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gamma值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gamma值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gamma值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gamma值意思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Gamma 美股科技投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幣圈大崩跌是為什麼?恐慌下你應該了解的 Q&A 大全】 #先訂閱免費電子報 https://bit.ly/39U5HKw #不是因為ElonMusk #該不該投資defi? #熊市牛市時投資defi的差別? #Defi應該長期投資還是轉換平台? #BSC的defi一直被駭會影響BSC嗎? #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80的網紅OP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Q&A: 有點小疑問,關於三大法人買賣權交易口數的變化或契約金額的變化哪個比較重要 我知道是要搭配著一起看﹐另一個問題是契約金額是看絕對值得變化嗎? 那契約金額的正負號是什麼意思,假設-2000 → -1000 這樣是變大還是變小(數學上來說是往0或+靠攏,算是變大吧?) 目前對這部分比較困惑一點...

gamma值意思 在 股海舵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8:58:40

這篇講權證的介紹但舵手不會著墨太深,因為公開資訊很多。重點會放在第二篇(交易實務和細節)、第三篇(舵手挑選權證的方法),因為實務和特性是比較少人會提到,也是比較需要靠經驗的,所以基本介紹舵手只會簡單講,其他沒提到的自行研究。權證說複雜挺複雜,但搞懂整個商品的特性,要運用並不困難。 權證是一種衍生性...

  • gamma值意思 在 Gamma 美股科技投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0 20:01:07
    有 154 人按讚

    【幣圈大崩跌是為什麼?恐慌下你應該了解的 Q&A 大全】

    #先訂閱免費電子報 https://bit.ly/39U5HKw

    #不是因為ElonMusk
    #該不該投資defi?
    #熊市牛市時投資defi的差別?
    #Defi應該長期投資還是轉換平台?
    #BSC的defi一直被駭會影響BSC嗎?
    #更多QA詳見全文:https://gamma.to/notes/bmQD2jDWFnsMBrGcXTzD

    牛市的時候,大家都是天才(連網紅都可以當幣圈投顧);但當熊市來臨時,大家才會開始問基本面的問題。所以現在正式回答基本面問題的最佳時機!

    雖然很多幣圈的社群會將這次的熊市怪在 Elon Musk 頭上,但我們認為 #這樣的恐慌下殺其實是散戶引起的,這為什麼會發生的原因,與 FTX 或幣安這樣的交易所有關,這通常會引發連鎖的反應:因為市場下跌被迫強制平倉,而強制平倉又導致下跌,下跌又導致了更多的強制平倉.....,也因此幣價會更進一步的下跌,這也造成昨天有超過 90 億美金在 24 小時內遭到清算。

    Gamma 自己針對比特幣的價格浮動建模,並在 210 萬分鐘內觀察到了大約 5 個 50 個標準差事件,這充分的顯現出了比特幣價格的極端本質。

    不像在亞洲人可能相對較保守,其他地方的投資人常常 YOLO 5 倍以上的槓桿來投資,虛擬貨幣的機制在某種程度上會一年一次或兩次自動「完全清理」掉這樣的投資人(不論他們的部位到底值多少錢,或是他們因為投資 DOGE 或 SHIB 或 AKITA 或 SAFEMOON 賺了多少)。五倍槓桿的意思是如果你的幣價掉了 20%,你的淨資產價值就會歸零,所以現在虛擬貨幣市場因為清理掉了這些投資人,而又變回了更乾淨的市場了。

    至於市場資金的佈局面,從 Open Interest(未平倉量)來看市場看起來確實可以說是有點過度重倉了。但你可以說在過去兩個月在 ETH 從 $1600 飆漲到 $4200 的任何時間點都是過度重倉。

    有些投資人也會擔心:幣安、FTX 或 Coinbase 這種交易所如果給客戶太高的槓桿,遇到像昨天那種殺盤,是不是有可能需要承擔大額虧損甚至倒閉?擔心存放在交易所的幣到時候會不會拿不回來…?

    簡短的答案是不會。

    幣安通常就是散戶做高槓桿投資的來源,就因為如此當我們看到類似於現在發生的大賣壓發生時,幣安通常都是最大清算額發生的地方(每一次)。

    不像我們之前在股市看到的 Bill Hwang 事件所看到的買方與避險基金、prime brokers(主經紀商像是著名的投行)的關係,虛擬貨幣交易所不會為他們的客人承擔信用風險,投資人在交易所的所有部位都會在能夠抵押的風險內,而當抵押率超過特定數字時,這些部位會馬上被自動清算。

    而且這些交易所在這種時候都會賺不少錢,因為當這樣的事件發生的時候,交易量會拉到更高,它們就能從交易手續費中賺到更多的利潤。

    而就 FTX 這個交易所來說,他們是被自營交易商 Alameda Research 所持有的,它們除了賺交易手續費以外,還會利用套利的機會(意即不同交易所之間因為大量的清算所造成的幣價價差)盈利。Alameda Research 的交易員昨天看起來非常的愉悅。

    所以他們理論上不會倒閉。

    #更多問題詳見全文:https://gamma.to/notes/bmQD2jDWFnsMBrGcXTzD

  • gamma值意思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30 08:43:04
    有 1 人按讚

    GameStop 之亂 — 華爾街的川普時刻

    經濟學學家凱因斯曾說:「市場能保持非理性的時間,比你能維持不破產的時間更久。」說得好。遊戲零售商 GameStop 的股票在不到 6 個月內,從 4 美金漲至 148 美金,成長 3,700%!也順手摧毀了一家私募基金。這是一個網路鄉民對抗華爾街的故事。至於誰理性誰不理性,已經很難分辨。

    第一幕:鄉民集結
    時間回到兩年前,GameStop 處於危急存亡之秋。GameStop 是一個在百貨公司內賣電腦遊戲的連鎖商店(下圖)。問題是人們越來越不愛去百貨公司,而遊戲玩家也改從網路下載遊戲。於是 GameStop 不斷關閉店面,股價跌至 4 美金。許多人開始做空 GameStop 股票。做空是借股票來賣。舉例來說,假設 5 根香蕉值 100 元。有一隻大猩猩手上有 5 根香蕉。蛇預測香蕉將跌價,就跟大猩猩借 5 根香蕉,再賣出。當香蕉跌價,蛇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進 5 根香蕉,還給大猩猩。蛇就賺錢。

    2019 年三月,事情有了變化。鄉民在社群平台 Reddit 的「下注華爾街」(WallStreetBets)版,主張 GameStop 價值被低估了。接著,知名私募基金投資人 Michael Burry(電影《大賣空》(The Big Shorts)中的角色原型)宣布買進 GameStop 股票。

    再來,Burry 旗下的基金要求 GameStop 買回股票,進一步支撐股價。WallStreetBets 的鄉民蠢蠢欲動,開始打趣:「或許我們可以集資把 GameStop 買下來?」鄉民 DeepF___kingValue 更公布交易單,證明他已靠著選擇權在 GameStop 股票上賺到了錢。雖然市場還是普遍看衰 GameStop;但在 Reddit 的小世界中,已有許多人對這支股票改觀。鄉民 Senior_hedgehog 接棒,指出 GameStop 的在外流通股票中,已經有 84% 被拿來做空了。重點是最後一句。他呼籲鄉民:「打給你的券商,要求他們不准借股票給做空的人」,也就是呼籲大猩猩別再借香蕉給蛇。這限縮了市場上的「香蕉」供給,我等一下會進一步解釋。

    最後是壓死駱駝(好多動物)的最後兩根稻草。首先是知名創業家 Ryan Cohen 宣布入股 GameStop,並進入董事會。Cohen 創辦了美國最大寵物電商,使許多鄉民相信 GameStop 將能順利數位轉型。

    接著是最關鍵的一步:鄉民 Player896 貼文指出,做空 GameStop 的股票數已超過實際流通數,前者是後者的 120%!他正式發動群眾力量,呼籲所有鄉民一起「軋空」放空者,「讓華爾街痛吧!」什麼是軋空(short squeeze)?回到香蕉的舉例。蛇跟大猩猩借 5 根香蕉,最後是要還的。當香蕉的價格意外上升時,蛇反而虧損,就必須盡快「還」香蕉給大猩猩。但若市面上流通的香蕉都被買走,而且都不出借,那麼蛇就無法還大猩猩。蛇必須出去買香蕉,這又使得香蕉價格進一步上漲,更難買到。

    而當做空的香蕉數超過實際流通的香蕉數時,香蕉永遠供不應求,價格就會持續上漲。這又逼得更多蛇找香蕉來還,於是又推升價格上漲。這就是軋空。

    同時,券商也必須出來買股票。實際在股票市場中,蛇不會直接跟大猩猩借香蕉,而是跟集中保管香蕉的「香蕉大盤」借,我們叫牠大金剛好了。大金剛出借 5 根香蕉的同時,手上必須持有 3 根香蕉來降低風險。當香蕉價值提高,大金剛同樣必須增持香蕉,以抵銷風險。因此當香蕉價格上升時,大金剛也有買不到香蕉的問題。有人稱此為「空頭軋平」(gamma squeeze)。

    總而言之,軋空加上空頭軋平,使得 GameStop 股票一飛沖天。從我動筆寫作到現在,已經又翻了一倍,來到 310 美金,公司市值突破 210 億美金。同樣的情形曾發生在 2008 年的福斯汽車(Volkswagen)身上,使其短暫的從瀕臨破產衝上全球市值第一。

    第二幕:華爾街的版圖重組
    這是鄉民的勝利,至少鄉民們這樣認為。這一路發展下來,鄉民的投資主軸從「尋找被低估的投資標的」慢慢演變為「給華爾街好看」。鄉民們開始盯上放空 GameStop 的華爾街基金,然後號召大家一起 hold 住股票,「讓敵人下不了台」。

    第一個敵人是對沖基金 Melvin Capital。Melvin Capital 大量放空 GameStop,現在損失慘重,據說資產已損失超過 30%。本週被迫接受 Citadel 的 25 億美金紓困。

    另一個打擊目標是知名做空機構「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其創辦人 Andrew Left 在網路上直播,不但聲稱 GameStop 股票只值 20 美金,更表現出蔑視鄉民的態度,引發怒火。結果 Citron 損失慘重,Left 本人收到死亡威脅,其官方 Twitter 也因不堪駭客攻擊而關閉。

    反觀鄉民圈,前面提到的 DeepF___kingValue 成為群眾英雄。其用選擇權做多股票,將原本略超過 5 萬美金的投資,翻成超過 3 千萬美金!毫無疑問將成為下一部電影《大軋空》(The Big Short Squeeze)的男主角。

    另一個得利的是 Robinhood 交易平台。Reddit 鄉民大多使用 Robinhood 交易。其以不收交易手續費、將投資平台「社群媒體化」而廣受年輕人歡迎。例如 Robinhood 引入「排行榜」、「熱門交易股票」、討論版等功能,讓投資更像打多人連線遊戲。

    此外,Robinhood 還提供零股(fractional share)交易服務,讓用戶能用低單價零買高價股,更帶動交易額。鄉民盛讚 Robinhood(羅賓漢)「名副其實」,這一次劫富濟貧,把華爾街的錢轉到鄉民手上。

    但其實華爾街並沒有「輸」,只是贏的另有其人。首先,WallStreetBets 是公開論壇,因此其實華爾街的「禿鷹」也在監控上面的輿論。有些人根據交易量分析,大部分買 GameStop 股票,從中得利的仍是華爾街的基金。

    還有些華爾街機構直接從 Robinhood 得利。Robinhood 能夠免除交易手續費,是因為它將交易流(trade flow)的優先權賣給了前面提到的 Citadel。用戶在 Robinhood 上交易,Citadel 會先看到交易單,並選擇要自己媒合,還是轉介給其他方。靠著這毫秒的領先,Citadel 就能從 Robinhood 上的交易賺到許多錢。

    鄉民以為是團結力量大:利用新平台、集結眾人的智慧與資金,成功的參與過去只限華爾街玩的金錢遊戲。甚至還打敗華爾街!

    實際上這仍是資訊戰。輸的是那些沒有注意到新資訊的企業;贏的是產生新資訊的鄉民,以及承載、串接新資訊的平台,如 Reddit、Robinhood 與 Citadel。

    第三幕:虛無主義者的汽油彈
    但鄉民的新力量不可忽視。雖然賺最多錢的是華爾街,但主導方向的卻是鄉民。現在 WallStreetBets 鄉民聊向哪一家企業,其股票就開始飆漲,如家具店 Bed Bath & Beyond 以及電影院 AMC。

    「可是市場最終會反映真實價值啊!」你問:「等到有一天,股價撐不住了,受傷的不也是鄉民嗎?」

    鄉民的行為看似不理性,其實也有理性的原因。這可以分三個層次討論。

    首先,什麼是真實?

    你覺得特斯拉(Tesla)的股價或比特幣的價格真實嗎?特斯拉現在本益比 1,752,意思是你現在買特斯拉的股票,要等 1,752 年才能回本(豐田是 15 年)。而比特幣的價值更沒有任何基礎。我們集體認為比特幣值那個價格,它就值那個價格。

    因此就算 GameStop 此刻的股價不反映「基本面」,我也不確定它是否會有一天回歸「正常」。我們活在一個很奇怪的時代。

    第二,鄉民覺得沒有選擇。這一點台灣年輕人應該也有共鳴。年輕人看不到上一代的爆發性成長,只覺得一切僵固、令人窒息,於是願意嘗試任何突破的契機,包括投機。

    資深鄉民 Jeromy Sonne 解釋 WallStreetBets 獨特的集體自我認同:

    WSB 的表面故事是這樣的。一群自閉症的輸家住在媽媽家的地下室,只有少許的錢能賭博,希望變有錢來過享樂的生活。由於他們住在地下室,自然最棒的食物是雞柳條。他們用 GBP(Good boy points, 好男孩點數)跟媽媽交易雞柳條。在這個世界中,他們靠著股票賺錢來獲得好男孩點數。

    表面上這是千禧世代與 Z 世代男性的沉重幽默感。但他們說「一無所有」是真的沒有任何東西。沒人在乎他們(甚至是積極的恨他們),因此他們拒絕接受這個蔑視他們的世界的價值。我不想提供我個人的看法或是引用《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但我想讓你看到他們眼中的世界。

    相較於嬰兒潮世代只要認真工作、好好存錢,就能有不錯的生活。他們看到的卻是沉重的學貸、停滯的薪資與不斷上漲的物價。就算認真做事,他們最後也得不到什麼。反而他們看到華爾街與「大人們」將社會推向危機,卻不用負任何責任。

    於是他們覺得一切虛無。「我何必管這麼多?」「冒險又如何?」他們贏了至少有機會翻身,輸了 . . . 也不過是回到原點。

    有人好心建議他們:「你們都被華爾街利用了 . . . 真的要給華爾街好看的話,你應該買 Vanguard 的被動基金,持有到 65 歲退休為止」。他們馬上笑對方是「老傢伙」(boomer)。他們無法接受被動投資,每年預期 4% 的投資報酬率;那在父母輩或許已足夠,但在今天卻不會帶來任何改變。

    於是他們在 Reddit 上找到集體的安全感。WallStreetBets 就像《鬥陣俱樂部》中的軍隊,瀰漫著陽剛、較勁的文化。積極投資才是真理,賠錢是驕傲的勳章。其看板標語為「永不賣出,永不投降」(never sell, never surrender)。用戶被鼓勵要有「鑽石手」(diamond hand),也就是比鋼鐵意志更堅固。而在 GameStop 之戰中,鄉民更改編凱因斯的名言,向華爾街叫囂:「我們能保持弱智的時間,比你能維持不破產的時間更久。」(we can remain retarded for longer than they can remain solvent)。

    由此可以理解第三個理由:其實鄉民不在乎虧錢。WallStreetBets 堪稱金融界的川普現象。而鄉民就像川普的支持者。他們是既有金融體系的弱勢者;深感體系不公平,但聲音始終無法傳出去。他們總是被傳統的守門人 — 如 CNBC 與彭博(Bloomberg)— 忽視,就像川普支持者拒絕大眾媒體。

    當他們找到新的平台,稍微能集結力量時,就想著衝撞體制,向既得利益者丟汽油彈。賺錢帶來快感,但虧損也是榮譽。許多鄉民留言:「我不在乎賠 1,000 美金。只要能讓華爾街痛就可以了」。「讓華爾街痛」就等同於川普說的「清乾沼澤!」(drain the swamp!);前者是清除金融既得利益,後者是清除政治既得利益。

    今天他們的力量還小,只能撼動一支小股票。但他們已經嚐到成功的滋味。輕忽他們,就準備面對輕忽川普的後果。

    https://daodu.tech/01-28-2021-chaos-wall-streets-trump-moment?utm_source=fan&utm_medium=facebook&utm_campaign=public&fbclid=IwAR3IP6Eq3FCFlKHwPYxJNMOJcV0tXex8dXZaXujDoYTOzFa7i-pItKgzCCQ

  • gamma值意思 在 莊逸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3-15 17:45:55
    有 57 人按讚


    見客

    很多時候我們會帶經濟師或者交易員一起去見客戶。原因很簡單,客人看着我們這一班死Sales已經不開胃,因為我們的角色永遠也是醜人/吸血鬼/來攞着數。經濟師或交易員在形象上比較中立和客觀。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已經說過這一點,基本上你做任何工作的任何職位每一秒你也在為自己的形象或者成績去推銷。不論經濟師或是交易員,甚至集團CEO,你我他也在營銷,只不過對象和產品不一樣,KPI因人而異罷了。

    話說回來,今天要見一個非常重要的外資基金客。我跟working level的對口已經熟過打band (暴露年齡非常不潮的用語) ,但今次見對方partner level,我一隻無名小卒當然不能夠單人匹馬。Call馬當然要叫一些名夠大又打得又睇得的大佬級人馬: APAC Macro Strats Head和Global Head of FXO trading。

    嘩,未見樣已經比個Title大到。
    "Global"喎,"APAC"喎,"Head"喎。

    這些高層次的會議,商討的當然是一些方向性的合作,如果用人話的兩個字去解釋這些異常複雜的合作方案應該是:「廢話」。但是再廢,這一個小時的生命是必須虛耗的。畢竟生意就是這樣虛耗出來的。

    這些big swinging d大枝野當然貴人事忙,那個trading「膠布head」就在見客當天最後一秒他的PA說他有其他engagement,一句「sor9ly黎唔到」就算。嚇到尿都標的我當然使出人情牌,叫一個FXO Trader在交易時段騰出幾千萬上落的30分鐘給我,臨時補上。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當然,及後這一個月的Starbucks由小弟提供。

    APAC Macro Strats Head身穿淺灰色的貼身意大利設計西裝,配上極淡粉紅的恤衫和粉紅白色重複動物圖案的Hermes呔和恰到好處的pocket square-- 真的只有他這個高高瘦瘦的金捲髮歐洲藉男仕加上鬍子才配得起。他一拉衫袖,整理一下金色的cuff link,拿出他每個星期的publications。清一清喉嚨就指手畫腳開始講解他七彩繽紛的Bloomberg charts:他對耶倫今年三次的加息預期,特朗普的新(將會失敗)措施,荷蘭和法國大選選情,油產品供求將會短缺等等非常切題的內容。

    一切都有紋有路,直至到客人臉色一沉問道:「特朗普只是當權了幾個星期你現在一口咬定將來的政策注定失敗,是不是有一點武斷呢?」

    即刻轉身射個3三波。那strats立即淆底,「巧妙地」改口說當年他跟別人打賭特朗普會贏得總統寶座並認同市場現在過分priced in特朗普的失敗,風險就是如果他突然瘋政成功,市場就會很快反轉操作什麼什麼的。

    那同一件粉紅色恤衫為什麼好像看起來變得有一點娘娘腔?

    可惜我坐在這邊的枱,我真的想坐在strats的對面看看他的臉。所有什麼經濟理論,資料蒐集,全部因為客人一個冷笑掉出窗外。道理其實跟我之前說別相信財演類似。大家都係打份工,不難想像經濟師比我們死sales更滑頭-- 問題是很明顯客人只是不爽你說得滔滔不絕,想試一試你,大概他也沒想到你這什麼大粒野這麼沒骨氣。一地玻璃。

    相反交易員每一天真的押上了自己的工作和前途去跟市場博弈,就算現在理論上沒有prop desk只做marker making也好,要賺錢也不是易事。加上交易員生涯本身就有極強survival bias,活得越長的交易員理當有一點本事。所以我非常喜歡帶交易員去見客,當然有些口才比Sales還出眾,搶盡風頭。但大多也是腦比口走得快,他們往往要很努力嘗試把一些複雜的概念(如greeks) 嘗試用人話解釋給比我們sales還笨的客戶,看着他們說到七竅生煙,也是一個值回票價的娛樂。

    這一次當然不太一樣,因為對家也是機構投資者,他們終於可以用自己火星的語言互相溝通。有時候我也沒聽準他重鼻音的北京腔英語,其中一個axe例如說:「15日長yen gamma的no touch交易價錢低水4.5pips,payoff一比五」意思是if I were you就有買趁手,地球人們要明白的話可以搵NASA。

    我極之懷疑這位臨時拉夫的trader穿着的就是當年在MIT PhD畢業那同一套不合身的現成黑色西裝,恤衫有一點發黃,連呔也沒有時間打。他平時沒太多話,我聽得最多也是流利的國語粗口和口音有一點怪的廣東話粗口在電話閙broker,但今天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用第三語言跟這個美國fund佬談政論勢,有板有眼;大概這就叫是如魚得水。客戶非常滿意這一個會議,不是因為得到一些什麼trade idea,但是有實質真誠的討論及交流其實已經得來不易。

    離開顧客的辦公室,那Strats拉一拉現在看來有一點皺紋的西裝,說他要趕去下一個會議。在回公司的路上,那個trader沒多話看了看blackberry後,開始玩PokémonGo。

    「咦乜有新野捉咩?」沒半點興趣的我嘗試在攀談。

    他瞄了我一眼,目無表情的說:「No whip skinny double shot mocha, extra hot。」

    知道。冇乜嘢我出返去做嘢先。

    [網上圖片]

  • gamma值意思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15 11:35:02

    Q&A:
    有點小疑問,關於三大法人買賣權交易口數的變化或契約金額的變化哪個比較重要
    我知道是要搭配著一起看﹐另一個問題是契約金額是看絕對值得變化嗎?
    那契約金額的正負號是什麼意思,假設-2000 → -1000 這樣是變大還是變小(數學上來說是往0或+靠攏,算是變大吧?)
    目前對這部分比較困惑一點



    那今天壓力支撐表的支撐,依舊是散戶?有支撐效果嗎?



    想請問凱文自營sp跑到更價外的心態是不是因為怕原本建倉的位置會變價內,所以要再建更價外的地方才能妥收權利金?跟外資bp一樣是看空行情的 這有點疑惑還請凱文能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請問波動率和支撐壓力表的區間變大有何不同?兩者各代表什麼?




    我是新學員 請問影片幾點會po出來呢



    您好,請問有賣方被貫穿的應對策略嗎?影片太多了,有點找不到,可以貼影片連結嗎?



    大大,我問一下選擇權的價格要像股票乘上1000倍嗎?還是不用?



    請問週選和月選,他們是一起統計的嗎?謝謝



    雖然我都去期交所官網看結算,今天學到周小台看結算的方法算是突破新觀念


    如何可以成為鐵粉呢?
    請問OP大還會開課嗎?


    -------------------------------------------------------------------------------
    接下來的規劃

    學習寫程式,我也想開看盤直播



    重整舊影片,去蕪存菁,增加圖片與影像說明





    ▼凱文的選擇權課程,適合新手、小資族,讓你瞭解如何運用選擇權獲利!▼
    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歡迎加入會員▼
    小額贊助,可以在留言區使用特別的專屬貼圖
    鐵粉會員,除了貼圖,每天我會與你分享我對盤勢的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line社群:https://lihi.tv/YcKVl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本集節目由蝦皮贊助播出
    https://shp.ee/2dues3k
    ----------
    ***重要申明:影片主要為分享我個人的想法,並非投資建議,請觀眾在操作前仍需三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