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鈞的專家會客室】小小吸管背起世界使命!農廢料甘蔗渣和咖啡渣竟化身國際級環保吸管?黃千鐘點石成金的創業之路,用良心餐具征服全球五大洲!
水深火熱是近年地球的氣候寫照,像是各地屢創新高的熱浪侵襲、嚴重乾旱或豪雨洪水、森林大火等,甚至是傳染疾病肆虐,這些都與過度排放溫室氣體後,在極端氣候下所衍生出的...
【凱鈞的專家會客室】小小吸管背起世界使命!農廢料甘蔗渣和咖啡渣竟化身國際級環保吸管?黃千鐘點石成金的創業之路,用良心餐具征服全球五大洲!
水深火熱是近年地球的氣候寫照,像是各地屢創新高的熱浪侵襲、嚴重乾旱或豪雨洪水、森林大火等,甚至是傳染疾病肆虐,這些都與過度排放溫室氣體後,在極端氣候下所衍生出的相關災情。正視氣候變遷的嚴重性,無疑是全球刻不容緩的議題,若想要減緩情況持續惡化,就必須得要積極減少碳排放量及增加資源使用效率。而不僅是台灣之光,且已於世界發光的環保餐具品牌「100%植」,品牌創辦人黃千鐘先生,即應用所學專長攜手專業團隊,一路從原料、科研、設計至開發,按步謹慎考量產品生命週期,秉持永續發展理念,努力為極端氣候、資源耗盡、塑膠污染等議題,以行動盡心盡力,其創新思維與毅力,實令人感佩。這回,即力邀100%植創辦人黃千鐘先生,與我們分享他精彩的創業故事!
📌創辦人黃千鐘簡介
鉅田潔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 碩士,邦泰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主管,緯潤綠色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主管,致力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以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ESG 的概念作為企業經營的核心理念。參與海內外各大展出,獲獎無數。
📌Q1:成立「100%植」餐具品牌的初衷為何?
創辦人黃千鐘,就讀大學和碩士班時期,於朝陽科大應用化學系,專攻高分子材料科學相關技術,長期關注國際原料研發。就學時期,曾隨指導教授進行田野調查,進行鳳梨樹葉表層的組成物是否能作材料方面之研究計畫,實地參與才發現農產作業時所產生的相關廢棄物,長期都靠焚燒方式處理。因而開啟了將農業廢料再製的念頭,以減少因燃燒而產生空汙問題。學成後便投身於農業廢棄物再製之環保材料研發事業領域中
2009年完成的碩士論文「利用香蕉纖維補強生物可降解綠色複合材料之探討」,此篇論文研究成果更在十年後2019年獲頒高分子期刊傑出論文獎。亦於2018年創立鉅田潔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誕生「100%植」品牌,提倡循環再生的無塑生活,將廢棄植物纖維材料如甘蔗渣、咖啡渣、茶葉渣等多種植物纖維,製成食品盛裝容器。如一次性吸管、餐具、杯蓋等,不僅協助解決農民苦惱的農業廢棄物問題,使用植物纖維製成的商品,即使燃燒後也不會有環境污染的疑慮,當掩埋後還能轉化成水、空氣與胺基酸。突破傳統應用的塑膠製之一次性餐具,其所造成的環境問題甚巨,而品牌的代表之作「甘蔗渣吸管」,也是首家以甘蔗為主原料生產吸管的指摽企業
📌Q2 :植物纖維環保餐具面臨哪些現實挑戰?
製造環保產品的成本遠高於塑膠產品,因為塑膠製品具有龐大的使用規模,加上輕便又便宜的特性,大量製造自然拉低了生產成本。然100%植是採用天然植物纖維所製成的環保產品,完全選用農業廢棄物作為原料,而生產加工的機器則是採用塑膠混煉加工設備,因機器本身並非專為植物纖維餐具所開發設計,將新料以舊機製造,受失誤率影響便影響了製程速度。期間必須不斷更改配方,以提高生產效率,這就是品牌初期所面臨的棘手挑戰。此外,歐盟法規日新月異,商品為符合標準,所有製程環節只能不斷增進技術。為求謹慎,更與母校朝陽科技大學進行產學合作,以持續研發及更新植物纖維再利用的技術
📌Q3: 「100%植」的市場區隔與潛力為何?
隨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市場上的環保餐具選擇,以紙餐具、木餐具,或金屬餐具為多,雖相較於塑膠類材質環保,但在製程還是會使用到「新資源」,如砍樹或各類金屬。而「100%植」則是訴求每項產品皆要符合「減少碳排、資源減量、追求生態效益 (Eco-effectiveness)」 的設計考量,在產品的設計上,希望都能從源頭改變起,並透過生命週期思維的角度切入,考量資源循環的過程及生命終期
從原料選用時期,即以減少浪費地球「新資源」為原則,降低對原生材料的依賴,選用農業廢棄物再利用,轉變成永續的材料,同時也能幫助當地農民處理惱人的廢棄物問題。於加工製造過程中,也要符合潔淨技術的之原則,不使用一般工業烘乾製成,以減少烘乾機產生的碳排放,而是向農民租借閒置的玻璃屋,利用太陽能日曬方式處理廢棄物,並使用現有的塑膠混煉加工設備,而非重新開發新機器,藉以提升塑膠加工設備的使用效率。在所有的製程中,皆未添加任何化學加助劑,這些一次性餐具使用完後,在土壤中可被微生物分解,最終分解成水與二氧化碳,還能成為土壤的養分,真正實現對環境友善的生物循環
📌Q4: 「100%植」所應用的材料與環保特色為何?
目前「100%植」已成功處理十分廣泛的台灣農業廢棄物,如甘蔗渣、咖啡渣、竹子渣、茶渣、香茅渣、檜木渣、黃豆渣、芭樂籽渣、葡萄渣等,未來目標則欲延伸進行海外農業廢棄物之處理。公司的核心技術以Bio材料研發為主,即將農業廢棄物原料化應用於各類型的產品,研發更符合法規,以取得認證標章。目前品牌研發之品項有植物纖維吸管、植物纖維餐具、植物纖維永續瓶與植物纖維食品盛裝容器等,還有咖啡渣鞋、甘蔗渣椅產品等創意商品。當前仍持續開發植物纖維系列之減碳產品,預計推廣應用於各產業中
⚠️完整內容 http://kaijun.com.tw/
#凱鈞的專家會客室
esg法規台灣 在 今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知道籠飼雞蛋是怎麼來的嗎?
養殖業者將母雞關在狹小空間,不良的養殖環境造成羽蝨問題嚴重,且對母雞施以藥物,而引發藥物殘留的問題。
不改善母雞的飼養環境造成的惡性循環,造成消費者陷入食安問題之中。
🔥 ESG 永續台灣
跟上ESG浪潮!加入《ESG永續台灣》FB粉專、開啟追蹤
https://bit.ly/3axjcz4
esg法規台灣 在 台灣金融研訓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會不會好奇台美經濟關係未來的展望和走向?
想知道金融業將在台美關係中扮演什麼角色嗎?
來~這一期《#台灣銀行家雜誌》給它看起來 👉 https://tabf.pse.is/3m6gs8
---
睽違 5 年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會議(TIFA)在6月30日落幕後,為了從美國的角度了解台美經濟合作的更多機會,《台灣銀行家雜誌》第 140 期專訪了美國在台協會 AIT 經濟組副組長 #邵藹帝(Arati Shroff)女士。
雖然在TIFA結束後,還無法推斷台美之間若討論金融合作倡議具體內容會是如何,不過,台美仍會持續就一些美方提出的關切領域密切合作,像是金融業以及投資與法規透明度的相關議題。
Arati Shroff 女士表示,最近有兩個重新受到關注的領域都很需要金融業協助。分別是「#環保」和「#勞工保護」,
這兩個領域和台灣政府近年積極耕耘的 #ESG(環境、社會、治理)很大的關聯,而金融業可以大幅影響這些領域的升級門檻。
Arati Shroff 女士也發現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正在提升,而且她對台美經濟發展方向相當樂觀,認為台灣是信賴可靠的夥伴。台灣與美國和整個西方世界的關係改善,似乎不會只是短期趨勢。接下來深化台美信任與合作的各項工作,將打造一個良性循環,讓台灣的發展邁入下一個階段!
🌎 閱讀全文:〈專訪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經濟組副組長Arati Shroff——讓金融業站穩推動產業變革關鍵〉👉 https://tabf.pse.is/3m6gs8
#台美友好 🇹🇼🇺🇸
#再次感謝AratiShroff女士接受銀行家雜誌採訪 ❤️
esg法規台灣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廣編企劃 【全球低碳轉型,企業如何布局綠能新契機】
台灣電力緊繃,再生能源議題備受關注。當台灣產業走向國際,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低碳轉型趨勢,企業如何回應全球供應鏈減碳要求,超前部署?
2021年,台灣實施「用電大戶」條款,規範契約容量5,000kW以上用戶,必須在5年內設置契約容量10%的再生能源,預計有300多家企業受到影響,但究竟綠電要怎麼買、跟誰買?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洞悉全球ESG綠能趨勢,盤點國內法規與國際市場需求,提供綠電布局建言,為企業在低碳經濟的綠能浪潮中開創新契機。
用聽的,請在Apple Podcast搜尋「KPMG知識音浪」節目
點此收聽 👉 https://apple.co/3j0ynaf
KPMG in Taiwan 安侯建業
立即了解更多👇
#KPMG安侯建業 #KPMGTaiwan #KPMG知識音浪#綠電 #綠能 #安侯建業 #低碳轉型 #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