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elevation縮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elevation縮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elevation縮寫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519的網紅尋路森寧 Seek Fore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淺談・運動防護・下》 #個人經歷分享 #防護修復懶人包 . 套句朋友跟我說的話:「『訓練』,本來就是稟持著『增強運動表現,降低運動傷害之發生』的理念。」 -------- 《淺談・運動防護・上》 https://www.facebook.com/cakeyinning/posts...
elevation縮寫 在 尋路森寧 Seek Fore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淺談・運動防護・下》
#個人經歷分享
#防護修復懶人包
.
套句朋友跟我說的話:「『訓練』,本來就是稟持著『增強運動表現,降低運動傷害之發生』的理念。」
--------
《淺談・運動防護・上》
https://www.facebook.com/cakeyinning/posts/767673440094415
--------
#傷害預防
【事前暖身、事後放鬆(按摩拉筋),缺一不可。】
.
國外的運動防護修護知識其實相當的普遍,但在台灣民間這部分的觀念仍不普及,不知其重要性,連帶的也沒有很認真地去實踐它。
.
我也是之後才知道,專業的運動員都擁有自己專屬的物理治療師或肌肉按摩師,有些一個月就進行一次深度按摩。
.
【基本的放鬆:自我拉筋、滾輪、按摩 v.s. 深度的放鬆:給別人按摩】
.
起初好傻好天真的我,還以為按摩都只是給那些貴族朋友,或是需要把沾黏推開的大傷人士,後來才知道,完全不止是如此——那些高強度運動過後的人們,一不小心用錯力肌肉受傷,一樣會發生沾黏的狀況,而且僵硬的肌肉需要深度的按摩,才能「真正」的放鬆,不然自體拉筋或滾輪,都只是淺層的放鬆而已。
.
現在我會建議人們,有時間有餘韻的話,半年一次或多久一次都好,定期去給人深度按摩,自己不是不能按,但相信我,通常自己來的人,會手軟會心軟,絕對沒有去給別人按來的,夠・力・夠・狠・。
.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
古老的智慧沒有騙人,在我們沒發覺的時候,身體會默默累積壓力,只有定期去照顧它,你才會發現它有多痛,有多不通。
.
按摩時都會遇到最痛的痛點,那是累積了最多壓力的地方,透過深層的按摩才能把它按開。
.
朋友曾跟我提及她瑜伽老師的說法,也深深地植入了我的腦海裡:「放鬆拉筋就跟運動一樣重要,甚至比運動更重要,用最基本的時間來算,你運動了2小時,但你有放鬆2小時嗎?每次都只放鬆5~10分鐘,你真的覺得這樣就夠了嗎?」
.
種種的傷告訴我⋯⋯恐怕真的不夠。
.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足底筋膜炎,發痛的部位就是往上「沿路整條的筋」都沒拉開造成的,通常沿著「整路的筋」按上去,絕對都能找到最痛的痛點,有時還不只一個。
ex:腳跟痛 = 從阿基里斯腱,一路往上整條到大腿後側;
ex:足底外側痛 = 一路往上到ITBS,整條外側的筋,皆同理)
.
--------
#傷害修復
【POLICE 原則】
RICE為舊觀念,新的觀念的縮寫可以變成 POLICE ,Protect 保護、Optimal Loading 適當負荷(剛剛講的復原時動一動)、Ice 冰敷 (剛受傷時敷一些就好)、 Compression 壓迫、 Elevation 抬高。
.
-- 激烈運動後,簡單的SOP是:進入休息狀態後,先冰敷三天,還不舒服,三天後改為熱敷,直至症狀消退。
.
冰敷:通常急性發炎都在前三天
熱敷:三天之後,就變成慢性的問題了
.
【冰敷 v.s. 熱敷】
冰敷:遇到發炎症狀或止血需冰敷,泛指會發熱、腫脹的,幾乎都是發炎症狀,冰敷減緩疼痛。
(高強度運動後其實也會有發炎症狀;冰敷的所需天數,簡單的判斷依據,可以依是否持續發炎發熱的狀態來決定,不發熱了才改熱敷)
.
熱敷: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讓傷勢好的更快,之後爽、舒服。
(之前手肘脫臼去復健時,會給傷患先熱敷,讓該部位的肌肉放鬆,之後物理治療師可以更好使力,協助運動復健,BTW僵硬的受傷部位熱敷時真的很舒服很爽)
.
-- 運動時遇到不尋常的傷痛,簡單的SOP是:
1. 觀察三天內,是否持續痛感,若漸漸好轉,持續觀察到一週內
2. 三天內若無明顯好轉,建議直接看醫生
3. 一週後持續發生,建議直接看醫生
(不然就會和我們一起「久病成良醫」⋯⋯)
.
【骨科 v.s. 復健科】
骨科:骨頭、軟骨,X光專業
復健科:肌肉、韌帶,超音波專業
.
會特別提出來是因為,我有遇過骨科醫師,幫我腳踝照過超音波,但醫生只跟我說韌帶有受過傷,是舊傷,可以肌力訓練⋯⋯結束!!沒了!
.
是後來再去看有超音波的復健科醫師,才能明確的跟我說,究竟是哪一條韌帶受傷,受傷到什麼程度,是慢性反覆扭到而造成的傷勢,需要重視之後即刻復健。
.
.
——真的,術業有專攻。
.
還是交給專業的來吧。
.
.
【延伸閱讀】
拉傷趕緊「RICE」已經過時了,新觀念為何降低「冰敷」的重要性?
(拉傷!最常見的運動傷害就是肌肉拉傷、肌腱拉傷!)
https://blog.easepain.tw/by-easepain/strain-intro/
怎麼分辨運動後痠痛與肌肉拉傷? (by 姚斯元物理治療師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https://blog.easepain.tw/atx-ya…/muscle-soreness-and-strain/
攀岩與運動傷害(上)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5%90%B3%E5%BD%A5%E5%84%80/%E6%94%80%E5%B2%A9%E8%88%87%E9%81%8B%E5%8B%95%E5%82%B7%E5%AE%B3%E4%B8%8A/866349280171779
--------
致同樣走在樹枝上的人們,有風險也有全新的視野,縱使 痛 但也快樂著,帶著傷之後 會繼續走下去。
------
感謝你/妳花時間讀這篇文章,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有幫助到你,希望你能給我一點「鼓勵」,
我是引寧,一名設計出身的戶外狂,我的下個目標是【前往法國AAA登山學院】,投票支持我,我會多加點油寫出更多故事的!
【前往法國AAA登山學院】投票請點連結↓↓
https://www.feversocial.com/works-121373…
elevation縮寫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扭傷,怎麼辦?吃白飯?還是找警察?〉
一般而言,遇到扭傷的時候,我們會建議一種處理方案:
RICE。
RICE?白飯?白飯不是用來吃的嗎?為什麼可以治療扭傷?其實,所謂的「RICE」,其實是四個英文字的縮寫,分別是Rest、Ice、Compression、 Elevation。
基本上,這套原則,一般用於處理輕微的運動傷害,作為急救之用的,適用於一般傷患,例如身體挫傷、肌肉拉傷、關節扭傷、脫位,甚至骨折。
第一,是休息(Rest)。一般而言,停止運動,立刻休息。休息的目的,主要是減少關節活動,因為在這段時間內,再度過分使用關節,會促進血液循環,會增加血液流向受傷關節,形成腫脹,所以,休息是為了減少疼痛、出血或腫脹,以防傷勢惡化。一定要休息,否則,會延緩復原的療程,從而延長疼痛的時間。
第二,是冰敷(Ice)。 一般而言,各位看倌可以用布包裹著冰塊、冰袋、冰墊,進行冷敷,切記,不可以讓冰塊、冰袋直接接觸皮膚,避免凍傷皮膚,造成皮膚壞死,冰敷的目的,主要是收縮血管,減慢患處的血液循環,減少血液流往患處,從而減低出現腫脹、疼痛、痙攣的風險。不過,冰敷歸冰敷,冰敷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以30分鐘為限,避免肌肉、關節、神經等細胞、組織因為過冷而誘發凍傷,因此,一般建議,冰敷15分鐘後,移開冰塊、冰袋、冰墊,休息5分鐘後,再進行冰敷。當傷患的感覺變得麻木的時候,便可以移開冰塊、冰袋、冰墊,進行下一個步驟。
第三,是加壓(Compression)。 一般而言,用彈性繃帶包紮患處幾吋以下的地方。加壓的目的,主要是透過外力,對血管施加壓力,減少患處的血液循環,減少血液流向患處,不但可以止血,而且可以紓緩患處腫脹惡化。當然,輕輕用彈性繃帶加壓便可,不能包紮得太緊,否則組織會因為血液流量不足,導致壞死,各位看倌可能會問:「那麼,如何知道包紮,是鬆,還是緊呢?」這時候,各位看倌可以觀察患者的手指甲、腳趾甲的顏色,如果開始變得紫色的話,而且陪隨著疼痛、麻痺、刺痛的症狀,這表示包紮得太緊,這時候,各位看倌應該鬆綁,解開彈性繃帶,重新再包紮患處。一般而言,包紮應該維持大約24小時,避免患處出現腫脹。
第四,是抬高(Elevation)。一般而言,抬高患處,略高於患者的心臟水平(所以,當然,患者是躺著的)。抬高的目的,主要是減少出血,減輕腫脹,而抬高患處到高於患者的心臟水平,可以透過地心吸力,抗衡心臟的血壓輸出,減少血液流向患處。值得注意的是,當懷疑出現骨折的時候,應該先固定在夾板後,然後抬高,而且,抬高這步驟,並不適用於所有骨折。
當然,誰也不希望自己會是扭傷的一個。所以,進行運動的時候,還是熱一熱身,做妥預防措施。
但是,如果真的不幸出現扭傷等運動傷害的時候,記住:RICE。
不過,現在,有學者會建議,不要休息,還是開始活動,如果可以的話,盡快求醫,由醫生指導傷患初期的活動動作。所以,口訣上,還是不要吃飯(RICE),乾脆找警察(POLICE)吧!所謂POLICE,便是Protection、Optimal Loading、Ice、Compression、Elevation。
原則上,只要韌帶是第一級傷害(Grade 1)(輕微疼痛、腫脹,關節穩定。--韌帶20-50%斷裂)第二級傷害(Grade 2)(中等程度疼痛、腫脹,關節活動略受影響,走路已經開始出現困難,關節較不穩定。--韌帶50-75%斷裂),一般建議,是不用休息,開始直接開始簡單的活動。
至於,第三級傷害(Grade 3)(嚴重疼痛及腫脹,關節不穩定,無法走路,關節活動受到限制。--韌帶75-90%斷裂)第四級傷害(Grade 4)(中等程度疼痛、腫脹,關節不穩定。--韌帶90-100%斷裂),一般建議,是休息大約10天,10天後,便直接進行復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