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慎入 #偽文青 #年終回顧]
2016年是我剛好踏入成年的第十年。同年紀的舊朋友,舊同學結婚的結婚、買樓的買樓、生仔的生仔,再不然也是升職加薪踏上一條青雲路。28歲的我們,好像突然間通通都多了一份責任,多了一份壓力,不能夠再放肆放任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有人這麼說:「成長的代價就是要為追趕...
[#長文慎入 #偽文青 #年終回顧]
2016年是我剛好踏入成年的第十年。同年紀的舊朋友,舊同學結婚的結婚、買樓的買樓、生仔的生仔,再不然也是升職加薪踏上一條青雲路。28歲的我們,好像突然間通通都多了一份責任,多了一份壓力,不能夠再放肆放任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有人這麼說:「成長的代價就是要為追趕生活變成一條沒有夢想的咸魚。」 這十年間,我沒有賺大錢上車上樓結婚成家,如果根據社會定下的人生成就清單,我交不出一分亮麗的成績單,又或許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跟隨這個制度作賽。相比起這種在賽道上競跑的遊戲,我更希望我的人生是一場拿著地圖隨心而走的旅程。
如果說成長的代價是向現實妥協,願我可以一直毫無代價地唱最幸福的歌... 我帶著這種天真的想法偏離了大夥兒都在的跑道。老實說我並不孤獨,因為旅程上我又遇到了新的夥伴,他們有的比我更愛走陡峭的險路,而且比我更堅定。從這些人的身上我得到了很大的信心,終於我幸運地趕及在變成咸魚前圓了一個小小心願。
夢想成真其實是好像煙火般璀燦的事情,但同時亦好像煙火般短暫。花火過後,我感到迷失。就好像以往幾年你一直看著Google Map沿著它的路線圖從起點一直走到目的地,當你到達目的地後,那一個標記便會消失,整個地圖上便再也沒有藍色路線了。2016年的下半年,我一直想要找下個目的地,卻一直找不著。我開始迷惘,開始怯慌,恐怕地圖上以後也不再出現新路線般。我曾經想過不如回去跑道上,雖然是遲了起步,但賽道不會無固消失,而且前方還有大夥兒的身影,我不用再怕找不到路線圖。這半年間,我反覆問自己:「一個美夢完結了,是否該醒來面對現實?」 然後我才漸漸看到了盲點,現在我身處的地方,不就是我一直想要到達的目的地嗎?既然都來到了,何不稍作停留,怎麼又急著想要去趕路呢?或許是入血入骨的遊牧人心態作祟,教我一直忙著在地圖上開闢路線,卻忘記了原來地圖上的任何一點都可以是落腳點。突破盲點後,我忽爾感到坦然自在。下一個目的地?待時機出現再整裝出發吧。往後要走的路未必是平坦康莊的華麗大道,但我知道我會走得甘願。
祝願2017年快樂。
#南山村 #hongkong #hk #hkig #hkboy
google地圖標記消失 在 Mimi Bla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陣子把在屏東市畫過的畫用google map標註了起來,依地區分成幾個圖層,其中還特別弄了一個「屏東已消失地景」的圖層,估計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畫過的地方會被移入這個圖層。
其實屏東市的作品在我的創作中是更接近「我」的系列,畢竟是自己的家鄉,104年退伍回到屏東,碰巧遇到屏東的「大進步時期」(我自己取的),許多建築迅速無預警的被拆,短時間屏東變成一個令我感到陌生冰冷的地方。
雖然一開始回屏東真的有些雄心,想要透過畫來訴說屏東的好,讓外地人想來看屏東,也讓本地人更珍惜屏東。但日子久了,發現自己在面對名為「進步」的洪流,也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老實說我也越來越不敢請外地的人來屏東,因為許多城市紋理都被抹去,或拆了老房子再蓋一些仿古新房子(勝利X村?),我實在不知道能再請大家看什麼。
這個地圖其實只是自己幫自己畫過的地方做紀錄,未來有畫屏東也會持續更新,倒也沒預期該產生怎樣的漣漪。發現自己主要還是比較著重在屏東市中區一帶,除了老東西多,也比較是我常出沒的地方,至於比較偏遠的地區,也許我應該多抽空去畫些東西吧。我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如果大家一起關心這塊土地,我們的力量就會變大。
#歡迎分享
#作品請勿下載運用🙏🏻💕
(我其實還做了一個「屏東縣」的地圖,但屏東縣紀錄的實在太少,就不獻醜了,至於「台灣版足跡」....這實在太龐大,就別多想了XD)
google地圖標記消失 在 余秀芷sleev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棒的老師,讓每個孩子,無論是什麼身體狀態,都盡可能的調整教課方式,讓每個同學都能參與課堂中的每個環節。
安安我又回來了👋
經常性的消失大家會不會以為我死了哈哈哈~
其實我很好唷~只是最近有點倦怠期的那種感覺🤔
今天又努力的擠出一篇文章來了,請服用XDD
-
之前說過我從小就對烘焙很有興趣,因為沒辦法自己動手做,所以改在「吃」這方面做比較多的研究,我的google地圖上也有很多美食餐廳的標記,有空就會到處去吃吃看,並寫食記在IG上跟大家分享~
高中上學期,有一門叫「多元學習」的課程,可以讓我們同時接觸很多不同的課,我上過心理學、烹飪、生物、隱私權等等……。
然後下學期可以選擇其中一項深入學習,當時我在烹飪和生物課掙扎很久,因為兩位老師上課都很有趣,但最後在許多內心的掙扎下我還是選擇烹飪😂
很多人可能覺得我很難參與烹飪課,因為我拿不動刀也舉不起鍋子,像我本來想讀餐飲科,可是目前餐飲科多數的課程幾乎沒有考慮到身障學生的參與,所以導致我只能去選我能參與 但是可能沒有那麼有興趣的🤔
不過幸好我遇到一位很棒的老師,他第一天遇到我時就說:「雖然你沒辦法自己做,但很多烹飪的知識還是要知道!」。
雖然上課的時候我還是一樣只能在旁邊看,但是老師常常一邊做一邊跟我分享很多專業的小技巧。
然後每次老師示範給同學看的料理都會給我吃🤣所以我不只可以學到很多知識,也可以吃到大廚親自做的料理(欸不是w)
-
其實上過那麼多課了,很少人會像烹飪老師這樣,積極想辦法讓我有參與感🤔
有一些老師都覺得我有去就好了,不能做什麼的話就乖乖在旁邊看……
也是因為這樣,我每個禮拜最期待的就是烹飪課,不管天氣好壞,即使學校爆發流感,我都不想錯過任何一次上課的機會😎
#有沒有很勵志
google地圖標記消失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書籍推薦
幽靈島嶼:浮沉於地圖上30個島嶼故事
島嶼版的「地理大發現」
「這一整天,冰洋的幻景看來有如一片遼闊的陸地,似乎在愚弄著我們。看來極近,彷彿我們只消調轉回頭,便可輕鬆抵達。」
沒入海中的樂園、冰雪結成的陸地、魔鬼岩與黃金島嶼……。在漫長的歷史中,海圖上不時出現未曾存在、卻充滿傳奇色彩的島嶼,並一再成為勇於冒險犯難的探險隊伍勘查的目標:數百年來,航海家、君王、軍隊、海盜與地圖製圖師相信它們確實存在,並以航海、徒步等方式,甚至從空中尋覓它們的蹤影。
幽靈島嶼(Phantom Island)是經文字記載大都曾明確標註於地圖上,但在一段時間後被發現其不存在或與事實有所出入的島嶼。這些曾經存在於人類知識中的島嶼,如海上仙山般,載滿人類的幻想,也充滿了對未知的恐懼和希望的投射:有的是沉沒的仙境,或冰封的大陸,或奇岩峭壁,或有著遍地黃金。
本書選出的30個幽靈島嶼,大都曾繪製於地圖中,人們曾堅信它們的存在。如亞特蘭提斯,正是柏拉圖筆下理想國的所在。納粹思想中被視為民族發源地的圖勒島,同樣也記載於古希臘的文獻裡,直到十六世紀仍清楚標記在地圖上。書中有些島嶼其實是半島,像是美洲加利福尼亞及東亞的朝鮮,卻在地理大發現初期被視為完整的島嶼。而這些訛誤不僅存在於過往的歷史之中,就像位於所羅門海的幽靈島嶼珊迪島,還曾存在於Google地圖長達十年,連Google Earth上都顯示出黑點,標示其存在的位置。而另一個忽隱忽現神秘至極的瑪麗亞.特里薩礁,就算今日科技再進步,也無法證明它並不存在,因此至今仍存在於地圖上。正如同本書作者所言:駁斥某座島嶼的存在,往往比其發現更具挑戰性,但也更為複雜、危險。
本書最精彩之處,莫過於一個幽靈島嶼在地圖上出現與消失過程的背後,所有動人心魄的故事,像是1913年出發的極地探險團,為了尋找記載中的克洛克島而冒盡千辛萬苦,付出慘痛的代價,最終生還者不過寥寥數人。除了冒險犯難的故事,更有人心幽暗的一面。短視近利的商船公司迫不急待地付出大筆錢財,只為買斷一個根本不存在島嶼上的貿易權。而根本不存在的島嶼還可能影響世界政治,如十六世紀時英國王室曾經對幽靈島嶼弗里斯蘭島宣示過主權,同時期著名的數學暨天文學家約翰.迪伊也宣稱此島自古屬於英國。或者殖民母國為出兵鎮壓殖民地人民反抗,而捏造暴亂事件的發生地。除了權力場上的鬥爭騙局,更多的是個人作偽造假的慾望,及吹牛矇騙的惡趣味,如美國十九世紀航海家班傑明.莫雷爾,他謊稱自己發現了拜爾斯島與莫雷爾島,並在南極海探險,其敘述精彩生動,恍若身歷其境。
30個幽靈島嶼,30個精彩的歷史掌故。書中也為這些島嶼繪製地圖,使其存在更為鮮明,而不只是在歷史和讀者的幻想中。迪爾克.里瑟馬匯集的30座幽靈島嶼,經由歷史考證,描述它們如何被人「發現」與敘述,進而標示於地圖上:包羅萬象的傳奇故事橫跨各大洋且縱貫人類久遠的歷史。《幽靈島嶼》不僅為喜愛在腦海中體驗驚險旅遊者提供了絕佳的神遊起點,更記錄了歷史長河中人性的弱點,因為書中反映出權力慾、欺瞞詐騙和短視,其中也不乏故弄玄虛者。正是這些因素使得原本不存在的島嶼躍上海圖,而一再成為雄心勃勃勃的探險隊鎖定的目標及野心家覬覦的對象,但卻往往無功而返,最後證實只是蜃景幻象、訛誤而已。
本書有如大航海時代簡史,也是島嶼版的「地理大發現」。
博客來書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9237
圖片來源:遠足文化第二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