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4月7日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簡評鴉片戰爭前外國人創辦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刊
李麗娟
「三、在廣州創辦的報刊
從1827年開始,廣州先後創辦了《廣州紀錄報》華人差報與廣州鈔報》、《廣東雜誌》、《中國叢報》、《廣州週報》等5種...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4月7日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簡評鴉片戰爭前外國人創辦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刊
李麗娟
「三、在廣州創辦的報刊
從1827年開始,廣州先後創辦了《廣州紀錄報》華人差報與廣州鈔報》、《廣東雜誌》、《中國叢報》、《廣州週報》等5種英文報刊,以及《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各國消息》這兩種中國內地最早的中文報刊,在鴉片戰爭前的十多年間,廣州成為中國內地的報刊業中心。
1.《廣州紀錄報》(The Canton Register)
1827年11月8日由英國鴉片商人馬地臣出資創辦,美國商人威廉·伍德為第一任編輯,是境內第一份英文報。初為週刊,前期12年(1827-1839)在廣州出版,中期4年(1839-1843)遷澳門出版,後期20年(1843-1863)遷香港,易名《香港紀錄報》。1858年停刊。它刊載豐富的物價行情位息;宣導自由貿易,抨擊「廣州體制」;介紹中國,批判中國社會的專制、腐敗和封閉;支持鴉片貿易,公然叫囂以武力平息雙方爭端。它為在華英國商人的利益辯護,主當對華採取激進政策。(註3)
2.《中國信使報》(Clin. se/Courier and Canton Gazette)
又名《華人差報與廣州鈔報》,美國商人威廉·伍德於1831年7月28日在廣州法國館創刊發行,是美國人在華創辦的第一份英文報紙。週報,每期四頁,分欄編排。1832年4月14日改版,改名為《中國差報》,1833年9月停刊。主要內容有:評論中外貿易,開展在中國進行自由貿易的討論,甚至批判東印度公司對廣州體制的不作為態度;刊登中外新聞,介紹中國狀況,詆毀中國和中國人的性格和形象;甚至叫囂武力侵華。(註4)
3.《廣東雜誌》(The Canton Miscellany)
1831年由東印度公司出版的英文月刊,封面用綢布精裝。每冊定價兩個銀元。由東印 度公司澳門印刷廠承印。撰文者都是當時英國社會名流及學者,包括東印度公司駐廣州大 班、其後任英國商務監督及第二任港督的德庇時(John Francis Davis),但該月刊只出版了 5期即停刊。
4.《中國叢報》(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32年5月美國傳教士裨治文(1801-1861年)在廣州創辦,共20卷232期,每卷 約600餘頁。停辦於1851年12月。是出版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在華外文報刊。有關中 國問題的報導涉及的範圍包括中國政治、經濟、地理、歷史、法律博物、貿易、語言等 方方面面,且詳細記錄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社會生活 等內容。其中,鴉片報導102篇。刊登大量原始文獻,對事件進行羊盡報導,評論文章較少。立場從對中國的同情逐漸走向敵意,傾向英美商人。
5.《廣州週報》(Cantonpress)
又名《〈廣州新聞》週刊》,1835年9!2日,英國「自由貿易派」商人弗蘭克林(W.H.Franklyn)在廣州創刊。1836年2月,/改由普魯士人摩勒(EdmundMoller)接辦並編輯。週刊,每星期六出版。183年5月19日,在義律的命令下遷往澳門,到澳門後增出Commercial PriceCurrent(英文《商情》附刊)。該刊前後共經營了9年,1844年停刊。林則徐的「澳門新聞紙多譯於此。
6.《東西洋考每月統紀 》(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
1833年8月1日,普魯士傳教士郭士立(常用英文名CharlesGutzlaff)于廣州創辦兼主編。從刊名、編排形式到內容皆模仿《察世俗每月統記傳》,1834年5月,該刊停刊,次年轉讓給郭士立倡辦和主持的團體「在華實用知識傳播會」接辦,1839遷新加坡續刊,翌年4月停刊。
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導有:貿易方面,辟「各貨現時市價」表,詳列廣州洋商與各國遠商買賣時的市價。辟「貿易」欄,力說中西貿易的好處,反對中國當局對貿易進行干預;鴉片問題,認為與英商運來鴉片無關,其因在中國人不信耶穌、不講「善言」、「善行」。
該刊旨在「為在廣州和澳門的外國人的利益辯護」,已不是單純的宗教報刊。(註5)
可見,鴉片戰爭前十年,隨著中英衝突的升級、鴉片問題的加劇,廣州成為洋人辦報的中心。這些報刊多為英文報刊,閱覽觀眾為外國人,政治性色彩強烈,成為來華西人的輿論喉舌,甚至製造出發動對華戰爭的輿論。
由於字數限制,請移步知史Facebook閱讀全文,謝謝大家!
歡迎暢所欲言,加入#知史討論。
(知史討論中的文章來源:
李麗娟:《簡評鴉片戰爭前外國人創辦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刊》,《明清海防研究》第十輯,網址: http://www.ypzz.cn/f/news-xs?p=8ec18e35918845798b31412fc6ca90bc-c0927d419d9844c5b32924b4856f9887)
#知史 #長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禁煙 #禁毒 #日誌 #知史討論
gazette中文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的<斐姨所思>宗翰選了香港維他奶的採購主管梁健輝刺警後當場自殺。維他奶第一時間發出為該主管「不幸逝世」哀悼的內部文件,雖然馬上出來澄清,但中國網友立刻展開抵制,「維他奶滾出內地」有1.2億閱讀量,5日維他奶股價被抹去15%。不少港人到兇案現場悼念梁建輝,港府抓捕並警告會觸犯國安法。
昨天香港警方又逮捕了九個人,其中六個只有十幾歲,說他們在密謀要做炸彈。
討論的時候,可心說,一位教授曾經跟她說,香港的經歷,在台灣有很多人很同情,但聲援僅止於口頭上的,我們現在能做的,應該是想辦法儘量把香港目前經歷的事,紀錄下來,因為只有台灣可以幫香港做這個事了。
我想到紐時去專訪了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周保松,他以前常常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做公民參與。2012年,他跟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大學生合影時開玩笑說,希望10年後他們當中沒有人坐牢。結果現在周保松沒事就要去探監。他對紐時說,香港承受了太多的不公正,讓這座城市越來越陌生。「整個城市的核心價值觀已經崩潰。
我想這核心價值指的是, 民主,自由,法治,人權,平等,公義.....沒有了這些,我活下去的動力是什麼?
我可以理解,現在很多香港人的極端沮喪與無力感,或是進一步認定和平示威的手段是沒有用的。
真的沒有用嗎?
我去搜了一圈,結果發現學界的主流的說法,並不是如此。
哈佛的學者Erica Chenoweth,本來堅信和平示威沒有用,暴力手段較有效的假設,為了證明她的想法,她搜集了從1900-2006年間,323個推翻政府的成功的案例,用近160個不同的標準來檢視,結果是和平示威遠遠較暴力手段有效。
她並歸納出四個原因:
1。和平示威才能讓更多不同背景的人來參與,支持的基礎才能越長越大。
2。將負責維持安全的軍警拉進來是必要的。因為他們是政府壓制人民最重要的工具。其他的菁英像是商界或媒體,他們通常傾向支持維持現狀,唯有和平手段才能爭取到這些人的支持。一旦拿到,就是game changer。
3。運動不能只有示威。它必需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進行。
4。當運動受到壓制的時候,這是常常會發生的狀況,如果抗爭者將自己武裝,這其實是幫了政府的忙,因為它就有更多理由來更強力壓制,此時運動就可能會完全瓦解。
我知道這些案例有點久。很多人會說,現在的極權政府,有科技的幫忙,比以前更難推翻。我希望也許過幾年,我們會有更多的研究。
每個星期二,我都非常期待這個聊天會。疫情期間太少機會跟人聊天了。為了做斐姨所思,我可以看看年輕夥伴們都在想些什麼,過得好不好。每個星期會邀一位朋友來跟我們聊天。昨天邀來的瞿志豪董事長,就讓我對台灣的生技醫藥產業目前的狀況,一下子了解很多,對目前或以後台灣的國產疫苗應有多少期待,有更多的理解。我必需要說,我本來很多憤怒,因為了解而降低了很多。
斐姨所思是每周二730pm在YT跟FB一起直播.也有podcast噢!
https://youtu.be/_pqwwp1hKtw
https://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19/02/why-nonviolent-resistance-beats-violent-force-in-effecting-social-political-change/
gazette中文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4月7日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簡評鴉片戰爭前外國人創辦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刊
李麗娟
「三、在廣州創辦的報刊
從1827年開始,廣州先後創辦了《廣州紀錄報》華人差報與廣州鈔報》、《廣東雜誌》、《中國叢報》、《廣州週報》等5種英文報刊,以及《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各國消息》這兩種中國內地最早的中文報刊,在鴉片戰爭前的十多年間,廣州成為中國內地的報刊業中心。
1.《廣州紀錄報》(The Canton Register)
1827年11月8日由英國鴉片商人馬地臣出資創辦,美國商人威廉·伍德為第一任編輯,是境內第一份英文報。初為週刊,前期12年(1827-1839)在廣州出版,中期4年(1839-1843)遷澳門出版,後期20年(1843-1863)遷香港,易名《香港紀錄報》。1858年停刊。它刊載豐富的物價行情位息;宣導自由貿易,抨擊「廣州體制」;介紹中國,批判中國社會的專制、腐敗和封閉;支持鴉片貿易,公然叫囂以武力平息雙方爭端。它為在華英國商人的利益辯護,主當對華採取激進政策。(註3)
2.《中國信使報》(Clin. se/Courier and Canton Gazette)
又名《華人差報與廣州鈔報》,美國商人威廉·伍德於1831年7月28日在廣州法國館創刊發行,是美國人在華創辦的第一份英文報紙。週報,每期四頁,分欄編排。1832年4月14日改版,改名為《中國差報》,1833年9月停刊。主要內容有:評論中外貿易,開展在中國進行自由貿易的討論,甚至批判東印度公司對廣州體制的不作為態度;刊登中外新聞,介紹中國狀況,詆毀中國和中國人的性格和形象;甚至叫囂武力侵華。(註4)
3.《廣東雜誌》(The Canton Miscellany)
1831年由東印度公司出版的英文月刊,封面用綢布精裝。每冊定價兩個銀元。由東印 度公司澳門印刷廠承印。撰文者都是當時英國社會名流及學者,包括東印度公司駐廣州大 班、其後任英國商務監督及第二任港督的德庇時(John Francis Davis),但該月刊只出版了 5期即停刊。
4.《中國叢報》(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32年5月美國傳教士裨治文(1801-1861年)在廣州創辦,共20卷232期,每卷 約600餘頁。停辦於1851年12月。是出版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在華外文報刊。有關中 國問題的報導涉及的範圍包括中國政治、經濟、地理、歷史、法律博物、貿易、語言等 方方面面,且詳細記錄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社會生活 等內容。其中,鴉片報導102篇。刊登大量原始文獻,對事件進行羊盡報導,評論文章較少。立場從對中國的同情逐漸走向敵意,傾向英美商人。
5.《廣州週報》(Cantonpress)
又名《〈廣州新聞》週刊》,1835年9!2日,英國「自由貿易派」商人弗蘭克林(W.H.Franklyn)在廣州創刊。1836年2月,/改由普魯士人摩勒(EdmundMoller)接辦並編輯。週刊,每星期六出版。183年5月19日,在義律的命令下遷往澳門,到澳門後增出Commercial PriceCurrent(英文《商情》附刊)。該刊前後共經營了9年,1844年停刊。林則徐的「澳門新聞紙多譯於此。
6.《東西洋考每月統紀 》(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
1833年8月1日,普魯士傳教士郭士立(常用英文名CharlesGutzlaff)于廣州創辦兼主編。從刊名、編排形式到內容皆模仿《察世俗每月統記傳》,1834年5月,該刊停刊,次年轉讓給郭士立倡辦和主持的團體「在華實用知識傳播會」接辦,1839遷新加坡續刊,翌年4月停刊。
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導有:貿易方面,辟「各貨現時市價」表,詳列廣州洋商與各國遠商買賣時的市價。辟「貿易」欄,力說中西貿易的好處,反對中國當局對貿易進行干預;鴉片問題,認為與英商運來鴉片無關,其因在中國人不信耶穌、不講「善言」、「善行」。
該刊旨在「為在廣州和澳門的外國人的利益辯護」,已不是單純的宗教報刊。(註5)
可見,鴉片戰爭前十年,隨著中英衝突的升級、鴉片問題的加劇,廣州成為洋人辦報的中心。這些報刊多為英文報刊,閱覽觀眾為外國人,政治性色彩強烈,成為來華西人的輿論喉舌,甚至製造出發動對華戰爭的輿論。
綜上所述,鴉片戰爭前洋人創辦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刊,根據歷史形勢的變幻,報刊中心相應發生了由南洋等地到澳門再到廣州的轉變。而報刊內容也由單純傳教、介紹中國到直接評論中國的現實問題:貿易問題、鴉片問題、中西文化交流的衝突等。報刊的新聞性和傳媒性功能越來越突出,最終成為了來華西人群體的輿論喉舌,為中英鴉片戰爭的爆發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援。
註解
註1:散吳義雄:《在華西人報刊與鴉片戰爭》,載《社會科學戰線》,2010(06)。
註2:鄧紹根:《美國人在華創辦的第一份報紙——《中國差報與廣州鈔報》研究初探》,載《新聞與傳播研究》,2012年第6期。
註3:卓南生:《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1815-1874)》,正中書局,1998年版,第68頁。
參考文獻
1.丁淦林主編:《中國新聞圖史》,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年版
2.李焱勝著:《中國報刊圖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04月第1。
3.李穀城:《香港中文報業發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年版。
4.趙曉蘭:《傳教士中文報刊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5.(新加坡)卓南生著:《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中層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6.韓叢耀:《中國近代圖像新聞史:1840-1919》,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7.葉再生著:《中國近代現代出版通史》,華文出版社,2002年版。
歡迎暢所欲言,加入#知史討論。
(知史討論中的文章來源:
李麗娟:《簡評鴉片戰爭前外國人創辦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刊》,《明清海防研究》第十輯,網址: http://www.ypzz.cn/f/news-xs?p=8ec18e35918845798b31412fc6ca90bc-c0927d419d9844c5b32924b4856f9887)
#知史 #長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禁煙 #禁毒 #日誌 #知史討論
gazette中文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報導者X台灣誌 (Taiwan Gazette) ── 英文版來了!】
台灣誌與《報導者》合作,精選《報導者》的文章,翻譯成英文;讓關注台灣議題的英文讀者,能超越語言隔閡,從《報導者》視角深入了解台灣 ─> https://goo.gl/W7fk29
台灣誌是由多倫多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Munk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的亞洲中心 (Asian Institute) 所支持的學生公民媒體計畫,於2018年1月上線,關注和台灣、香港與中國相關的訊息,與港台最廣受閱讀的數家媒體合作,將精選過的中文深度報導、專題故事以及各式評論翻譯成英文,在台灣誌的網路平台上發表。
▎歡迎志願者加入翻譯團隊,詳情請見:https://www.taiwangazette.org/translate-with-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