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focus.io】「鼓勵進口」只是貿易戰時的過橋板 北京下令:高科技產品需採購國產貨
.
日經新聞今日(12日)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正指示地方政府依據高科技產品「採用國貨」指導方針購買國貨,其中醫療設備佔了絕大部分。報道稱雖然這一政策尚未正式宣佈,但此舉或衝擊外國醫療設備供應商,...
【@businessfocus.io】「鼓勵進口」只是貿易戰時的過橋板 北京下令:高科技產品需採購國產貨
.
日經新聞今日(12日)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正指示地方政府依據高科技產品「採用國貨」指導方針購買國貨,其中醫療設備佔了絕大部分。報道稱雖然這一政策尚未正式宣佈,但此舉或衝擊外國醫療設備供應商,甚至進一步令中美兩國本就緊張的關係更為惡化。這一政策也證明了,中國在中美貿易戰時期推廣上海進博會、大談開放市場不過是為了應付美國「圍堵」的煙霧彈;未來經濟中「內循環」比例將繼續加深。
.
路透社早前的報導指,北京政府在今年5月低調發佈新的採購指引,要求内地醫院、企業和其他國有實體買家對315個採購項目,達到25%至100%的國產化比率。消息人士透露,北京如今正推動地方政府依據高科技產品「採用國貨」指導方針採購國貨,鼓勵業者將供應鏈從外國供應商轉向由本地生產,這項要求為中國財政部與工業部5月份所公佈的審計政策中的一部分。
.
清單上的許多產品多數都是中方認為具有安全隱患的高科技產品,其中佔最大比重是醫療設備,達200多項,包括外科手術内視鏡、MRI、X光設備以及PCR核酸檢測設備皆被納入清單中。除了醫療設備之外,部分高科技國防應用如飛機通信系統、氣象儀器和海事地質勘察設備亦被列入清單内。
.
但北京此舉並非針對「外國品牌」,而是試圖進一步將海外高科技供應鏈遷移到境內。日經新聞指,北京政府對醫療設備國產化的要求,旨在鼓勵相關企業將產品轉移至「中國製造」,預計醫療設備領域三大巨頭:奇異醫療(GE Healthcare)、西門子(Siemens)和飛利浦(Philips),以及佳能(Canon)、富士軟片控股(Fujifilm Holdings)和奧林巴斯(Olympus)等日本企業都會受到衝擊。
.
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地爆發後,中國成為少數仍維持充足生產力的製造業大國,在疫情中「收穫頗豐」,更走出中美貿易戰時期的萎靡。貿易戰最旺盛時,北京曾推出多項金融、投資、貿易優惠措施;高規格舉辦上海進口博覽會,又投放資源遊說歐盟簽訂中歐投資架構協議,試圖取代美國成為「自由市場」代言人。但由於歐洲、日本等國對北京反應冷淡,加上中國主導的賣方市場已成,北京已不再需要將「市場開放」作為吸引美國以外西方國家的誘餌,頗有「過橋抽板」意味。
.
內地政府今次鼓勵高科技企業將供應鏈從海外遷入中國,也學習了早前吸引特斯拉到中國設立獨資工廠的經驗,也延續了一貫「分化海外企業及政府」策略。海外企業仍可透過中國落地優惠補貼政策獲利頗豐,繼續獲得中國市場紅利,在海外政商關係交織的政治環境中成為「中國代言人」;至於海外工作機會減少,供應鏈進一步被削弱的責任,只會被加諸企業所在國政府身上。
.
即使如此,不少企業也擔心相關規定「延伸」至技術核心組件,影響企業技術安全。日經新聞引述北京一家外國企業協會表示,有鑒於製造商擔心有關技術可能外洩中國,進而影響他們的長期競爭力,因此希望有關當局可將這一問題納入考量。為了避免外資企業輕易地被「拒于門外」,目前在内地的日本工商總會也已要求内地政府明確列出採購標準。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環球視野
.
@businessfocus.io 瞭解更多商業財經資訊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