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emt-1是什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emt-1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emt-1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emt-1是什麼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916的網紅趙惠雯言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考完EMT-1之後】 完成EMT-1受訓後,不少親朋好友問了一些問題,想說不然來整理個QA,除了做個紀錄,也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Q1:為什麼想去考? A1:這大概是第一個、也是最多人問的問題。 我覺得我有很多奇妙的想法,常常是在播新聞的時候跑出來的,像之前突然想畫貼圖,還有這次去考緊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單元主題:從羅浮到服務員 邀請來賓:孫茹蕙 夥伴 高雄市182團快樂童軍團 行義團團長 高雄市明華國中 童軍教師 孫茹蕙夥伴,其實我不認識他,只有幾次在fb留言互動的經驗,看她動態上的照片,表情總是冷冷的,前陣子看他要上來台北服務「10401羅浮考驗營」直接留言問他要不要來電台專訪一...

emt-1是什麼 在 We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0-07 15:53:40

【考完EMT-1之後】 完成EMT-1受訓後,不少親朋好友問了一些問題,想說不然來整理個QA,除了做個紀錄,也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IG有字數限制,稍微刪減一下,有興趣的朋友直接移駕臉書參考完整版文章唷🥰🥰🥰 Q1:為什麼想去考? A1:這大概是第一個、也是最多人問的問題。 有一次播新聞的時候...

emt-1是什麼 在 蜜₍₍ ( ๑॔˃̶◡ ˂̶๑॓)◞♡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9:37:30

《EMT-1救護員》 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財富、是友情、是愛情、還是健康? 人家說有了錢就能無憂無慮, 也有人說有個愛我的人疼我我就滿足了, 更有人說我這輩子能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友 我就沒有遺憾了⋯其實這沒什麼對錯之分對。 還記得有天有人告訴我: 「蜜蜜你知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嗎, 你現在能...

emt-1是什麼 在 Eilee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23:57:07

終於拿到EMT-1👏 在這以前根本沒碰過任何醫療的事物 不知道什麼是緊急救護 不知道如何評斷生命徵象 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包紮骨折固定 不知道當發生一件危急的事要怎麼救人 怎麼知道Ked、長背板、GCS是什麼 開始這魔鬼訓練 一直狂學新知識 跪到腿噢ㄘㄟ ㄧ直重覆練習著各種單項 每天上完課還去駕訓班 回...

  • emt-1是什麼 在 趙惠雯言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26 21:26:24
    有 547 人按讚

    【考完EMT-1之後】

    完成EMT-1受訓後,不少親朋好友問了一些問題,想說不然來整理個QA,除了做個紀錄,也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Q1:為什麼想去考?
    A1:這大概是第一個、也是最多人問的問題。

    我覺得我有很多奇妙的想法,常常是在播新聞的時候跑出來的,像之前突然想畫貼圖,還有這次去考緊急救護技術員,都是這樣。

    有一次播新聞的時候,那天RD突然連續有兩三則都是車禍、意外的新聞,所以我大概連續講了兩三次「趕緊打119將男子送醫」、「救護人員到場,緊急把男子送醫」,接著就冒出「如果我是119不是很好嗎」這樣的想法,所以就跑去考了😂😂😂

    Q2:妳考這個是什麼?可以做什麼?
    A2:EMT(救護技術員)受訓順序由淺至深分成EMT-1(初級救護技術員)、EMT-2(中級救護技術員)、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考到後,當然可以加入緊急救護行列,跟著救護車出勤,不過也不代表考了就一定得去當119,多學會一件事情沒什麼不好的,除了一直跪著膝蓋很痛之外,暫時想不到有什麼壞處。

    從最淺的EMT-1(簡稱T-1)開始受訓,T-1合格後,可以執行的內容包含:

    「呼吸道」:徒手打開呼吸道、建立鼻咽呼吸道(插鼻咽管)、建立口咽呼吸道(插口咽管)、抽吸(Suction)

    「呼吸」:氧氣鼻導管(Nasal Cannula)、簡易型面罩(Simple Mask)、非再吸入性面罩(Non Rebreathing Mask、NRM)、甦醒球(AMBU)

    固定術、脫盔、上頸圈、上長背板、止血包紮、骨折肢體固定、燒燙傷、辛辛那提中風指標

    往上進階到T-2、T-P,才能夠給藥,或者靜脈注射(IV)、做更進階的處置;另外,別懷疑,使用血糖機必須要T-2以上才可以,所以我是不能幫人按血糖機的(這是滿奇怪的沒錯,但按照規定就是不行😞😞😞)

    另外CPR,還有AED的使用,也都會在訓練範圍內。

    Q3:考了這個,妳要轉行嗎?
    A3:短期內應該沒有這個打算,我還是會好好待在新聞業的,不要擔心🤣

    Q4:妳是自己去考嗎?有被認出來嗎?去上課的都是怎麼樣的人?
    A4:對,我是自己默默跑去報名,連我爸媽都不知道,每天上課都很累,像一個頹廢的阿姨,完全沒有人認出我喔哈哈哈哈😅!

    班上同學有一部分是海巡人員、還有職業軍人跟護士,跟我一起搭的是一位呼吸治療師。

    Q5:我也想考,可以去哪報名?報名費會很貴嗎?要上幾天課?多久可以拿到執照?
    A5:我當時是去衛福部緊急醫療管理系統(https://ems.mohw.gov.tw)找開課資訊的,消防局也會開課,但一年只開一次,費用可能會比較親民,但相對會比較搶手、一個班的人數也會比較多,需要比較多人輪流使用器材(當然也包括安妮😂😂😂)

    除此之外,主管機關也委託醫院、或是一些民間機構協助訓練課程,開課的頻率比較高,但收的費用也高一些,大約五千元到七千元不等。

    訓練天數不一定,T-1總訓練時數就是40個小時,有的課程會拆成好幾個周末假日去上,就會需要上好幾個禮拜的課才能考試。

    我這次報的班是一天上10小時的四天課,好處是集中火力四天結束,長痛不如短痛,缺點是真的很累很累很累,因為要上的東西不少,中間幾乎不太會有喘息的時間,累到連飯都不想吃😵😵😵

    Q6:上課要注意什麼?考試怎麼考?會不會很難?
    A6:T-1課程除了一點點需要抄筆記的學科之外,大部分都是要動手操作的術科,所以記得穿輕便衣物,不要穿裙子或高跟鞋、皮鞋,你會恨死自己,我連續四天都穿牛仔褲、布鞋跟棉T,活動方便👍

    然後因為上課會很累(至少我來上的這班,很累),務必睡飽、吃飽,上課前就先吃完早餐,因為開始上課後就不會有時間讓你吃,吃飽才有體力跪+按CPR。

    另外,因為緊急救護是team work,你的夥伴非常重要,請好好跟他培養感情,因為受訓的40小時都會跟他一起度過。這次我的夥伴是一位呼吸治療師,當我不斷搞錯鼻導管戴法時,他大概不厭其煩教我100次吧😅😅😅

    考試內容會有一些情境,包含車禍、溺水、癲癇、火災、中風、急性冠心症等等,我考試的時候是16題抽一題,然後實際操作。建議主手、副手的工作跟流程都要熟悉,因為考官可能會突然叫你換手,如果你只熟主手/副手其中一項,就會突然卡住直接再見。

    難易度的話,還是有分比較難的跟比較簡單的,精確點來說應該是比較複雜,像是溺水跟急性冠心症就比較複雜,因為一個是CPR後會活過來、必須重新做一次評估,另一個則是原本活著、後來必須CPR,流程會拖比較長一點(就要跪比較久😅😅😅)。

    Q7:妳覺得最困難的是什麼?
    A7:真心覺得困難的是包紮,三角巾真的很難,以前美勞課我最害怕摺紙,我永遠搞不懂正面、反面。

    但因為我怕針也怕血(抱歉我真的很沒用),插鼻咽管跟口咽管我都覺得有點恐怖,上課偶爾會看到一些非常血腥的照片,真的還是頭皮發麻。

    以前跑社會的時候偶爾也會有一些相關畫面,但通常都打馬處理,這次我坐在最前面,而且都來受訓了,才沒有打馬賽克這件事情,照片放出來真是想閃都閃不了。

    Q8:有什麼心得?
    A8:上課後發現有些錯誤的觀念還真是普遍流傳,例如癲癇,從小就被教育遇到癲癇患者要趕快在他嘴巴裡塞東西,但其實這樣可能會害患者窒息。可能宮廷劇看太多,以為咬舌會自盡,很多人擔心患者咬到舌頭會死,硬要把患者嘴巴打開,但患者在發作瞬間時,如果咬到就已經咬到了,沒咬到的話也不會再咬到,用力去控制患者、甚至想把患者嘴巴打開,只會害彼此受傷(音樂請下),而且就算真的咬到舌頭,黏膜部位縫合後癒合的速度比手腳受傷都還快一點,因此就別費心去控制癲癇患者了,幫他排除周邊危險物品、直到發作結束後送醫,比較實際。

    Q9:妳還會往上接受T-2、T-P訓練嗎?
    A9:暫時沒有考慮,畢竟接下來要學得跟注射有關,在還沒克服心理障礙前,我先這樣就好,避免老師邊上課邊救學生😂😂😂

    秉持著多學會一件事情沒有壞處,受訓雖然很累,但覺得滿快樂and充實的,只是凡事皆是如此,只要沒有常做都會忘記,我想我大概需要每天都在腦海裡救兩次病患😅

    #緊急救護技術員 #緊急救護 #緊急救護員 #初級救護技術員 #emt #emt1 #119

  • emt-1是什麼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7-20 19:30:00
    有 353 人按讚

    🙇什麼事情讓志昌跪了?是初級救護技術員訓練啦!

    👍今天上午志昌來到消防局大甲分隊接受義消訓練,課程完整上完後會獲得初級救護技術員教育訓練的證照(EMT-1),主要能學習到緊急醫療救護的方法與應用。

    💪今天的課程志昌學到「心肺復甦術」及「哈姆立克法」的應用,心肺復甦術(CPR)是一種救助心搏驟停病患的急救措施,而哈姆立克法則能在讓患者在異物噎住引發呼吸困難時,協助將異物排除,恢復呼吸暢通。

    🚑不管是心肺復甦術或哈姆立克法都是屬於緊急救護的一種,意外發生時在救護車來臨之前,即時的正確處理是非常重要的,患者有可能因為我們的一個動作而因此救命,俗話說有備無患,救人一命、功德無量,以後志昌能為各位鄉親服務的項目又多一項了呢(當然還是不要用到這項服務最好啦…... 😅)!

    🤔在這裡志昌要請問有沒有朋友知道心肺復甦術(CPR)的口訣是什麼呢?來下方留言告訴志昌吧!

  • emt-1是什麼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8-30 11:04:09
    有 150 人按讚


    《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正在威脅我們的未來》
    近來岳界山難頻傳,依條例開罰的案件逐一浮出水面,會不會讓你好奇如何才能「完全合法」地登山?Let's take a look.

    視情況申請入山證、入園證不提,現在領隊還要(1)為全隊辦理登山保險、(2)領有基本救命術證書,甚至可能要有(3)山域嚮導專業人員證書?

    保險我還可以接受,但講到下一項,政府只承認BLS跟EMT-1,雖說其中BLS是一天的課程,EMT課程費用和所需時間都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然後針對此種情況而設的國際WFR和WFA系統,反而不受承認?

    再來,山域嚮導證書是什麼?那個教育部體育署承辦的證照嗎?根據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的資料,新訓報名費用要價4500,總共要完成48小時的室內和戶外課程。網路上甚至還查得到通過率100%,也就是有報就發證,毫無鑑別度可言的評論。這種買來的證照,憑什麼當處罰的依據?

    試問:為了這種高門檻的「合法」,有多少只把登山當休閒興趣的一般人願意花費時間精力研讀簡章、繳報名費、專心上課,甚至定期繳費換證、添購器材,同時承受政府朝令夕改的風險?我承認,對於爬山時間都很不足的我來說,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或許我還願意學習BLS,但毫無公信力的證照──免談。

    其實我們不難看出自治條例的盲點。假如地方政府真的意欲「加強山域登山活動意外事故預防管理,維護人民生命安全」,為何台中市、南投縣、花蓮縣、屏東縣這些地方都不在熱門登山路線的起點檢查,禁止不符規定的隊伍入山?顯然他們也知道,嚴格執行的話根本大多數的自組隊都會滅團,引起的反彈聲浪定為可觀。

    從今年8月的北大武山管制事件就能知道,當不切實際的自治條例碰上登山者群體,會引起多大的風波。所以說,條例只是用來開罰我們而已,完全沒有積極意義存在。

    地方政府如此規定,不啻扼殺登山活動的發展,更與鼓勵培養獨立精神的國際趨勢背道而馳!

    ---------------------
    退後一步想,我們見證的是惡性循環。貧乏的戶外教育、消極的官僚政治、不重視獨立思考的文化缺陷,造就了易發山難的冒失鬼,也造就了益發嚴苛的條文規章。

    若論其中利弊,縱然立意為確保領隊能力,更多的只怕是「嚇阻」作用。一個千方百計阻撓人民徜徉山林的地方,能稱得上是先進國家嗎?這種環境,培養得出頂尖登山家嗎?寫得出梭羅「湖濱散記」一般的自然人文經典?能教育我們下一代這塊土地上的故事、遙想古道之上原住民和日人的慘烈攻防,或胼手胝足的勇敢先民?

    沒有冒險,就沒有成長。

    若放任循環延續,構起壁壘高牆,我們不會成為先進的社會,也看不到台灣的孩子有光明的未來。

  • emt-1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11-24 16:04:44

    單元主題:從羅浮到服務員

    邀請來賓:孫茹蕙 夥伴
      高雄市182團快樂童軍團 行義團團長
      高雄市明華國中 童軍教師

      孫茹蕙夥伴,其實我不認識他,只有幾次在fb留言互動的經驗,看她動態上的照片,表情總是冷冷的,前陣子看他要上來台北服務「10401羅浮考驗營」直接留言問他要不要來電台專訪一下,然後他就大方說好。就這樣2月11日早上十點他準時出現在電台,我到開麥克風前10分鐘才開始認識他,他日文系畢業、童軍老師、鳳凰志工、興趣童軍、EMT、單車、露營、旅行,完全沒有訪談大綱,我們就這樣對談了1小時。

      最令我感動的,就是他和他父親的故事,父親是民國20年次的老兵,38年跟著國民政府來台,在台灣落地生根、結婚生女,因為晚年得獨生女,自然也特別疼愛她,儘管兩人相差了60幾歲,父女感情還是非常的好,雖然茹蕙從小好動愛玩難管教,但其實他的內心是非常早熟的,大學參加羅浮考驗營的前一個月,父親中風倒下,茹蕙知道母親照顧不來,所以就下定決心要休學專心照顧好父親,但床上的父親聽著茹蕙的決定,內心似乎不忍擔誤、拖累茹蕙,所以就在羅考營的前一天,病情急速惡化而逝世。身心百般煎熬下的茹蕙,仍然堅忍的如期參加羅考營,也因為在羅考營發生了很多事情,所以改變他的一生、他也決定一生要奉獻給羅考營。所以他才會特地上來台北參加10401的羅考營服務工作,才讓我有機會訪問他,也能讓全國更多童軍夥伴認識這位從「羅浮到服務員」的心路歷程。

    自介:
      孫茹蕙,大家都叫他阿喵,很菜市場的綽號,短短幾年的羅浮生活,打響了這個名字 當你聽到阿喵這個名字,你會想到誰? 「我最常聽到的,就是有些服務員會說,原來你就是傳說中的阿喵」 我以為阿喵應該是長得很魁武,感覺很陽剛的女生,沒有想到是一個如此嬌小的女孩子 98年意外跟著朋友加入社團,朋友退社,阿喵留了下來,與童軍運動就此結下不解之緣。

      從半路出家的門外漢,被半哄半騙的騙進了羅浮考驗營,從此註定了與羅浮考驗深厚的緣分 「我相信,我的考驗營絕對是一個真正的考驗營,考驗的不只是技能,而是我的心」 羅浮考驗營前一天,家庭不幸發生變故,也讓他決心要認識緊急醫療這塊,在101年考上初級救護技術員執照,102年為了充實救護經驗而加入岡山鳳凰志工,第一年的時數高達1300小時,受頒中隊長獎。這一年多的救護服務,雖然日子不長,但也看見了非常多的生離死別,人生百態。 「會踏入緊急救護這一塊,主要是當時年輕,當家人發生變故的時候,自己卻甚麼都不懂,什麼都幫不上忙,那種無力感,我再也不要有了」 也許是因為家庭生活背景的不同,所以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都不太一樣,在童軍活動當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嘗試過各式的旅行、大學畢業就以單人機車環島,跑了台灣一圈,只為了收集各地的營區資料,第二年挑戰單車環島,一樣也是背著帳篷,有的人問我為什麼一定要背著帳篷,我說:在草地上,你可以清楚地聽見所有的聲音,包含自己的心,為了走遍所有路線,在去年暑假騎單車上武嶺,然後直接從太魯閣下來,繞了台灣半圈為了南區羅浮考驗營的服務 為什麼特別執著於羅浮考驗營的服務? 我常常看著那些羅浮初進考驗營的表情,再經過這幾天的相處,成長,最後一天踏出大門的時候,不管通過與否,都成長了許多。

      羅浮考驗營,不是技能上的考驗,而是在驗收你的態度 羅浮活動對我來說是什麼,就是挑戰自己!透過獨立、拓荒的精神,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緊急救護資歷:
    ※EMT-1 初級救護技術員 合格
    ※BLSi 基本救命術指導員 合格
    ※WEMT 山野緊急救護技術員 合格
    ※DMAT災難醫療救護隊 初階、進階 認證合格
    ※ETTC 急診創傷教育課程 合格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