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evidence-based醫學中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evidence-based醫學中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evidence-based醫學中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evidence-based醫學中文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507的網紅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Tina Lin PhysioTherapi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Controlholic控制狂的碎碎念:D】 記得Mark曾說過一句話:「教給病人一百種運動,然後十指交扣祈禱,希望他們可以從中好起來。這不叫做運動治療,這叫碰運氣。」 那該怎麼辦呢? 的確自古以來,介入方式的療效,是「try & error」試出來的,像大家都很熟的神農。不過現代醫學,為了...

evidence-based醫學中文 在 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TinaLin Physi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17 08:34:41

【Controlholic控制狂的碎碎念:D】 記得Mark曾說過一句話:「教給病人一百種運動,然後十指交扣祈禱,希望他們可以從中好起來。這不叫做運動治療,這叫碰運氣。」 那該怎麼辦呢? 的確自古以來,介入方式的療效,是「try & error」試出來的,像大家都很熟的神農。不過現代醫學,為了...

  • evidence-based醫學中文 在 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Tina Lin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06 00:13:27
    有 141 人按讚

    【Controlholic控制狂的碎碎念:D】

    記得Mark曾說過一句話:「教給病人一百種運動,然後十指交扣祈禱,希望他們可以從中好起來。這不叫做運動治療,這叫碰運氣。」

    那該怎麼辦呢?

    的確自古以來,介入方式的療效,是「try & error」試出來的,像大家都很熟的神農。不過現代醫學,為了降低偏誤且同時提升療效,實證醫學的診療模式應運而生。David Sackett醫師於1997年發表了Evidence-Based Medicine一文,文中提到應將好的文獻證據、醫療人員的臨床經驗、以及患者的期望三者相結合:

    1. 好的文獻證據:藉由可驗證的臨床研究實驗以及統計方法,能夠補足個人傾向或是既成印的偏差。

    2. 醫療人員的臨床經驗:藉由臨床邏輯推理,與累積的直覺,能夠補足當某些臨床問題,尚未有足量研究提供佐證的狀況。

    3. 患者的期望:例如一樣是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後,年輕且活動需求高的患者 V.S. 年長活動需求不高的患者,對自己的期望,以及想要的恢復程度是不同的。

    也許對某些人來說,恢復個六成,能從家裡走到便利商店來回即可;但有些人想要旅遊、爬山。因此術後要轉介到什麼程度,也會有不同的需求。每個人對自己負責的決心,也有很大一部分影響。

    所以什麼叫做不碰運氣的運動治療呢?

    按照實證醫學的架構,文獻佐證自不必說,而若患者也很有動力,接下來,醫療人員的「臨床邏輯推理」,就是關鍵之一。

    盡可能收集患者的病歷資訊、有技巧的問診與檢查、將患者的症狀或蛛絲馬跡與我們懷疑的真正原因進行假設與驗證,最後查明真兇——就像偵探在做的事情——這就是臨床邏輯推理。當找到造成疼痛問題的真兇,就等於得到「診斷」。

    只是,如果要處理的是跟「動作」相關的問題,在一般解剖結構診斷之外,更會需要動作系統診斷。

    動作系統診斷的概念,出自Kinesiopathological model,中文可以理解為「動作病理模型」。 Ludewig等人在2013年發表的文章中,曾比較Making a movement system diagnosis vs a patho-anatomical diagnosis:找出動作系統的診斷,和找出解剖病理結構診斷有何不同?

    兩者本質上的差異,就是「標的不同」。簡而言之,看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那就需要「不同類型」的標籤方式。一類是找出「什麼動作」造成疼痛,一類是找出「哪個身體結構/組織」在喊痛。

    例如,同樣AB兩位解剖結構診斷為「腰椎椎間盤突出」的病人,A在彎腰的時候會引發症狀,但B則是在後仰的時候才會引發症狀。可能這兩位患者受到破壞的結構:椎間盤,需要的治療一樣都是手術,但是這兩個人所需要的「運動治療動作」,一定會是不一樣的。

    邏輯是這樣:對於運動治療來說,因為主體是動作,所以必須得找出「動作診斷」。有了「動作診斷」,再依據「動作診斷」設計出個人化動作來進行治療,如此可算得上盡人事,聽天命的解答了。

    因此 Movement is medicine 這句話我超級同意。但是否所有Movement都可以算得上medicine?

    有些運動設計邏輯,屬於給予「維他命」,整體的增加身體適能。而運動設計邏輯,若是包含經由一連串的臨床邏輯推理獲得的結論,其「針對性」非常明顯,那才能歸類是「藥物」等級的運動。

    「有用到」「有練到」 跟「針對性」是不一樣的。這沒有好壞之差,看要處理的問題不同,就用適合的方式。

    「動作系統診斷」的內容,包含標示出:出問題的身體部位、出問題的動作方向、在哪種閾值/負荷量出問題、互為協同肌中的一群肌肉組合中,誰代償了誰?互為拮抗肌中的一群肌肉組合中,誰抑制了誰?沒有拮抗肌的那類肌肉中,誰失去了前饋收縮的正常神經生理角色?埋藏在動作系統中造成失控代償的結構(可能是跟關節相關的、可能跟肌筋膜相關的、可能跟神經滑動相關的...)有哪些?

    當把這些來龍去脈搞清楚,找到「動作診斷」,並且依據這些診斷設計出來的運動,對我來說才稱得上是movement medicine。這也是身為一個物理治療師,希望能無愧於教我的前輩,一直努力在堅持的事。

    #KineticControl #movementismedicine #movementcontrol #Mark是KC的其中一位創辦人

  • evidence-based醫學中文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30 22:40:46
    有 979 人按讚

    <<主治醫師的第一周:中耳炎也要花15分鐘…..>>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大醫院裡的urgent care,中文翻成急門診。在美國除非你有公共保險像是medicaid,一般都會避免去急診,於是有了urgent care的制度:專門處理有點急又不太急的病症。營業時間也故意跟一般門診錯開,大部分是傍晚開到晚上(美國晚上很少有門診)。

    也因此在urgent care看的病種類很廣(一半的病會在急診看到、一半會在門診看到),對我這個初出茅廬的主治醫師來說,是個很好的開始。學習曲線直線上升✈✈。

    我們的urgent care因為在醫院裡,工作時間比一般社區urgent care長:早上11點到晚上11點。地點就在急診隔壁。急診護士triage後常會將病人直接送到這裡(但有時醫師評估之後會再把病人轉回去)。病人常在11點關門前才出現,工作到半夜12點1點是很平常的事。聽護士說冬天常要看到半夜兩三點……抖😟。不過好險我們跟急診一樣是算時薪的,over hour也一樣有錢拿。

    因為COVID的關係,現在病人量是平常的2/3。在這個時期開始剛好給我更多時間上手 ❤️

    第一個禮拜我一個小時看兩個病人(包括寫病歷)。職前訓練時,medical director說據研究,一般小兒急診合理的病人數是每小時1-2個病人; 我們因為acuity較低,平均下來每個provider每小時是看3個病人。

    Urgent care不像一般門診能夠follow up病人,風險較高,因此需要詳細解釋病情、告知注意事項,包括甚麼時候該去看門診、甚麼時候該去急診。任何的主訴就算只是耳朵痛,我也一定會做詳細的身體檢查,很怕漏看。

    以兒科常見的中耳炎來說,並不是每個耳朵痛的孩子都是中耳炎。就算是中耳炎也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治療。許多中耳炎都是病毒感染,不需要抗生素。治療方向跟年齡、單邊雙邊以及症狀有關。這些我們都要跟病人討論。不然病人會覺得為什麼上次拿到的是十天的抗生素,這次卻只有五天,或是不開。

    在醫院工作最大好處是常見疾病都有evidence based guideline,會隨著研究更新,也有很多online class跟workshop可以參加。

    醫師有兩個最重要的武器,一是知識、一是經驗。醫學日新月異,許多過去認為正確的作法會被推翻。即使是基層醫師,也需要大量閱讀文獻跟吸收新的知識。院方的guideline可以幫忙簡化並加速這個過程。

    我下個月開始也會在一個大型社區中心(聯合診所,30幾個醫生)看診,在醫院學到的新知剛好可以用到社區裡。對我這個喜歡evident based medicine、看文獻,同時也喜歡在社區工作的菜鳥主治來說,這樣的組合真的是太夢幻了🌈(灑花🌺🌺🌺)。

    不過......現在光一個簡單中耳炎我就可以跟病人講個15分鐘 …. 加上covid時期,病人只要有任何screen positive(包括輕微發燒),我們都是全套隔離(N95、護目鏡、隔離衣、手套),進出診間相當麻煩。老實說以這樣的速度,我是有點擔心冬天來了怎麼辦🤣記得以前在教學門診,看到許多有經驗的醫師看病真是又快又詳細。解釋病情時也是一口氣就能揭露所有病人需要知道的資訊,相當厲害!!目前我最需要的是建立一套自己的work flow,將常見系病需要cover的東西系統化,就比較不怕漏看、漏講囉😊

    照片一: 診間一隅
    照片二: 敝院中耳炎治療方針

  • evidence-based醫學中文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14 16:58:30
    有 1,468 人按讚


    後補,發出此帖文後,收到一位讀者的訊息,稱「無國界醫生」在捐款人通訊電郵裡,有提及他們做過的事情,為公平起見,在這裡也轉載一下,大家自行解讀。

    注:以下係節錄,在「無國界醫生」的臉書及其網站都找不到,Google 也找不到,如果是真,他們也算是終於為香港做了應做的事。

    「An MSF emergency team arrived in Hong Kong at the end of January to start a new project. Their focus is community engagement with vulnerable people, for example those more at risk of developing severe infection such as the elderly. It also includes those who are less likely to have access to important med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This activity is similar to the services MSF provided in Hong Kong during the SARS outbreak in 2003.

    Our teams have already conducted sessions with street cleaners,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and the visually impaired in recent weeks. Through face-to-face sessions, our team is able to share up-to-date, evidence-based medical information, but are also there to listen and answer the many questions people may have. We are also providing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with simple coping mechanisms that can help manage the stress and anxiety a new outbreak brings. You may have seen that global supplies of medic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re stretched thin. MSF is sending one tonn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to Hong Kong St. John Ambulance. The staff are transporting high-risk cases, and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they have the specialised protection they need to work safely.

    MSF is also shipping specialised medical protective equipment to Wuhan Jinyintan Hospital in the capital city of Hubei province in mainland China, the epicentre of the outbreak. Weighing 3.5 tonnes, these supplies are being dispatched from MSF Supply in Brussels, Belgium through the Hubei Charity Federation to reach the hospital where they are very much needed.」

    「無國界醫生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工作

    過去一個月,有關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新聞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我們希望您一切安好,身體健康,並想藉此機會向您介紹無國界醫生應對這種新疫症的最新消息。

    無國界醫生一支緊急救援隊伍於一月底抵達香港展開新項目,主要是接觸社區內的脆弱人群,如長者等較容易出現嚴重感染,以及較難獲得重要醫療資訊的人,包括基層人士。2003年香港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又稱沙士或非典型肺炎)時,無國界醫生也曾進行類似的工作。

    這兩周,我們分別與街道清潔工、難民和尋求庇護者以及視障人士進行健康教育對談,分享最新的實證醫療資訊,同時聆聽和解答他們的疑問。我們也通過心理急救,協助人們掌握簡單的技巧,以應對疫情帶來的壓力和焦慮。

    您可能也知道,全球的醫療防護裝備供應相當緊張。無國界醫生正運送一噸個人防護裝備到港,捐贈予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該機構的人員有機會接送懷疑感染患者,因此,確保他們能有專門保護安全地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無國界醫生正運送專門的防護裝備到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內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這批重3.5噸的醫療物資,已從無國界醫生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物資供應中心出發,將透過湖北省慈善總會送往急需有關醫療物資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

    您可以按此進入我們的網頁,瀏覽有關防疫措施的影片和 COVID-19 的醫學資訊。我們將在這個專頁定期更新我們的應對工作,以及實用的健康教育資訊。我們希望這些資訊有助您在這段期間,照顧好自己和摯親好友。


    一切安好

    無國界醫生(香港)」

    ———

    以下是原帖內容:

    我純粹有少少好奇,到底這幾個星期,那個很有國界的「無國界醫生」,有沒有為危難中的香港,做了些甚麼?

    於是我上他們的 Facebook 看看,中文版的專頁,十一月以來就沒有更新。再訪其網站,見到這篇文章: https://www.msf.org/msf-update-2019-ncov-coronavirus-outbre…

    有呢段: An MSF team is being sent to Hong Kong with an initial focus on health education for vulnerable groups, such as the elderly and other at-risk groups. (無國界醫生的一支隊伍,正被派往香港,最初的工作重點,是為弱社群,如老人和其他高風險的人士,提供健康教育。)

    其實而家香港醫護及社區,最需要個人防護物資,唔係對高危人士的健康教育講座。醫療連 PPE 都無,但都唔見 MSF 有乜嘢行動,只係提及 2003 年,捐咗四十箱醫療保護物資畀醫管局。2003 年,2003 年,2003 年⋯⋯

    要強調,捐款畀 NGO,唔係交易,唔係買賣,更唔等同買保險,你捐咗款,唔代表對方要為你做事情。

    但想一下,從去年到今天,香港人以前幫過嘅國際大型 NGO,又有幾多會喺香港危難之際,對香港伸出援手,而唔係單純當你係提款機?

    人道危機,唔出聲。

    醫療危機,唔幫手。

    係啊,確實幾失望。

    注:呢張相,係 MSF 喺 2003 年影嘅,佢哋 2003 年時,送咗 40 盒醫療物資畀醫管局,來自佢哋個網站。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