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google廣告設定關閉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google廣告設定關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google廣告設定關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google廣告設定關閉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703的網紅蕭凱莉實驗室 HK Lab - 旅行/運動/健身/旅館 大小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聽說寫很多字,就感覺專業😆 如果你不是需要投廣告的業界相關人士,那聽我前半部自言自語完,後面你可以省略。 . google 廣告系列第四集了,每完成一篇我都氣力耗盡。 文章在某個充滿各個行銷大神的社團,獲得了蠻好的回響。我覺得很開心,某種程度,又一次的證明了自己 . 有人問我,寫這幹嘛? 或...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星期Apple發佈了不少新產品,Samsung剛剛也舉行了發佈會,一次過發佈了多款新型手提電腦,包括有Galaxy Book和Galaxy Book Pro,還有可作一般手提電腦使用或是打開成平板的Galaxy Book Pro 360。 三部新機中以Galaxy Book Pro 360最貴亦最...

google廣告設定關閉 在 Kasin|簡單生活誌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9:05:51

\為了理想生活的數位極簡主義實踐/  聽到「數位極簡主義」這個詞,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是不用手機、網路等數位產品的原始人生活。  其實不是,而是「有意識的使用科技」,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將珍貴的注意力和時間用在值得的地方。如同我的愛書《深度數位大掃除》的副書名「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

google廣告設定關閉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31 00:40:07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io 【私隱風波】Google被控非法追蹤用戶定位,每宗個案或罰7.8萬港元!⠀ .⠀ 近年,個人私隱問題愈來愈受重視,繼Facebook私隱風波、Zoom保安漏洞後,再有科技巨擘被指侵犯用戶私隱。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日前美國亞利桑那州檢察長Mark...

  • google廣告設定關閉 在 蕭凱莉實驗室 HK Lab - 旅行/運動/健身/旅館 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2 18:44:12
    有 25 人按讚

    聽說寫很多字,就感覺專業😆

    如果你不是需要投廣告的業界相關人士,那聽我前半部自言自語完,後面你可以省略。

    .
    google 廣告系列第四集了,每完成一篇我都氣力耗盡。
    文章在某個充滿各個行銷大神的社團,獲得了蠻好的回響。我覺得很開心,某種程度,又一次的證明了自己

    .
    有人問我,寫這幹嘛? 或者直接聯想如何營利的事
    其實對我而言
    一直以來,我常循著自己的感覺走
    有時候老天爺就真的很眷顧
    我沒有想貪,
    反而給我更多

    .
    寫廣告教學系列,初衷就是想 1. 整理我的心法, 2. 用我的小力量貢獻社會

    .
    學習,沒有什麼比練習更快的方式,沒有什麼比寫出來更記憶深刻。

    例如背課文絕對要默寫,例如考數學,習題絕對要練習八百遍。我大學跨數學系去修數理統計,手邊永遠都是密密麻麻算數學的紙。

    .
    我不是很聰明,但我很願意努力與忍耐吃苦。
    每個人都值得鼓勵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
    但請不要用你的專業去輾壓別人

    .
    以後麻煩要罵我不會投廣告或是沒能力的人
    套一句朋友說的話,請先把你廣告對帳單拿出來跟我比

    做好事寫分享文教大家和嗆聲,一起達成
    耶!

    ................................................................................
    大家好,又來分享投廣告的故事了。
    投google廣告再怎麼厲害,在這疫情下,也是全死。😭
    今天就來講講,特殊狀況下,#廣告到底該不該停? #增減預算的時機?
    【google ads 廣告活動預算一次該調多少? 該不該暫停?|實戰經驗分享-4】
    👇👇詳細圖文我放在部落格文章
    https://twkelly.site/%e8%a1%8c%e9%8a%b7/google-ads-%e5%bb%a3%e5%91%8a%e6%b4%bb%e5%8b%95%e9%a0%90%e7%ae%97%e4%b8%80%e6%ac%a1%e8%a9%b2%e8%aa%bf%e5%a4%9a%e5%b0%91-%e8%a9%b2%e4%b8%8d%e8%a9%b2%e6%9a%ab%e5%81%9c%ef%bd%9c%e5%af%a6%e6%88%b0/

    .
    前三篇,謝謝大家的支持。尤其是看到每篇文章底下的留言
    都會提到我的文字能讓他們看得懂廣告,
    看到後台閱讀人數的數據,無形中,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對我而言,寫文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
    雖然花了很多時間整理思緒,按條理統整歸納才寫出來
    一面寫,一面也是再次的檢視自己學會的東西
    很推薦大家練習寫文寫心得,以後自己回顧都會有幫助
    .
    本來整理廣告心得就是我今年的to do list,只是前五個月一直延宕
    沒想到疫情衝擊業績,長時間關在家裡卻讓我開始動筆寫出來
    上一篇系列3,文中提及了廣告活動
    此篇接續前一篇是關於廣告預算要設多少?
    剛好也遇到這個疫情市場急凍,我想應該很多人也會有這個困惑吧?
    .
    幾篇文章刊登後,私下也收到一些詢問。這標題的心得我覺得也很適合分享給大家,也是我忘記寫在上一篇中的
    .
    主要分享兩個小方向
    1. 預算調高,調低,甚至暫停的經驗分享。
    2. 預算是不是多少都沒關係只要ROA為正?
    再次聲明,這是我個人經驗與看法。廣告心法各路不同,請斟酌參考
    投廣告真的就很像股票操盤手一樣,各派武功不一樣,你是代操,自操看到角度也不一樣
    我只是就我親自實證過的經驗分享,而我的背景是一個從0開始沒有大筆資金的電商創業老闆
    操作實績,在這個系列第一篇文章中也有稍微揭露
    google ads 廣告如何下?初心者該有的正確觀念|實戰經驗分享-1
    大家閱讀前,能夠先知道一下我的人設背景
    .
    👉預算調高,調低,甚至暫停的經驗分享。
    google廣告開始後,雖然我起步只設300元,但我發現廣告效果出奇的好
    不僅單次點擊成本便宜,也一直進單
    也許你會問我為什麼這麼篤定訂單跟google 廣告絕對高相關
    第一,我當時只是剛創立完全沒有知名度的電商品牌。
    能幫品牌曝光大概就是廣告力量最大,否則怎麼可能奢望別人主動看到我
    第二,若你有設好我第一篇文章所提到的google analytics 和 設定好 google轉換動作埋好程式碼
    且有追蹤連結,也可以看到進來官網的訂單和流量是不是從廣告而來?
    .
    記得那時候是2019年電商根本藍海,臉書已經沒有什麼廣告流量紅利點擊很便宜這種事
    聽說臉書廣告一個點擊5~10塊都算便宜
    當我看到google 廣告成績不錯,當然想增加預算
    你一定會想,既然效果這麼好,那就直接全砸all in,例如一百萬就砸一百萬
    親愛的,google 廣告是人工智能,需要時間長期學習與優化調整
    如果我因為剛開始看到1000元能帶進來10,000元的訂單
    所以信心大增立刻提高1000倍的預算花一百萬,肯定能帶進一千萬
    那…….你肯定上輩子有燒好香
    .
    我實在心臟沒那麼大顆,萬一我全梭,結果第一個月不如預期怎辦
    或是剛好碰到節慶大檔期一堆人競爭廣告出價,小的我就死了哪來再多的錢玩?
    還是說系統商突然壞了導致官網連結出問題,點擊照算錢但官網內容看不到
    發生以上任何一個狀況,你的廣告費用就如同投入大海,消失了
    因為我自己就是親身經歷血淋淋的教訓,
    某年的11月大檔期,發現這段期間我點擊成本提高而且進單量下降。
    原本以為是熱門檔期大多人競價了而且我預算又少
    如果不是,是我網頁SSL憑證到期,透過網路點進來的人都會顯示此網頁存在不安全連線 (暈倒 Orz……….)
    .
    ⭐任何廣告除非你已經長期調整到極優化的狀態
    不然,不建議你一次開這麼大預算
    因為每當調整優化變了參數,google 就會需要一段時間的學習
    意思是,這段期間廣告數據會很浮動,有可能一下子就把預算噴完但轉換效果不好…..
    所以廣告預算還是量入而為,自己創業,賠錢又沒生意很心痛
    所以一開始相同廣告活動下,我大概就是 +300, +500, +1000……一邊觀察業績一邊這樣慢慢加上去
    我的經驗是,若一次變動太大,google 還是會錯亂需要一段時間,大約至少一周的學習期
    .
    今天看到另一個社團,小黑大前輩在某篇文章下的留言,深表認同!! 節錄其中幾句
    【動預算都有可能造成廣告需要重新學習 ;增加預算的作法,建議複製廣告組合,跟使用自動化規則】
    有關這些做法,以後我也會再分享一篇【廣告活動要增加預算或修正,該怎麼操作調配比較適當?】
    .
    👉調低預算的時機
    什麼時候我會調低預算?
    當我總預算有限(很正常吧小企業也是會有捉襟見軸的時候),
    我會觀察所有廣告,哪個效果好? 我就會把效果差一點但還不至於停掉廣告的預算,挪去給效果好的廣告
    還有一個狀況,可能是大家沒有想到的
    過去每當遇到過年,或者像現在疫情根本沒有業績
    你一定覺得廣告趕快停掉,不要浪費
    我也曾經是這樣操作,但是我發現
    當我停掉廣告幾天後再度開啟,發生過幾種狀況
    1. google 廣告又重新開始學習
    非常常見,於是重新學習的那幾天,數據又不如我以往正常放送廣告的優,等於我這幾天我又得再白花學習費
    2. 再次開啟後google 廣告放送不出去
    這個其實也算普遍,而且當你花很久時間,找客服找客戶經理企圖挽救你的廣告為啥跑不動,最後他們只會跟你說,
    沒關係你複製貼上一個一樣的廣告,然後把舊的廣告關掉這樣就好了………
    於是你長期投放養的廣告心血就這麼白費了。
    當然,google 人員一定會跟你說,不會啦過往學習的數據都在新廣告一樣,經驗告訴我………咳咳 被摸頭

    👉關閉廣告的時機
    關閉廣告只有,數據很爛時而且調整也救不回來,我就不會再猶豫了。
    還有就是我沒錢了,哭
    另外有時候,若有同質相似度極高的廣告活動同時健行,
    google 會都去測試,然後很智能的篩選最適合的多加投放 (但google還是會把你每個廣告每日預算消耗完)
    跑了一陣子明顯看出誰的效果好,此時我就會關閉效果差的廣告活動,把預算挪去加強主力!

    .
    至於有人問到『兩個廣告活動設關鍵字一樣,會不會打到自己?
    『有需要開這類的廣告嗎?』
    『是不是反而讓預算花費暴增? 』
    這個也是留待以後再分享故事。
    .
    👉最後
    謝謝你願意看完這麼多文字
    分享這些,是希望給跟我類似背景辛苦創業的小老闆們一些鼓勵與交流
    所有訂單的成交,都是品牌各方面努力苦功換來的。絕不可能只單靠廣告
    而廣告也不是投了此時沒有發揮效果客人下單,甚至超過追溯日沒下單,就代表以後客人不會下單

    .
    若對這系列 google ads 廣告 小品牌小預算親自操廣告業績翻數倍的廣告經驗分享有興趣
    其他篇幅我列在下面,或者也可以加我的臉書粉絲團收到資訊

    google ads 廣告如何下?初心者該有的正確觀念|實戰經驗分享-1
    https://twkelly.site/%e8%a1%8c%e9%8a%b7/google-ads-%e5%bb%a3%e5%91%8a%e5%a6%82%e4%bd%95%e4%b8%8b%e5%88%9d%e5%bf%83%e8%80%85%e8%a9%b2%e6%9c%89%e7%9a%84%e6%ad%a3%e7%a2%ba%e8%a7%80%e5%bf%b5%ef%bd%9c%e5%af%a6%e6%88%b0%e7%b6%93%e9%a9%97/
    google ads 廣告預算怎麼抓?初心者投放幾個常見狀況|實戰經驗分享-2
    https://twkelly.site/%e8%a1%8c%e9%8a%b7/google-ads-%e5%bb%a3%e5%91%8a%e9%a0%90%e7%ae%97%e6%80%8e%e9%ba%bc%e6%8a%93%e5%88%9d%e5%bf%83%e8%80%85%e6%8a%95%e6%94%be%e5%b9%be%e5%80%8b%e5%b8%b8%e8%a6%8b%e7%8b%80%e6%b3%81%ef%bd%9c%e5%af%a6/
    google ads 廣告剛開始要下哪一種廣告活動|實戰經驗分享-3
    https://twkelly.site/%e8%a1%8c%e9%8a%b7/google-ads-%e5%bb%a3%e5%91%8a%e5%89%9b%e9%96%8b%e5%a7%8b%e8%a6%81%e4%b8%8b%e5%93%aa%e4%b8%80%e7%a8%ae%e5%bb%a3%e5%91%8a%e6%b4%bb%e5%8b%95%ef%bd%9c%e5%af%a6%e6%88%b0%e7%b6%93%e9%a9%97%e5%88%86%e4%ba%ab/

  • google廣告設定關閉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01 08:57:01
    有 13 人按讚

    前言:

    測試學習是個理論簡單,但實作起來會遇到很多疑問的學習過程。曾經跟Sean Ellis 一起工作的曲卉寫的這本書不但實用,而且還訪問了一大票測試專家。

    他們對於測試主題的選擇(大題目還是小題目)、AARRR漏斗的重點,還有測試團隊在組織內的發展也都有不同的見解。

    我覺得很值得多看看,所以做了筆記跟大家分享。

    這次分3 part,先來一串九個人我印象最深的測試心得,再來九個人的訪談摘要,最後是九個人對於組織與人的看法。enjoy~

    ..........

    《硅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曲卉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不要只做優化,要做有高影響力的事情。不過,得先做優化累積影響力。"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不要把所有數字綁在一起看,用戶分群是有效優化的開始。"

    #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限制供給可以透過奇怪的方式,製造FOMO(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 社交地位(social status)等,讓產品流行"

    #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低垂果實摘完後,會陷入低潮與瓶頸。全公司(或跨團隊)的創新idea大匯集會讓大家一起幫忙,並且不要浪費對失敗案例的紀錄與策略學習。"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 Sami Khan
    "醜陋、原始的廣告更像是朋友在對用戶說話,有更高機率穿透用戶的防衛心"

    
#Camera360(修圖), 陳思多
    "漏斗的無限解構,原本以為是單純解決留存率問題,結果深究了四層(留存率—>推送更新覆蓋率—>推送更新展示率—>下載權限設定)才達到目的。"

    
#Square(支付), 羅揚 James Luo
    "增長與嚕羊毛黨的鬥智鬥勇,對獎勵的設計要有吸引力,又要養成使用習慣,還要善用推薦者的資訊讓新用戶感受到個性化的感覺。"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修圖), 韓知白
    "要做增長先要備好基礎設施(行為數據後台,A/B測試框架),才能夠更快速迭代與勤能補拙。"

    #專訪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有些問題除了用數據作判斷外,直接問用戶可以達到更直接的效用,而且幫助增長團隊打開視野。"

    ---九篇專訪的摘要全文---

    #9-1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北極星指標是會變動的

    -產品(也就是核心地帶)通常是增長的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測試,但很難直接說服公司其他成員直接拿產品動刀。


    -增長團隊一開始成立時候,選擇三不管地帶,以證明自己;之後才進展到核心地帶


    -核心地帶的創造新價值、改善原有價值,通常是產品團隊負責。傳遞已有價值給更多人則是增長團隊負責。

    -增長團隊必須是全職的,不能跟人共用成員,否則優先順序會被影響

    -做測試時候,如何在容易衡量但效果慢跟全新設計但不知哪個因素產生作用之間做取捨?優化測驗要一個個做,改變方向測驗則直接直搗黃龍。而改變方向的測試才能反應高影響力。


    -當低垂果實摘完後,要做高影響力需要高資源的測試需求,而不是低資源但也只需要低影響力的需求

    #9-2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對行動應用來說,留存是所有指標中最重要的,因為客人離開沒有成本,但留存會對你有無限好處。留存指標包含以日、週、月計算。

    -增長團隊大約7-8人,包含產品經理、分析師、設計師、程序員,最多的是程序員。產品經理需要對分析、UI/UX設計、程序都略懂,才能跟他們溝通。

    -以每週的循環討論測試設計、結果與去留。

    -SC的做法不是所有用戶綁在一起看留存率,是用戶分群後看留存率,包含新用戶、流失後重新造訪用戶、重複使用用戶。

    -當移動應用要藉由更版推送提升客戶體驗的時候,如何達到最好的整體效果?衡量指標是RRF 覆蓋率(reach), 相關性(Relevance), 頻率(Frequency) 三個都達到高水準則影響力最大。但覆蓋率是這當中最重要的

    #9-3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我的前一間公司(Stolen),每個增長流程與工具都做得很好,但就是產品不夠好。當我到Postmaster之後發現他們什麼成長技巧都沒有,但產品很符合市場需求。

    -增長最令人喜歡的是,能量化你的影響力,當你實驗做得好,結合了創造力與分析能力得出很好的想法,就像寫程式一樣,你做了某件事就有某個結果。這是令人上癮的。


    -增長最令人不喜歡的是,會讓你偏向那些容易衡量並且很快衡量的東西。但有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例如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反而不是容易衡量的。

    -K因子(referral 用戶轉介人數)持續大於1是不可能的,尤其當你的產品越做越大,群體越來越多。即使是社交軟體,要讓k因子大於1 也需要一些違反自然規律的設計。

    -稀缺性可以透過奇怪的方式,讓產品更加流行。從Stolen 得到的認知是,限制供給,造成稀缺性。心理因素是害怕錯過(FOMO) 社交地位(social status)等

    -即使在矽谷,增長團隊也不多見。Google就沒有。但是FB就有一大批增長團隊並且擴散到其他地方。增長就是技術驅動,易於衡量的行銷。增長團隊更像升級版的行銷團隊,有了程序員的支持可以把推薦系統做得更精準,未來增長團隊會和市場團隊在一起而不是產品。

    -用少於10%的流量,可以做任何測試。

    #9-4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增長沒效就是沒效。增長可以很快做出改變,並且追蹤哪些改變有效哪些無效。

    -增長的低垂果實摘完後,會陷入疲乏,就需要大量idea。創新idea 兩種重要想法:每週五的全公司頭腦風暴 & 忠實紀錄失敗的測試並從中學到策略想法。

    -增長團隊刷存在感兩種做法:(1) 在例會中說明有趣但違反直覺的實驗,已讓大家有印象(2) 把大象(重大影響力但耗資源)跟螞蟻(容易但效益有限)的實驗混合起來,避免人家覺得你沒貢獻或者只會做小事情

    -新產品開始獲取客人的三種方法:(1) 付費搜索廣告,可以找到真的需要產品並且非常有興趣的人 (2) 抄競爭對手的做法,可以找到他們已經開發過的市場(3) 根據產品特殊屬性的增長手法

    #9-5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與機器人投資), Sami Khan

    -靠創意的廣告狂人時代已經過去,excel 跟計算機才是你的好朋友。

    -檢視總預算,跨通路預算調整(放大表現好的),通路內預算調整(用七天平均放大表現好的)

    -2C新產品上線的建議是先在FB做小量A/B測試,找出好的再往其他通路擴散。測試前要設好追蹤,沒有追蹤,測試學習的迴路就不會成立。

    -比起其他app,遊戲是最不需要擔心用戶獲取的,因為人們下載無成本;比較需要擔心的反而是用戶留存。因此要一小批一小批的獲取用戶後,關閉其他溝通通路,只針對這小群人做各種產品測試與改進,確定30 日留存率到達可用水準後才能繼續獲取用戶。

    -臉書上,越醜的廣告表現越好。因為大家對電視已經疲乏,精美的廣告創意讓人想到電視會自動跳過,但粗糙的原始的則像是你朋友分享的。

    #9-6 Camera360(Photo Editor), 陳思多

    -漏斗的無限解構,以解決留存為例。原本想藉由app更新處理留存率低的問題,但發現更新覆蓋率不夠高,後來又發現問題是更新的展示率(被看到)低,而展示率低的原因又是app一開始下載時候的預設權限。所以回頭更改預設權限設定,在更改後次日留存率實現5%增長。(但如何在用戶已下載後調整權限啊)


    -各地區的差異化溝通,以美國市場為例,經過逐一測試不同族群發現40+婦女喜歡此產品,於是將廣告視覺改為該族群會喜歡的可愛孩子展示功能,降低33%的獲客成本

    -增長的成功要素是CEO的有意識支持。因為增長會用到很多資源,或是影響很多資源。若是沒有CEO的支持,無法成功。

    -增長團隊需要的數據分析師,是對產品有深切了解的數據分析人,而不是純粹解讀數字。

    #9-7Square(支付服務), 羅揚 James Luo

    -留存主要是產品決定的,但在早期留存(D14-D90)增長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只要透過各種管道(信件、推送、Retargeting 廣告)重新提醒用戶,就會對早期留存產生明顯效用。

    -要做全產品用戶推薦的指標的先決條件,是內部有堅實的大數據團隊,足以做獲客通路歸因。

    -通路關鍵三大指標(CPA, ROI, LTV)中,最難建模的是LTV。因為涉及對長期留存率與資本折現率的重要假設。

    -好的推薦系統會牽涉到三大項目,獎勵、曝光、轉化。其中獎勵的設計是與嚕羊毛黨鬥智鬥勇的活動。獎勵內容要考慮『有吸引力的額度、合適的條件限制、養成使用習慣的限制,累進式獎勵、考慮對稱式獎勵(利己又利人)』

    -即使是最忠誠的用戶,也不會時刻記得你的獎勵項目。

    -新用戶進來後,可以用推薦人的資訊提醒他們使用獎勵,不僅給新用戶個性化的感覺,也提醒新用戶『我確實獲得了某人的推薦』

    #9-8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Photo Editor), 韓知白

    -美圖的用戶留存指標設在N張照片保存,一開始是基於通路管理的需要,因為有些通路留存數據會有回饋延遲以及作假的問題。

    -探探的市場部與增長部的區別在,市場部負責花錢,增長部不負責花錢。

    -增長不是先做KPI管理,而是要有好的基礎設施(行為數據後台,A/B測試框架)才能開始觀測指標與迭代增長。

    -快速迭代的價值在於,當你沒有人家的靈感,人家一次增長效果比你好3倍(+60% vs +20%)的時候,只要你迭代速度有三倍,還是可以得到一樣的成功增長效果。

    -增長要避免的第一個坑就是局部優化,這裡改一點截圖,那裡改一點文案。其實也許改產品名字與圖標是最有效提升app商店轉化率的途徑。增長經理要能夠跳脫盒子思考(out of box thinking)

    -剛開始做測試的人,要忘記喬布斯張小龍等產品的大神,他們是靠直覺也很少看數據:正常人要靠數據與即時反饋,勤能補拙。


    #9-9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全景漏斗,關心橫向的產品功能交互關係。當一個產品不只是工具,還有社交,內容等多種功能。可以根據不同功能設計指標,再看看功能
    之間的交互拉提作用,決定整個產品後續的發展。而不是只看單一指標。

    -量化與質化的兩腳思維,曾經做測試時候只看指標,以為是A與B的相關性,但從未想過中間還有個C。學到後就會在產品中安插小問卷直接問用戶,但要把握3個題目之內的精簡原則,不可以打擾用戶。

    -加法與乘法,做增長後了解了加法與乘法的關係。增加一條溝通管道是加法,優化轉化率是乘法。一般來說,乘法的好處更大一些,但這也是基於加法已經帶來足夠的初始流量,否則盤子太小的乘法也沒啥意義。

    -做產品像開船,動力與方向最重要。產品小的時候,著重動力,加速度要夠。產品體量大了後,動力已經比較足了,著重方向,往哪兒發展就更重要。

    ---以下是關於團隊的摘要---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增長團隊必須是全職的,不能跟人共用成員,否則優先順序會被影響"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增長團隊大約7-8人,包含產品經理、分析師、設計師、程序員,最多的是程序員。產品經理需要對分析、UI/UX設計、程序都略懂,才能跟他們溝通。以每週迭代的循環討論測試設計、結果與去留。"

    #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增長最令人不喜歡的是,會讓你偏向那些容易衡量並且很快衡量的東西。但有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例如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反而不是容易衡量的。"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增長團隊刷存在感兩種做法:(1) 在例會中說明有趣但違反直覺的實驗,已讓大家有印象(2) 把大事(重大影響力但耗資源)跟小事(容易但效益有限)的實驗混合起來,避免人家覺得你沒貢獻或者只會做小事情"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與機器人投資) , Sami Khan
    "靠創意的廣告狂人時代已經過去,excel 跟計算機才是你的好朋友。"

    
# Camera360(修圖), 陳思多
    “增長的成功要素是CEO的有意識支持。因為增長會用到很多資源,或是影響很多資源。若是沒有CEO的支持,無法成功。”

    #Square(支付), 羅揚 James Luo
    “通路關鍵三大指標(CPA, ROI, LTV)中,最難建模的是LTV。因為涉及對長期留存率與資本折現率的重要假設。”

    #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修圖), 韓知白
    “快速迭代的價值在於,當你沒有人家的靈感,人家一次增長效果比你好3倍(+60% vs +20%)的時候,只要你迭代速度有三倍,還是可以得到一樣的成功增長效果。”

    #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做產品像開船,動力與方向最重要。產品小的時候,著重動力,加速度要夠。產品體量大了後,動力已經比較足了,著重方向,往哪兒發展就更重要。”

  • google廣告設定關閉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5 09:00:26
    有 1,545 人按讚

    ★★★不萊嗯的私廚俱樂部★★★

    今天是加拿大時間2021年3月24日,很高興在籌備了近5個月之後,這個由不萊嗯的烘焙廚房所延伸出來的「私廚會員制」網站,終於能正式與大家見面。

    【私廚俱樂部】是由原不萊嗯的烘焙廚房全新設立的會員制網站。同樣隸屬於登記在加拿大魁北克Brian Cuisine Inc. 公司所營運,Brian Cuisine Inc.則由不萊嗯及製作人皮耶 (Pierre) 於2014年4月共同設立。

    5個月前著手規劃這個網站時,原先設定是做為Youtube贊助會員的互動平台,而近2個多月以來,則因Google即將在6月開始的廣告分潤策略調整、及稅務變動,直接影響了支持伺服器租用的收入,遠因更因為Youtube不斷演進的演算法,逐漸不利於無法頻繁鏟出內容創作者,在自己無意走向團購經營或撰寫業配文的考量下,我與製作人決定走向較為辛苦的內容收費之路發展。

    基於頻寬與存放空間的調整,原有的BrianCuisine.com網站圖文內容,將分階段逐步調整並移除,並預計於2022年的1月初正式完全關閉。原有的圖文內容將僅留存於由朱雀文化於2017年11月出版的第一本【不萊嗯的烘焙廚房】同名書,及第二本2021年1月出版的【不萊嗯的麵包學】之中,其它尚未收錄的食譜與內容,將透過重新整理後,採用獨立募資出版或由合宜出版社正式發行。

    這個網站主要服務內容在於《私廚食譜》及《廚房科學》等單元,未來除了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公眾社群媒體外,所有關於不萊嗯的官方資訊與活動公告,都會直接發佈在本網站的《最新消息》區。對於烘焙技術與食譜上的回應,也將隨著舊有網站的關閉,僅集中在這個新平台、新食譜上。既有Youtube影音平台上所有發表的內容將全數保留,但除了既有頻道贊助會員外,其餘操作提問將採每周統一回覆方式進行。

    私廚俱樂部網站最大特色就是,食譜的呈現編排與方便列印等功能,每道新創作食譜,除了延續過去Step By Step詳盡的步驟說明以外,也會附上完整示範步驟照片,以供學習人做為比對參考。

    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於不萊嗯的支持,期盼這個新網站也能繼續獲得您的喜愛,如有內容或介面不盡完善之處,我會歸納大家的意見逐步調整,您也可以直接來信回饋,未來想要在這個新網站上,學習哪種類型食譜,我會綜合這些意見做為參考,讓這個平台更符合學習人所需。

    Enjoy

    不萊嗯
    #不萊嗯的私廚俱樂部

  • google廣告設定關閉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03 12:30:08

    上星期Apple發佈了不少新產品,Samsung剛剛也舉行了發佈會,一次過發佈了多款新型手提電腦,包括有Galaxy Book和Galaxy Book Pro,還有可作一般手提電腦使用或是打開成平板的Galaxy Book Pro 360。
    三部新機中以Galaxy Book Pro 360最貴亦最頂級,有13.3吋($11,980起)和15.6吋($12,880起)兩款。可360度旋轉的輕觸式屏幕支援S Pen,其實感覺跟之前推出的Galaxy Book Flex2 5G頗為相似,不過以同樣13.3吋款式比較 ,Pro 360就更輕更薄。實試S Pen書寫仍是一貫的順暢,機身整體設計亦相當簡約,手感很不錯。
    Galaxy Book Pro的賣點就是極輕薄,13.3吋版本就只有11.2毫米厚,重量更只有870克,大概只是4部S21 Ultra的重量,以手提電腦來說真的相當輕薄。Galaxy Book Pro同樣設有13.3吋($10,280起)和15.6吋($12,880起)兩個型號,15.6吋亦只重1.15公斤,厚13.3毫米,號稱是Samsung旗下最輕薄的手提電腦,除了不能反轉屏幕和使用S Pen外,設計和硬件配置大致跟Pro 360相若。
    Galaxy Book就是最便宜的入門款式,只有15.6吋一個型號,亦相對較重和厚,但$7,780的價錢就比之前兩部便宜得多。值得一提的是,今次新系列電腦亦特別強調與電話及其他產品的連繫,以求建立一個自家的生態系統。用家可利用應用程式簡單連接電話和電腦,在Galaxy Book上就可操控電話大部份功能,包括打電話、傳送相片、開啟不同應用程式等,實試操作順暢,在辦公室應該頗實用。
    就如iPad可作為Mac的延伸屏幕一樣,Galaxy Tab可用作Galaxy Book的屏幕,並可作同步顯示或延伸模式,實試連接簡單,操作流暢沒有太大時延。
    最後是在Apple AirTag發售同時,Samsung亦推出了SmartTag+,同時配合藍牙低功耗及超寬頻技術,利用AR擴充實境時更會顯示失物的距離、方向及大概位置。SmartTag+更有反向搜尋功能,只要按下SmartTag+的按鍵,電話亦會發聲振動,單個購買$328。

    最細即影即有相機Polaroid Go
    經典即影即有相機寶麗來Polaroid最近推出全新相機Polaroid Go,新機可以說是歷年最大的改變,機身大幅縮細,成為目前世界上最細的即影即有相機。機身尺寸為83.9 x 105 x 61.5毫米,比一般即影即有相機細了很多,雖然體積縮細,不過仍保留雙重曝光、自拍模式和閃光燈等功能。
    全新的相紙尺寸也比一般細,維持了正方形顯示區域,每套Polaroid Go相紙分兩盒,每盒8張相紙。全新的Polaroid Go相機和相紙都非常迷你,出外影相就更加方便了。Polaroid Go官方售價$1,099,Polaroid Go相紙16張$188。

    真骨雕幪面超人Black開箱
    S.H.F.的真骨雕幪面超人Black剛推出,瞬間就炒至近千元兼賣斷市。長方盒印上角色大頭,是真骨雕的專屬包裝,設計簡約不花巧。配件方面,有5對可更換的造型手掌,一對替換的觸角。真骨雕即由骨骼開始雕塑,呈現最像真的可動特攝英雄模型,並還原皮套的質感。這次幪面超人Black非常像真,近距離可以看到黑色的部份有細緻的紋理,各部位都雕造出皮套的摺紋效果,腰帶上色細緻,腰間關節更露出生化肌肉。
    不過背後肩膊位的關節輕微被肩甲阻礙活動,肩膊以軟膠造出生化肌肉包裹關節,美觀之餘扭動亦非常暢順,但扭得太多可能會爆膠。髖位的關節則沒有特別包膠,只是下腹位用上軟膠,方便擺姿勢。手肘位的關節亦有精細的生化肌肉塗裝,扭動幅度頗大,拳頭幾乎可以貼肩,膝關節也有生化肌肉塗裝,摺叠幅度極大。頭部採用有光澤的塗裝,嘴巴的金屬色和滲線亦很有水準,可輕鬆擺出各種經典姿勢。官方定價7,700日圓(約550港元),但香港的賣價接近$1,000,值不值就得看你是否粉絲了。

    iOS 14.5戴口罩照解鎖
    iOS 14.5正式推出,最實用的功能就是可使用Apple Watch解鎖iPhone。疫情之下戴口罩要用Face ID解鎖電話非常麻煩,而更新之後只要你有Apple Watch就簡單得多,在設定中「Face ID與密碼」,開啟「使用Apple Watch解鎖」就能使用。
    啟用後,當Apple Watch處於解鎖狀態,而iPhone偵測到用家戴着口罩時,就會觸發解鎖,速度算快。每次解鎖時Apple Watch都會彈出通知和震動,以免被別人偷偷解鎖。要注意此功能並不會認人,只要Apple Watch在範圍內,任何人都能解鎖你的iPhone。不過用家可以即時透過Apple Watch鎖定iPhone,之後就一定要輸入密碼才能再次啟用此功能,同事實測大概2米內都是接收範圍。
    此外,iOS 14.5更新後iPhone終於支援5G雙卡雙待。另外,用家也可以在「私隱」中開啟或關閉第三方App的廣告追蹤權限。
    行咇易及針卡掃描App
    香港政府近年開發不少電話應用程式,今個星期又有新作。香港警察專用的「行咇易」,會用於加快前線行咇核實身份的流程,利用光學字符識別技術,自動辨識身份證。據講可由過往的4至5分鐘,加快至大約15秒,消息指專用電話是Samsung Android電話。計劃將在5月上旬分階段試行,警方指,程式不能讀取智能身分證晶片內資料,而且不能拍攝亦不會儲存任何圖像,只會點對點傳送到中央伺服器,而且電話只供警務人員當值時使用,背面刻有警徽圖案,由警務人員互相監察。
    除此以外,政府也推出應用程式「驗證二維碼掃描器」,供食肆用手機掃描顧客疫苗針卡上的二維碼,已注射一劑疫苗螢幕會顯示一個剔號;已注射兩劑疫苗,並已相隔14天會顯示兩個剔號。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指,應用程式不會讀取到市民的個人資料,只會識別到市民是否已注射疫苗,因此餐廳也不會知悉市民的個人資料。不過程式目前並未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架,只能在食環署網站以APK的方式供食肆負責人於Android電話下載。

    迪士尼整合頻道 Disney+登陸香港有期
    迪士尼曾經表示Disney+將於2021年香港啟用,雖然一直未有確切消息,不過最近官方宣佈於10月1日起,關閉旗下於香港及東南亞的18個電視頻道,當中主要包括FOX的多個娛樂、電影台及體育台,以整合媒體網絡業務,不過衛視中文台、電影台及國家地理頻道、野生頻道則不受影響。

    中國上海有自由高達
    去年7月日本Sunrise宣佈「中國鋼彈項目」,將在日本以外地區建立首座1:1高達立像,選址上海金橋LaLaport購物中心。雖然於安裝高達平衡翼時,被網民拍到有些微起火,不過在4月26日官方也正式宣佈完工,預計調整1個月後,5月28日便會有立像的展演。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Samsung #Smarttag #即影即有 #Polaroid #幪面超人Black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google廣告設定關閉 在 3cTim哥生活日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4-12 18:30:07

    現在Podcast也可以聽得到Tim哥的科技午報了
    Apple https://apple.co/2IupRwH
    Google https://bit.ly/3hMfwMn
    Spotify https://spoti.fi/32ZflZS

    訂閱Tim哥生活副頻道⬇︎
    http://bit.ly/36gDKs7
    加入頻道會員⬇︎
    http://bit.ly/2LoUuox
    我的Line@生活圈⬇︎
    @237mhhsl
    訂閱3cTim哥主頻道⬇︎
    http://bit.ly/2MgPy4H
    訂閱Tim嫂頻道⬇︎
    http://bit.ly/2PEnHMZ
    訂閱眾點旅人頻道⬇︎
    http://bit.ly/2QaY1vS
    訂閱Jade Lin林瑋婕頻道⬇︎
    http://bit.ly/2D2YK8O


    想知道更多3C第一手資訊?⬇
    【3cTim哥趨勢預測 系列】http://bit.ly/31y57M6
    【Apple 蘋果每月一爆 系列】http://bit.ly/2KPzdEd

    跟Tim哥學3C小技巧⬇
    【Apple蘋果小技巧 系列】http://bit.ly/2NXsIyP
    【Android安卓小技巧 系列】http://bit.ly/2LE4kWy

    觀看3cTim哥Apple系列影片⬇
    【Apple蘋果開箱】http://bit.ly/2LE4M6R
    【Apple iPhone 系列】http://bit.ly/2Z6NwsO
    【Apple iPad 系列】http://bit.ly/303gknn
    【Apple Mac 系列】http://bit.ly/2N5Fkqo
    【Apple Watch 系列】http://bit.ly/304F5jc
    【Apple其他產品 系列】http://bit.ly/2MioZiN

    觀看3cTim哥Android系列影片⬇
    【Android安卓高階旗艦機 系列】http://bit.ly/2LDGSZx
    【Android安卓中階手機 系列】http://bit.ly/2Z1Y4JP
    【Android安卓萬元以下手機 系列】http://bit.ly/2z5qF6l

    觀看3cTim哥開箱影片⬇
    【3cTim哥家電開箱】http://bit.ly/2v49Uai
    【3cTim哥電腦開箱】http://bit.ly/2n0UM8Z

    追蹤3cTim哥即時動態⬇︎
    instagram☛http://bit.ly/2HCZ52j
    facebook☛http://bit.ly/2JyOGGK



    TIM X OLI 🛍️ 3C購物
    官方網站▶️ https://goo.gl/jW7cny
    App Store▶️ https://goo.gl/67foDK
    Google PlayStore▶️ https://goo.gl/l6B5Zp

    *圖片內容截取自Google搜尋網站
    **音樂與音效取自Youtube及Youtube音樂庫
    #手機定位

  • google廣告設定關閉 在 YYTV 許洋洋媽媽說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9-27 20:03:53

    近日YouTube對兒童頻道有新政策
    2019/11/13 大動作對兒童頻道的
    大部分影片設定為 “為兒童打造"

    如果頻道被判定是為兒童打造的頻道
    影響就是不能訂閱,無法使用留言,
    個人化廣告,資訊卡,結束畫面,社群,通知
    無法存至稍後觀看,播放清單
    ......也就是頻道完全死掉了☠️

    所以我先把被系統自動判定 “為兒童打造"
    的影片設為[不公開]
    看看能不能不要被系統判定為兒童頻道😰

    以後我們也不能再上傳史萊姆、玩具類的影片了
    唱歌的影片倒是好像沒關係🎤
    (但還是有版權問題)

    近期內所有兒童頻道應該都會積極轉型
    請大家期待吧!

    ▶︎ YouTube 2019/11/13 來信

    Yytv / 許洋洋愛唱歌,您好:
    YouTube 即將實施的重大異動可能會對您的營利和內容曝光度造成影響。
    為遵循《兒童網路隱私保護法》(COPPA) 和/或其他適用法規,從今天起,所有創作者都必須替影片加上標示,說明是否屬於為兒童打造的內容。有鑑於此,我們在 YouTube 工作室中推出了全新的觀眾設定,協助您符合相關法律的規範。
    您可以根據頻道中為兒童打造的內容多寡,選擇在頻道層級或影片層級調整觀眾設定。如果是在頻道層級進行設定,只要按一下相關選項即可輕鬆完成。
    依據 YouTube 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及紐約州檢察長達成的和解協議,我們必須實施這些異動,協助您遵循《兒童網路隱私保護法》(COPPA) 和/或其他適用法規。
    我們瞭解這些異動會對部分創作者帶來不便,而且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熟悉新規定,但唯有實行這些必要措施,您才能確實遵守相關法律的規範。
    請詳閱下方內容,深入瞭解您的法律義務及您的選擇對頻道帶來的影響。
    異動部分
    從今天起,所有創作者都必須在 YouTube 工作室中,依內容將自己的影片標示「為兒童打造」或「不是為兒童打造」。
    從現在起至 1 月這段期間,我們會開始限縮我們針對為兒童打造的內容所收集的資料,以符合法律的規範。也就是說,YouTube 將停止在這類內容中放送個人化廣告 (這會影響兒童內容創作者的收益),以及關閉留言、通知等特定功能。
    如需查看受影響功能的完整清單,請按一下這裡。
    為何有這項異動?
    依據 YouTube 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及紐約州檢察長達成的和解協議,我們必須實施這些異動,協助您遵循《兒童網路隱私保護法》(COPPA) 和/或其他適用法規。
    無論您所在地區為何,只要您製作為兒童打造的內容,就必須將相關影片標示為這個類別。如果情況許可,請盡快開始進行設定。
    我們也會運用機器學習技術,找出顯然是為兒童打造的內容。不過一如其他的自動化系統,這項技術仍有不盡完美之處,因此不要只仰賴系統替您設定。
    如果您沒有替自己的內容加上標示,或是系統發現設定有誤或偵測到濫用行為,我們會代您設定影片的目標觀眾。如果您未能正確設定自己的內容標示,可能會因此違反 FTC 或其他主管機關制定的法規,YouTube 也可能會對您的帳戶做出處分。
    什麼是「為兒童打造」的內容?
    我們無法為您提供明確的法律建議,不過根據 FTC 提供的 COPPA 指南,符合下列描述的影片皆屬於為兒童打造的內容:
    • 影片以兒童 (例如學齡前兒童) 做為主要觀眾。
    • 影片的目標觀眾可能包含兒童,不過兒童為次要收視族群 (例如有些卡通影片主要鎖定青少年族群,但也適合較年幼的兒童收看)。
    如要深入瞭解我們考量「為兒童打造的內容」的切入點,請按一下這裡。
    我們瞭解這些異動會對部分創作者帶來不便,而且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熟悉新規定。即使 YouTube 無法提供法律建議,我們仍會全力協助您因應這些變動。
    您可以前往這個網頁,進一步瞭解您在《兒童網路隱私保護法》(COPPA) 下須盡的法律義務,或是按一下這裡,查看我們為您打造的支援工具。
    YouTube 小組敬上


    300多部史萊姆影片全都設為「不公開」了
    現在無法直接在YouTube搜尋,如果想看影片,
    👇書裡有附原影片連結
    *********************************************
    「竹科媽媽教你做 簡單好玩史萊姆 Slime」
    電子書購買連結 https://rebrand.ly/yytv
    Pubu電子書網站現在有69折限時優惠活動,
    隨時可能結束,行動要快喔!

    亞馬遜書店也能買到電子書
    Amazon EBook(kindle edition)
    https://amzn.to/2oSHKyO
    *********************************************

    #兒童頻道 #被判為兒童的影片都設不公開了 #不轉型就死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