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google文件左右對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google文件左右對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google文件左右對齊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648的網紅魔術師Jeff Lee-李佳峰,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年快樂🎊影片出爐!如果限時「24小時」連續徒步!能走多遠呢??最後的90公里衝刺!!【徒步台灣 極南點至極北點計畫】 - - - 魔術師Jeff Lee徒步台灣 極南點至極北點計畫 ✨完結篇✨(文長慎入) 晚上與大學學弟小精靈有約,於是在竹北車站附近旅館過夜,此車站離極北點只剩90公里(經關...
google文件左右對齊 在 魔術師Jeff Lee-李佳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年快樂🎊影片出爐!如果限時「24小時」連續徒步!能走多遠呢??最後的90公里衝刺!!【徒步台灣 極南點至極北點計畫】
- - -
魔術師Jeff Lee徒步台灣 極南點至極北點計畫 ✨完結篇✨(文長慎入)
晚上與大學學弟小精靈有約,於是在竹北車站附近旅館過夜,此車站離極北點只剩90公里(經關渡大橋),如果持續走24小時⋯憑之前的經驗與需要推著登機箱的狀態下,判斷應該差不多是68公里,我不覺得自己能徒步走到「90公里」這天文數字,因為我的徒步速度雖然從一開始的一小時3~4公里,提升到4~5公里,但是需要在身體狀態極佳的情況下,長時間徒步體力必然持續消耗,甚至疲憊睏意來襲,於是我甚至想好了住宿的旅館⋯
🌿但事實上是我錯了⋯原來,當你心中那「夢想之火🔥」盛燃時,產生的能量之力,遠遠超出自己的想像,原來,我們都可以比想像中的自己,更加勇敢!
從11:11分於竹北車站出發後,我沒有想到新竹之風如此強大,能讓人寸步難行,帽子被吹飛了兩次(幸好都不遠),另外也沒想到的是從竹北至通往湖口的「竹14」線⋯是一條山路!有幾段山坡路陡峭極高,加上狂風襲來與艷陽高照,是太陽和北風在打賭玩我的遊戲嗎 XD(出自童話故事),但有趣的驚喜是我大學的學姐玲樺與她老公志男在半路腰攔截我,讓我驚訝一下!我見到他們的時候就喊「山路」,這條路竟然是山路(希望他們沒有聽成山鹿)!!她老公後來也說剛那山坡路很陡!我們小聊了一下,玲樺學姐給我飲料以外,還有三顆看起來很可口的大蜜棗,合照後相互告別,繼續前進,那「北風」讓我處於逆風而行(還記得前幾篇日記我有分享徒步大招「御風術」嗎?我後來搭配「劍指遠方」,用右手劃圓後指向前方某一個明確目標),我真的覺得是「逆風」和「御風」在互相大PK,但其實一個是物理環境,另一個是精神層面,無法比較啦,我走在逆風中的斜坡路上,一台開著白色車子的女生停在我身旁⋯
「你要去那?我可以載你」女生和藹的說。
「我在徒步旅行啦,不用不用啦」我笑著解釋著。
「你看起來好面熟⋯」女生看著我說。
「⋯」我心想我都帶著口罩,不可能會被認出來⋯
「我之前是不是也有問過你?」她說。
我瞬間卡住一下,無法反應⋯我想她應該是認錯人了,告別後走到楊梅,走進便利商店想休息整頓一下,卻發現因為疫情關係座位區與洗手間,皆暫時沒有開放,而且很多家都這樣⋯
晚上過了中壢車站附近後,風兒終於願意停歇,我開起外掛進行急行軍,那徒步速度應該有時速五公里,經過桃園車站附近後已晚上將近十點,接著是到達龜山區,做短暫休息後準備迎戰「夜之路」,那路往新莊方向,那段路⋯是山路,崩潰的是「黑夜」中的山路,你能感覺到你處在精神緊繃的狀態下,草木皆⋯任何風吹草動都挑動著你的敏感神經,比如旅行箱推著推著⋯突然推不動了⋯你的反應會嚇壞吧⋯這條山路要走約50分鐘才能結束,所幸的是此路段皆有明亮路燈,而且處於下坡路。在晚上11點前後走「夜之山路」,真的很考驗一個人的「心理素質」。
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終於走到新北市了!!那種喜悅更多的是不敢置信!我開心的拍照上傳FB,此刻離「極北點」只剩40公里,似乎有機會可以在限時24小時內到達極北點,現在要儘快在凌晨4點前到達「關渡大橋」,從關渡大橋到極北點大約26公里,需要徒步7小時左右,如果4點以前到達大橋,那早上11點前很有機會可以到達極北點,也許真的可以放手一搏了!那就決定不住宿了!繼續衝刺吧!讓我們看看24小時不睡覺的狀態下能持續走多遠!
凌晨兩點多左右尚未到達大橋,身體已有了倦感,上關渡大橋前的道路我覺得有點複雜,有時不是很明白導航的規劃路線,要如何引導我順利登上大橋呢?接著我感覺旁邊有一台摩托車靠近,轉頭一看⋯竟然是我親弟載著我親妹!我妹正拿著手機錄影!我真的太驚訝不已了!他們住新店距離這裡五股頗有距離的,我妹平常喜歡爬山,穿著很齊全的裝備,她說要陪我走一段路!!天啊!這真的是完全預期外的驚喜,一開始我走在前面,但體力開始減弱後,換她走在前面,成為破風手!在「陪走效應」士氣大振後,順利登上關渡大橋!也參考了其他前輩的經驗,爬進欄杆內走在自行車道上,避開車速極快的機車道,此刻時間是3點半左右!雖比預期中的徒步速度好,但睏意已來到⋯
淡水的台2線依然有上上下下的山坡路,我妹陪我走到早上6點後就需要先回去休息了,因為她今天還要上班呢!接下來是意志力的極限考驗,與體力透支和睏意大對決⋯為什麼最後一天不是平坦之路?沒有為什麼,一開始就以決定好了,不需抱怨,只需要「當下關注」著它⋯天漸漸亮起,像火焰般的粉橘色渲染了天空,很美,隨著天亮我的精神也好了大半,離11點還有4個多小時,我不能想像4個小時後的我,會是在終點上還是⋯
🆙剩下11公里!有機會有機會!有機會在24小時內到達極北點!
🆙🆙剩下6公里!快到了!我的大腦「多巴胺」援軍,是該你們出動救援的時候了!
🆙🆙🆙剩下3公里!下起飄雨,目前早上10點左右!此刻絕對不能停下腳步!
🆙🆙🆙🆙🆙剩下480公尺,眼前是超多台階的上坡樓梯⋯只能抬起旅行箱!
我看見燈塔了!!時尚美感的燈塔,我走向燈塔,拍下與燈塔合照照片和錄下影片,10:46分抵達!!離限時24小時的11:11分還有25分鐘!!天啊!竟然真的在24小時內徒步90公里!!
最後我的雙腳已不停使喚,我靠著牆壁躲小雨與休息,一團旅客也來到燈塔,導遊看著我身旁的旅行箱問我⋯
「你抬著旅行箱上來?」他問。
「對⋯」我說。
「你從那裡來?」
「我剛完成極南點到極北點的徒步旅行⋯」說完後,他驚訝的看著我⋯
❤️徒步台灣 極南點至極北點計畫完結,共21天,合計路程485公里(距離皆以Google 地圖計算)
✨現在的我,可以回答那時候⋯質疑自己不能完成的過去我:
🌿只要「關注當下」,你將勇者無懼!前進,不是為了到達終點,感受當下!路上的花兒、樹木,你遇到的人⋯點點滴滴,皆是無可取代的最大收穫!!
😇感謝一路以來支持我的家人,因為有你們,我才能完成夢想!感恩感謝!!另外謝謝我弟妹Ch Lee Irenë Leë的驚喜,讓我驚訝連連士氣大振。
😇感謝劉又誠,你的即時出現與幫助,讓我對徒步旅行更加有信心!將站在邊緣的我推入徒步坑的貴人。
😇感謝出現在旅程中為我打氣的好友們:Ling-Han Chen、陳明鋒、陳孟宏、Powen Yang、Apple Huang 、 Jimmy Dan 、葉智翔⋯等等,你們都是助人為樂的天使!
😇感謝一路上相遇而想幫助我的陌生人們,你們的愛心與關心,讓人感到十分溫暖,能遇見你們是我旅程中最大收穫之一!
😇感謝FB「台灣徒步環島聯誼會」的熱情朋友們!謝謝您們的寶貴意見!給我很多方向與幫助!(未來也想徒步環島的朋友,記得加入這個大家庭喔)
🎁彩蛋:Jeff,未來你會徒步東部極北點至極南點,變成環台一圈的環島嗎?Jeff :也許⋯1%
✨魔術師Jeff Lee ✨徒步台灣 ✨極南點至極北點計畫(全日記)✨
2020/12/31 Day1
早上5點多時自然醒來,帶著相機與腳架至頂樓拍攝天空縮時,等待黎明的到來,看著風雲變幻,伴隨著狂風呼嘯,我真的要踏出那一步嗎??
狂風吹過、呼吸喘息、路上無人,我是自己的世界,走在孤獨之中,伴隨著雨滴與大風相伴,每一步竟是如此艱難!
突然一輛白色休旅車,停到我前方,走下一位白衣壯漢男子,開口便說:「上車!」
我說:「我在徒步旅行」
「現在下雨,你確定嗎?」他說。
「對⋯謝謝你!」(真心感謝,這是最美麗的風景)
從極南點出發後步行走了2個小時,才6公里?!雙腿已麻。
我聽見兩個聲音,一個是現在放棄還來的及⋯但另一個聲音說「質疑會在起點上、在路上,但不會在終點上」,原來在到達終點以前,質疑自己的聲音會一直的出現,試著擊垮你的意志,你必須每次回擊,和它說:我可以,至少,我今天還可以繼續走!
過了下午5點半後,天色開始迅速轉黑,變色過程一點兒也沒有遲疑,一台騎電動車的女孩停到我前方⋯
她說:「需要載你一程嗎?」
我說:「放心,我正在徒步旅行」
「哇!祝福!」她驚訝了一下。
「謝謝妳」我感受到對方的溫暖,目視著她遠去。
這是第三位搭訕我的陌生人,第二位是誰?是一位騎機車的大媽!
大媽騎到我身旁然後說:「需要住宿嗎,我們⋯」
我連連搖頭,沒想到大媽很會抓準時機做生意XD
繼續前進著,我看到很長的路在眼前,只能一步接著一步,終於雙腿已疲憊,我坐在登機箱上休息著,拿起手機確認恆春工商還離多遠⋯
手機螢幕上出現「車程」2分鐘,「走路」20分鐘,咬ㄧ牙繼續緩緩前進,路上時常有「特別」安排的打雞血招待,那就是野狗狂吠著!總讓我立馬腎上腺素大增!瞬間進入戰鬥狀況。
當我看到恆春工商時有種莫名感動,昨天的我正在恆春工商演講,今天的我再次回到這裡了,「演講」一個讓我到恆春的最根本原因,我坐在學校旁的全聯休息區,片刻休息,現在時間是晚上7點半左右,我開始找尋今晚的住宿,接著看到一間距離36分鐘路程的旅館,於是再次拖著步伐往今晚歸處前進,看到房間後住宿環境超滿意,感恩老天爺的眷顧!!
1/1 Day2
今天依然走在前進的路上,剛過晚上6點後,在屏鵝公路上有段路不止坡陡也沒有路燈,夜色漸暗後,身體與雙腿已疲憊不已,身旁則是車水馬龍的車流,我格格不入的在路上推著登機箱走著,於是祈禱菩薩能幫助我,讓我能健步如飛,能快走到今晚可以住宿的地方,原本步履蹣跚的步伐漸漸開始感到有助力,屏鵝公路如果從車臣國小至楓港國小約14公里,途中沒有便利商店可供休息,加上豔陽高照與狂風相伴,走了4個多小時,很考驗一個人的意志力,開心的是途中有拍攝到美麗的夕陽!另外有趣的是中午走到車臣國小附近時,有兩位騎著公路單車的青少年跟在我後方,我直覺以為他們是單車環島的少年。直到他們害羞的搭訕我說:「你是前天到我們學校演講的人嗎?」
「對!你們是恆春工商的學生?」我訝異了一下!並和他們聊聊我正徒步旅行,試著從極南點至極北點,他們一臉驚訝,並陪我一段路,我和他們說接下來(屏鵝公路)是我最難走的路,他們提醒我那條路車子開很快,最後告別時,我鼓勵他們未來可以將騎單車環島或一日雙塔挑戰,寫進他們的夢想清單,他們看著我,眼睛裡似乎有了光⋯
Ps.今日另有兩台車(白色休旅車、銀色轎車)搭訕想幫忙載我。
1/2 Day3
今天天氣艷陽高照,昨晚臉部和手背上的曬傷隱隱做痛,我無助的躺在床上,疲憊的無法動彈⋯徒步挑戰這事我也許想法過於天真了,平時並沒有運動習慣,現在正在做徒步的事情,與我平時生活作息完全反差極大⋯
如果…
如果是分階段呢?
如果照這速度,我幾天後就可踏上高雄土地上,有可能嗎?之後我可以休息待身體康復後,再次從上次的地點出發,當我有了這個想法後,精神釋懷了,我不用選擇「放棄」,而是選擇持續走在夢想之路上。
⭐️走在路上時深感有三種痛苦:「放棄的悔恨」、「預想的恐懼」、「前進的勇氣」,這三種都包含著精神上的折磨,尤其是「預想的恐懼」,那彷彿是透過想像看見自己正走在炎熱的路上的畫面,汗流浹背將會如此辛苦,接著就如放大鏡般,不斷放大這恐懼畫面,直到讓人達到能承受的極限,進而召喚出「放棄的悔恨」這大魔王來誘惑你!
🌿「勇氣」是鎧甲、是戰袍、是王者之劍!
⭐️選擇「前進的勇氣」,在徒步時我問自己此刻的「當下」,現在的苦比起「前兩者」的苦,還要苦痛嗎?當下的苦,似乎像是100倍極酸的檸檬水已稀釋過後,此刻的酸度在「當下」可能只有0.1,一腳踏出後,你只需要緊接著再奮力踏出另一腳,再接續著使力踏出一步,如此反覆著,我覺得此刻「當下」的0.1之痛,比起艷陽下的水泥工、塵埃裡的礦工、生產中的孕婦,比起「放棄的悔恨」,已經是微不足道的事了。
🌿「劍指遠方 所向披靡!」
我發現一個動力新來源,前幾天一直想著徒步至極北點,想像著漫長的道路上會是如此艱辛,原來我背負著預先前往極北點的「預想的恐懼」,這是加重步伐的極大心裏負擔,會使人寸步難行。
我拿起我的倚天劍(雨傘),指向眼前能看見的一個明顯路標,我要走到那裡!我的身體,你可以嗎?可以!好!等走到路標後,再此劍指遠方,這次我要走到那裡,可以嗎?一個又一個階段性的小路集結而成,就是我今天徒步的距離,集結每一天的徒步距離就是我的總距離⋯
當下,不去想過去已走多遠,不去想未來還有多遠要走,關注在此刻的心,一步接著一步,沒有能影響前進的漣漪,看見下坡路不要感到喜悅,那代表上坡路會是辛苦,一步一個平常心,ㄧ步一個清淨心。
😂17:50閒聊日記
剛16:40左右走到佳祿國小時,我的徒步速度不如預期,用手機查詢往前方在走一個半小時會有一間便利商店,但那附近我尚未查到合適住宿的地方,google 地圖的步行速度與實際徒步速度有差別,一般google步行以平均5公里計算路程,但實際上路有上下坡,身旁有車流,環境因素會影響實際步行的距離,我一個小時步行推著登機箱約只有3~4公里。別忘了昨天的教訓,過了17:30夜色將快速降臨,如果走在市區有路燈的狀態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在沒有路燈的偏僻公路上,不止自己危險,對身旁的車流騎士也危險,當我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時,再次祈禱菩薩後,看見馬路的對面有一個民宿的招牌,於是過去了解狀況,那時夕陽照在魚塭水波上好美!更沒想到是極有特色的水泥管房,於是立馬決定住下,看著夕陽餘暉,發現原來我不是一個人,而是有老天爺的眷顧在身旁,感動萬分,今天可以安心的睡覺了!
Ps.今天有一位騎機車男子用台語搭訕問我:這位大哥,要去那裡,我還有一頂安全帽可以載你。
1/3 Day4
我剛傳訊息給我朋友又誠(徒步旅行達人,魔術師),內容如下:
「我剛到達住宿的地方:永慶大旅社,非常老舊的旅社,有很多粉紅色霓虹燈裝飾,如果是拍恐怖片這裡很合適,如果我明天沒有訊息你,那代表出事了⋯」
現在晚上7:30左右,這裡很偏僻,路燈極少,此刻絕對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手機地圖顯示還有「24」分鐘的步行路程才能到達旅館,眼前一看完全沒有路燈,一片漆黑,那是一種無法後退的進退兩難⋯
我打開手機手電筒,試著盡快離開這黑暗籠罩時刻,路途中陸續有兩台大貨車詢問是否需要載一程,我有點動搖,但還是禮貌的指著極遠方的紅綠燈說:「沒關係,我很快就到了,謝謝你!」,我不知道為什麼大貨車上會有擴音設備,司機大哥講話超大聲,車子的外觀佈置著許多彩色霓虹燈,有舞台車的氛圍,真的感到有趣!但望著他們開車遠去,再次面臨漆黑包圍,我唸著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快速走著加上小跑!但不可思議的事情是,我竟然可以小跑?!因為下午五點左右,我的右腳膝蓋疼痛,甚至只能立足馬路旁休息,接著一段走、一段休息,原本想趕路至潮州鎮的,距離約路程兩個小時,但我走著走著⋯真的很難前進了,於是我站在新埤大橋上,往左看,看見了美麗的夕陽,剛心情都在想著趕路,忘了天空中出現了美麗夕陽,於是我決定放棄趕路,打開登機箱拿出三腳架開始組裝,心想也許這是一種冥冥之中的安排!我拍攝在夕陽陪襯下,自己推著登機箱走路的樣子,正要收起腳架時,有一位老伯騎著機車上橋來,我感到訝異!因為我走的是行人專用道,旁邊才是機車道,中間是有小矮牆做出區隔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可以在路旁架腳架拍攝的原因,我挪開身子試著讓他穿過,他看著我微笑著,問我從那裡來?
「我從鵝鑾鼻過來的」我說。
「你是那邊的人嗎?」
「不是,我住彰化,我從鵝鑾鼻走過來的!」
「啊!」他驚訝了一下,並看著我的登機箱。
「這個輪子很容易壞吧」他說。
「這很高級的,放心放心!」我解釋。
之後我們聊了一下,他說橋右邊下方有很多大隻的野雁可以拍,我跟他說今天的夕陽好美,他分享附近的關山夕陽是公認超美的地方,我說有機會一定去,最後他提醒我今晚可以住一個地方「永慶大旅社」,我說那不是很老舊嗎?(昨晚查詢時,網路上的照片很可怕)他笑著說這附近的房子都很老舊,對話中他脫下帽子露出滿頭短短白髮,是很漂亮的全白色,如果說他是土地公一點都不為過,而且我剛很巧經過大尺寸的土地公神像,與老伯送別後我繼續前進,膝蓋疼痛,前方有便利商店,我決定去那兒休息,有一件開心事剛和老伯聊天時,我手上剛好有架著腳架的相機,於是順手試著拍下他的模樣,來紀錄這次的旅行,到了全家便利商店後,你們知道我在想什麼嗎??我想今晚睡這裡!因為我走不動了,正當有睡便利商店的想法時,眼前標示「禁止睡覺或長時間佔用」的告示牌,那種心情如火苗剛竄出立馬被澆熄,於是短暫休息後繼續前行,幸運的是走約20分鐘就有家7-11,在7-11用晚餐後,走在路上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我的膝蓋不痛了,我完全沒有頭緒,照理休息後應該是微痛才對吧,但我開始能快速行走了!接下來走著走著,眼前出現的是,一條筆直沒有路燈的黑暗之路⋯
Ps.住宿地點:永慶大旅社,廁所只有粉色霓虹燈,有點像恐怖片的場景⋯
1/4 Day5
下午17:00左右,我在小路(惠崙路)旁用手機google地圖搜尋「萬大大橋」,顯示還有40分鐘左右的徒步路程才能到達,我此刻正徬徨著,因為離17:30的太陽下山只剩下半小時,這時一位穿著深色外套的騎機車男子停在我身旁,問我是否需要幫助,我和他說:「謝謝,我正在徒步旅行,只是剛剛的路有點可怕」,他說「對啊⋯」。
回想剛才的路,我驚恐尚存,因為剛經過的地方,墓碑群很近就在身旁,於是我低著頭健步如飛的趕路,另外我得與時間賽跑,盡可能快點走到通往高雄的萬大大橋,否則天ㄧ黑我將會陷入漆黑困境,一番折騰後終於在17:40左右登上萬大大橋,一上橋映入眼簾的是夕陽餘暉,紅橘色連成一片片,好美好美,從橘色往上漸層至淡藍色,那是一種火焰橘紅畫面,我拿出腳架與相機紀錄這一刻,接著當我走到前方告示牌寫著「高雄」時,當我知道自己要從「屏東」跨進「高雄」這一刻、這一腳,這對我而言意義非凡,是夾雜著汗水與淚水,這是對自己的一個小勝利!
Ps.意外發現汽車旅館的按摩浴缸可以當⋯洗衣機使用😂
1/5 Day6
我剛照著導航走,沒想到到高架橋下無法徒步,再次繞了一下路,人生似乎不怕走的慢,怕的是走錯路。
有一台騎機車男士問我說:要去那?需要載你一程嗎?
「沒關係的,我在徒步旅行」我說。
「我看你走很久了,我的遊覽車開過去又開回來了,看你還在走?」
「你是遊覽車司機?」
「我是坐司機旁邊那位」
「放心,謝謝,我沒事」,我微笑的和他告別後,發現自己腳小指起小水泡,每一步是微微疼,步行速度變得更加緩慢,我開始懷疑自己還能走多遠,已經連續走了六天,也許明天是該休息了,讓身體好好充電與康復元氣。
下午將近五點半左右終於走到楠梓火車站附近,和一位認識十多年的女性朋友,約在火車站附近的咖啡廳見面,我到時她已恭候多時,一見面就給了我禮物:藥膏、藥貼,說是她媽媽給的,我和她說我現在需要開始找今晚住宿的地方了,接著一起用手機瘋狂搜尋附近可住宿的地方,我也和她分享這幾天的點點滴滴與遭遇,人生中有純友誼朋友真好。
1/6 Day7
我走在馬路上,正在踢一枚靜躺路上的螺絲釘,將之踢到騎車不會經過的地方,一抬頭看見一位穿著藍色大衣,頭戴藍色安全帽的大媽,她騎著摩托車已停在我身旁,我卻沒有發現,她接著說她可以載我一程⋯
從極南點開始徒步至今已七天,每一天都有陌生人像天使般,對我伸出援手,完全沒有想過我可能是一位恐怖分子,畢竟我的穿著白色襯衫、白色褲子,推著登機箱手拿著雨傘,樣子與正常人脫離,更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看著她們熱心的善舉,也許她們對弱者的無私關懷,將會是我這次旅程的最大收穫之一。終於在晚上6點半左右抵達高雄的大湖車站。
🌿心情:我走在路上的時候,我感覺,我住在一個精神時光屋裏,時間流速過的很慢、很慢,每一秒對你而言,就是一個步伐,一個步伐接著一個步伐,也有點像是,在一個泡泡裡,裡面的時間與外面的時間流速不同的,每一天都很單純,明確的方向、持續的前進,當然讓你感到崩潰的事情,會非常集中的發生在你眼前!但正因為如此,你將會對人生特別有感觸⋯你能感覺自己活著,跨出的每一步,是一個當下、一個呼吸⋯
Ps.特別感謝徒步魔術師-劉又誠給了我許多寶貴意見,出發的前一天與他告別後,昨晚第一階段結束後又與他相見,但再次見到他,已彷彿數月之久⋯
❤️已完成:台灣極南點(屏東)至第一階段終點「高雄-大湖車站」,共計141公里。
1/20 Day8
昨天我在高雄永安國小有演講,距離國小最近的車站一查詢嚇一跳,竟然是我兩個星期前,徒步計畫中從極南點至第一階段終點的「大湖車站」,這究竟只是巧合或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於是我決定順著「✨幸運」,再次徒步出發。
今天有一位住在台南的高職老同學陪著我走,他說他很喜歡走路,於是我們相約在高雄大湖車站一同前往台南,一路上相談勝歡,彼此分享了許多經驗與想法,尤其在困境之中,如何讓自己持續保持在樂觀的高頻率。在同學的陪伴之下,今天時間流逝感特別快,這是一種幸福感,但曲終人散終需一別,之後的路依然需要獨自面對,明天⋯持續前進!
Ps.台南奇美博物館好美好美
1/21 Day9
晚上9點左右終於到達台南麻豆的華賓旅館,今天早上發生「繞遠路」與晚上「特殊事件」。
🌿人不怕路迷 只怕「覺」遲。
走錯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尚未發覺自己偏離了方向,等至「發覺」後,其實已經渡過最黑暗時刻,你需要的只是提起勇氣繞道或往回走。
☀️關於「特殊事件」:
晚上8點左右疲憊不堪的走到「麻豆戲院」,此刻正在猶豫住宿問題,因為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老舊汽車旅館、另一個是老舊旅館,兩間在網路的評價十分嚇人,有的說螞蟻在枕頭上爬、煙味重、牆壁壁癌、隔音不佳⋯等等,在我陷入選擇困難時,突然一輛騎摩托車(前面載著小孩)的男子停在我身旁⋯
「要載你一程嗎?」男子問。
「不用不用,我在徒步旅行啦」我微笑著說。
「我看你已經走很久了,你從那裡來?」
「我從鵝鑾鼻過來,今天是第9天,我是分段走的⋯」我試著解釋自己正在執行的徒步計畫。
「我自己也很想走,環島,但還沒有勇氣⋯」男子聽完我的解釋後,說出自己的心聲。
「你之後也可以試試,我正在猶豫住宿的問題,麻豆除了華賓旅社,還有其他旅館嗎?」我想他是當地人應該會知道。
「前面一直走進去,還有一間,會比這間(華賓)好」男子指著前方。
我拿出手機打開地圖App,快速的找出他說的旅館,也和他一起合照並加FB,他說之後如果他有去環島,再問我相關問題,並問需不需要載我去旅館,我禮貌的說不用後,繼續前往那神秘旅館,但越走越偏僻,心想現在已經很晚了,應該先打電話給旅館預約一下,但打電話過去後竟然是空號,心裡隱隱約約感到不踏實,等我精疲力盡的走到這神秘旅館之後,眼前竟是一間烏漆麻黑的獨棟透天,外觀感覺已荒廢一陣子,想往回走又有點力不從心,手電筒的燈已開始變得微弱,我直覺目前危險指數頗高⋯
往回走著走著,一聲喇叭響起,一台車子停在我左後方,我直覺告訴我是一台計程車,但當我回頭看到時卻是一台「巴士公車」!我正在驚訝時,司機大哥問說要去那裡?我說:「就在前方而已,很近,沒關係」,接著司機大哥打開了車門,示意要載我一程,我瞬間猶豫是否應該上車??畢竟我正在執行的是「徒步計畫」,我快速的想著,如果我只是回到「麻豆戲院」,並不會影響我徒步旅程的完整性,也就是說「麻豆戲院」是我分成兩個平行世界的關鍵點,我可以回去「關鍵點」重新選擇。
⭐️徒步計畫「新」原則
當我走錯路時或當我處在環境「危險指數」很高時,在他人的善意幫助面前,我應該先選擇「接受」,之後再回到「關鍵點」修正錯誤,但以不影響徒步旅程的完整性為前提,所以如果未來我走到很晚或在環境危險時,卻尚未到達住宿的旅館,若有好心人問我是否需要搭便車,我可以從這個「關鍵的地點」,先搭便車(或使用計程車)前往住宿的地方,隔天再回到昨晚搭便車的「關鍵點」,從關鍵點繼續出發,有了這想法後,我釋懷的踏上了車。
「你要去那裡?」司機大哥問,並拿一個新的口罩給我。
「我要去麻豆戲院」我坐在司機後方的座位,接過口罩並戴上。
「這是最後一班車?」我好奇的問。
「對啊!這麼晚了,還好你遇到我,不然還要走很遠」司機說。
「我真是幸運!」我打從心底覺得。
「你可以去買樂透,應該會中獎!」司機笑著說。
「好,我有中再跟你說,」我心想也許可以試試。「最後一個字怎麼唸?」我看著前方有司機名字的牌子,寫著林承「禾桀」。
「ㄐㄧㄝ二聲,有人會唸成四個字,林承禾桀」司機幽默的說。
「哈,很好記,有中再跟你說」我笑著。
一眨眼的時間就到麻豆戲院附近,他說戲院那邊沒有站牌,他先提前讓我下,我下車後和他開心的道別了。
再次回到關鍵點「麻豆戲院」,往附近的華賓旅社前進,回想剛剛走去神秘旅館時有經過麻豆代天府,看到了巨大的建築奇觀「觀音殿」,或許這也是一種巧合安排。我走進華賓旅館後,老板娘幫我安排有窗戶的二樓房間「201」,並解釋說201通風會比較好,我想起網路可怕的評價,忐忑不安的打開房門⋯
噗,心裡一笑,根本沒有網路評價的那麼恐怖,是乾淨的房間,雖然老舊但很舒適,後來我拍了照片打算放到網路上給予好評價,供未來有經過麻豆的旅行朋友參考。
1/22 Day10
你看這照片看到了什麼??照片中正在下著細雨,小白點是一位農夫,他沒有穿雨衣,正在玉米田裏工作著,我看到這一幕後感觸的拿起手機拍下。
1/23 Day11
今天星期六,路況不同於昨天下著雨的鄉間小路(小路超長,走到懷疑人生),今日一直走在寬敞舒適的台一線,天氣氣候極佳,陸續遇到兩位徒友,一位與我同方向往嘉義,一位與我反方向,兩位都走在對面的車道,我的前進方向大部分是順走,依據處在的環境(市區或郊區)、車流快慢來決定順逆,隨時保持著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兩位徒友的步伐都比我快很多,原來那種徒步速度真的能達到日行30-40公里,不過快不是我的追求,我追求的只有保持持續前進。
原本計畫從新營車站走到嘉義車站後,搭晚上的火車回台北,明天休息一天以準備下星期的工作,但我感覺到身體依然處在「徒步狀態中」,就如高效急行的火車不願剎那停下,於是臨時決定明天多走一天輕行程,今天依舊有路人搭訕,照順序第一位是騎腳踏車的老伯,第二位是騎公路車的車隊,第三位是騎摩托車的男子,和男子的對話比較多些,那時後我已從台南走到嘉義⋯
「你是要去那裡?」男子停下摩托車後問我。
「我是在徒步旅行啦」
「我看你走很久了」
「你之前有看到我?」
「我在後壁就有看到你,你是那裡人?」
「我是彰化人」
「你要走回彰化?」
「沒有啦,我是分段走,明天要回台北處理事情⋯」我解釋著徒步計畫。
「很有毅力ㄟ」男子說。
「你也可以啦」我微笑著。
🌿道別後,我想徒步旅行並不偉大,但美麗的是每一個踏出去的步伐,都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1/24 Day12
「徒步旅行是個讓人不想醒來的夢境。」
今天是徒步計畫第二階段的最後一天,預計從嘉義車站走到「大林車站」,然後搭火車回台北,是有考慮多走一些到下一個車站「石龜車站」,因為可以從嘉義跨縣至雲林,這聽起來讓人蠻有動力的,但大林車站的「林」,直覺這字有讓人短暫休息意謂,而「石龜」這兩個字感覺上會讓第三階段遙遙無期XD,不過事實上是我走到大林車站已經下午4點多(嘉義車站附近好多景點容易讓人耽擱),是該好好休息讓身體不過於疲憊,畢竟明天開始有連續五天的課程。
當我搭上區間車看著窗外的夕陽,以前一直覺得電車是很慢的交通工具,但此刻我知道和徒步比起來,電車的速度根本是王者!不過從斗六站轉車成自強號回台北時,到台北車程需要三個多小時,我看著車窗從每一個車站到下一個車站,心裡冒起未來還有好遠好遠的路需要走⋯
「下一個階段會從那一個日期開始??」回到台北車站後的我問了自己。
❤️已完成:台灣極南點(屏東)至第二階段終點「嘉義-大林車站」,合計:244公里。
2/1 Day13
昨晚在嘉義車站附近旅館過夜,早上搭區間車前往上次的終點「大林車站」,從大林車站繼續北上,今天很快就進入「徒步狀態」,這種狀態是一種流暢的身體節奏,加上裝備皆齊全,能感覺到有「風」包圍在身旁,這是很「順」的前進而產生的氣流,我稱這現象為「御風術」,之前試著用在和客戶開會或前往校園演講效果極佳,只要從出發點開始後,過程中沒有疑慮、猶豫、遲疑,並保持一定的順暢節奏,就會如在天空持續飛行的飛機,有一種王者之風的鎧甲在身上,當然如果缺乏自信或前置作業不完善或煩惱過多⋯等等,是無法形成那陣風⋯
回歸正題,我以為今天會很順利走到西螺大橋附近的旅館,但從虎尾附近至西螺的「雲71」有一段路竟然在施工!交管人員很好心的讓我可以走進施工路段,我問:施工路段很長嗎?他說:會走很久喔⋯
一開始還有小空間可以走,後面馬路地面全刨開了!無法推著登機箱只能手提著箱子緩步前進,加上有工程車在地面上灑上黏稠黑色液體,你需要盡可能不踩到它,如此可以想像我的狼狽模樣了XD只想儘快逃離這路段,但⋯我覺得這畫面太特別了,於是⋯組起腳架邊拍攝邊前進(這是一種哭笑不得的強迫症)。在一番折騰離開施工路段後,發現路旁有乾淨的水溝⋯於是將鞋子淺淺泡入水中,清洗那黏的一蹋糊塗的鞋底,否則我一旦到了市區走進7-11,店員看到地板的黑鞋印,應該會瞬間崩潰吧⋯
2/2 Day14
徒步走在橫跨濁水溪的西螺大橋上,紅色鋼架建築如照著鏡子般無限延伸,彷彿如畫框隧道般映入眼簾,讓人陶醉其中,橋的一邊是雲林另一邊連接著彰化,當我走過長達1939公尺的大橋後,看到「歡迎光臨彰化縣」的迎賓招牌,內心十分喜悅(立馬拿出相機拍下招牌),因為走到自己家鄉了!尤其是走到員林後看到熟悉的街道與店家,這種感覺難以言喻,看了時間是下午五點左右,原本預計今晚將在員林過夜,明天直接走到台中,這樣的路程會路過自己的家鄉「花壇鄉」而錯過回老家,但此時此刻離自己家鄉的「花壇車站」只差約10公里路程,似乎可以挑戰急行軍,在一番天人交戰之後決定回老家過夜!於是重新調整步伐,也許是歸心似箭,行走的速度提高了許多,感覺更像是腳步變得輕盈(輕功?),7點多時抵達花壇車站附近,順利回家!好奇妙的感覺!!
話說今天在前往北斗方向時,遇到一位徒友戴著帽子與墨鏡迎面走來。
「妳也是在徒步環島?」我舉手和她打招呼並問她。
「對⋯」她說。
「妳也是徒步社團裡的徒友嗎?」問完後,發現她似乎不知道我在說什麼,經過解釋後才發現她不知道這個社團,於是鼓勵她加入這個大家庭,社團裡雖然大家沒有真實見過面,但都很熱心回答徒友面臨的問題或分享自己的經驗或日記,接著我們拍了合照也交流一下住宿資訊,她今天行程要走到雲林虎尾。
「你穿的很休閒」她看著我說。
「對啊!我沒有買裝備,直接用目前有的,雨傘是我的登山杖⋯」
我看著她一身專業的裝扮與登山杖,瞬間我覺得自己超不像徒步旅行者,我穿的是休閒白襯衫、白褲子、休閒鞋,推著登機箱⋯像極了迷路的都市人,但⋯這就是我的風格,我們聊了一下後告別了彼此,各自前往目的地。
2/3 Day15
現在凌晨兩點,剛和馬來西亞的朋友程盟凱 一起開會處理海外演出的提案(希望這案子會有好消息),謝謝他在遠方用電腦幫我處理資料,不然正在徒步旅行的我,身邊只有IPAD無法處理較複雜的文件,可能需終止旅行回家處理了。剛也聽他分享馬來西亞的疫情狀況與他現在正在做的工作,其中他有一個正在進行的商業模式,是針對疫情而不方便出門的人們進行的服務,是我從來沒有聽過的模式。
有時候聽一些朋友分享他們自己的獲利模式,都讓我覺得很有趣與天馬行空,但厲害的在於那些想法idea已經是成功的現在進行式,完全顛覆以往我對「工作」的刻板印象。
今天從花壇車站附近走至台中逢甲公園附近,中午左右和高職的好友鄧同學 Jimmy Dan 見了面,他騎著雷霆萬鈞的哈雷重型機車前來XD,雖見面時間很短,但他的出現確實讓我感到鼓舞人心,告別後路過高職母校「彰師附工」,大門前的建築物已完全不同。藉由徒步旅行回到以前生活的地方或與老朋友見面,這是旅行中沒有預期到的特別收穫。接下來路過的地方,可是一輩子難忘的⋯
那地方的名字是「成功嶺」,我當兵的地方。
也許是昨天回鄉情緒太過於亢奮,今天走起來步履躝跚,於是很「成功」的在「成功嶺」不斷走錯路(絕對是導航誤導我!),花了不少時間終於在傍晚走出成功嶺小路跨過筏子溪進到「香港」??夜色降臨後一路上看見金碧輝煌的高大雄偉建築,五光十色的霓虹閃爍,我真的覺得很有香港維多利亞港的氛圍,但我更愛青山綠水。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眞意,欲辨已忘言。
2/4 Day16
我以為今早會爬不起床,畢竟昨晚和盟凱開完會,梳洗完入睡時已經凌晨三點,但早上很自然的醒來了,而且沒有疲憊的感覺。
今天下午五點多就走到目的地「后里」,熟悉的街道,數年前我曾在麗寶樂園駐場演出,住在后里一陣子。
吃過晚餐後,第一次使用b&b訂房,房子在后里夜市附近的咖啡廳,是咖啡廳樓上的房間,房東在我一進門時就喊出我的名字,非常熱情與親切,帶我參觀住宿環境後,我前往85度C等待一位以前在麗寶樂園工作的朋友明鋒,他說他今天會從嘉義開車回來后里,於是臨時約好一起見個面吃宵夜。
晚上9點多他騎著摩托車出現,拿著一個禮物🎁給我,什麼禮物??你們一定會猜不到,真的!在我公布答案之前,你盡快的想像你的答案⋯
.
.
.
.
.
.
.
.
是一盒已經切好的蘋果!他自己削皮切成小塊!天啊,真是居家好男人!後來我們又去找另一位麗寶的朋友大帥,大帥開了一家樂器行,我們暢談後合照留念(他店裡有掛我之前去他那的照片😂)。
🌿旅行,是在一個已知數上加上未知數,每天都有預期外的新鮮事。
2/5 Day17
⭐️「今天!終於要和心中的大魔王直球對決!!」
吃完b&b房東細心準備的早餐後元氣滿滿的出發!今天必須「快馬加鞭」的從后里趕路至苗栗火車站附近(但我沒有馬兒😂),今日行程會是目前單日為止最長的距離。
在我決定從「極南點」徒步出發之前,大腦會主動出現一些我會走的很辛苦的畫面,這些畫面包含一個人孤單走在新竹、苗栗,尤其是火焰山附近往三義的上坡路段!以前開車經過時總覺得很陡峭,這些「辛苦畫面」和我說,你是瘋了嗎?不可能的⋯質疑的聲音讓我懷疑著自己⋯如今!我終於要和心中的夢魘大魔王見面了!!
哈囉!火焰山大魔王您好!天啊!好美的風景,我組起腳架與相機在這路段拍了許久,那橘紅色山脈實在是太漂亮了!耽擱不少時間,好了!該爬山面對現實了!
我覺得自己很像在玩雲霄飛車,我登上一個坡後前方的路竟然還疊上一個坡,一坡還有一坡的出現在眼前,沒有盡頭的連續上坡路,辛苦程度完勝我之前的屏鵝公路,上坡路段是我的罩門,因為旅行箱此刻成為一個大負擔,推起來特別費力,腳程十分緩慢,但慶幸的是我有兩張王牌,一個是「劍指遠方」,另一個是「關注當下」,之前在經歷「屏鵝之亂」時領悟的兩大心得(詳情請看之前的日記),上上下下的坡坡,每次我以為結束時,前方的路總是再次給你驚喜⋯
走著走著忘了時間的存在,但當艷陽強度大幅減弱時,你直覺的知道下午四點已悄悄來到了,從下午四點半開始到五點半是徒步最舒適的時段,你可以脫下帽子,收起雨傘,享受一路迎面吹來的涼風,風彷彿吹入身體各處,全身舒暢的一刻!我覺得此刻好像有上癮的感覺,那猜測一定有大腦「多巴胺」參與進來開派對。
🌿以前恐懼的上坡路畫面,在你「當下」看著它時,好像沒有那麼誇張陡峭險峻了,持續前進直到眼前終於出現下坡路段⋯
「拜拜👋我心中的大魔王,你本來就不存在!」
題外話:今天走在前往三義路上,看見眼前有一家7-11,接著突然聽到有人喊我名字,我的瞳孔快速搜尋聲音來源時,竟然看見以前我在麗寶樂園的朋友(我曾經在麗寶樂園駐場演出過)⋯
「孟宏!」我驚訝的說。
「這給你!」驚訝中,他遞給我一罐運動飲料!
「你怎麼會出現在這?」我問。我真的沒有想到他會突然出現,有種被攔截的感覺XD
「我載我女兒,然後猜你會經過這附近,剛開過去沒看見,又再開回來⋯」
「天啊!太不可思議了!我昨晚還臨時和明鋒見面,然後一起去大帥那聊天,想說這次見不到你了⋯」我說。
「你很強ㄟ!我從你在極南點走的時候就有看了」
「沒有啦,走的當下不會那麼辛苦,但現在想起極南點到這裡確實會辛苦」
「我的鞋子裡有放矽膠啦!」我看到他正看著我的鞋子。很多人看到我的鞋子都感到驚訝,其實不止看起來很重,事實上就是重量滿滿,脫下鞋子應該有可能健步如飛吧,我猜。
接著開心的和孟宏拍照並擁抱後,繼續前往火焰山方向⋯生命中總是有意外之喜,讓人意想不到!
2/6 Day18
今天一路暢通走到新竹的香山車站,第一眼看到木造香山車站時,感到非常療癒與舒服,這是日治時代建造目前已列入古蹟,有路過的朋友千萬別錯過!話說正要走到車站時,明鋒與他老婆開車出現了!今天他請我吃他煮的水煮蛋XD (前天是蘋果)
「非計畫中的挑戰?」
今天一直在想如果連續走24小時(當然包含休息)可以走多遠??
2/7 Day19
和明鋒參加好友的聚會,在咖啡廳舉行從晚上到早上,凌晨我陸陸續續趴在桌上睡著,這是唯一一次我沒有睡旅館的一天,但即便精神不佳,今日依然需要徒步經過新竹走到竹北火車站附近⋯睡眠不足很難受的一天。
2/8 Day20
此刻正等待11:11分(天使數字),準備從竹北車站出發,今天如果認真走一天(24小時內,當然包含乖乖吃飯、睡覺、休息)可以走多遠??能走到關渡大橋嗎??推著旅行箱能破68公里嗎??
極北點只剩最後90公里!如果24小時內走到了關渡大橋⋯我星期二或三就一定可以到達極北點!然後回家過年!!
2/9 Day21
賀🎉順利在早上10:46分登上極北點!在11:11分之前完成24小時限時徒步!原來24小時徒步真的可以走到90公里!!
#徒步台灣 #徒步環島 #魔術師 #校園演講 #素食環島
google文件左右對齊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我們全在追趕一家根本
不太賺錢的公司」
——某好萊塢片廠主管
─────────────
前有Netflix兵臨城下,後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壓制,好萊塢各片廠一年來各個兵荒馬亂地啟動業務調整和組織再造。這個過程中難道沒有人意志動搖過嗎?
Apple大到成為周處
 ̄ ̄ ̄ ̄ ̄ ̄ ̄ ̄ ̄
Apple在兩週內成為遊戲產業的全民公敵,原因就是他們太大,而且大到有害。
雖然很少人將Apple視為一家遊戲產業的公司,但該公司確實經營了最大的遊戲平台——App Store。而且就像電視機上盒正在試圖攔阻新串流服務HBO Max和Peacock上架一樣,Apple也正在濫用他們的市場力量阻止來自Microsoft和Facebook的雲端遊戲平台上架道App Store上(Facebook的雲端遊戲App最後在拿掉所有遊戲內容之後才獲得Apple核准)。
Apple在兩家公司不約而同對外譴責Apple之後,對外提出的說法是Apple作為平台管理者難以審查這些遊戲平台上的不特定遊戲以便確保所有iOS用戶的優質體驗。這個說法顯然是推託之詞,因為App Store早存在有類似的平台式App。
科技媒體TechCrunch的分析認為Apple真正的理由很可能只是想挾持全世界9億iPhone用戶來阻擋競爭對手進入雲端遊戲的市場。作者認為就像多年前App Store的免費下載應用程式內購功能遭到家長提起集體訴訟事件一樣,Apple作為平台經營者並沒有把用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結果幾天後,中國騰訊集團擁有40%股權的遊戲開發商Epic Games立刻趕上了挑戰Apple霸權的戰線,先後將Apple和Google告上法院。
該公司旗下廣受歡迎的線上遊戲《Fortnite 要塞英雄》幾天前透過App更新做了挑釁意味十足的動作,繞過App Store和Goole Play兩大應用程式市集的付費機制,讓使用者直接在程式裡頭付費,並可以因為跳過兩大市集可能高達30%的抽成而大方地額外賞給玩家20%的回饋折扣。《要塞英雄》隨即被Apple和Google下架,而Epic Games也隨即備妥訴訟文件向法院提告。
Epic Games顯然有備而來,他們甚至早就拍好一部仿Apple1984年的廣告,嘲弄Apple當年想要打破壟斷,如今淪為周處除三害的主角本人的下場。
Epic這場仗會打得比Facebook或是Google好看,主因是後兩家本身也是被社會認為大到有害的科技巨人,而且他們的遊戲服務還沒有累積太多玩家。而《要塞英雄》已經有高達3.5億的玩家。Epic Games顯然試圖利用3.5億玩家的力量改變遊戲產業的不公平遊戲規則。
上週另外一個Apple的大新聞是:
繼從Paramount那兒接手主投Martin Scorsese的新片《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之後,Apple進一步與Scorsese的製片公司Sikelia簽下電影跟電視的優先合作協議。
Apple似乎想要借用收買重量級兵馬(圍事)的方式來替他們家雷聲大、雨點小的串流服務Apple TV+扳回一城。因為包含Leonardo DiCaprio、Ridley Scott、Idris Elba、Oprah Winfrey、 Alfonso Cuarón、Julia Louis-Dreyfus和林詣彬等好萊塢大咖紛紛和Apple簽下個人或製片公司的合作協議。問題在於這些協議取得的是一定年限內的製作案有優先洽商權的準空白協議,可能連案子哪一天生得出來都還不知道。要讓Apple TV+扭轉劣勢恐怕還需要一點時間。
現在擔心這個問題似乎有點太早,不過如果有一天Apple作為一個影視內容平台的影響力也大到有害時我們怎麼辦?
Warner和DC大裁員
 ̄ ̄ ̄ ̄ ̄ ̄ ̄ ̄ ̄
AT&T併購Warner之後啟動新一波改組,也包含了幅度不小的裁員。
從Hulu來的新任WarnerMedia執行長Jason Kilar一週前搬走了幾顆前朝留下來的石頭,包含原本監管HBO等頻道的WarnerMedia Entertainment董事長Bob Greenblatt 和HBO Max首席內容長 Kevin Reilly兩位資深電視高層都將離職。Kilar將派自己在Hulu的左右手Andy Forssell監管整個AT&T集團最看重的HBO Max。
執行長Kilar在記者會上沒說的是,他們也正在進行幅度不小的另一波裁員,至少會有800名員工失去工作。上週一開始,各部門裁員的細節陸續被走漏風聲給不同媒體:
電影部門的Warner Bros會裁員650人,電視部門的HBO會裁員150~175人,DC Comics包含主編Bob Harris在內DC的漫畫編輯部門有大量高級主管走人,據說裁員幅度高達三分之一。更慘烈的是2018年才啟動的DC Universe串流服務幾乎整個部門被裁。
在新東家AT&T入主之後,DC Universe上的多個節目面臨改動,有的被腰斬,有的被賣給其他頻道,有的則同時出現在WarnerMedia自家的新串流服務HBO Max上頭。這也顯示在AT&T入主之前,Warner內部的串流策略簡直是漫不經心,包含HBO Go、HBO Now、DC Universe等等平台,完全遍地開花地亂長一通。
留任的DC發行人同時也是資深漫畫家Jim Lee在另外一次媒體訪談中向記者釐清,外界傳聞母公司AT&T討厭漫畫並非屬實,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DC繼續出漫畫。只是未來DC將會更著重在國際內容上,也會更著重數位平台的發行。數位漫畫的最大優勢是可以面向全球的讀者。這種不受地理限制的發行方式在疫情的年代是非常有意義的。
雖然WarnerMedia這一波裁員不無可能是出自疫情之後的撙節營運成本,但更大的可能是為了打破平台框架,讓集團中每一個人都變成替新串流服務HBO Max打工的戰鬥團隊。WarnerMedia執行長Jason Kilar的改組計畫中還包括要成立一個新的部門,一口氣統整包含Warner Bros、HBO、HBO Max、TNT等多個部門的內容製作業務,而且該部門的最優先任務是確保這些新內容可以讓HBO Max能在全球市場更加成功。
AT&T正在將所有的糧草兵馬統統搬運到他們心目中唯一的戰場,劍指Netflix的的鐵王座。
這樣的追趕到底對不對
 ̄ ̄ ̄ ̄ ̄ ̄ ̄ ̄ ̄ ̄
WarnerMedia、NBCUniversal和Disney等傳統好萊塢片廠在過去一年先後兵荒馬亂地重組、換手、重新配置資源,一切都只為了在串流的道路上追上Netflix。
難道沒有人曾經自我懷疑或是動搖過?
娛樂媒體Hollywood Reporter訪問到了在改組過程中抱持懷疑或是已經被踢出家門的片廠主管。剛剛被掃地出門的HBO Max內容長Kevin Reilly說:「我們還在用Nielsen落伍的L3統計方式(首播加三天重播)來監測每一集的時候,人家早就把一整季不帶廣告的節目放上架,而且沒有任何人去監測收視數據。請問我們要如何跟人家競爭?」
一名不具名的片廠主管則對Netflix的商業模式仍心存疑慮:「我們全在追趕一家根本不太賺錢的公司!」另外一名片廠主管則預測無論追還是不追,未來這一陣子對於所有人將會是一場非常顛簸而且非常難堪的過程。
然而華爾街顯然沒有動搖。
曾說出「內容為王(Content is king)」這句好萊塢名言的媒體大亨Sumner Redstone近日過世後,不僅沒有影響ViacomCBS股價,甚至還小漲了5%。理由就是他們對串流業務的信心。
彭博新聞將Sumner Redstone稱作是Elon Musk、Mark Zuckerberg 和 Jeff Bezos三位科技大亨的祖師爺,因為這三位性格鮮明的科技大亨充滿個人化色彩的管理風格完全就是源自Sumner Redstone。Redstone本人和集團幾乎化成等號的關係,卻在過世的消息傳出後未導致華爾街信心動搖,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高齡97歲的Sumner Redstone已經多年未再參與公司決策,另一方面他過世後Redstone家族紛爭應該會變少,讓大家更專注在ViacomCBS的競爭力上頭。
Sumner Redstone的一生以精妙的財務操作不斷併購各家電視台而聞名,然而她女兒Shari Redstone接班後不再把併購電視頻道這個平台當成第一優先。她推動ViacomCBS整併,以便集中力量在串流大戰之上,直接服務消費者。他們已經開始大幅擴張既有付費串流服務CBS All Acess的節目數量,同時去年還併購了帶有廣告的免費串流服務Pluto TV。
華爾街分析師認為創辦人過世後ViacomCBS的雙管齊下串流發展方向並不會有所搖擺。內容終究還是王道,只是道路不再經過電視台家。
其他的投資人則在這波好萊塢動盪之中,找到了新利基:
私募基金Blakcstone黑石集團最近買下了三個好萊塢攝影棚的49%股權,並預計在未來繼續在溫哥華、紐約和倫敦這三個全球影視工業拍攝中心繼續投資相關攝影棚地產項目。令人狐疑的是明明疫情導致電影院關閉,不管電影、電視劇組都還緩慢地摸索開工的可能,這些投資人哪來的信心覺得攝影棚是個希望無窮的投資標的?
關鍵就在於即便是Netflix可以在雲端放映、雲端行銷、雲端後製,但無論如何仍然必須在扎扎實實地站在地面上拍攝。
黑石預言現在打得火熱的串流大戰會使全球在內容製作的投資在三年內翻倍。所以在疫情導致旅館地產、商業地產、住宅地產等等項目的前景都一片迷霧的時候,攝影棚地產這個過去很少人注意到的利基市場終於出頭天了。
|新聞出處|
Apple goes to war with the gaming industry(https://tcrn.ch/33QG9vX)
WarnerMedia Layoffs Expected to Hit Warner Bros., HBO(https://bit.ly/2XKohyX)
DC Comics, DC Universe Hit By Major Layoffs(https://bit.ly/3aqSrwl)
Blackstone Snaps Up Studio Lots for a Slice of Streaming Riches(https://bloom.bg/2PKj0D8)
Martin Scorsese Inks First-Look TV, Film Deal With Apple(https://bit.ly/31KPQZZ)
Behind Hollywood's Executive Ousters: "It's the Great Reckoning Now"(https://bit.ly/3gSYJXX)
WarnerMedia Layoffs Expected to Hit Warner Bros., HBO(https://bit.ly/2XKohyX)
Sumner Redstone Paved the Way for Zuckerberg, Bezos and Musk(https://bloom.bg/343xKVN)
Post-Sumner, ViacomCBS Charts Path Led by Shari Redstone(https://bit.ly/3iKl9uK)
DC's Jim Lee on the Company's Future: "We Are Still in the Business of Publishing Comics"(https://bit.ly/2FiRs5B)
google文件左右對齊 在 堅庭通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十分佩服這位網友,每一個界別都是魔鬼在細節,很好的公民教育課,請細心、細心、細心閱讀。唔係無可能㗎!另外,多少朋友記得肥彭的新九組?異曲同工。
//區選大勝,創造奇蹟,固然歸功大眾抗爭意志,而阻止自動當選的素人亦功不可沒。作為素人,能否在選委一戰再創奇蹟?本人前文〈變天最關鍵的特首選委界別,唔夠四個月就靜靜輸了!〉以較大路的界別計算出民主派勉強有超過600席選委是有可能攻取的。如今逐一審視研究一些被認為絕不可能攻取的界別,有驚人發現:原來只需四萬素人新血加入登記,就可以變天了,但只剩下三個多月時間。
某標榜中立的網媒曾為特首選委界別作專題介紹並劃分難易度,如今看來極為粗疏,甚或有誤導成分丶誇大難度。香港有三百多萬打工仔,三十多萬中小企,不論打工仔還是小老闆,只要有合適方法,其實可以在特首選委戰線出一分力,關鍵要在三個多月之內行動,因為很多界別需要在正式登記為選民前十二個月,先加入乜乜協會之類,行動限期變相提前一年至2020年4月2日,之後12個月才正式登記為選民。如何得知哪些界別有可能創造奇蹟?本人先研究各界別的登記規則,並且搜集相關界別潛在合資格選民的數據,發現多個界別雖然長期被建制把持,但原來潛在合資格選民遠多於當選者得票,相差十倍以上,現整合數據如下:
商界(第一)是一個經典例子,名為商界,但只有香港總商會的公司會員(年費$5,200),才有資格登記為選民,而該商會有大約四千公司會員,以較死板的合資格選民計算就只有這四千人了。但這只是賬面數字,在這畸形的小圈子選舉,選民資格往往是乜乜協會會員,變相把選民資格的定義外判給若干協會,因此需要追蹤這些協會的入會資格作計算。由於香港總商會的入會資格為商業機構,全港有34萬間,所以「潛在」合資格選民人數就是34萬(如果多間企業的老闆是同一人,可以委任員工作代表),而當中98%是中小企。順帶一提,非常鼓勵未有票的中小企老闆至少考慮參加這個界別。其他界別的「潛在」合資格選民計算均循以上思路。
勞工界的例子則較特別,雖然玩團體票,每個工會有一票,但成立工會,只需七個同行的朋友或同事便可,成本接近零,而且可以很輕易地七個人成立七個公會,變相平均每人就有一票(但一人不可代表多過一個工會投票),所以潛在選民的票數上限就是三百多萬打工仔。這是很關鍵的界別,更多的登記選民詳情參見前文〈變天最關鍵的特首選委界別,唔夠四個月就靜靜輸了!〉。
商界(第二)是另一個特別例子,需要成香港中華總商會的公司會員(年費$2,000),而入會需要會員推薦,鑑於該會會員多為深藍甚至紅底,而且要審核一兩個月決定接納與否,這界別可歸類為半封閉界別,因此表中的潛在合資格選民上限僅為理論值,對此界別也許參考價值不大。
其他界別簡介如下:
紡織及製衣界
此界別登記選民絕大部分是乜乜商會的公司票丶團體票,只有幾十人個人票,但其實有一個學會可供素人加入,以取得選民資格,就是「香港紡織及服裝學會」,只需有相關學位/高級文憑及兩年相關工作經驗,不需要係老闆,只需年費$500就可以加入成為會員。這類素人大約有一萬七千,接近全部都無登記為選民,而當選此界別的立法會議員鍾國斌,只得千零票咋!另外一個方法,據連登教路:「就係成為紡織商,只要有商業登記,從事進出口紡織品(從/到內地或到美國)的商戶就申請得,重點係每年只需$61,好多大陸入貨的本地時裝店/IG shop/外貿網店都符合!」總之都係三個月內要行動啦。
工業界(一)
現時香港中小企已有大約一萬間屬於製造業/工業,還未計算其他被納入此界別的行業(見下段列點),但這界別竟然只有幾百間登記為選民。
凡根據《商業登記條例》登記的公司皆有資格加入香港工業總會,只要你屬於廿多個製造業或以下行業,並加入成為香港工業總會的會員(年費$3,300,有表決權),便可在12個月後登記為選民:
軟件及資訊科技
環保工業
創意工業
設計
自動化應用設備
工業界(二)
成為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會員(年費$3,000,有表決權)便有資格登記為選民,但要至少早一年入會。凡在香港註冊從事製造行業,又或在香港以外地區投資設廠及佔股25%以上者,可申請為該會會員。香港有一萬間中小企從事工業,但入會而且登記為選民的只有數百間。
香港僱主聯合會
選民必須是該會會員而且有權在大會表決,50人以下的企業年費$4650,要早12個月入會。驟眼看,該會歡迎中小企加入,任何僱主企業也可申請入會,有34萬企業有資格,但會章列明入會要經審批,至於是行政審批檢查文件是否齊全,還是政治審查則不得而知。這個會似乎很神祕,Google顯示「沒有這個頁面的資訊」,而且只顯示英文名稱Employers’ Federation of Hong Kong,但另一方面,該會參與了很多政府的乜乜委員會之類。作為中小企老闆,不妨嘗試入會,反正如被拒絕就不用交會費,但這個會只有百多名選民就控制了16名選委,CP值很高。
進出口界
中小企的最大類別,就是進出口商貿,有近十萬間,但進出口界的登記選民只有千餘票。要符合資格登記為選民,先要有進出口的應課稅品牌照丶或2008年前有進口飲用酒類牌照丶或註冊進口汽車的公司丶或有進出口受管制化學品牌照,或早一年加入十幾個乜乜協會商會的其中一個。其中較著名的是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其榮譽會長黃定光正是進出口界議員。不過,該會網站的入會專頁竟然是「建設中」,入會詳情欠奉。如果閣下不是上述四類牌照持有人,就要查閱選舉事務處網頁,看看是否適合加入其中一個乜乜協會,多以貨物種類劃分。
批發及零售界
這是中小企的第二大類別,選民須先成為其中一個指定商會或協會(共85個)的會員(兼有表決權),並在登記選民前12個月入會。全港有五萬多間批發或零售企業,卻只有六七千選民,選委只要千餘票便當選了。只要有一千中小企老闆加入,即可改變戰局。
飲食界
此界別的代表是張宇人議員,以二千四百票左右當選,擊敗六百多票的傘兵伍永德。其實只要有食物業牌照就可登記為選民,為數約二萬五千,逾八成沒有登記。呼籲黃店食肆老闆登記,以及發掘多些黃店吧。
中醫界
上屆民主派取得零的突破,由於選委是全票制,這代表民主派在這界別絕對有得打。只要是註冊中醫、表列中醫或指定十個乜乜會的會員,就可登記為選民。香港大約有一萬個中醫,只有六千多人登記為選民,投票的更只有二千多人,上屆當選者由最高的一千三百多票至最低的八百多票不等,民主派要全取所有選委就需要多五六百票。沒有投票、甚至沒有登記的八千個中醫之中,有沒有你的朋友?呼籲他們登記兼投票。
工程界
民主派未曾奪取此界別的立法會議席,但意外地在上屆取得半數選委議席,雖然得票數目仍以建制佔優。只要是註冊專業工程師或香港工程師學會的會員(有表決權),就可登記為選民,僅香港工程師學會就有三萬多人符合資格,但總登記選民只有不足一萬,二千多票就可當選為選委,民主派絕對有力一爭。
以上各個界別,撇除半封閉的商界(第二),共有243席為建制派所擁有,如民主派能全部搶過來,加埋現有的444席(已計及區議員界別),便是687席,即使有四個十多席的小界別搶灘失敗,仍有超過600席。這些界別加起來的選民總數只有三萬餘人(包括團體票),所以只需4萬素人新血加入登記,界別便藍變黃,其中有不少界別,上屆民主派只要多幾百人便可搶奪。如以上屆標準,甚至總共只要有一萬素人恰當地加入這些界別,便能全數易幟;反之如無新血加入,這些界別將幾近全軍覆沒。以上建制票倉界別的計算,並未涵蓋相對較易的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60席),因為本人覺得較難量化其潛在選民人數。其中的體育小組及文化小組(各15席)相對較易搶灘,參見前文〈變天最關鍵的特首選委界別,唔夠四個月就靜靜輸了!〉。至於宗教界的天主教及基督教則以抽籤而非投票選出,故未計算在內。另外,民主派票倉之中,上屆有三個界別佔大多數但未能全取,如能全取則另有19席進賬。
綜合上述分析,以下是依難易劃分的特首選委形勢圖。難易並非以表面是否有競爭作區分,因為競爭可源自建制內鬨或有零星陪跑者,關鍵應看其選民的登記門檻及其潛在選民數目,屢次自動當選的界別亦不一定牢不可破。注意,下圖的紅藍之分,純為難易分割,並不一定代表選委是否紅色背景,紅(高難度)的選委也有可能是建制中較開明的人士。
策略總結
由於小圈子選舉的畸形安排,不少界別需要早一年加入乜乜協會(有些協會甚至連該行業人士也未聽聞過),才可登記為選民,而且有些只限團體票,所以我們這些素人應跳出舒適圈,除了登記個人票,也要登記團體票。例如打工仔,可依上文所說登記勞工界團體票,可搶關鍵60席,另外再依個人背景登記個人票。如果是中小企老闆,至少可以加入香港總商會以便登記商界(第一)團體票,甚至更進取的可以仿效建制商界的策略,同時加入上文提及的幾個關鍵商會,到正式登記時再按形勢決定界別(一間公司最多一個界別,而同一老闆如有多於一間公司,可授權員工代表;同一人最多代表一個團體)。當中尤以圖中藍色及綠色界別為必爭之地,敬請留意身邊有沒有朋友可以加入這些界別,大部分要在三個多月內行動,要廣傳!
展望
遠水不能救近火?非也,中共只要監察4月2日前一些關鍵商會的會員增加、新增工會註冊數目,就大概知自己是否數夠票,不用等到2021年特首選委界別的選舉。中共如果預計唔夠票,要想想下一步如何?有上中下三策,下策是大規模DQ或明目張膽的違規造票之類,雖然保住欽點特首的權力,但觸發美國及國際更大的施壓及制裁,並且形同正式宣佈兩制已死,香港失去了國際金融及貿易地位,外資荒逃,完美攬炒。中策是鞏固建制中的游離票,分化及拉攏部分民主派,咁就要作出政治上的若干讓步,程度視乎估算差多少票以及泛民是否團結,箇中也會有滲透、收買,以及一些相對不太明目張膽的茅招。上策是眼見反正小圈子選舉守不住,索性廢除小圈子,及早宣佈普選,在中美博弈止蝕,而普選規則可能參考一些多黨制的歐洲國家,盡量分化民主派或引誘民主派出多於一人參選特首。當然,若中共夠票或國際壓力不足就絕不輕易提出普選。若有數萬新血攻佔上述建制票倉,則變天及普選並非奢談。那麼,老一輩的傳統泛民為何不這樣做?是否在體制內抗爭未盡全力?當然是。當年我們很多香港人,又何嘗不是未盡全力。但願今後搏盡,多線進擊,無懼攬炒,無負流血義士,共勉之。
PS:如你從未登記任何功能組別(包括超級區議會),截止登記/更改組別日期則為5月2日而非4月2日。戴個頭盔,請加入某界別的乜乜協會前,務必自行double check該會籍類別是否有權在大會表決,以免影響選民資格。//
(Source: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換特首只需四萬素人新血-三個月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