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excel計算到期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excel計算到期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excel計算到期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excel計算到期日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日寫呢啲]其實星期六冇出文,星期日先出,寫 電訊盈科 aka NOW台VIU台,真係咁好搵?咪又係蝕錢 1. 不過今日推呢篇,係上個星期寫的。Big Tech業績。遲?唔遲。一來我之前已經寫咗畀讀者,係今日先得閒寫「今日寫呢啲」。二來,出完業績都普遍跌。好似連續三季都係咁,我睇得好緊的。但跌先...

  • excel計算到期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5 06:27:53
    有 69 人按讚

    [今日寫呢啲]其實星期六冇出文,星期日先出,寫 電訊盈科 aka NOW台VIU台,真係咁好搵?咪又係蝕錢

    1. 不過今日推呢篇,係上個星期寫的。Big Tech業績。遲?唔遲。一來我之前已經寫咗畀讀者,係今日先得閒寫「今日寫呢啲」。二來,出完業績都普遍跌。好似連續三季都係咁,我睇得好緊的。但跌先好,你買齊貨啦咩?

    ==============
    一週年!月頭訂最抵!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9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

    2. 真係又做勞蘇王,好似由舊年第四季開始,推親Big Tech都畀唔少人話。話升得慢。我心諗,你冇撚嘢下話?

    3. 唔好計舊年疫情下狂升,我計今年,你買港股絶大多數輸錢啦。買美股嘅,理所當然應該贏錢(今年買美股都輸錢嗰啲好離譜,應該檢討下,訂Patreon保你平安),咁用指數睇,咪15-20%左右咯。我都已經唔同你計你係咪成副身家買股票,否則你1000萬身家拎10萬去買隻股贏一個開,回報係1%,唔係100%。

    4. 好啦,睇到啦嘛?買港股輸錢,美股嘅正路贏15-20%—我5隻Big Tech平均贏30%喎,贏晒你所有指數。買中Google嘅六成,Microsoft 亦都剛剛新高。我當你最黑仔買中Amazon,都唔使輸錢。

    5. 留意一樣嘢,Big Tech嘅profit margin好高。鬼唔知咩,一向都係高過其他行業。但個差距仲要越爭越遠。文入面有講點解。亦因為咁,股價咪長升長有。

    6. 另外,可能你會估到,profit margin最低係Amazon,業務模式有啲唔同,你諗都諗到網購唔係好和味,養一大堆倉佬車佬都幾係嘢。但,最高profit margin嘅,你又未必估到了

    7. 我篇文就同你講晒呢啲嘢,回顧展望,睇下業績點,點解普遍股價跌,同埋之後有乜挑戰。仲畀你睇晒啲數,呢個Excel你都可以攞走。我肯定就算你去用Bloomberg拎,花嘅時間你都寧願拎100蚊訂Patreon

    8. 根本就間間業績都超預期,但點解股價跌?扯,又唔係未試過,之前兩三次業績都係咁(所以點解我要次次睇)。怕高基數放慢?大佬,分析員唔會唔知呢啲嘢啦。

    9. 5間我都持有,話埋畀你知5間我會點排。當然最簡單就why not all,好貴咩?美股可以一股一股買喎。買齊都唔使6萬港紙。

    10. 你想睇極速評嘅,呢度:

    Apple—繼續單天保至尊
    Microsoft—繼續悶悶地贏
    Google —看點依然係YouTube同雲計算
    Facebook—又話冇人用?唔怕你杯葛,至怕Tim Cook
    Amazon—唯一一間差過預期,一出業績股價就跌7%

    11. 唔止,仲連偏門啲口嘅 Netflix Tesla Snap Twitter Pinterest都有埋!

    12. 你放埋一齊睇,更加見到多啲嘢。例如:

     Google入面只係YouTube嘅廣告收入,已經超過NetFlix成間公司嘅收入

     但,講到YouTube天下無敵,另一邊人人得以誅之,話冇人用嘅Facebook,廣告收入係佢4倍有多!

     另一方面,完全冇人留意Amazon嘅廣告收入,都有YouTube咁大了。好多人仲奇怪,乜Amazon有廣告收入架咩?靠網購開飯真係死得(當然仲有AWS貢獻好多)

     之又但係,Facebook 收入只係Amazon四份一 但賺錢仲多過Amazon!

    13. 呢啲Angle,就唔係你第二度咁易見到啦。

    ==============
    一週年!月頭訂最抵!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9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

  • excel計算到期日 在 會計人的Excel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04 20:34:03
    有 73 人按讚

    今日練習題:【Excel YEAR函數】整理公司固定資產財產清冊,財務預測計算折舊到期日

    ERP系統跑出來的財產目錄只有取得日期和耐用年限,想知道這些設備可使用的最後一年,以便編製資金需求,請參考文章計算。
    加入臉書社團、Line或Telegram群組有測驗檔案,還有參考答案喔!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cctexcel/

  • excel計算到期日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4-11 04:04:53
    有 1,312 人按讚

    美國有些保守派不斷地提一個理論,有些點已經近乎陰謀論。他們認為因應冠狀病毒的經濟封鎖,造成的損害,超過疾病本身,應該要停止了。廣播名主持人Rush Limbaugh滿滿徒眾,整天聽他散播這些理論,先是「民主黨騙局」,再是「有錢人的陰謀」,現在更直指美國的死亡人數造假,和中國的報少不同,美國是報多。這已經是胡說八道了。現在疫情這麼嚴重的情況下,美國都還有這樣的言論,而且還有很多人信服,請問美國要怎麼樣控制住疫情?

    但Limbaugh有一個點,值得討論一下。他要大家看一下加州。紐約很嚴重,但人口比紐約多很多的加州,相對沒事,雖然確診一萬多,但死亡病例才三百多,加州在疫情爆發前,每天正常死亡就有七百多人,比較起來,冠狀病毒並沒有那麼可怕。的確,對冠狀病毒憂心的人,應該要想一想,加州,甚至是之前擔心的熱點,華盛頓州,為什麼沒有像紐約一樣大爆發。不能解釋加州,就不能說服這些蠢蛋。

    幾個可能的原因。

    第一,群體免疫
    Limbaugh現在不敢真得否認病毒是騙局,所以他的理論是,加州在去年就已經有冠狀病毒傳播,所以加州大部份的人口已經有群體免疫力。可能嗎?現在加州要進行取樣檢測,確認人口裡有多少比例感染過病毒。只有真正隨機取樣驗人口,才能確定是否有群體免疫。上海的張文宏說武漢可能已經有群體免疫,但在大規模抽樣檢查有結果前,都只是臆測。而這種猜測,很可能是錯的。

    奧地利打算逐步解封,在解封前他們對人口做了隨機取樣,結果是約有1%的人口感染過冠狀病毒,疑似有免疫力。奧地利離義大利不遠,災情算不小的,也才驗出1%,離群體免疫力還遠得很。德國臨近比利時的一個小鎮,是冠狀病毒的熱點,他們也取了樣,驗抗體,結果有15%的人口感染過病毒。15%雖然看起來很多,但對冠狀病毒這樣高傳染力的疾病,離群體免疫也還很遠。所以加州真有可能有群體免疫力了嗎?

    武漢一千多萬人,以流感群體免疫力所需要的六成感染率,保守算要六百萬人感染才有群體免疫力,用更保守的1%致死率,武漢要死六萬人才有群體免疫力。全中國因冠狀病毒死亡的數字是三千多,我們不相信中國官方統計,所以武漢因為冠狀病毒而死六萬人,20倍以上的造假,雖然誇張,其實是可能的。但也就是說,如果要達到「武漢的群體免疫力」,要先死掉這麼多人,而且醫院要先被塞爆才有可能。加州如果去年就有疫情,而達成了群體免疫力,那死掉的人在哪裡?加州人比武漢還多,北加灣區和大南加地區,人口都和武漢不相上下,死掉的六萬人在哪裡?更不要說醫院根本沒有被塞爆的情況,正常得很。

    所有你看到「去年就有超高的類似流感,但非流感的通報案例」通通是假新聞,因為沒有這樣的數字,所以加州或是美國其它地方,不可能已經取得群體免疫力。

    不相信冠狀病毒是瘟疫的人,要面對一個很大的問題。你要怎麼解釋武漢?如果你不相信武漢,你要怎麼解釋義大利的倫巴底?如果你不相信歐洲人,你要怎麼解釋紐約?在下方的留言區,我貼一個紐約近幾年的平均每週死亡人數(包含全部死亡原因)和武漢肺炎的死亡人數,你如果能解釋這個巨大的差距,你再來講群體免疫力的理論。

    第二,疾病本身的隨機性
    冠狀病毒很新,我們有很多的未知。疫情大爆發的真正原因,不是很清楚地可以看出,也許是天氣,也許是衛生條件,也許是人口的生活方式,造成疫情嚴重程度的差距。但武漢、倫巴底、紐約,還有其它熱點,差異性太大了。中國大城像武漢,人口密集,某些地方衛生條件有問題,而紐約人和義大利人多肢體接觸,美國和義大利的老人,又多群聚老人院,都是可能原因。但這些可能原因,在沒發病的地方,也不罕見,所以也絕對不是爆發的主因。

    也許就是幾個超級傳播者,剛好在武漢、倫巴底和紐約,所以才變這麼嚴重。我們不知道,現在大概也查不出來了。

    但有一個紐約州長和紐約市長一直講的理由,絕對不成立。他們怪說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傳染開來,自然會是最嚴重。但第一和第二,有差這麼多嗎?以人口數來說,洛杉磯是第二大城,以人口密度來說,舊金山是第二密集,這兩個地方的疫情,和紐約都差遠了,不要再推委塞責了,尤其是那個市長。

    我認為第三的理由,才是真正加州疫情不嚴重的理由。因為病毒雖然有很多的未知,也有很多的隨機可能性,但它的高傳染力和不小的致死率,卻是不爭的事實。

    第三,時候未到
    R0 (唸R naught)這數據是傳染病專家用來量化一個人可以傳染給幾個人。R0 = 5左右,是一開始流行病學專家對冠狀病毒的預估,因為傳染病是指數型成長,一個人傳染給五個人,沒多久就會有驚人的數字。但也因為指數複利計算的關係,小小的R0差距,就可以有巨大的影響。你可以拿Excel驗算我下面的基本算術:

    R0 = 5, 10輪傳染就會從一人,變成兩百三十萬人染病
    R0 = 4, 10輪傳染就會從一人,變成一百九十五萬人染病

    差距不大,但再往下看。

    R0 = 3, 10輪傳染就會從一人,變成二十六萬人染病
    R0 = 2, 10輪傳染就會從一人,變成二萬人染病
    R0 = 1, 10輪傳染就會從一人,變成512人染病

    這比較的巨大差距,就是為什麼傳染病學家要把R0壓到一以下的原因。

    但這R0並不是一個病毒獨特的身份證字號,就算是同一個病毒,也會因為環境的不同而會不同。想像地球上每一個人的距離與來往都很遙遠,都保證病毒無法從一人跳到另外一人,那就算這病毒傳染力再強,R0也是零。這就是為什麼社交隔離這麼重要,嚴控人與人的距離,可以壓低R0,不只如此,加長社交距離,還會減緩傳染速率。有些密集往來的地方,10輪的傳染,也許在10天就達成,但在某些地方,卻要花上十個星期。

    如果對指數成長的認知正確的話,就知道紐約和加州的不同結果,很可能就是環境和政策造成的R0差距。三月三日,舊金山市長發佈衛生緊急命令,同時間,紐約的大顆呆市長卻要大家正常生活,不要受病毒影響,好好上街消費。一來一往,就不知道把R0弄成多大的差別。

    但R0變小,還是沒有小到可以讓病毒撞牆而自然消滅。所以我們在觀察加州的情況時,要注意的一個結果是,「時候未到,言之過早」。指數型成長還是在進行,只是腳步比較慢,慢慢地,基數變大的時候,數字也會成長驚人。日本就是一個例子。也許是日本人的衛生習慣,也許是日本人不喜麻煩人的生活態度,更也許是日本的天氣,日本的病例數一直都不高,但日本並沒有社交隔離,R0雖小,也並沒有小於一,所以現在就是基數變大的時候,「日本敗象已露」。我們可以預期,日本再不強制居家隔離、「封城」,病例數會變很多,醫院也終於會被擠爆。

    但總地來說,也許還有其它的理由,也許加州就是得天獨厚也不一定。但我認為病毒有許多的未知,R0雖然變小,但還是大於一,在有解藥、疫苗之前,不要大意地認定加州已經壓平曲線,或是已取得群體免疫。現在放鬆管制,一定會有地方又變成紐約的慘狀。

    經濟的問題雖大,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先解決傳染病的問題,再來談救經濟的事。

    話說回來,全世界如果要救經濟,下一步,正好是朝向台灣的方向前進。我們幾乎可以認定,台灣現在是「傳染病前」的情況,R0肯定小於一。在沒有解藥、疫苗前,R0要維持在一以下,就要靠大規模的追踨、檢測。一旦發現可疑案例,立刻隔離,連就醫途徑都要隔離,確保不變成傳染的源頭。而且因為不明可疑案例在何方,所以口罩、洗手、保持距離、禁止大規模集會這些都要做。這些舉措,台灣都做得很好。

    美國真得要解封救經濟,得要等到R0壓低到政府可以大規模追踨、檢測的時候,並且有資源隔離疑似病例的那一天。但美國距離台灣的現況,還遠得很。現在還不是解封的時候,甚至連預估時程都太早。真要我說,中國多數地方,也都不能算已經把曲線壓平到台灣的情況,但沒人知道中國的真實情況。

    台灣人要珍惜這了不起的現況!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