合工作而且有效率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只在這個地方工作,盡量避免在沙發這類的地方工作,來區隔上下班的生活。
準備好所需的東西:網路該升級就得升級,需要的器材該買就得買,比方說印表機、飲料、或是水,反正就是準備好工作會需要的東西。
該休息就得休息:沒有人能預料到這波疫情會改變大家的工作型態,所以我們都還在學習如何在家工作,如果真的狀態不好、需要休息,那就休息吧!放自己一馬不要用力過猛。
#遠距工作的挑戰
儘管遠距工作有許多好處:免通勤、彈性工時、不限制辦公地點等等,它同時也有了許多問題及挑戰,相關的制度跟配套措施也都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視訊會議比想像中的還累人
在實體的互動,我們除了透過語言以外,很大一部份是靠著肢體動作來溝通的。透過對方的表情、手勢以及坐姿等等,我們可以得知很多隱藏的訊息,但是這一切在視訊會議中都沒有。矛盾的是,我們的大腦仍不斷地在畫面中尋找非語言的肢體訊號,但終究遍尋不著,導致視訊會議比實體會議還要累人。
最好的解決方法是:避免所有非必要的視訊會議。這聽起來很反直覺,在遠距工作的情況下,不是應該要有更多的溝通,甚至應該要過度溝通 (over-communicate) 才能夠確保團隊有一樣的認知嗎?是的,但視訊會議不是最好的方式,寫下來才是。
不管是透過 Email、Slack、Wiki或是設計文件,如果能夠用文字方式的溝通,就不需要透過視訊會議。用文字除了可以有多一分思考的機會以及讓未來的人參考以外,也可以讓跨時區的成員有一樣公平的機會參與。
#多人視訊會議的缺點
儘管 Zoom 以及 Google Meet 這類的視訊軟體已日漸成熟,對於多人視訊的支援也比幾年前好上許多,但還是有許多的不方便。
我觀察到的最大問題是:演講者缺乏回饋,多數的軟體設計都是呈現大大的簡報畫面,其他人的頭像在側邊欄,人太多的話有些頭像還顯示不出來。這對於演講者要掌握聽眾理解程度,真的是一大挑戰。此外,大部分的聽眾預設是靜音的,這也降低了人們問問題或是給予即時回饋的意願。
另外,即使不是在有人簡報的會議,多人視訊會議還是有個很大的限制:一次只能有一個對話。更多時候是只能有一個人講話,我們沒有辦法像實體會議一樣,跟旁邊的人開啟悄悄話模式。
現階段我認為沒有太好的解法,只能等未來的某一天,全像投影技術可以用在視訊會議上的時候吧。
#實體互動的不可取代性
不管我們再怎麼努力,科技還是有其限制性。增加遠距工作的效率,讓公司部門的 OKR 達標,這些都不是問題,但隔著螢幕終究還是少了那一味。跟同事說聲早安、吃午餐、喝個咖啡閒聊公司八卦的體驗,終究是無法被取代的。這些體驗乍看之下對工作效率沒有直接幫助,卻是決定員工歸屬感以及工作開心程度的重要指標,也會影響員工的留存率。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是全世界最大的全遠距工作公司 — GitLab,每年也會舉辦一次實體聚會,將全世界的員工飛到同一個地方度假。目前 GitLab 擁有 1295 名員工,散佈在 67 個國家。
#在家工作適合你嗎?
這個答案因人而異,目前也只有知識工作者有這個甜蜜的煩惱。如果你的工作性質是可以獨立運作,或是可以線上有效率地跟同事合作,並且你也對工作很上手,在家工作絕對可以考慮。你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家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彈性的工作時間以及地點,何樂而不為呢?
相反的,如果你在職涯剛開始的階段,在家工作反而會對你的學習效率大打折扣。另外對於沒有家庭或是一個人住的人,實體辦公室對於滿足社交需求也是很重要的。或者更重要的是,你搞不好根本不喜歡在家工作。
#遠距工作的未來
這波疫情強迫全世界的人進行一場大型的在家工作實驗,有的人喜歡,但也有人恨不得辦公室早點開放。但是無論如何,遠距工作一定是未來的趨勢。在疫情結束之後,肯定有更多的公司以及個人開始擁抱這樣的工作模式。
改變也需要時間,我預測會先從複合式的模式開始,不會一開始就進入全遠距的模式。對於個人來說,可以從一週進辦公室一兩天開始,慢慢考慮是否要往全遠距發展;對於公司,會開始實驗遠距工作,並且考量效率以及成本,可以想見有些公司會關閉實體辦公室,而另外一些公司發現這行不通,重回辦公室的懷抱。
矽谷科技公司肯定會招募更多在矽谷以外的研發人才,當你的範圍是全世界,而且可以用更便宜的薪水招到更好的人,怎麼可能不這麼做呢?這樣的後果是矽谷會迎來出走潮,畢竟這裡的房價物價實在是太高了,如果你在其他生活品質更好的地方可以享有一樣的工作機會,為什麼還要待在這裡呢?
你的選擇會是什麼?快留言告訴我們吧!
google文件文字上下置中 在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蔡批「新不統」,馬:人民沒興趣統獨大戰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2018-1112,週一
【純文字版】兼RUNDOWN
【純文字版】說明:
一,引述各大報之部分,版權歸各大報所有。部分新聞僅引用片段,完整版詳見各大報。若各大報有意見,請告知,會儘速處理。
二,因為節目時間關係,【純文字版】跟廣播實際播出,可能有一定落差,請海涵。
三,【純文字版】部分段落,有跳針的地方,例如標題、叩應題目等,請見諒。
四,【純文字版】,今天1112第二次PO文,連同RUNDOWN一起PO出。將來不一定會再PO【純文字版】,謝謝。
第一段:
●20181112,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網路直播
●連線UFO,臉書youtube搜尋「飛碟聯播網」
●臉書搜尋「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新粉專
●請幫忙按「分享」,看重播也可以分享~
一,台北市長辯論,「柯文哲八題」哪題有真相
二,柯:連勝文競選經費比我少,人民相信嗎
三,宋省長競選經費比陳定南少,柯文哲信嗎
四,姚文智:大家認清柯文哲說謊,柯就倒了
五,呼叫Think Tank,聽眾是飛碟最強大智庫
六,廣播如何網路化?利弊得失知多少......
第二段,開放叩應:
●20181112,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網路直播
●連線UFO,臉書youtube搜尋「飛碟聯播網」
●臉書搜尋「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新粉專
●請幫忙按「分享」,看重播也可以分享~
一,阿共防長用美國南北戰爭,形容兩岸關係
二,陸委會:錯誤比擬,悖離台海歷史與現實
三,去北京上海,為何用台胞證而不是護照?
四,蔡批「新不統」,馬:人民沒興趣統獨大戰
五,2011拋兩岸和平協議挨罵,馬灰頭土臉
六,暫且不談「新不統」,你聽過蜂蜜檸檬嗎?
七,請有備而來,18歲以上,一年叩應一次
●開放叩應
第三段:
●1112每日一句:鄭弘儀,陳菊
若韓國瑜當選,鄭弘儀:搞不好會被他賣掉
●狗吠火車,188-1警政署賭盤
一,查獲選舉賭盤97億?假議題,長官口誤
二,防選舉奧步怪招,我們選民夠成熟嗎?
5200,賭盤假議題
5300,徐國勇口誤
5400,九十七億呢
5500,北檢張安樂
5600,可敬的對手
5700,選舉懸案多
第一段:
●20181112,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網路直播
●連線UFO,臉書youtube搜尋「飛碟聯播網」
●臉書搜尋「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新粉專
●請幫忙按「分享」,看重播也可以分享~
一,台北市長辯論,「柯文哲八題」哪題有真相
二,柯:連勝文競選經費比我少,人民相信嗎
三,宋省長競選經費比陳定南少,柯文哲信嗎
四,姚文智:大家認清柯文哲說謊,柯就倒了
五,呼叫Think Tank,聽眾是飛碟最強大智庫
六,廣播如何網路化?利弊得失知多少......
一,台北市長辯論,「柯文哲八題」哪題有真相
1.
九合一選舉,1124投票
台北市長辯論,1110登場
辯論結束了,有答案,有真相嗎?
2.
之前跟聽眾朋友報告
我會不會去投票?會投給誰?
並沒有那麼重要
我不會幫哪一邊拉票催票
上週五,我說,希望自己能相對中立
很難,但,這是努力的目標
3.
坦白說,我不是很care誰當選台北市長
無論誰當選,我都分不到糖果
無論誰當選,我都要繼續工作
我比較在意、比較在乎的是,真相是什麼
之前幫大家整理,所謂的「柯文哲八題」
如果不google,你知道幾題?
在1110的台北市長辯論,這八題,有提到一點點,可惜的是,沒有答案,還淪為口水戰,例如,還債的部分
●中國時報1104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3日展開輔選行程,連趕2場議員候選人造勢活動,上台助講時再次宣傳還債政績,面對外界質疑錢怎麼還,柯文哲說,問財政局長及主計處長,都搞不清楚錢從哪來,他則解釋,只要對的事做、不對的事不做、認真做,錢就可以省起來。
4.
先跟大家一起複習,我發明的「柯文哲八題」,其實,要檢驗柯文哲的,絕對不只這八題
第一題:
2017雙城論壇,柯文哲聲稱被國安會扯後腿
接受媒體專訪哽咽
但是,柯文哲從來沒有拿出證據
第二題:
國安會講稿A、B版本,柯文哲先否認、後來才承認
柯文哲公開嗆記者「到底我們擺平你了沒」
被國際新聞記者聯盟跟記協抗議
第三題:
姚文智0911批評「王X蛋」
其實,2017先罵「王X蛋」的是柯文哲
第四題:
柯文哲爆料,自己受委屈
換得蔡總統在台北世大運上台
到底什麼委屈?柯文哲從來沒交代
我補充一下
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馬英九總統有上台,陳菊市長沒有喊一句委屈,也沒有承認「兩岸一家親」
第五題:
兩千年總統大選前,柯文哲投書自由時報
痛罵張昭雄當宋楚瑜副手
後來,柯文哲跟宋楚瑜變麻吉
第六題:
柯文哲臉書20170607發文:數百億元「人民的乳酪」消失不見
但是,藍綠台北市議員聯手翻案
柯文哲眼睜睜看「人民的乳酪」被偷走
第七題:
2018台北燈節,柯文哲親信蔡壁如公開喬事
讓紙風車獲得一千萬元預算
蔡壁如被錄音蒐證爆料
柯文哲涉嫌圖利紙風車
有沒有人去台北地檢署告發?
第八題:
柯文哲聲稱還債520億元,洋洋得意
台北市議長吳碧珠說,這是「帳面會計處理」,並非還債能力
二,柯:連勝文競選經費比我少,人民相信嗎
●自由時報1111報導:
台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交叉詰問,市長柯文哲要求藍綠兩黨候選人公布選舉經費帳目,國民黨丁守中、民進黨姚文智有備而來出示明細,但兩人公布後,柯回酸:「兩大黨比我少,人民相信嗎?」
柯文哲質疑,「剛才兩大黨候選人都公布競選經費,比我還少,你們相信嗎?四年前連勝文在監察院報的競選經費比我還少,台灣人民相信嗎?」
●自由電子報20150601報導:
監察院公布2014九合一選舉,各候選人申報的政治獻金。當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申報政治獻金1億3982萬元,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則申報1億1000萬餘元,比柯少了將近3000萬元,兩人支出則都是1.4億餘元。台北市議員許淑華今問柯文哲「你相信嗎?」柯先是哈哈大笑,說「不可能」,還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膝蓋(意指用膝蓋想也知道)。
柯文哲說,他與太太陳佩琪曾經上網搜尋連勝文的競選捐款帳戶,可是都找不到;至於兩人的支出經費相同,柯則說:「哪有可能」,這根本違反常識,就「謀摳寧的代誌」(台語:不可能的事情),申報不實也查不到,所以他要建立用常識可以理解的國家。
1.
2014台北市長選舉
連勝文申報總收入,1億1000萬餘元
連勝文總支出,1億4170萬
柯文哲申報總收入,1億3982萬
柯文哲總支出,1億4236萬
依照監察院的申報,柯文哲選舉支出,比連勝文多,聽眾朋友,你相信嗎?
2.
2015,台北市議會
當時,柯文哲跟民進黨還很好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做球
柯文哲,狠很酸了連勝文一頓
3.
柯文哲當時說:「哪有可能」,這根本違反常識,就「謀摳寧的代誌」(台語:不可能的事情),申報不實也查不到,所以他要建立用常識可以理解的國家。
非常好,我來請問柯文哲,另一個問題
三,宋省長競選經費比陳定南少,柯文哲信嗎
1.
民國83年12月3日的省長選舉,中委會規定競選經費最高限額是1億0498萬2000元。
宋楚瑜申報總收入:1億0498萬2000元。總支出:1億0498萬2000元。
宋楚瑜的總收入、總支出,剛好一樣,而且,跟法定最高限額,分毫不差。
2.
陳定南申報的總收入是4億7008萬55元,總支出是4億5687萬5700元,收支相抵結餘1320萬4355元。
民國83年、1994年,唯一一次的台灣省長選舉,宋楚瑜花了1億0498萬2000元。陳定南花了4億5000多萬。
陳定南超過競選經費最高限額,一度被裁罰40萬
3.
宋楚瑜的總收入、總支出,剛好一樣,而且,跟法定最高限額,分毫不差。
柯文哲,打過選戰
請問柯文哲,宋楚瑜有如實申報嗎?
陳定南選省長,花得錢比宋楚瑜多,請問柯文哲,你相信嗎?
4.
第五題:
兩千年總統大選前,柯文哲投書自由時報
痛罵張昭雄當宋楚瑜副手
後來,柯文哲跟宋楚瑜變麻吉
5.
柯文哲聘宋楚瑜,台北市政府首席顧問
親民黨台北市議員,有些「友柯」
競選總部,相關活動,柯、宋同台造勢
四,姚文智:大家認清柯文哲說謊,柯就倒了
●自由時報1111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1110下午在市府前廣場舉辦「萬人應援決戰市府路」活動,宣示主場意味濃厚。
「萬人應援決戰市府路」昨下午四點活動後,陸續見到局處首長出沒,還上台和柯上演手牽手感謝戲碼,不少基層公務員則不約而同因「加班」、「東西忘記拿」來市府一趟,也有約五百名公車業者「響應」而來,引發外界質疑是動員大賽。
市府發言人劉奕霆重申,沒有動員,都是自主響應。
柯文哲說,昨天的辯論,兩大黨候選人只能攻擊他的人格,也不能提出明確政見,台灣藍綠從來不對話,他們只有相罵。
1.
柯文哲,有沒有濫用行政資源?
柯文哲,有沒有動員市政府各局長參加?
柯文哲說,藍綠只有相罵
柯文哲,你也是,別只會講別人
垃圾,不分顏色,@@
提到大巨蛋,柯強調大巨蛋從選址、契約訂定等都不是自己任內決定的,國民黨候選人主張蓋完,但沒檢討公安問題,國民黨就是製造大巨蛋問題的人,民進黨候選人主張拆掉,「但坦白講,如果能拆掉我早就拆掉了」
●聯合電子報1031報導:
柯文哲說,台灣已經不需要解釋問題的人,也不需要發現問題的人,只需要解決問題的人。
2.
柯文哲這句話,講的沒錯
問題是,柯文哲是解決問題的人嗎?
令人遺憾的是
柯文哲不但沒有解決問題
甚至,柯文哲是製造問題的人
●自由時報1111報導:
柯文哲1109說,只要藍綠各拉五%的票,他就倒了。姚文智回應:「大家認清楚柯說謊,柯就倒了。」因為柯的謊言不斷,政治獻金的事情也說謊,很多事情沒辦法交代,市民要認清這個人。
3.
姚文智很怒,柯文哲質疑競選經費的事情
其實,姚文智可以用我剛才講的
拿宋楚瑜、陳定南的例子,打臉柯文哲
這一招,丁守中不能用
●自由時報1111特稿:
台北市長候選人昨天首次五人同台,姚文智申辯有據,丁守中立場明確,與姚丁相比,柯「照稿演出」的態度,顯然輕敵。柯在辯論會後立刻舉辦府前大型造勢晚會,站回自己的地盤,突然變得激動高昂,辯才無礙,凸顯柯對民主機制的蔑視。
很多人說,柯文哲四年來變了!四年前他頂著不得不為的氣勢,謙虛請益、海納人才,靠著民進黨匯聚能力、靠著國民黨反差出正直透明形象、靠著社運團體在網路形塑一股風潮。
但現在的柯文哲,沒人搶拍照的場合他不開心,候選人要公開表達忠誠才能配到柯粉票,對手提出政策藍圖就動員局處攻擊,辦演講搞造勢層層交辦市府員工動員、半強迫六大公司捐款,柯卻能在辯論開頭即稱自己正在進行一場改變台灣歷史的新政治文化運動,但其作為和過去的選舉文化並無不同。
4.
這是柯文哲最令人失望的地方
說穿了,柯文哲跟藍綠政客,沒啥兩樣
超越藍綠,推倒藍綠的高牆
2014年,柯文哲這些口號,好動聽
2018年,還有多少人相信?
五,呼叫Think Tank,聽眾是飛碟最強大智庫
1.
Think Tank,智庫,智囊團
聽飛碟晚餐,可以學一些英文單字
大家都知道,我們是雙語節目
國語跟台語,@@
2.
聽眾朋友,各位網友,你的寶貴意見,最重要
飛碟電台,飛碟晚餐,需要大家的建議
我們現在開放叩應電話
這個叩應,跟第二段的沒關係
今年打過的,可以再打
但是,我們現在不是要談兩岸關係
我想請問聽眾朋友,各位大大
「廣播網路化」,應該怎麼做,比較好?
「廣播網路化」,看了這幾天,你的感想是?
歡迎現在在臉書看直播的朋友
也歡迎沒看直播,用收音機或APP的朋友
不管你透過哪一種平台
你有收聽、收看我們節目
都歡迎你現在打電話進來
3.
我用1109,上週五的,當例子
各位聽眾,大家都可以看到
1109,我們節目,我今天下午看的數字
收看人次目前是12000,留言492,分享169
謝謝,非常感謝
阿,我比較貪心
12000人次收看
如果十分之一的朋友,幫我按分享
分享應該是1200
可是,我們的分享是169
所以,還有非常非常大,努力的空間
六,廣播如何網路化?利弊得失知多少......
1.
「廣播網路化」,這應該可以當博士、碩士論文的題目,網路化,對廣播的影響,非常非常大,@@
我的問題是,將來,會不會「通通網路化」,電視廣播報紙雜誌週刊,有哪一種媒體,可以逃過網路的OOXX?
2.
我的看法,請大家參考
「廣播網路化」,一定有利弊得失
無論如何,我們的直播,不是單純的網路,不是一般的電視,我們是飛碟聯播網,飛碟廣播電台
聽眾朋友,永遠是第一順位
在這個不能變動的大前提下,「廣播網路化」不是只有加一個直播鏡頭而已
3.
今天1112,直播的第五天而已
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調整
聽眾朋友,各位網友,你們的建議,無論叩應進來的,或臉書留言的,我都非常感謝
我會找時間,繼續開叩應,題目「廣播如何網路化」......
4.
上週五預告,「尤汐伯夷」的部分,明天,我找時間說明,大家可以在youtube、twitch,搜尋「尤汐伯夷」
他在youtube訂閱七萬多,我們電台才兩千多,@@
「尤汐伯夷」開直播打麻將,觀看人數五萬、六萬,家常便飯,我還在一萬多
第二段,開放叩應:
●20181112,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網路直播
●連線UFO,臉書youtube搜尋「飛碟聯播網」
●臉書搜尋「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新粉專
●請幫忙按「分享」,看重播也可以分享~
一,阿共防長用美國南北戰爭,形容兩岸關係
二,陸委會:錯誤比擬,悖離台海歷史與現實
三,去北京上海,為何用台胞證而不是護照?
四,蔡批「新不統」,馬:人民沒興趣統獨大戰
五,2011拋兩岸和平協議挨罵,馬灰頭土臉
六,暫且不談「新不統」,你聽過蜂蜜檸檬嗎?
七,請有備而來,18歲以上,一年叩應一次
一,阿共防長用美國南北戰爭,形容兩岸關係
●聯合報1111報導:
第二輪美中外交安全對話1109舉行,美國國務卿龐培歐表示,美國無意對中國發起「冷戰」;大陸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則說,「打貿易戰解決不了問題」,中國所作一切是為人民,並非為了挑戰誰或取代誰。美中雙方都企圖「停戰」,為G20「川習會」鋪路,不過,談到南海、台灣、人權等議題,仍激烈交鋒。
龐培歐、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以及楊潔篪、中國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1109在美國國務院召開聯合記者會;雙方都稱對話坦誠,富有成果,且希望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阿根廷G20峰會舉行會談時,能取得實際成果。
談到台灣,楊潔篪指出,台獨勢力及其分裂活動是台海穩定的最大威脅;魏鳳和說,若台灣分裂出去,中方會像美國當年南北戰爭一樣,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統一。
1.
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林肯總統。阿共國防部長在美國國務院,也就是美國的外交部,用這個舉例,讓老美比較容易理解
如果美國南北戰爭一樣,阿共國防部長的意思是,兩岸,內戰中,內戰ing嗎?
美國國務院會後發布的文件有關台灣的部分寫道,美國重申信守基於台灣關係法與三項公報的「一中政策」,並呼籲中國大陸恢復兩岸穩定,尊重台灣的國際空間;美國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採取改變現狀的行動,包括任何訴諸武力或脅迫的行為。
2.
美國國務院,老調重彈,每次講,都是固定台詞:「一中政策,三個公報,台灣關係法」,美國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
●聯合報1112聯合筆記:
一是,面對發起人與獨派要求「權責機關為實現該公民投票案內容的必要處置」,將是蔡政府另一個如影隨形的內部壓力。
二是,儘管外交部長吳釗燮說:「中華奧會獨立行使職權,不受政治影響」,有意與公投結果切割,但國際奧會買不買帳,能不能接受中華奧會的說法,並非操之在我。
三是,中共這回隱身幕後、不得罪全台民眾,又可假國際奧委會之手打擊蔡政府。
一九八一年的洛桑協議,讓我們得以「中華台北」名義重返國際體育界,當年蔣經國總統被迫接受,是因他考量到任何人都不能剝奪運動員參賽的權益。對照民進黨多人想藉「東奧正名」公投從中獲利,卻輕忽可能帶來的風險與傷害,有如天壤之別。
吳釗燮日前的切割說、止血說不明確、也不夠。公投在即,政府更高層必須在維護國家利益下,出面強調此案不論通過與否,都不會更改「中華台北」的名稱,負責任的對外對內宣示並確保選手的權利。
3.
聯合報資深記者陳言喬,這篇,寫得很好
他的意思是說,蔡政府應該跟大家講白一點,無論正名公投通過與否,我們參加奧運,一樣還是「中華台北」,不會改名
剛才提到,美國每次都跳針,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我借用一下,聯合報這篇稿子的概念
我希望,美國也講白一點,如果台灣有人搞台獨,如果阿共派兵打台灣,美國都不會支持,甚至會出兵干預
4.
想台獨的,請想一想,老美靠得住嗎?
想武統的,請想一想,真的要跟美國開戰嗎?
二,陸委會:錯誤比擬,悖離台海歷史與現實
●聯合報1111報導:
美中外交與安全對話昨在華府舉行,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引用美國的「南北戰爭」為例表示會不惜一切代價,維護中國主權。陸委會1110昨天發出新聞稿痛斥,「中共錯誤比擬,完全悖離台海歷史與現實。」
1.
陸委會說,阿共完全悖離台海歷史與現實
我想請問陸委會,那,台灣歷史與現實,是什麼?
陸委會昨天發出「政府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呼籲國際社會認清中國共產黨的霸權本質」的新聞稿,文中指出,針對中共外事與防務部門高層在美中外交安全對話後記者會的「對台不當發言」,陸委會表達嚴正立場。
2.
陸委會,以前都稱對岸「大陸」,現在改用「中國共產黨」
陸委會484學美國副總統潘斯,認為「中國共產黨不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想跳過阿共,直接訴求中國人民?
潘斯,之前批阿共,主詞用「中國共產黨」
陸委會指出,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台灣從來不是對岸的一部分。北京當局長期在國際場域貶抑台灣和不斷擴大政軍施壓威嚇,更企圖以武力併吞台灣,是台海和平穩定與兩岸關係發展的最大威脅,台灣人民也絕對不會接受。
3.
陸委會指出,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台灣從來不是對岸的一部分。
我想請問陸委會,不是要抬槓,而試真的想問
請問陸委會,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對岸484、曾經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有點饒口,沒關係,我再講一次:
請問陸委會,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對岸484、曾經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三,去北京上海,為何用台胞證而不是護照?
1.
行政院,有外交部,有大陸委員會
其他國家,都是外交部、國務院而已
只有我們有陸委會
獨派,想要廢陸委會,已經很多年了
2.
我們去北京、上海,觀光或出差
出入阿共的機場,一定要帶台胞證
去美國、日本,用護照
為什麼去北京、上海,用台胞證?
3.
蔡總統就職演說、國慶致詞,一再提到,依照憲法跟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
中華民國憲法是「一個中國」、「一中憲法」。我剛才請問陸委會,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對岸484、曾經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陸委會可以回答一下嗎?
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我們跟阿共是所謂的「一國兩區」,台灣地區跟大陸地區
所以,我們才會有陸委會
所以,我們進出大陸得用台胞證
4.
換句話說,蔡總統依「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憲法宣誓就職,面對的是「一國兩區」的兩岸現狀
可是,蔡總統又不承認九二共識
這就是我一再跟大家強調,蔡總統矛盾的地方,蔡總統個人的矛盾,變成兩岸的矛盾,@@
四,蔡批「新不統」,馬:人民沒興趣統獨大戰
●聯合報1111報導:
蔡總統1109重砲抨擊前總統馬英九「新三不」,被外界解讀是挑起「統獨大戰」,黨內人士表示,挑起話題的是馬前總統,蔡總統作為國家元首必須表達立場,作為民進黨主席也要有所回應,對國內綠營更是一種表態。至於選舉效果,不會沒有,但還是應從中國連番打壓來理解這件事情。
行政院長賴清德接棒重批馬為了選舉,終於露出馬腳,且這樣的說法不會得到台灣人民的支持,更是非常不應該。媒體問到馬英九的「新三不」是為了選舉嗎?賴清德則回應:「你想他不是為了選舉,他是為了什麼?」
黨內人士說,過去兩年多來,中國沒有停止對台灣的打壓,選舉至今,更有諸多跡象顯示中國積極介入選舉,這樣對台灣人民的心理產生負面的印象,尤其在「韓流」成為風潮之後,起初獲利的或許是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陣營及國民黨,不過,韓流刮得越強烈,反而創造不支持國民黨的選民更大危機感。
另一位黨內人士指出,蔡總統在海軍成軍典禮時的致詞,已在提醒馬前總統「新三不」的不恰當之處,後來選擇在宜蘭造勢大會前夕對馬前總統提出質疑,而在宜蘭的談話則是從選舉的角度出發,算是最後兩周造勢大會的起手式。
他表示,無論是對於中國介入所產生的危機感,或是對於主權立場的表態,當然會有助於讓綠營基本盤的回歸,但蔡總統及民進黨不可能從這一角度思考,最後還是回歸到執政上台後推動的改革及地方執政政績為主。
賴清德表示,「新三不」與馬英九之前「九二共識」一貫的主張是相違背的,總統卸任才多久就馬上改變,露馬腳。
1.
所謂的「新三不」,怪怪的
其實,只有改不統的部分,應該是「新不統」
馬前總統的「新不統」,跟他之前講的「九二共識」,有違背嗎?
聽眾朋友,你覺得呢?
●聯合報1112報導:
蔡總統與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再次將地方選舉升級統獨之戰。蔡英文總統透過預錄影片祝賀大華府台灣同鄉會慶祝五十周年,除呼籲僑胞返台投票外;蔡英文表示,世界都在看台灣即將舉行的選舉,看台灣人會選擇親中的政黨,還是會繼續堅持民主與主權。
賴清德昨天出席民進黨台南市長候選人黃偉哲造勢大會時說,請鄉親繼續支持民進黨對抗共產黨,這次選舉就是捍衛台灣主權之戰。
2.
蔡總統,賴院長,講這些話,不太好
如果,如果國民黨勝選,例如,台北丁守中、高雄韓國瑜,這不是不可能,@@
如果國民黨勝選,代表台灣人選擇「親中」的政黨嗎?
可以這樣解讀嗎?應該這樣解讀嗎?
●聯合報1112報導: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拋出「新三不」引起總統蔡英文批評;馬英九1111上午在嘉義說「我一個卸任總統如何傷害台灣主權?」下午在台北說「民進黨選情不好就轉移焦點,蔡總統上任兩年邦交國丟了五國,誰比較傷害主權?」
馬英九昨南北趕場輔選。昨天清晨,他陪嘉義市國民黨候選人黃敏惠到嘉義公園拜票時表示,參加研討會的個人建議竟被蔡總統批評說是傷害台灣主權,完全是民進黨奧步;台灣眼前最關心的是拚經濟、拚民生,「我們的大總統竟然有時間談統獨議題」,這就是民進黨不受歡迎原因。
馬英九說,地方選舉談什麼統獨?談甚麼傷害主權?一個卸任總統如何傷害台灣主權?這是完全說不通、做不到,也沒有意義的問題,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也感到遺憾。
前總統馬英九先在出席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弘庭競選辦公室成立大會時指,他之前在研討會談到「新三不」,就被蔡總統批評是傷害國家主權,「我真的不知道她在講什麼」,台灣人民根本沒興趣打統獨大戰,而是關心民生跟經濟。
在國民黨台北市候選人丁守中凱道造勢活動上,馬英九再提到,正因國民黨氣勢上來,蔡總統抓著他在研討會的發言,說他傷害中華民國主權,過去他執政八年只丟一個邦交國,蔡總統執政兩年就丟五個邦交國,「誰比較傷害主權?我都不好意思講了。」
五,2011拋兩岸和平協議挨罵,馬灰頭土臉
1.
2012,馬英九蔡英文拼總統
2011,雙英民調,拉鋸戰
有些民調、有些名嘴預測,蔡英文2012會當選,@@
2.
201110,想連任的馬英九忽然拋出「兩岸和平協議」,震撼政壇
民進黨、獨派、綠營,火力全開,自不在話下,就連國民黨內部也三條線,馬提這個,幹嘛?
馬英九出招,可是,各界反應OOXX,馬英九只好龜起來,不再提這事
某名嘴私下跟我說的,私下的,他說,馬英九講「兩岸和平協議」,民調狂掉7%
3.
1124,九合一選舉
1107,馬習會三週年
馬英九拋出「新不統」的時間點,看起來,非常不好
阿,我想幫馬英九說句公道話,如果地方選舉,不談統獨,那,總統大選呢?
2020總統大選,統獨、兩岸關係,會是選戰焦點嗎?會是勝敗的關鍵嗎?
六,暫且不談「新不統」,你聽過蜂蜜檸檬嗎?
●蘋果電子報1111專訪:
台北市長無黨籍候選人吳蕚洋1110在市長辯論會上推廣蜂蜜檸檬水而成為網路上討論熱度高的話題。
《蘋果》昨專訪吳蕚洋,他說,「自掏腰包繳參選保證金200萬元CP值超高的啦!」因為現在全台灣的人都知道蜂蜜檸檬這件事,可以去試試看,當發現真的那麼好的時候,生命就發生改變,搞不好還能讓健保支出少200億,「這200萬雖然是我花的,但全民受益,讓所有人得好處!」
●蘋果電子報1111報導:
台北市長候選人公辦政見發表會1111下午登場,1110在辯論會以「蜂蜜檸檬」引爆全台話題的無黨籍候選人吳蕚洋再度強調,如果他當選,會讓台北市政府提供便宜、方便的蜂蜜檸檬,讓市民長保健康、學到養生,不再有病苦,一併解決健保財務問題、長照問題,「相信我,一定有效果!」吳蕚洋在政見會強調,鳳梨酥送給邦交國,「他們吃了鳳梨酥,覺得這麼好吃,也不會斷交」。
七,請有備而來,18歲以上,一年叩應一次
我們每天叩應的三題
很想請問蔡總統
也很想請問馬總統......
●開放叩應
第一,
賴清德說,兩岸是朋友
柯文哲說,兩岸是夫妻
請問,你認為兩岸關係是什麼?
兩岸是一家人嗎?
第二,
蔡總統說,維持現狀
如果繼續這樣拖下去
對「老百姓」有利、還是不利?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嗎?
第三,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統一,有代價,獨立,也有代價。
請問,如果統一或如果獨立
「老百姓」要付出什麼代價?
第四,
請給蔡總統兩岸政策,「正面的」建議
第三段:
●1112每日一句:
名嘴鄭弘儀1111幫陳其邁站台,批評韓國瑜是「男版洪秀柱」,鄭弘儀說,前總統馬英九露出馬腳,說不排除統一,他覺得如果韓國瑜當選,「搞不好我們會被他賣掉」。1111,蘋果電子報
●蘋果電子報1111報導:
鄭弘儀說,台灣民主必須守護,「我們輸,是共產黨贏」,「我們必須向共產黨喊出『我們不怕你』」。
1.
鄭弘儀,鄭大哥,我的前輩
長期以來,非常照顧我
無論你喜不喜歡鄭弘儀
我可以這麼說,他風度很好,有接受批評的雅量
2.
如果,陳其邁輸,等於共產黨贏嗎?
我的看法,陳其邁輸贏,韓國瑜輸贏,政黨輪替,勝敗乃選舉兵家常事
3.
如果韓國瑜當選,會不會被賣掉?
這樣說好了
如果韓國瑜當選,我們不會統一
如果陳其邁當選,我們不會獨立
●聯合報1112報導:
陳菊說,總統蔡英文帶領台灣進行改革,這是為守護台灣民主,台灣人應給她溫暖,高雄不該選得如此辛苦,民進黨栽培的市議員候選人,民調在後面,前一、二名是國民黨的,怎麼會變成這樣。
4.
「高雄不該選得如此辛苦」
「怎麼會變成這樣?」
陳菊,你應該自問自答
到底應該怪誰?
怪韓國瑜?怪馬英九?怪阿共?
●狗吠火車,188-1警政署賭盤
20181112第188周
2018-1112-188-1警政署賭盤
一,查獲選舉賭盤97億?假議題,長官口誤
二,防選舉奧步怪招,我們選民夠成熟嗎?
5200,賭盤假議題
5300,徐國勇口誤
5400,九十七億呢
5500,北檢張安樂
5600,可敬的對手
5700,選舉懸案多
5200
●聯合報1111報導:
今年八月,刑事局第一波掃蕩「選舉賭盤」專案,查抄「泰金娛樂城」等三個大型賭博系列網站,逮捕四十人,查扣現金163萬元,流動賭資估計達97億元。
近來傳出選舉賭盤賭資達九十七億元,在立法院一再成為質詢重點;官警說,這個數字來自八月專案掃蕩的賭博網站,是根據犯嫌的帳冊計算可能金流,但當時根本未發現選舉賭盤事證,從頭到尾都是「假議題」。
官警說,九十七億會變成選舉賭盤賭資,原本是長官一時口誤,沒想到一再被錯誤引用。
之前,跟大家報告
警政署今年八月的專案
當時,「韓流」還沒成形
賭盤,要怎麼賭?
立法院,一堆立委,亂質詢一通
只有黃國昌,抓到重點
可見,立委的水準,實在是......
5300
●蘋果日報1025報導:
還有1個月就是九合一選舉投票日,每逢選舉就出現選舉賭盤影響選情,此次六都選戰激烈,賭盤也開始火熱。
內政部長徐國勇昨說,警方先前已掃蕩一波選舉賭盤,有抓到大賭盤,賭資達97億元;徐強調,選前將再進行全國掃黑,包括掃蕩賭盤,也會指示警政機關全面查緝賄選案。警政署於今年8月28日至29日查緝六都及縣巿長選舉賭盤,全力掃蕩地下網路選舉賭盤。據警政署統計,此次掃蕩地下賭盤賭資達97億2千萬元。
徐國勇,律師出身
理論上,應該不算外行
怎麼會講成選舉賭盤?
蔡總統,不是說要抓,假消息、假新聞嗎?
請問蔡總統,內政部長隨口亂講
這樣算不算假消息、假新聞?
5400
●刑事局0830新聞稿:
有鑑於「107年直轄市長、縣(市)長及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將屆,為確保選舉過程順遂,避免不肖分子開設選舉賭盤,進而影響選情,特由內政部警政署指示本局訂定查緝「直轄市長、縣(市)長及地方公職人員選舉賭盤」行動專案,全力掃蕩地下網路選舉賭盤。
本局偵查第九大隊及電信偵查大隊奉令後,針對長期經營國內外各種運動賽事、以及「百家樂」、「六合彩」、「體育賽事簽賭」、「吃角子老虎」、「電競賽事」等數十種博弈遊戲之大型網路賭博網站泰○娛樂城進行分析後,發現泰○娛樂城及「永○城」「法○王」旗下申請高達數十組賭博網站,營運迄今交易金額約達數十億元,經過長期蒐證、埋伏、監控、掌握該賭博網站之上、下游總監、總代理、代理層級共計24處所。
案經本局與6直轄市、基隆市及嘉義市警察局於107年4月起共組專案小組共同偵辦,於107年8月28日見時機成熟,動員刑事警察局及6直轄市、基隆市警察局、嘉義市政府警察局,超過180名警力兵分多路,前往全國各地24處執行搜索,分別查獲主嫌董○傑等40人(其中1人為地方性幫派組合份子),並查扣電腦主機73臺、螢幕163臺、筆記型電腦2臺、行動電話37支,新臺幣163萬9100元、港幣1000元、人民幣5000元、隨身碟3個、存簿18本、SIM卡15張、網路分享器5台、筆記本5本、白板1面、計算機1臺、簽注單375張、傳真機2臺、點鈔機2臺監視器12臺及監視鏡頭1組等簽賭證物,並在現場查獲具有殺傷力之空氣手槍1把;另針對「永○城」、「法○王」賭博網站向上溯源,於IDC機房內查扣賭博網站伺服器2部,初步估計投注賭資高達97億2,957萬元,相關犯嫌經訊後坦承不諱,分別移送各管轄檢察署偵辦,後續將擴大清查簽賭金額及賭客人數。
本次警政署規劃執行全國大掃蕩網路賭盤行動,是警方展現強力查緝選舉賭盤的決心,對於企圖經營選舉賭盤及各種影響選舉秩序之不法份子與黑道幫派,絕對會持續強力偵辦,砍斷金流,以「端正選風、淨化選前治安」。
民主的可貴在於公平、公正、公開,選舉出民眾心目中理想的候選人,在此呼籲,民眾切勿心存僥倖,以身試法,企圖以不法行為影響選舉。亦奉勸民眾切勿以身試法參與選舉賭盤,以免觸法,警方將持續強力偵辦以端正選風,確保選舉能在公平、純淨的環境下舉行。
查扣賭資,163萬9100元
初步估計投注賭資,97億2957萬元
請問刑事局,0828破案到今天,兩個多月了
循線追查,順藤摸瓜,查到哪了?
97億元,在哪?
前幾天,不是有「反洗錢評鑑」嗎?
這些都是官樣文章,騙外行人的
請問聽眾朋友
部分銀樓、當鋪、六合彩、地下簽賭
他們如何洗錢呢?
5500
●聯合報1111報導:
刑事局說,國人賭博風氣盛,今年一至十月,各地警方共查獲三千五百卅九件賭博案,包括六合彩、網路賭博及地下運彩簽賭和電玩賭博。依以往經驗,選舉賭盤多半依附六合彩簽賭站或地下組頭,警方專案掃蕩這些盤口,剷除可能下注管道,是每次選舉前必要手段。
與其說,必要手段
不如說,必要橋段
哪一次選舉,不掃黑?
哪一次選舉,不作秀?
1124投票,今天1112
依照慣例,選前,還會再掃一次
各單位抓一些叫不出名字的,交差了事
台北地檢署,天下第一署,有敏感案件的,可能在選舉前,偵查終結,例如,「白狼」張安樂,統促黨的案子
可能,我剛才說的是,可能
5600
2014年0112,我在中國時報讀者投書
標題,「陳菊,是可敬的對手嗎?」
這篇稿子,我今天有貼在我們飛碟晚餐臉書粉絲專頁,請聽眾朋友,批評指教
「2006大選投票日前一夜,陳菊陣營召開記者會,斗大的標題寫「抓到了」,還公布發放走路工錄影帶,指控黃俊英買票賄選。
投票日當天,三立、民視新聞台以跑馬燈、新聞畫面、新聞標題等方式,強力放送黃俊英發放走路工。高雄地方法院認為,陳菊陣營散佈黃俊英賄選消息,利用媒體傳播,引導民眾認知,尤其在選罷法規定禁制期間,採取突襲重大負面競選手段,讓黃俊英根本沒時間澄清,因此判決當選無效。
後來,高雄高分院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陳菊當選有效。黃俊英提的當選無效、選舉無效訴訟,相繼敗訴定讞。
雖然黃俊英輸了大選,也輸了選舉訴訟,可是,無論各個審級、各個刑事庭、民事庭,對於走路工事件的相關判決,全部認定黃俊英沒有賄選。換言之,陳菊陣營指控黃俊英買票云云,經過法院審理,並非事實。」
5700
2004,三一九槍擊案,真的是「黃衣禿頭男」嗎?陳義雄是槍手嗎?
2010,連勝文槍擊案,「馬面」開槍行兇被捕,可是,案子還是疑點重重。連勝文身高194,陳鴻源身高170,「馬面」認識陳鴻源很多年,有可能認錯嗎?
這兩起攸關選舉的重大刑案,還沒有查清楚,就匆匆結案了,為什麼?急什麼?
5730
今年1124投票
選舉前,會不會再有奧步、怪招
甚至是槍擊案?
看過這麼多OOXX
我們的選民,夠成熟了嗎?
如果有突發狀況,我們的政府、社會、媒體輿論,尤其,非常可怕的網路,能冷靜理性嗎?
飛碟電台臉書粉絲專頁
https://bit.ly/2RGz9Iz
飛碟電台youtube頻道
http://bit.ly/2Pz4Qmo
飛碟晚餐臉書粉絲專頁
https://bit.ly/2zyAfP3
google文件文字上下置中 在 月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和父母去旅行,要趁早!》
自己去旅行,和朋友去旅行,和家人去旅行,是三種完全不同的旅遊體驗,各有好壞。又或者是隨着在人生不同階段會愛上不同形式的旅行。作為一個嚮往自由,少許叛逆的少年,大概在以上三種旅行中,最想體驗的不會是合家歡旅行。前陣子見到一篇有關一名青年帶着自己母親環遊世界的文章迴響甚大,突然想起自己和全家人唯一一次到香港以外的地方旅遊就是今個暑假跟團去台灣。
童年時曾經跟爸爸或媽媽回內地旅遊探親,又跟過姐姐到星馬半自由行,但就是未試過一家四口一起到香港以外的地方逛逛。小時候對旅行沒太多期望,只知道是坐飛機去玩,身邊是誰都不過是照顧我的大人。到了高中,終於有自由和同學去旅行,開始建立對旅行的浪漫想像,覺得是出走,是放鬆,是真正的「生活」不是「生存」。直至現在成年了,口袋一有些閒錢,都只會想着如何約朋友去旅行,或者來趟自己一人的流浪修行,但就再也沒有把合家歡旅行放在考慮的清單裏。
我和父母年紀相隔得遠,和姐姐年紀也隔得遠,在我青春最盛開,精力最旺盛時,雙親已老邁,姐姐已為人母。他們不可能跟上我旅行時那種荒唐隨心的節奏。當我開始能賺多點錢供他們享受時,他們可能是無福消受。在這兩年,我對於和父母去旅行特別有感觸。
上年在去交流快回香港的前幾天,家母隻身飛來英國找我。她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認不全,英文會話中只會說一句「Thank you」,長途機第一次搭,簡直是一項艱鉅挑戰。我幫她準備了一份對答紙和文件副本,叫她入境時整疊文件交給海關看,有問題就打給我,又反覆叮囑她要說「Thank you」。我坐凌晨大巴提早幾小時到希斯路機場,一直呆坐到六時,深怕她中途會遇到什麼阻礙,在等到她笑容滿面出現在入境大堂時,才放下心頭大石。之後,我滿心歡喜帶她遊倫敦,去劍橋、伯明翰等等著名城市,我就是有種想讓她體驗一下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心情,但我忘了她體力根本不如我好。倫敦的地下鐵沒有扶手電梯,她要爬好幾層樓梯上落。幾小時大巴對我是小兒科,但她卻會坐到腰痠背痛。在Oxford Street打算雀躍購物一番,但她只想找間麥當勞閒坐。這種落差,令我百感交集。她雖然一直說感覺很好,說我安排不錯,可是大家體力和生活習慣的差異真的是旅行當中不能忽視的因素。
於是我的想法是,和兩老去旅行不是問題,不過最好是跟個舒適旅行團,因為我實在無力設計一個完美的自由行旅程。
到了今年去台灣,我和姐姐毫不猶豫選了跟團,你可以說我們怕麻煩,但這是最好的選擇。雖說台灣這地方年輕人已經玩得滾瓜爛熟,然而你不能因此完全代入到老人家的期望中,他們想去哪兒,吃什麼,和自己大不相同。一如所料,夜市的行程,他們不熱衷,對於他們來說,晚飯就是要吃點「正餐」。但說到旅程中最令我難忘的一點是最後一天在九份老街,那天烈日當空,加上九份老街還挺多上下斜坡,兩老早已大汗淋漓。而有一間著名芋圓店在一樓梯頂,我們打算趁自由時間上去嚐嚐芋圓,但在上樓梯中途,家父已經氣喘呼呼頭暈暈。我們本想放棄,但他叫我們先上去探路佔位置,他慢慢拾級而上。最後他堅持走到那間店,我們一起在那間芋㘣店吃了兩碗不算美味的芋圓,然後拍了幾張照,又因趕時間匆匆離開。我心中有那麼一絲懊悔,到底堅持爬上來是值得還是不值得?
在走回旅遊巴停車場的那段路,我一直殿着後,但無論我走得多慢,他走得更慢。我見他又開始喘大氣,深怕他會中暑,就走去扶着他一起行,嘗試幫他撥撥扇,讓他歇一歇。我疑惑,這趟旅行對他而言,是辛苦還是幸福?整個旅行團中只有我和姐姐,以及另外一對小兄妹是「年輕人」,也只有我們兩家人是合家歡旅行,其餘都是一對對老夫婦或老朋友。那些阿姨會毫不吝嗇在我扶着老爸行時讚我孝順之類,但我真的不敢當。我常常覺得如果世上有做子女無法避免的遺憾,那就是父母太遲生下自己。無論是子女想盡孝,還是他們想養育,都落得同樣四個字-力不從心。
所以,如果有這副心思和能力陪家人去旅行,記住要趁早。不論你是想帶他們自由行或跟團,反正重點就是一家人健康愉快地同行。有時你以為父母會永遠強壯有力地等你們帶他們四處走,但現實是,我們是在吸取他們的養份中茁壯成長的。當我們羽翼豐滿時,他們已插翅難飛。
—————————————————————
Follow my ig: iamoonwheel
**********************************
月輪出道力作《古・惑I》小說集,兩個故事讓你體驗「情」的極致。
如欲查詢購買詳情,歡迎inbox 本人或填妥google form: http://goo.gl/forms/sTqy44cUzX。
現時購書,尚有精美布袋飾物贈品送給大家,事不宜遲!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