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facebook電腦版介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facebook電腦版介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facebook電腦版介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facebook電腦版介面產品中有4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蘋果日報紙本謝幕 2021.5.17 0. 我想記錄這件事情的發生時間 2021年5月17日,蘋果日報將出版最後一天的紙本報紙,從實體通路中謝幕。這篇文長,會從新聞媒體的數位轉型,新媒體平台與演算法的競爭,來討論這件事情。 一樣的,我想先聊這件事情的發生。 蘋果日報在 5月14日,發了一封公開...

 同時也有4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Aotter Girls: Girl's Tech Tal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升級 Windows 11 預覽版的我 遇到 BUG 啦 在降回去之前還是帶大家來看看新版的樣貌 換介面有種換新電腦的感覺 App 跟應用程式變得超好找 小工具也有加分 【製作團隊】 企劃:Ping 腳本:莫娜 攝影:莫娜 剪輯:辣導 字幕:辣導 監製:蜜柑、宇恩、Cookie ✨✨✨加入獺友快...

facebook電腦版介面 在 不給酒就飲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8:49:29

我在Amazon12年學到再多錢都買不到的創業課 - 在很多人眼中的夢想科技公司清單一定有google、apple、facebook、YouTube、Amazon,這類的外商公司,總覺得裡頭很酷,可以包容任何的意見,工作環境氛圍也很不一樣,但卻沒發現其實這類公司的人才流動率很高,除了很多未來預計自...

facebook電腦版介面 在 4Samantha 莎曼莎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14:44:09

• #隱私健檢 👉🏻👉🏻 往右滑 ⠀⠀⠀⠀ 你的注意力是門好生意? 如果你沒有花錢買產品,那你就是被賣的產品。 ⠀⠀⠀⠀ 我們來到一個平台商與廣告商共謀的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平台致力於打造用戶環境,卻也將用戶資訊賣給了出價最高的人。 ⠀⠀⠀⠀ ⠀⠀⠀⠀ 下班之後,你點的讚等於繼續幫臉書工作。 ...

  • facebook電腦版介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5 13:00:27
    有 358 人按讚

    蘋果日報紙本謝幕
    2021.5.17

    0.
    我想記錄這件事情的發生時間 2021年5月17日,蘋果日報將出版最後一天的紙本報紙,從實體通路中謝幕。這篇文長,會從新聞媒體的數位轉型,新媒體平台與演算法的競爭,來討論這件事情。

    一樣的,我想先聊這件事情的發生。

    蘋果日報在 5月14日,發了一封公開信,宣布會在 5月17日最後一次發行紙本,於 2021年5月18日後停刊,不再發行紙本報紙。
    蘋果日報 曾經在台灣是與 自由時報 互爭發行量第一的報紙媒體,在iPhone 3G 開賣的2008年,發行量達 50萬份,而依照他公開信的內容,目前發行量僅約10萬份。

    蘋果日報紙本停刊,這在台灣的社群媒體發展,和傳統媒體競爭中,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件。

    我想針對幾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記錄一下台灣媒體發展的重要時刻

    1.
    自媒體的時代中夾生存的傳統媒體

    先簡單談一下自媒體時代,發聲有多容易。

    我們在談自媒體,談的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媒體。但我們忘了談一件事情,那就是媒體也慢慢地就像一個人一樣,在社群平台上面有個數字—追蹤數。一起在這裏追求著觸及和流量,以及影響力。

    那些媒體所打造的組織,仰靠著大量的人力成本和設備。但現在你只要打開臉書,或是打開 Youtube,按幾個鍵,走完一段大約三分鐘的程序,你就可以開始一趟自媒體之旅。有一個媒體的名稱,在上面寫寫字,按下送出後,就會傳到非常多人的面前。

    就像你現在所看到的這篇文章,和這一個自媒體。

    在稱作「研究生」的這個自媒體裡面,我是記者,也是編輯,還是個主筆。這個媒體廣編不分離,我還要自己談廣告,接業配。唯一一個我不用做的事情,就是通路。因為臉書幫我處理好這件事情,我不需要去煩惱,要如何把訊息傳達到閱聽人手上。當然,我會面臨一些其他更麻煩的問題,這個部分我們稍後再說。

    「通路」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是一個沒有經歷過傳統媒體產製流程的人,很難想像的一件事情。

    2.
    傳統媒體的產製成本

    我當年還是新聞所的學生時,帶著一群高中生參加聯合報新聞營。大家對於走到一個報社,會驚呼的,不是總經理,也不是總編輯,更不是那一堆名為「編輯台」的電腦。因為那些都太抽象了。

    對,大家最興奮的,是龐大的印刷機器。

    一個報紙的產製過程,並不是在把「文章按下送出」後就結束。要送印,送印完後要派報。在凌晨有一群人開著車把報紙送到你家附近的某個橋下,以便躲雨。然後送報員再去橋下領取那些報紙,挨家挨戶的配送報紙。當然啦,現在已經很少人在訂報,報紙最後沒有到你的信箱,可能是到附近的便利商店。

    這個過程,用現在的網路語言講,大概就是「把你的文章,經過演算法後,在臉書牆上出現」。這一句話說得簡單,但在傳統報紙中,卻是要一群人每天在凌晨完成的事。

    我希望大家不要誤會,運用臉書傳送資訊內容,讓文章在幾秒鐘後就能傳遞到全世界臉書使用者面前,並不是沒有成本。裡面有大量的工程師,維護機器的人員,甚至是網路的鋪設等等。他一樣有很多的費用會產生。只是當你在運營自媒體的時候,不用去想這些事情,因為「平台」已經幫你想好了。

    我在學校教媒體創作時,第一堂課我會跟學生聊這件事情:「在十五年前,我還坐在這間教室裡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的新聞記者時,我們談採訪,聊編輯,學報導,操作技術。但是沒有一堂課會告訴你,要如何開一間報社,怎麼開一家電視台。但現在,這堂課在台大發生了,我們這堂課,就是要你從零開始做一個自己的媒體,從品牌定位,編輯台的規劃開始做起。」

    為什麼十五年前做不到的事情,現在能做到?因為通路。當通路的成本降下來了,甚至是所謂的「系統化」,在發行一個自媒體的過程中,少了很多的事情要做。那些,可能是新世代的媒體人,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我本來想聊電視和 Youtube 媒體產製流程的關係。不過因為這篇文章已經夠長了,留待之後有相關事件,再一起討論。
    接下來,我想切入一個很重要的議題:當媒體在網路上只剩下品牌。

    3.
    當媒體只剩下品牌

    當我們在談「自媒體」的時候,常常只看到一個面向,就是「品牌本身在網路上也是個媒體」。但我想邀請大家看到另一個面向,就是「媒體在這些平台上,也只剩下品牌」。

    在一個臉書平台的演算法推播,或是 Youtube 去推播一則影片,又或者是你用 Google 去搜尋一則新聞。媒體的內容,跟其他網路內容,其實長得沒什麼兩樣。

    對,就是一樣的,臉書貼文只有一種介面,Youtube 影片也只有一種介面。差別只是他有沒有把這個「品牌」,塑造出一個「媒體的形象」,或是「新聞的形象」。

    如果我說「 東森新聞」是個媒體,你可能點頭如搗蒜。但我如果說「 卡提諾狂新聞」是個媒體呢?你可以會想一下,最後大概會告訴我,不是吧,他是個娛樂粉專。

    那請問「眼球中央電視台 」是媒體嗎?「志祺七七」是新聞嗎?還是那只是「視網膜 Retina」和「張志祺」的個人品牌?「niusnews 妞新聞」,「小日子」,「PopDaily 波波黛莉的異想世界」他分別是用什麼樣的角色出現在你眼前?

    試著想一件事情,在一個分眾的時代,一群人坐在咖啡廳聊天,都沒有辦法的定義出什麼是媒體,那麼平台的演算法能做到這件事情嗎?或是說,你期待他幫你做到這件事情嗎?

    這邊我要先說一下,媒體存在的價值和企業品牌,個人品牌,和政府機構之類的「自媒體」相比,他們的確在資源上和社會意義上有很大的差異。但我想讓大家思考的是,或許這些所謂的「傳統媒體」有著不一樣的使命在,但是當他放在「臉書」「Youtube」這些平台上的時候,他們對平台來說,對閱聽人來說,差異可能比你想的小很多。

    十五年前,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個疫情的訊息,可能會打開電視,或是去買份報紙。但現在,你可能會打開臉書或是 Youtube,又或是Google 一下,聽聽 Clubhouse 。想一下你的確診資訊是從哪來的?是「蘋果日報」「聯合報」「TVBS」這類的傳統媒體嗎?還是從哪個政治人物的粉專看到的呢?或是「衛福部」自己開的直播?

    講一下我的好了,我的主要資訊來源是「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以及這個自媒體的作者兼編輯兼總主筆及Clubhouse製作人,人稱林氏璧的孔醫師。

    如果放在十年前,你可能會覺得這是個非常荒謬的事情,「什麼?你聽一個教你玩日本的部落客告訴你防疫?你怎麼不看電視呢?」

    但我可以相當有信心的說,雖然聽起來好像違和感很重,但十年後的現在非常多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而且不會質疑這個合理性。

    是的,蘋果日報的競爭對手,不只是大家腦中想像的其他媒體。還有政府官方的自媒體,還包括了一個在疫情下轉行的「日本旅遊部落客」。

    4.
    你的新聞不是我的新聞

    傳統媒體碰到數位轉型時,還面臨到一個挑戰,就是人力資源的重新調配,和演算法的競爭。

    在網路上你應該會常看到這樣的留言「媒體都沒新聞報了嗎?幹嘛寫這個。」這句話看似憤怒有道理,但應該不少新聞從業人員,只能看著這句話苦笑。

    一家報社,每天都會有非常多的新聞。如果你有經歷過在早餐店翻報紙的年代,可能也有跟我一樣的訓練 — 運用十分鐘吃早餐的時間,看完兩份報紙。

    一份報紙最重要的新聞,稱作「頭版頭」。他的意思是,在一整份報紙裡面的第一頁,最上面,寫在報紙名稱附近的新聞。這一則新聞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他意味著「這份媒體為昨日一整天,選出來最重要的事件。」裡面有著價值觀判斷和意識形態。換句話說,換個媒體,或是換個媒體的老闆,甚至是換個總編輯,可能都會選出不同的事件。在十幾年前念大眾傳播科系的學生們,都受過這樣的訓練 — 比報。比報訓練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分析各家報紙對於「頭版頭」新聞的選擇。

    好,我們現在把傳統「頭版頭」新聞的概念,放在臉書上,會變成什麼呢?

    我在課堂上,或是去各大學演講討論「網路媒體識讀」的時候,會告訴學生一個重要觀念「編輯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一項是運用符號和編輯的手法,來決定什麼新聞應該要被看到。而這項工作,現在的競爭對手往往不是人,而是演算法。」

    首先,大家不用去質疑「重要新聞沒人報」這件事情。如果你有機會走去便利商店,買一份報紙,你可能會覺得很陌生。「奇怪了?怎麼跟我平常看到的新聞差這麼多?」

    以前的媒體,大家是一起看到頭條新聞的,但你在臉書上看到的內容卻完全不是。

    這麼說吧,媒體選出來最重要的新聞,放在「頭版頭」,會在你買報紙的當下強迫看到。但是放在臉書上,你可能對他無感,就滑過去了。臉書會判斷這則新聞「大家比較沒興趣」,於是觸及就變低,更少人看到了。

    反而是那些會被認為「媒體都沒新聞報了嗎?幹嘛寫這個。」的新聞,本來可能只是在報紙裡面的一個小角落的奇聞軼事。你在吃早餐的十分鐘可能根本沒機會翻到,但是因為在網路上「大家用手指投票」的結果,讓臉書認為這是個很多人有興趣的文章,所以才會被你看到。

    所以下一次要抱怨的時候,可以把對象轉移到臉書身上,因為媒體的總編輯,可能有跟你有一樣的無奈感。

    久而久之,大家也對這件事情有更強的認知。一則重要的新聞,以前媒體可以用很大的力量來推播。可以放在頭版頭,可以發號外,可以大篇幅報導。但現在,他除了下一個「臉書跟你都會一起被騙的標」,或是花大筆錢下廣告之外。幾乎沒有路可以走。

    就像上一節所說的,媒體不只要跟媒體搶流量,在這平台上,他要跟所有人搶流量。就算他要下廣告,競爭對手也不只是媒體,更多的是房地產,電商,甚至是網紅業配之類的,以前不會被拿來相提並論,曾經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競爭對手。

    5.
    大家還看報紙嗎?

    回到本質的問題,大家還看報紙嗎?如果報紙的工作是要及時傳遞新聞,那個「及時」可能無法挑戰更「即時」的網路。試想假設你買報紙的目的不是為了新聞,那是為了什麼?

    很多人說傳統媒體都不做數位轉型,這個問題我很難給出明確的論述。因為的確,在傳統媒體轉型做網路的初期,有很多試行錯誤 (Trial and Error) 都發生過。現實中,有非常多失敗的轉型案例,但整體而言大部分的傳統媒體,都有或多或少的轉型成功。所以我們在討論的不是「蘋果日報」這個品牌要收掉了,而是「紙本型態」要在新一波的媒體的典範轉移中成為過去式。

    蘋果日報在這一次發的公開信中提到:「數位洪流超乎我們想像,尤其是Google、Facebook等數位平台的壟斷,造成廣告資源的大量流失,對紙媒不啻是沈痛打擊。」

    這一段話,很多人認為是搪塞之詞,但他的確也說出了現在媒體的挑戰。這邊,我想邀請大家站在更高的維度來看這件事情。

    在二十年前,如果你想要「下廣告」,廣告大概會「下在媒體」上。原因很簡單,因為媒體扮演的角色,是大家獲得資訊的來源。但是現在,大家獲得資訊的來源是哪裡呢?網路還沒起飛,手機還沒普及之前,媒體幾乎壟斷了大家的消息來源。電子媒體因為「媒體的近用性」和「使用頻譜公共財」等因素,扮演了許多重大新聞的傳遞角色。

    但現在,你早上睜開眼睛,是打開蘋果日報的官網,公共電視的頻道嗎?還是跟我一樣,看 LINE,刷 IG,看臉書,滑 Youtube 呢?
    如果在這些平台上,媒體只剩下品牌,要爭你的眼球得跟其他自媒體平起平坐,獲得演算法的青睞。那麼他也是一個跟你和我一樣,想獲得發語權得看人臉色的單位。

    即便他的品牌價值,影響力,依舊在民眾的心中高居不下。但很遺憾的,他的廣告收入來源,得和其他的自媒體分享。還有更令他們的心煩的是,利潤要上繳給他的上游平台:臉書和 Google。

    6.
    傳播技術與我們

    要討論新聞和新聞傳播,勢必得討論傳播技術的發展。在還沒有紙很貴的時候,我們寫的字都很短。當紙越來越便宜,我們也用更長的句子,來留存並傳遞訊息。從詩,到詞,到曲,乃至後來的小說散文。

    大家可以想一下我現在寫的這篇文章,在兩百年前,要多的精簡的寫下,才有機會被傳播出去。但現在我可以這樣一直打一直打,打成一篇臉書長文,完全不用考量用紙成本。這就是一種傳播技術的進步,改變了傳播的方式。

    以前要寫一篇新聞報導,老師會告訴你:「把最重要的事情寫在最前面,用倒金字塔方式撰寫。」背後當然有很多原因,這些原因中甚至包含了技術問題:因為編輯覺得你文章太長的時候,可以直接把最後一段拿掉。

    但現在寫文章呢?

    在報紙的年代,標題印在那邊直接進眼球。你對標題有興趣時,可以花半秒鐘的時間移動眼球,開始讀文章。對於一個閱聽人來講,「從標題到閱讀文章」的時間成本極低無比。但在臉書的世界,從按下標題,到你開始舒服的讀文章,要經歷非常多的時間。你的時間成本變高了,自然而然,吸睛的標題就變得無比重要。

    當寫文章的時候,如果你把重點都在第一段全部寫完了,大家拿到資訊拍拍屁股就走。就以前的觀點來說,會覺得無所謂,訊息有傳遞到就滿足了。但現在不一樣,如果大家看完第一段就走,演算法會判定這是個大家不想看的文章,於是就不幫你傳播,「只讓少數人看到這篇文章」。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對吧?但其實這背後有很多轉變跟著發生。

    在課堂上,因為學生創作的載體在網路上,所以我絕對不會要他們用所謂的倒金字塔方式寫作。在做影片的時候,也不會教他們慢慢鋪陳。演算法是現實的,在你還沒建立風格之前,要跟他競爭,是相當辛苦的一件事情。

    連在學校教課,都要打破過往的寫作模式,媒體裡面要做的轉變,大家可想而知。

    一篇適合放在「報紙載體」的文章,和適合放在「網路為載體」的文章,絕對是不一樣的。閱讀習慣的不同,載體特性的不同,甚至是廣告擺放方式的不同,大大地影響了媒體的產製過程。

    如果你認為「反正就一篇文章,紙本和網路都放就好了。」的話,可以試著想想看,多一套邏輯,能用一樣的成本完成嗎?所謂的客觀寫作,平衡報導,有辦法在不同載體上面用相同的模式呈現嗎?

    7.
    我們與網路媒體的距離

    最近我演講最常聊的題目,就是談網路媒體識讀。我們與網路媒體的距離,已經密不可分。所謂的傳統媒體,運用著他多年累積的品牌,慢慢的也在網路媒體深耕。

    很多念傳播科系的學生,會對於未來感到迷惘,覺得媒體不斷的沒落。但我一直對這件事情抱持相反的想法,期望學生能好好的在這個時代發揮長才。

    或許這是個傳統媒體沒落的年代,但現在絕對是人類史上「媒體傳播能量」最強的年代。隨著載體和傳播技術的改變,人人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我們有更好的傳播工具,也有更公開透明的消息來源。

    很多人說「蘋果日報轉型失敗」,其實我沒有這麼同意這句話。相反的,他做了非常多的事情,讓品牌在持續在這個時代繼續發揮影響力。結束紙本的發行,或許就是面對傳播技術的改變,在這條路上的一個重要決策。

    對於經歷傳統媒體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痛的事情。我自己也經歷過蘋果日報全盛時期的年代,看著星光三班上「頭版頭」時,一大早興奮的跑去便利商店買報紙的讀者。若以一個純粹讀者的角度,我會緬懷蘋果日報陪我走過的那段青春歲月。但我相信,新聞從業人員,肯定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我們無法否認的是,紙本謝幕了,品牌影響力依舊在。只是當媒體只在網路上的價值只剩下品牌,他的商業模式,人力資源分配,都會變成一個巨大的挑戰。

    這是蘋果日報紙本走入歷史的故事,他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而是給這個時代的一個標注。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經歷傳播媒體變遷重要時刻的你,多一些探討和省思的面向。

    《蘋果日報紙本謝幕》

  • facebook電腦版介面 在 BeautyExchange.com.h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3 21:00:01
    有 948 人按讚

    【Be 編輯有話兒:科技不便】

    近日韓國網絡上廣傳一個由子女寫下,年老媽媽的故事:「媽媽想吃漢堡包,於是去某快餐店點餐,但望著電子點餐機完全不懂用,結果徘徊了 20 分鐘後就放棄回家了,還一邊哭一邊說媽媽已經完蛋了...」引起網友討論科技對生活所造成的影響。

    雖說科技化是大勢所趨,但對不少老人家而言,單是手機操作已是困難重重,更別說操作電腦、電子點餐了。要科技普及,對用家而言越簡單越好!例如日本拉麵店那種看圖按下去即可的介面,也比香港快餐店的點餐流程直接得多。

    作為女兒,也不禁反思自己處理父母科技問題上的態度,明明已經教了媽媽N 次如何在whatsapp 上傳送照片,但她還是次次求救;他們誤把Facebook 上「可能認識的人」當成交友邀請,就按下去把我的朋友都add friends 了,每次也讓我哭笑不得,有時筆者也會不耐煩地拒絕幫忙或解釋,也許都會令父母感到難堪吧!想起父母耐心教導兒時的自己用餐具吃飯、寫字,還真有點慚愧呢......

    #BE_HKinsight #Be編輯有話兒
    __
    💕立即Follow 我哋IG:instagram.com/be_hk/
    💕Be都開佐MeWe喇:https://mewe.com/p/beautyexchange
    💕訂閱YouTube Channel:youtube.com/beautyexchange
    💕搶先睇Be資訊可以喺網頁版cover photo下方,㩒『Following』按鈕之後㩒『See First』

  • facebook電腦版介面 在 新Monda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26 11:58:02
    有 79 人按讚

    詳情:www.nmplus.hk/765099
    【#科技控】iOS終於有中文版啦...
    #新Monday #MeWe #Facebook #繁中 #科技控 #NM_odin

  • facebook電腦版介面 在 Aotter Girls: Girl's Tech Tal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20:00:18

    升級 Windows 11 預覽版的我
    遇到 BUG 啦
    在降回去之前還是帶大家來看看新版的樣貌
    換介面有種換新電腦的感覺
    App 跟應用程式變得超好找
    小工具也有加分

    【製作團隊】
    企劃:Ping
    腳本:莫娜
    攝影:莫娜
    剪輯:辣導
    字幕:辣導
    監製:蜜柑、宇恩、Cookie

    ✨✨✨加入獺友快充組:https://supr.link/zZE8x

    🔥 熱門影片 🔥
    免費又正版的影音串流平台懶人包!這四個平台都可以讓你看劇看到飽!(愛奇藝、LINE TV、KKTV、LiTV)
    👉https://supr.link/uffeY

    Google 相簿不再免費?沒關係我也是,教你五招替代方案:Google One、OneDrive、NAS、MEGA、LINE 相簿
    👉https://supr.link/JE8Q9

    為了拍婚紗拼了!挑戰控制飲食 結果兩個禮拜就想放棄?怎麼回事
    👉https://supr.link/sTqDO

    iPad 鍵盤怎麼選?Apple 巧控鍵盤、羅技 Folio Touch 鍵盤和 VAP 藍牙鍵盤 價差超大哪一個最適合你?
    👉https://supr.link/Y8s0B

    1 萬至 2 萬元手機怎麼挑!旗艦級處理器、防水、高畫素拍照等 10 款手機整理給你
    👉https://supr.link/Hr6U3

    ※更多開箱影片 👉 https://supr.link/hEERu
    ※更多 iPhone 相關影片 👉 https://supr.link/AzR5u
    ※更多 Android 手機 👉 https://supr.link/0K9Co
    ※教學小技巧大公開 👉 https://supr.link/lfyZk
    ※熱門藍牙耳機這邊找 👉 https://supr.link/SdDPr

    【訂閱電獺少女 YouTube】 https://supr.link/o3WBV
    【追蹤電獺少女 Instagram】 https://supr.link/nYIMY
    【按讚電獺少女 Facebook】 https://supr.link/VAZd6
    【電獺少女官方網站】 https://supr.link/AKiW8

  • facebook電腦版介面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3-26 13:15:00

    VSTECS 特約網上商店: https://shop.vstecs.hk/categories/wd
    以優惠價HK$1099購買 My Passport SSD 1TB+ 旅遊轉換插座
    優惠碼 : MEEEEWDPSSD1TB
    以優惠價HK$2099購買 My Passport SSD 2TB+ 旅遊轉換插座
    優惠碼 : MEEEEWDPSSD2TB

    優惠期至2021年4月30日

    近呢幾年,使用SSD嘅人越嚟越多,主要喺因為SSD速度快,耐用之餘,體積亦比傳統Hard Disk細。作為一個經常拍片及外出工作嘅人,儲存嘅片段或資料閒閒地都過百GB,一個可以隨身攜帶,而又可靠嘅SSD可以話喺十分重要。今日要介紹嘅,就係呢隻由WD推出嘅My Passport SSD可攜式固態硬碟,我哋一齊嚟睇下!

    呢隻My Passport SSD外殼使用金屬設計,配合埋上面嘅波浪紋,拎上手質感舒服,睇落亦都充滿現代感。佢嘅重量對比起傳統HardDisk輕,體積上亦都同一張普通信用咭差唔多Size,纖巧到連放入衫袋,或褲袋等等都完全冇問題,便攜度滿分!

    除咗美觀同輕便之外,My Passport SSD仲解決咗以往Hard Disk容易受跌撞而損壞嘅問題。官方稱,My Passport SSD可以有最高1.98米嘅抗跌性能,就算唔小心跌落地,都唔會容易損壞。

    呢隻Portable嘅SSD操作十分容易,無論Mac或PC,佢都無需setup,即插即用。配合USB 3.2 Gen-2介面,及NVMe技術,佢速度上可以有高達1050MB/s嘅讀取速度,及1000MB/s嘅寫入速度。加上佢隨盒已經附帶一條Type-C線,及一個Type-A插頭轉換器,等用家可以喺唔同型號電腦上使用。

    如果用家想使用My Passport SSD嘅備份功能或設定密碼,就可以利用SSD入面內置嘅WD Discovery程式安裝檔,只要選擇返MAC或Windows系統版本安裝,設定後就可以輕鬆將大容量檔案備份到硬碟或雲端服務,佢亦與Apple Time Machine相容。My Passport SSD支援256-bit AES硬件加密,大家亦可以去WD Security設定密碼加強保護,用家亦都可以喺度登記埋為期5年嘅保養。

    等我哋試下使用原裝嘅Type-C線睇下個讀寫表現先!雖然我哋喺一部性能十分普通嘅Notebook上試,但喺CrystalDiskMark實測下,讀寫速度分別都有超過800MB/s同780MB/s,超級快!我哋再將一個大約20GB嘅file過落去電腦試下!全程唔需要30秒,表現好好!

    再試埋呢個Type-C轉換Type-A頭!我哋搵咗另一隻同樣使用Type-A頭嘅HardDisk嚟比對,同樣都係大約20GB嘅File,結果出到嚟SSD嘅傳出或傳入速度都比HardDisk快,可見SSD嘅優勢。

    現時My PassportSSD仲做緊優惠!大家只要去VSTECS嘅特約網上商店,結帳時輸入螢幕上呢兩個優惠碼,就可以分別用HKD$1099嘅優惠價購買My Passport SSD 1TB+ WD旅遊插座,同HKD$2099優惠價購買My Passport SSD 2TB+ WD旅遊插座!大家仲可以選擇加多HKD$1換購WD My Passport SSD 專用保護袋,咁就有更上一層樓嘅保護喇!

    呢兩個優惠碼仲放咗影片喺下面嘅Description位置,方便大家可以直接Copy上去!總括而言,呢隻WD My Passport SSD喺安全性、效能、相容性、以及操作便利度上都有十分好嘅表現,絕對喺一個好選擇!

  • facebook電腦版介面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1-11 04:19:03

    https://mewe.com/p/mrlamsan3
    而家最後決定移民MEWE ,以前既讀者或新朋友
    希望你地支持,比個LIKE,FOLLOW一下
    旅遊,生活,飲食

    社群連結︰ https://mewe.com/join/realhk

    剷FB APP之前必做!
    關閉 Facebook 站外動態 出賣個人私隱 教你更改設定保障自己 唔洗比佢追蹤你生活
    https://youtu.be/WQDiQGFnNaE


    2021年,終於都要學識VPN同翻牆上網喇!
    https://youtu.be/wt8r5HMeqnY

    Mewe 網頁版有香港中文 正體中文介面 推出了 APP版要遲少少更新先有 點轉中文版教學
    近日已將Web 版加入有關的設定,用戶可在語系找到中文(香港)

    Mewe 轉香港中文 正體中文介面推出
    繁中界面已經推出
    用電腦網頁版轉到呀! APP版要遲少少更新先有

    網頁版出繁體中文先,手機版未有

    MeWe 雖然是一個早於八年前 (2012年) 已經成立的社交網站,但由於一直受到 Facebook 的壓迫而令其知名度不高。直至今年,一場美國大選揭破了 Facebook 跟 Twitter 的假面具,令到 MeWe 聲名大噪,一夜間全球數百上千萬用戶由 Facebook 搬家至 MeWe。

    作為操作方式與 Facebook 類似的社交平台,相信大家開設帳號後很快就能夠上手。但 MeWe 跟 Facebok 最大不同之處,在於 MeWe 不賣廣告、不出售用戶資料、不會為了廣告收入而降低發佈商的貼文接觸量。因為,在 MeWe 上可以免費使用基本功能,但一些較商業或進階的功能例如開設專頁等需要支付訂閱費,而且一些進階功能、佈景主題、貼圖等也可以按需要課金獲得,從而支持各個創作單位,以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