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facebook上的工作機會不見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facebook上的工作機會不見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facebook上的工作機會不見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facebook上的工作機會不見了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只說「能有機會寫下這篇專訪的我,覺得非常開心」是有些不負責任。完稿之後,來往調整最多的是引句裡的用詞,什麼會讓一個人面臨危險,什麼會讓一個人身邊的人面臨危險;之間,又確實摻著「希望更多人看見」的心情。 ⠀ ⠀ 我常常覺得需要透過嚴格才能實踐的溫柔是不幸的,但終於有一天我需要選擇接受我們偶爾要被這...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3萬的網紅WhiteGX,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白 #Minecraft #魔獸與巨龍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白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Minecraft | 魔獸與巨龍 】 系列第61集, 闖入佈滿怪物的恐怖迷宮😨卻讓我身上最重要的兩顆蛋蛋不見了😭 喜歡影片的話 也給我留個喜歡並在下方留言區留言 我就有機會送你愛心喔! 🙌🙌🙌 ★ 點這裡...

facebook上的工作機會不見了 在 ????蔡她她??HKInfluencer?Foodie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0-16 14:24:32

🌼 𝑻𝒂 𝑪𝒉𝒐𝒊’𝒔 𝑮𝒊𝒗𝒆𝒂𝒘𝒂𝒚送禮活動🎁第2️⃣4️⃣回 🌼 🎁【Ta Choi送大禮🎁送你高磁美目棒!】 #文末免費1位免費一支高磁美目棒 #Giveawayhk 1️⃣位 每一日都要戴住口罩出街淨係可以show對眼,但係最近因為工作忙碌搞到黑眼圈都出晒黎,加上年齡的增長眼紋多咗,因...

facebook上的工作機會不見了 在 藍橘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3 10:15:53

天氣轉涼,趁假日將冬季衣裝拿出來,卻讓我在床底找到一部比字典還要厚的Gameboy,那帶點灰的白色底已經完全變黃,仍插在Gameboy上的是我人生中遇到第一個騙局,「99 合 1的遊戲」,裡面幾乎半數遊戲都是重複的。 。 。我先撇下滿床衣服,在家裡找到幾顆合適的電池放進去,「啪」一聲拉動開關,熟悉而...

  • facebook上的工作機會不見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3 19:19:25
    有 238 人按讚

    如果只說「能有機會寫下這篇專訪的我,覺得非常開心」是有些不負責任。完稿之後,來往調整最多的是引句裡的用詞,什麼會讓一個人面臨危險,什麼會讓一個人身邊的人面臨危險;之間,又確實摻著「希望更多人看見」的心情。


    我常常覺得需要透過嚴格才能實踐的溫柔是不幸的,但終於有一天我需要選擇接受我們偶爾要被這種嚴格所保護。世界容易用言語判決使用者的心意,忽略言語和立場之間還隔著動機。明眼人或許看出這篇專訪每一個小標都脫胎自一首詩,而詩是我和阿報說話之後第一個感覺。


    為什麼是詩?上好稿之後丟網頁連結給他,結果在訊息匣中點擊連結的時候跳出視窗:「网页存在安全风险,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 已停止访问」。意思是,這個世界將有許多人看不見這篇訪問吧?有些事情可以改成暗號,有些事情一旦改成暗號就再也不是原來的事情。什麼事情是前者,什麼事情絕對不能改變,我知道詩就是思索這件事情的事情,然而詩往往不能消滅問題。詩只能給我們面對問題的姿態。


    阿報給了我一種姿態。能有機會記錄這種姿態的我,覺得非常開心。


    ⋯⋯
    ⋯⋯


    ——— 这里是原来的『湾湾独立音乐速报』,现在的 @小岛音乐速报,主要发布台湾原创音乐、独立音乐新歌、MV、演出等等相关资讯,如果你也喜欢台湾音乐,欢迎关注我(愛心)


    點進小島音樂速報微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置頂文中這段自介。


    這介紹不到一百字,明眼人卻能看出端倪。2020 年 11 月 21 日,當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隨主席李安步上星光大道揭序,這是中國全面撤出金馬的第二年,這邊觀眾習慣入圍名單裡不見中國作品的同時,那邊觀眾大概也習慣了轉播這檔事檯面上是看不見了。那晚,灣灣獨立音樂速報同步圖文轉播得獎動態,幾則發文都被新浪下架。速報頁面隨後出現一則新貼文,大意是對待一個頒獎禮,封殺到這般地步,真的至於嗎?


    那則新貼文當晚即在微博遭到圍攻,相關博主及眾多網民紛紛開始舉報,認為他的微博名稱夾帶私貨;數天後,他甚至收到了新浪站台要求改名否則對帳號進行官方處理的私訊。


    消息一出,三年來受灣灣獨立速報的資訊餵養、三十多萬追蹤者中,不少人挺身而出。有人是承著自己在這裡認識數不清台灣好音樂的情,有人是見得區區頒獎轉播被動刀的不平。這抗議竟真傳到新浪某位高管耳中,高管點了頭,不對這個匯集無數樂迷的站台下手。


    然而一週後,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的名字依舊被改成亂碼。


    介紹寫「原來的」,是因這回終究不敵壓力,「灣灣獨立音樂速報」這個自 2017 年開站時就使用的名字,改姓成了小島。而之所以短短八十字裡「獨立音樂」、「原創音樂」並用,起因仍是「台灣」後面不能接「獨立」的潛規:


    「你要跟他們解釋斷句是 台灣 獨立音樂,要找你碴的還是找,後來很多媒體省麻煩,就用了原創音樂這個詞。」原創音樂,使用時概念幾乎等於獨立音樂,為避文字獄而衍的新名目,到頭來簡介卻還得反過頭把這詞給列上才完整。


    眼前螢幕裡的男子,唸「誰」的時候聽起來是「ㄕㄨㄟˊ」,說「年」的時候聽起來是「連」。他是原來的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現在的小島音樂速報始終唯一的經營者,更常把自己稱作編輯。熟的人都叫他阿報。



    ▍天線給了我天線的耳朵


    2021 年 4 月,阿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聽見對岸」發表了〈台灣「獨立音樂」簡史〉。現在,你知道為什麼獨立音樂四個字要加引號了。


    該文從台灣的熱門音樂時期開始,順著解嚴後地下音樂萌芽、再轉化為如今獨立音樂概念的過程,約三十多年的歷史進行爬梳。文章一發,台灣社群上轉發者眾,除了史料本身激起的興趣,多少還有「這主題的文章出自中國人手筆」的詫異。


    這不是阿報第一篇掀起討論的寫作。2019 年,他在〈年終總結之現場篇〉一文中,統計該年度有多少台灣樂團到中國演出,得出「台團批量上大陸」的結論,數據被報導者〈那些席捲亞洲的台式浪子與浪漫──獨立樂團唱出厭世代的微抵抗〉一文採酌;2020 年 6 月,緊跟當年台灣文化部補助名單公佈,阿報另一篇文〈在台團熱潮背後,了解下台灣的音樂補助是怎麼一回事〉,則向中國聽眾說明台灣音樂圈習以為常的制度,「音樂補助是大陸沒有的嘛,對於大陸很多網友來說,政府居然發錢給樂團做音樂,他們想都不敢想。」


    不過,每篇長文末,總會導回小島音樂速報微博,「那裡比較熱鬧」。原有正職工作的阿報,寫長文是一年只幾次的事情,「聽見對岸」被他稱為年更號,比起小島音樂速報多時一天近十則台灣音樂情報的頻率,寫這樣有學究精神的論述,不是阿報最想做的事。


    1992 年,他在福建出生。因為當地方言與台語高度相似,少年時期的阿報完全聽得懂電視上五月天唱的台語歌是什麼意思。阿報口音裡那份熟悉咬字,也原來是連上了我們對台灣國語的印象。


    為什麼福建電視上有五月天?原因之一,是那個台灣音樂仍在中國舉足輕重的年代。阿報回憶 2006 到 2010 年間,身邊的人聽的是五月天、F.I.R. ,唱片行裡賣的是陳綺貞。


    另一個原因乍聽有點玄,想想卻有道理:「就,我們家的電視天線,那時候收得到台灣電視的訊號。我可以看中視看台視看華視,我記得這三個電視台最主要⋯⋯」不對、先等一下,這合理嗎?


    「不是,我們離金門很近你知道嗎?那個電視信號到福建都清楚,大概就和廣東那邊常看到香港的電視是一樣的。」


    青春期的阿報和家人搶遙控器,想看的是台灣樂團上節目打歌、廣告間的新曲 MV。為什麼想看?他說新世紀之初五月天《搖滾本事》演唱會,是自己第一次在螢幕上看見樂手操著樂器,有鼓、有吉他的舞台。


    因為帥吧,阿報說。就像許多少年少女。


    他要到二十多歲時,才發現台灣所謂「聽團仔」不少已把五月天劃到商業樂團的那一邊,這一點和阿報身邊的中國樂迷不同。包含阿報自己,至今都還對五團抱著當年獨立音樂啟蒙的好感。新世紀第一個十年沒有社群、自媒體,阿報心中的台灣音樂地圖描製除了電視,靠的是蝦米音樂和豆瓣兩大平台的音樂導介。


    「以前只知道五月天陳綺貞這種大名字,什麼絲襪小姐,什麼女孩與機器人、法蘭黛、先知瑪莉,都是因為蝦米音樂的推薦機制做得很好,我才知道的。」


    今年辭去工作回到福建的阿報,電視台不再收到台灣訊號。養成他品味的蝦米音樂,也在今年二月終止營運了。


    其實,誰還看電視呢?中國的唱片行一樣在倒,台灣音樂的影響力也在中國漸弱。少年阿報上了大學,那時躺在宿舍床上聽癡了的透明雜誌、甜梅號、回聲樂團,至今還是他的最愛,彷彿有什麼停在那裡。



    ▍你看團時很近


    從速報發文消息之速、簡史鑽研之執著,很難想像阿報本人只來過台灣兩次。2018 年,回聲樂團休團後睽違兩年重聚《巴士底之日十週年》演出,26 歲的阿報心想,是時候了。


    18 歲的阿報,大學上的是物理系,一入學就加入吉他社。「這邊的吉他社,相當於台灣的熱音社,是玩樂團、搖滾那種的。」社團裡都是音樂同好,只不過大家聽的多是中國搖滾,痛仰樂隊、萬能青年旅店,聽台灣樂團的有但不是很多。阿報只能靠著網路來尋找台樂同夥。


    「一開始都是打關鍵字,比如你在微博搜個安溥,搜到很多博文,那基本上提到的人都是喜歡安溥的,你就循著這些內容認識一些網友這樣。」


    有了點和線,總會想到面。微博上,阿報找得到日本音樂速報,找得到英國音樂速報,就是沒有台灣。


    然而,他並沒有立刻著手一個以台灣音樂為主題的自媒體。他最早創的是一個發表「洋蔥新聞」的站台。


    洋蔥新聞語出美國一家生產諷刺新聞的媒體「The Onion」,後來詞彙延伸用於描述基於嘲弄目的所生產的新聞,多少包含造假和誇張的成份。阿報以音樂為題,寫了幾篇洋蔥,覺得沒意思。


    「很多所謂音樂媒體,也就跟內容農場一樣,它可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文章,我想說沒有一個比較正規的音樂媒體來說一些事情,就覺得可以往這方面努力一下。原來那個號比較搞笑,寫了幾篇之後就放掉了。」


    2017 年 10 月,阿報滿志躊躇,下定了決心。站台名字,他早在註冊前就擬好:台灣獨立音樂速報。他沒想到申請第一關就被系統自動拒絕,原因是「台灣獨立」不能使用。


    「靠,我完全沒想到這件事吔!那時我很急,想說哇靠那怎麼辦,我要改什麼名字,一下子也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就想那把『台灣』改成『灣灣』好了,結果就這樣註冊下來。」


    誰能逆料灣灣獨立這名字也只撐了三年。


    隔年,他循自由行買好了機票,回聲演唱會的票約在台灣面交。第一次到台灣,一切新鮮,和合購門票的台灣歌迷一起排隊時,連坐下也讓阿報震驚。


    「我們在這邊排隊都是站著的,因為我們覺得說地板可能比較不乾淨。那個台灣樂迷就拉我說你要不要坐著、要坐著嗎?我還猶豫了。」


    還有許多。比方他和那人聊起自己當年在上海看了四十幾場演出,那人竟回「所以,上海那邊是只有台灣樂團可以看嗎?」比方他提起法蘭黛,那人竟回:「沒聽過欸,誰啊?」


    訪問時我向阿報嚴正澄清,上述行徑可能屬於該名歌迷的個人問題,從中倒仍延伸探討不少觀察:阿報直言,相對於他身邊的中國樂迷對台灣樂團的認識,台灣樂迷對中國獨立音樂的了解在他看來確實遜之;此外,台灣聽眾的分眾程度也更高:


    「我問他頑童是不是在這裡很紅,他說對,但那是聽說唱的人在聽的,他們是聽團仔,不怎麼聽頑童。但對我來說不是這樣,我聽台灣音樂不管你說唱還是搖滾還是什麼東西,只要是台灣音樂我都聽。反而在台灣,你們好像有分聽團仔是聽團仔,然後說唱仔是說唱仔?」


    我沒告訴阿報,這群人在台灣更常被叫做嘻哈仔。


    幸好這趟台灣之旅的經驗不只有距離。走進 Legacy,阿報在台前熾熱,意外發現台灣歌迷比中國聽團仔冷靜太多,「特別像北京這類的搖滾重地,或者迷笛這樣的音樂節,在大陸聽現場大家是狂叫狂撞的,歌與歌之間會問樂手等等晚餐要吃啥,」在中國,衝撞喚作「POGO」,音樂節若辦在一片草地,演出結束後大家會站在一片泥地上,「我覺得台下大家好安靜啊,我在大陸是最冷靜的,在這裡變成最熱情的。」


    「然後柏蒼在台上問說『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有沒有人從新竹來?有沒有從桃園來的啊?』我就看說怎麼沒人舉手啊?在大陸假如台上喊到哪個地名,肯定就很多人舉手比大聲的。忽然心血一來,柏蒼問完一輪我就超大聲喊:我是從上海來的!!!」


    他說,柏蒼嚇到了。那瞬間的阿報和身邊的人多不一樣,卻又多麼近。



    ▍為了避免開始


    對聽團仔而言最幸福的事,或許就是待在音樂的世界裡。然而,現實是世界上永遠有音樂之外的事。


    隨著社群趨勢,音樂人及其團隊也發展自媒體,將聲量與話語權從傳統媒體握回手心。對經營速報的阿報而言這一則以喜,他可以藉由翻牆使用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群追蹤音樂人,即時獲得新訊。阿報樂於在社群上追蹤台灣的樂評、音樂媒體,同時也信奉人肉推薦勝過音樂播放平台演算法。樂評在媒體的撰述、音樂人在社群上的互粉互推,對還有正職時一天頂多花一到兩小時整理速報題材的阿報而言,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一則以憂,是中國對社群的管制再加上兩岸箭弦的繃緊,讓音樂圈裡的人常常彷彿是即將射出的箭。


    「以前沒有社群,很多事情是大家都不知道。那現在,大陸樂迷如果平常不會翻牆的話,可能並不會特別清楚台灣樂團在一些政治或者社會議題上的表態,結果就造成一些認知分裂的情況。例如前幾年,脆弱少女組在社群上發佈了台獨相關言論,消息鬧大之後很多大陸歌迷就哇啊脫粉啊,因為他們原本聽這個團的音樂,感覺就是清新啊可愛啊,不會想到政治立場是對立的。反而是和我一樣常翻牆的人,很多事情早就知道了,反應沒這麼激烈。」


    敏感的也不只對方。2019 年,台北市長柯文哲現身杜鵑花音樂節,上台獻唱音樂節主題曲,身後是傷心欲絕的官靖剛和美秀集團的劉修齊拿著吉他伴奏。阿報當天把影片上傳速報,後來卻看到劉修齊在 Facebook 上表示阿報只因他個人參與活動就把樂團的名字和柯文哲放在一起,會給人不好的聯想。


    「我那個時候真的完全不懂台灣的政治你知道嗎?我想你一個市長出來講話,你樂手彈琴,這個有什麼啊?我完全無法理解。後來才知道台灣人對這個很敏感。」社群催化動輒炎上,但真正刺激神經警醒的仍是政治。兩岸情勢一動一靜,小島音樂速報信箱裡的檢舉信頻率可以說是地震儀了。早前因新疆棉事件,一系列藝人紛紛與品牌解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網民統計解約與沒解約的藝人名單,留言催促藝人解約,阿報發文表示希望藝人不需要被逼迫表態立場,隨即遭舉報禁言三十天;平素裡,發佈拍謝少年、盧廣仲新歌訊,總有人傳訊「台獨藝人的歌不要發了」,數量多寡而已。


    網路外的世界,阿報也並不快樂。音樂推廣工作,在中國環境裡越趨艱難。


    「在大陸做文化產業,在沒有創作自由的基礎上做這件事,經常遇到難以想像的荒唐事。我舉一個台團的例子,有台灣樂團歌詞裡面會寫抽菸,這很單純嘛,它甚至跟政治立場沒有關係,它就是講抽菸啊,但你這首歌在大陸有些城市就是不能演出,因為你報批的時候有關部門的人會覺得對青少年不好。我覺得哇這很莫名其妙吔?為什麼歌曲能在平台聽,演出卻不能演?類似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太多了,一次又一次削弱你的成就感。然後你就不想幹了真的。」


    去年秋天,阿報終於遞辭職信。在上海聽了無數演出、度過一整段音樂職涯的他,又回到了福建,他最一開始聽見台灣音樂的地方。


    現在的他接案糊口,經營小島音樂速報的時間多了那麼一點點。上一份工作留給他的,是他身上的媒體素養與判斷眼光。他懂得某些行規,例如在中國封殺也分等級,「像盧廣仲,他是歌曲可以聽,但演出不能來,這是半封殺;那像滅火器,他是歌不能聽、演出也不能來,那它是全封殺;何韻詩,她歌曲不能聽、演出不能來,人的名字也不能出現,這是徹底封殺,又是分好幾個檔次你知道嗎?」


    近來小島音樂速報的發文稍稍增多,幕後的阿報眉頭皺得也沒少。有些音樂人有流量,有些剛起步,發佈情報時會不自覺大小眼嗎?點閱一定會高的音樂人醜聞八卦,要發嗎?會不會因為每每發政治敏感情報就被罵,而下意識自我審查?這一切,阿報說他不知道,說不定他已經被改變了。至今抵抗著壓力的,是每每他遇難時現身的同等善意,那是對台灣音樂一樣有愛的人們。


    他也還有愛。「有時候你聽到一首歌,覺得幹這真的太屌了,我一定要讓全世界聽到,結果發出去沒幾個人理你,這個沒辦法,沒辦法。你只能承認說,同一首歌真的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只是不管怎樣,你當時肯定會心情不好,肯定會低潮,這麼好的音樂怎麼會沒人給你反饋呢?」


    那怎麼辦?「沒辦法,就今天過了再想第二天的事情啊,就這樣。」



    ▍因為我錯過命運


    此刻,小島音樂速報微博有近 39 萬人追蹤。變現的可能,阿報是想過,但沒多久就放下了。


    「本身我就是一個搬運,我只是通過翻牆,把台灣的資訊轉移到大陸而已。我覺得這個稱不上是什麼多高明的技術,我只是做這樣一件事,讓更多人獲得資訊更方便而已。」


    他自己成為了收到台灣訊號的那副天線。


    天線的幸福是什麼呢?〈台灣「獨立音樂」簡史〉完成半年,阿報依然滿意,準備功課時他讀到「台客」一詞原來在台灣語境中經歷流變,從二十年前帶有土氣、流裡流氣的負面意涵,到如今大多偏向正面、支持台灣本土意識的形象,這是他原本不知道的。而因為他寫下,許多中國聽眾才知道。


    訪問時,他說還有幾個詞他不懂,例如 8+9 和 1450。「你寫中文我還查得到,你寫數字這個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意思啊!」我向他說明,他哦了好幾聲,說他懂了。他明白的表情,讓這場訪問其中的幾分鐘,也成為了他因愛而獲得的東西之一。


    那篇簡史,其實是在他被禁言三十天的期間寫的。


    他還有很多想寫的,比方台灣說唱的發展,台灣電子搖滾的發展,但辭職以來也還沒有時間完成。他也依舊想念台灣——第二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來台灣時,他除了參加簡單生活節,還看了好幾部電影。「我除了是音樂迷,還是電影迷。很多電影大陸看不到啊。」原來轉播金馬獎也是為了愛。今年,疫情成了另一道看不見的牆,和金門很近的福建忽然又顯得很遠。


    我問,現在的台灣音樂,和當年他隔海聽見的台灣音樂有什麼不同呢?他穿過鏡頭看著我,說下面這段一定要寫:


    「就,現在疫情下到我們這邊演出必須要先隔離,然後你回台灣也要隔離,不像從前那麼方便,導致很多音樂人必須做選擇,要嘛長期待在大陸,要嘛長期待在台灣。」他說,「從前是有些流行歌手會常駐大陸發展,現在有少量獨立樂團也走上這樣的路,在這邊一待就是大半年甚至一兩年的時間,把幾乎所有的事業都放在大陸。那就會導致一種現象啦,說真的:台灣是一個創作自由的環境,就像 Leo王在金曲獎說的,他想唱什麼唱什麼,想寫什麼寫什麼,但有的樂團只單純依賴大陸市場,就不得不順從大陸這邊的規矩。比如剛剛講的抽菸,你寫一首抽菸的歌不能在大陸唱,以後你就不會寫抽菸的歌了⋯⋯」


    「我真的覺得很可惜、很可惜。在台灣的話你可能會寫一些別的,但你在大陸你只會寫這些歌,你就變得跟⋯⋯其實跟一般的大陸樂團沒什麼兩樣說真的。除了你身份證拿的是台胞證之外,你跟其他大陸樂團又有什麼區別了?我覺得台灣人你要分析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你之前能寫那些歌⋯⋯我不反對正常的文化交流,但是音樂人自己的路要怎麽走,還是要好好思考。」


    不為自己可惜的,阿報為這些可惜了。因為那是他追逐著很久的地方。長大是發現原來自己想去的地方也有人想離開,這時到嘴邊的話倒只有淡淡一句「可惜了」。


    或許不該說他是天線,天線是不懂追逐的。那年甜梅號到上海交通大學演出,阿報穿越幾十公里,從上海這頭追到那頭,只為了聽一場學生辦的音樂節裡在校園禮堂的演出,「我不是那個學校的人,沒有座位可以坐,只能站在很邊角的地方聽。那個場景想起來滿寒酸的,但還是很感動。那個時候音樂響起來,一切進入那個氛圍⋯⋯」


    那是他唯一一次聽到甜梅號現場,因為後來甜梅號解散了。


    他懂得錯過的滋味,直到今天仍努力不讓更多人錯過。






    在福建,他聽五月天和陳綺貞長大 ——
    專訪台灣獨立音樂微博「小島音樂速報」
    facebook.com/biosmonthly/posts/4910417448988329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插畫_ Penn⠀IG@yanjin
    視覺統籌_ 潘怡帆 Crystal Pan Photography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文中標題皆改自顧城詩作: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一代人〉

    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遠和近〉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避免〉

    一切仍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錯過〉

  • facebook上的工作機會不見了 在 Fun星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5 22:00:30
    有 566 人按讚

    抱歉讓支持我們的大家擔心了!
    針對前陣子節目下架而引發的爭議,我們三個姐姐和律師討論過後,決定還是發佈聲明稿來向支持Fun星球,以及質疑Fun星球放故事節目的人說明。
    因為我們很謹慎的面對,陸續諮詢了兩位律師,
    中間也耗時幾週,才會在這個時候才做說明,讓各位久等了。

    — #沒有取得授權就是違法_不懂著作權不會去問嗎 —

    其實早在《鈴噹聊聊》該集節目上架之前,我們就已經跟律師約好諮詢時間了。
    因為我們對於「侵權」二字也有諸多疑惑,只是沒想到節目上架後,會引起其他網友的關注,
    雖然我們單純只是想跟小朋友們解釋,為什麼喜歡的故事不見了。
    不過也因為大家對我們的質疑,還幫忙貼了好多法條,
    讓我們在跟律師諮詢的過程中,又多了好多問題可以問,增長了不少法律知識。

    初期要準備錄製podcast節目前,我們也查詢過相關資料,
    但以繪本為主的Podcast型態大多會使用到很大比例的內文,這的確是有牽涉到文字版權。
    不過若是從實體故事活動就認識我們的家長會很清楚,我們連自製道具都沒有任何文字。
    大家有沒有好奇過,明明一本繪本慢慢讀頂多5-10分鐘而已,為什麼fun星球的故事長度動輒20-30分鐘呢?
    因為我們講了超多書中內文沒有提到、沒有寫的圖片細節、自己的觀點、許多引導問句,相信讓小朋友搭配書籍收聽的家長應該也有發現。
    Fun星球放故事的製作方式是我們完全查不到的先例,
    在沒有使用著作圖片與文字內容的情況之下,
    我們又查詢到著作權中有一項「合理使用原則」,
    發現我們的情況是符合的,便好好的標註與介紹繪本出處,讓故事上架。

    經過這幾次和律師諮詢過後,也證實我們的確是在合理使用範圍內
    因此,「要說我們侵犯著作權的機率也是低的」

    有這次經驗,我們也了解到其中涉及的法律層面太廣,真的不像大家鍵盤敲一敲、google 找一找、自己讀一讀,就能下定論甚至是定罪的。

    — #不告而取謂之偷_沒有問還找藉口_犯錯還討拍—

    其實我們一直覺得跟出版社的聯繫是我們自己內部的事情,
    不管我們是多早之前就開始聯繫,或是石沉大海幾次,
    都不需要一一列舉回應。
    但是我們沒有說,不代表我們沒有做。
    許多網友們質疑我們為什麼不直接電話聯繫,先取得授權再錄製節目呢?
    嗯,這麼簡單的方法我們怎麼沒想到呢?
    事實上是,
    因為我們節目的設計方式並非朗讀繪本文字,也不是有聲書,三言兩語很難解釋,
    所以我們都是用email聯絡出版社,才能附上節目連結,
    再者,考量電話聯繫並不會留下溝通往來的紀錄,
    加上出版業者和我們自己也有其他工作在身,並不是能時刻接到電話,所以才選擇先用e-mail聯絡。
    一開始我們的確有去電確認是否收到信件?想了解可以合作的方式。
    有一些出版社真的認真聽過內容,也肯定我們的方式,大方的提供其他書籍讓我們錄製使用。
    當然也有一些出版社可能因為工作忙碌,看到我們的去信就先官方回覆請我們下架故事。
    縱使因為前面敘述的原因,我們覺得自己沒有侵權,
    但我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和出版社對立,基於尊重的立場便乖乖的下架節目。
    和律師詳細討論過後,我們發現侵權與否判斷方式很複雜,
    甚至我們的下架行為還可能被解釋為「畏罪」⋯⋯
    愚鈍的我們,真的無語問蒼天,還要被誤會把出版社當成壞人、犯錯還討拍。
    聰明又正義的網友們,如果是你們一定可以想到兩全其美的方法吧?

    — #老婆_妳就不能換個初衷嗎 —

    Fun星球放故事的初衷,就是「讓小朋友喜歡看書」、「願意看書」,
    所以我們講故事從來不朗讀或朗誦內文,而是用孩子的視角去觀察圖片細節。
    我們的節目主軸為「與孩子互動」,例如最近其中一集使用《你聽說了嗎?》做為教材去設計引導教案,
    就埋藏了大大小小75個問句在其中,請孩子去思考與觀察,也讓大人知道在哪邊可以提出來討論。
    不理解其中奧妙的人會以為我們很普通的在講述故事,不過這也是我們的目的之一,讓孩子無壓力、快樂並反覆的學習。
    但是因為這樣引起爭議的時候,連團隊成員的家人都擔心的問「難道不能換個初衷嗎?」
    換初衷,很容易。不講繪本,更容易!
    因為我們本來就是講原創故事的團隊,我們有很多完全不會讓自己深陷侵權疑慮的故事。
    但是,小朋友們在市面上找不到,他們聽了故事想看書的時候看不到。
    於是對我們來說,換個初衷變成是最困難的事。

    — #感謝網友們的督促和激勵_讓我們從普通講故事的頻道_升級成親子教育頻道 —

    針對孩子的說書節目,並不適合像大人的頻道般單純丟出大範圍的問題,
    而是適合少量多餐的問題,去讓孩子慢慢思考與進入故事中人物的心境與行為模式。
    孩子經由繪本學習事物也與大人差異非常大,大人的書籍除了工具書以外,鮮少會一讀再讀。
    但孩子看繪本學習時,會反覆幾十遍的閱讀觀察。
    為什麼我們會說「玩繪本」?
    只要教案設計良好,繪本能夠像玩具一樣讓孩子想要一玩再玩,
    試問誰會看了別人玩玩具之後,就覺得自己玩過了不用再玩了?
    所以在和律師諮詢過後,我們重新定位Fun星球放故事這個頻道。
    我們一樣不會照著文字朗讀或朗誦,因為這些都已經寫在書上,
    我們沒有背景音或電腦音效,因為老師與家長聽完後講故事不太可能辦到。
    當使用推薦的繪本與孩子共讀時,在哪裡可以觀察圖片?哪裡可以安插互動問答?
    問題要怎麼問才不會像是說教一樣讓孩子反感?在哪裏可以加入肢體遊戲增添親子關係?
    我們都會設計好並示範,
    希望透過這個頻道中的免費節目,不管是資源豐富的都市,或是資源稀缺的偏鄉,
    都能開啟各地小朋友對閱讀的樂趣,
    畢竟閱讀這個好習慣可以是每個人一輩子的老師,
    利用各種故事懂邏輯、會思考、愛表達、樂分享。

    — #妳們不是說沒有營利嗎_流量還不是靠偷來的 —

    我們放在podcast頻道上的每一集節目,都沒有跟聽眾收取任何費用。
    的確,我們曾經說過歡迎聽眾小額贊助,也解釋過這麼做的原因。
    本來想說,這些小額贊助的錢我們就放著不要動它吧,免得又被誤會。
    但是上次之後我們收到好多加油鼓勵的私訊,
    其中一位家長還特別提醒我們去把錢領出來,因為是大家的「心意」。
    是啊,有這麼多不離不棄的家長和小朋友支持及認同我們,我們怎麼能夠辜負大家的心意呢?

    所以,
    我們決定把所有的小額贊助款領出來,
    並且把這筆錢拿來買我們講過的繪本,捐到高雄偏遠地區的學校。
    到時候我們會把所有的收支全部再放到粉專供大家檢視,
    也請大家多多推薦我們高雄在地有哪些學校需要這些資源!
    請大家原諒我們自私這一次,擅自把大家的支持和流量化成實質的捐助,送書到偏鄉。
    不過,我們也有學到教訓了,這次有先告知,還請大家告訴我們需要資源的學校。

    廣告配合部分,更是Fun星球這些年來首次的嘗試。
    而且這一集節目也只是分享自身的經驗,再加上Facebook粉絲專頁的露出。
    我們推薦的還是大人可以拿來教育小朋友的繪本工具書,
    更何況「推廣閱讀」本來就是Fun星球放故事一直在做的事情。
    很感謝網友在此時又把我們當成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
    但很遺憾地,我們也是要養家活口,吸空氣、吃土都不會飽。
    因此在未來,如果有其他合作找上門,經過評估後覺得可行,我們還是會推薦。
    不過,只要是「繪本童書」需要推廣、介紹,都非常歡迎出版社與我們聯繫,
    Fun星球一律不收取任何宣傳費用!

    — #感謝各大podcast前輩讓我們榮登業界討厭鬼寶座 —

    經過這次的事件,讓我們更能同理孩子的心理。
    孩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會被挨罵的小事件,起心動念都是好的。
    即使你之前的幾十年都很善良、做了很多好事,
    一旦沒有顧慮到那些不了解你的路人,也是會遭到洶湧的謾罵。
    甚至罵你還不夠,連支持你的人都要被罵腦粉,找我們合作的廠商也要被騷擾。
    明明這麼多集的故事放在那邊,不用付錢也不需要密碼,
    他們不願意花時間去聽,也不願花時間了解,看了一些片面之詞就急著一同提槍上陣。
    雖然我們都跟關心Fun星球的人說「不用擔心,我們很堅強!」,
    但是一直被說小偷,一直被罵侵權,一直被無限循環的誤會,
    我們還是會受傷,還是會覺得委屈。
    針對未表明身份網友們的意見,我們全數好好珍惜收下了,
    因為不太懂法律,我們也帶著這些激昂的留言們去諮詢律師,這次又學了到更多!
    提醒熱心的網友們,即使是在網路上發表的言論都是要負責的喔。
    謝謝素未謀面也沒聽過其聲的各位,願意讓我們擁有這些生命體驗,
    我們無以回報,只能反饋之前在網路上看到的勵志文給大家
    「少花點時間去謾罵別人,多花些時間來經營自己。」
    共勉之~

    如果看完聲明稿,覺得我們公關能力有待加強,也不要懷疑你的直覺,
    Fun星球就三個姐姐,沒有公關公司協助潤稿,更沒有多餘的經費找公關公司。
    但我們很願意自掏腰包花錢找律師,針對前陣子一些不實指控或個人臆測、人身攻擊的言論,
    希望大家可以在個人留言處公開道歉,為自己的言行負起責任,當孩子們的好榜樣。
    也不用特地辛苦的刪文,因為我們全數保留了。
    最後再次感謝支持Fun星球及質疑Fun星球的各位,給我們這麼好的機會,學習法律知識。
    更親自示範,教導小朋友如何面對生命中大大小小的霸凌。
    謝謝各位看完這近四千字的聲明稿,在這次的聲明稿之後,任何情緒性的言論,我們將不再回應,只會蒐證。

  • facebook上的工作機會不見了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20 18:00:01
    有 92 人按讚

    《#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研究快訊 🎉】 徐英碩醫師團隊,使用貼片裝置量測心電圖與胸腔起伏,以偵測睡眠呼吸中止症之研究,獲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刊登!
     
    「收到 #接受信 的那個瞬間,真的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這個是我第一篇在新光醫院從無到有生出來的 #原創性研究,也是我第一篇跟產業界合作的原創性研究,更是我第一篇跟雙和醫院睡眠中心劉文德主任,腦力激盪產生出來的跨院合作研究!」(新光醫院 徐英碩 醫師)
     
    這樣一個內科、耳鼻喉科、小兒科、精神科、產業界,通力合作生產出來的研究,事後回頭看也覺得滿神奇的。好的研究,從一開始的發想到最後的實現,原來需要這麼多人的努力。
     
    一路上不斷地充實自己,先靠新思惟的課程幫助把自己準備好,又能在適當的時機得到貴人幫助,才能得到這樣一點小小的成果,我心中對這些貴人們充滿感激。
     
    (⚠ 編按:徐醫師分享了非常詳實的投稿過程,從做研究、分析資料、找合作,到被退稿又重新投稿,直至成功發表,推薦細細閱讀原文!)
     
     
    ▶ 立即預約明年課程,接下來換你發表。
     
    ✓ 國際期刊 editor 與資深 reviewer 教你投稿重點!
    ✓ 怎麼做才最好,成敗關鍵 revision!
    ✓ 提供頂尖期刊範例論文,原作者讓你問!
    ✓ 提供過去的 revision letter,讓你學習參考!
    ✓ 資源稀少時代起步,給年輕伙伴的務實建議!
    ✓ 初學者最常用的統計,互動實作!
     
    2021 / 1 / 10(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立即了解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學員評價
     
    「吳昭慶醫師的授課風格就如外科醫師一般,一針見血,直指一篇論文價值的核心。更以身為 reviewer 的過來人經驗,指出了一般學術圈菜鳥易犯的論文寫作常見錯誤。其中最令我當頭棒喝的,是原來過去費時最久、最苦惱的部分,居然是 reviewer 懶得看的部分;而常常忽略掉的,才是他們在意的地方。」(吳靖農 醫師)
     
    「短短幾個小時,讓我可以輕易駕馭統計工具,面對常見的臨床問題,分門別類且快速地依循指引,跑出統計數據及圖表,這赫然是以前夢想無數次的統計學習方式,有效率、又容易,更重要的是,心中那堵統計高牆不見了!」(陳柏帆 醫師)
     
     
    👁‍🗨 課程特色
     
    【親切大師】國際級 editor / reviewer 的論文供您閱讀,並現場提問。將從 author 到 reviewer 甚至 editor 這一路可能遇到的狀況,系統性整理,節省您的時間、節省您的精力,機會難得!
     
    【不怕統計】素富盛名的「互動實作時間」,處理初學者最常用的無母數統計,畫出漂亮圖表,並實際操作,上手 ROC curve 與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在眾多助教與講師的協助下,統計不難。
     
    【課後回饋】除了課前提問,將由講師們仔細回覆之外。課後,蔡校長也將針對您所做的統計圖表,給予建議。用資深 reviewer 的觀點,協助您從「已經是自己做得最好的圖表」,再上層樓。
     
     
    🧑‍🏫 講者陣容
     
    【吳昭慶】神經外科頂尖期刊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 之核心編輯成員。從素人狀態起步,歷經 author / reviewer / speaker / editor,用研究與發表,讓世界知道自己的技術與專業。
     
    【吳青陽】從別人眼中的小手術 port A 開始,逐步登上外科第一名期刊 Annals of Surgery,發表多項獨到研究與專利,並有肺癌手術系列研究。用 PubMed 的足跡,榮耀自己胸腔外科醫師的身份!
     
    【蔡依橙】原創論文被引用破百次,領導制訂亞洲心臟電腦斷層 guideline 後,希望協助想在國際舞台發光的朋友,於是辭職創業,全心投入課程規劃,協助大量傑出校友,活出更好的人生。

  • facebook上的工作機會不見了 在 WhiteGX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1-08 16:00:18

    #小白 #Minecraft #魔獸與巨龍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白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Minecraft | 魔獸與巨龍 】 系列第61集,
    闖入佈滿怪物的恐怖迷宮😨卻讓我身上最重要的兩顆蛋蛋不見了😭

    喜歡影片的話 也給我留個喜歡並在下方留言區留言
    我就有機會送你愛心喔! 🙌🙌🙌

    ★ 點這裡『訂閱小白』得知最新影片消息
    https://goo.gl/18w7vk

    ★ Line貼圖 購買連結
    https://reurl.cc/XXzG97

    ----------------------------------------------------------------------------------------------

    ➔模組列表 : https://reurl.cc/D9l7G5

    ➔模組翻譯 : http://grant88.pixnet.net/blog/category/1832230

    ☀ 找到我

    ➤Plurk ➔ https://www.plurk.com/meow12120

    ➤ Facebook ➔ https://goo.gl/RBDk1e

    ➤Twitter ➔ https://goo.gl/uc41dP

    ----------------------------------------------------------------------------------------------

    ☀ 後製夥伴

    ➤ 後製 ➔ adobe Premiere Pro

    ➤ 錄製 ➔ Action!

    ➤ 剪輯師 ➔ 蔡先生

    ➤ 字幕 ➔ 榛果

    ➤ Music ➔ youtube工作室

    ----------------------------------------------------------------------------------------------

    ✴ 最後

    ♥ 假如喜歡我的影片可以按個喜歡 Like! ♥

    ✔ 想追蹤我的影片動態可以點訂閱喔!✔

  • facebook上的工作機會不見了 在 Agnes W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4-28 16:34:45

    *剛剛YouTube怪怪的,修改的時候影片就突然不能動了,
    所以重新上傳😭 留言都不見了嗚嗚嗚嗚嗚
    _________________

    嗨嗨大家~這個月真的是有史以來最高產的一個月XDDD
    這陣子其實一直過著「論文x找工作x上課x討論」這樣無限循環的生活~
    閒暇時間就是拍拍影片、剪剪影片,是我覺得最療癒的時刻😌
    這次的VLOG真的是日常到不能再日常哈哈~
    但想說可以趁這個機會跟大家聊聊近況,
    也讓陷入低谷、面臨畢業或找工作困境的大家有被陪伴的感覺!
    我相信星星只有放在對的地方才能發光發熱,
    否則只會變成流星隕落,一個不小心可能還會砸到一堆恐龍呢🤪
    那就希望你們喜歡這次的閒聊影片啦!大家一起加油💪!!
    _________________

    ⚠️ 本頻道影片著作權皆為 C'est Agnes(Agnes Wu)所有,
    非經正式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份內容,以任何形式變更、轉載、再製、散佈、出版、展示或傳播,違者將採檢舉等法律途徑;影片內容皆為我個人的想法,僅供大家參考:)
    ⚠️非常歡迎有禮貌且理性地討論,但惡意批評及態度不佳的謾罵者一律封鎖;惡意留言前請三思。網路裡代號暱稱或ID都視為代表行為人本身,均在法律限制之下。

    Music by Joakim Karud
    _________________

    * FTC: 非合作影片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 合作邀約請洽(Business inquiries):
    👉 cestagneswu@gmail.com

    * More about AG😊
    - Blog: http://cestagnes.com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estagneswu/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estagnes/
    _________________

    #avlog #dailylife #chattygrwm #邊化妝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