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efficacy中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efficacy中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efficacy中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efficacy中文產品中有4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面對Delta的正確態度,接連在英國美國出現 這禮拜美國最大的新聞,就是在昨天FDA專家開會討論 #第三劑 投票結果認為高風險群可以接種第三劑,#但是一般大眾尚不需要。 待下周9/22-23 美國CDC會再開會給出詳細的guideline 美國定義的高風險族群如以下: 1️⃣高風險- 65歲以上...

efficacy中文 在 姜冠宇 醫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8:34:56

面對Delta的正確態度,接連在英國美國出現 這禮拜美國最大的新聞,就是在昨天FDA專家今天開會討論 #第三劑 投票結果認為高風險群可以接種第三劑,#但是一般大眾尚不需要。 待下周9/22-23 美國CDC會再開會給出詳細的guideline 美國定義的高風險族群如以下: 1️⃣高風險- 65歲...

  • efficacy中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9 08:03:09
    有 346 人按讚

    面對Delta的正確態度,接連在英國美國出現

    這禮拜美國最大的新聞,就是在昨天FDA專家開會討論 #第三劑
    投票結果認為高風險群可以接種第三劑,#但是一般大眾尚不需要。
    待下周9/22-23 美國CDC會再開會給出詳細的guideline

    美國定義的高風險族群如以下:
    1️⃣高風險- 65歲以上
    2️⃣有特定慢性病(指免疫功能低下者)
    3️⃣第一線醫護

    📌不過目前的資料都是輝瑞而已
    所以可能只會開放前兩劑打輝瑞的人接種第三劑
    莫德納有跟FDA提出要第三加強劑的 EUA,
    但是FDA還沒決定什麼時候開會討論莫德納

    雖然FDA這結果,被視為大打拜登政府的臉
    不過政治如何是其次
    這是要我們重新審視科學態度解決問題的必要。

    從此刻開始,疫苗的角色定位為 #防止重症

    因為Delta 變異株的傳播、
    完整接種完疫苗卻又確診陽性的人數增加
    我們可能需要重新了解一下疫苗的帶給我們的保護,免得期待被實驗表面數據所誤導

    📌 例如,輝瑞/BNT疫苗大約 44,000 人的研究中
    170 人出現了具有至少一種受感染的Covid症狀。
    其中,只有 8 人接種了疫苗,而 162 人接受了安慰劑。
    95% 的效力是從這個比率得出的。

    📌 但是來自以色列政府的數據顯示,在 6 月 20 日至 7 月 27 日期間,輝瑞在降低感染風險方面的有效率為39%,在降低有症狀疾病風險方面的效果為 40% ,
    在此期間,Delta 是主要毒株。
    該疫苗在同一時期預防嚴重疾病的效果為 91%。

    📌 美國8月27日公布在CDC官網一份評估療養院第三劑的預印本也表示
    美國在疫苗接種的早期(2021 年 3 月至 5 月),兩劑 mRNA 疫苗對療養院病人的感染有 74.7% 的保護力。在 2021 年 6 月至 7 月期間,當Delta占主導地位時,效果顯著下降至 53.1%。

    ✒️ 當研究人員使用“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一詞時
    他們是在描述疫苗在理想的、嚴格控制的條件(例如臨床試驗)下的表現。

    而疫苗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則是指疫苗在現實世界(real world)中的表現
    是指當時人們在沒有相同控制措施的情況下過著正常的生活。

    上述兩著最大的差異是
    我們印象中文獻那些mRNA疫苗有九成保護力、AZ疫苗有七成保護力
    指的是它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
    這可能還搭配實驗的規定,每個受試者還戴著口罩待在家裡和避免大型聚會

    而但是現實世界複雜得多
    除了新增加病毒變異的因素
    你知道,現實世界有點混亂。並非每個人都在確切的時間間隔內接種疫苗。
    並非每個人都具有相同類型的免疫系統,
    許多地方發生的行為也不一致,也有不同種類的聚會活動。
    這就是為什麼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通常高於疫苗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的原因。

    儘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預防感染的有效性降低
    但諸多研究仍然表明疫苗可以繼續預防嚴重疾病和死亡。

    --
    之前在英國第三劑標準出爐時,我說過未來篩檢會是需要大量製造提供的時代。

    除了FDA剛通過投票不贊成第三劑在大眾施打、僅建議65歲以上人口接種的建議
    其實也代表接著要面對大量的篩檢需求

    在美國,CDC本來在 5 月份表示
    在大多數情況下,接種疫苗的人不需要接受檢測,病例和住院人數正在下降。
    而使製造商如雅培縮減了其快速測試的生產。

    幾個月內,Delta 變種導致 Covid-19 病例和住院人數激增,供應突然緊張。

    拜登政府上周承諾投入 20 億美元
    來促進製造並向一些社區站點分發免費的快速測試。
    零售商正在為消費者打折。
    但美國國內公共衛生專家和經濟學家表示,製造商供不應求
    而且價格仍然過高,無法鼓勵人們定期使用這些檢測。

    現在,美國零售商的兩件裝快速檢測費用至少為 14 美元
    而在德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地區,價格為 5 美元或更低,
    亦有提供免費檢測,如果檢測為陰性,則可以出入酒吧和餐館,德國此免費檢測於10月終止
    英國政府則是全面免費分發。

    波士頓Simmons大學的生物化學家和公衛專家切麗·林恩·拉米雷斯 (Cherie Lynn Ramirez) 說:“聯邦政府沒有像疫苗那樣推動。” “ #現在我們意識到我們需要兩者兼而有之。(need to do both)”

    公衛專家對拜登政府上週加強檢測的舉措表示歡迎
    面對進入病毒活躍的寒冷月份
    也表示我們不能再措手不及了(We can’t be caught flat-footed again)

  • efficacy中文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2 14:40:59
    有 438 人按讚

    💥 20 個 #常見的統計錯誤,你犯過,或是犯了卻不知道嗎?⠀

    MedCalc 的作者 Frank,在 Facebook 分享了一篇跟統計相關的文章,叫做「生物醫學研究文章中,連你都可以發現的 20 個統計錯誤」,很有意思。(連結請見原始貼文)

    我(蔡依橙)認真看完後,覺得蠻不錯的,於是把這 20 個統計錯誤的標題翻成中文,協助大家節省時間,如果剛好有興趣的,可再針對該部分去閱讀原文。接著,分享一些我看完之後的想法。


    1. 數值報告時,提供了不必要的精確。例如 60 公斤體重,硬要寫成 60.18 公斤。

    2. 將連續變項分組,變成次序變項,但沒有說明為什麼這樣分。像是 CRP 不以數值去統計,而分成低、中、高三組,卻沒說明為什麼這樣分。

    3. 配對資料,只報告各組平均,卻沒報告其改變。也就是只報告治療前血壓、治療後血壓,卻沒報告有多少人上升、多少人下降、平均下降多少。

    4. 描述性統計的誤用,尤其該用 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 的,硬是用成 mean +- SD。

    5. 使用 standard error of the mean (SEM) 描述量測的精確度,而非 95% CI。

    6. 只報告 p 值,卻沒提到差值以及臨床意義。

    7. 誤用統計方式。尤其常見的是混淆有母數跟無母數統計方法。

    8. 使用線性迴歸,卻沒有先確定資料之間是真的有線性關係。

    9. 沒有使用全部的資料,然後又沒把去掉的資料「為什麼被去掉」說清楚。

    10. 多組比較的 p 值校正問題。

    11. 在隨機分組研究時,過於詳盡地比較了兩組受試者的基本資料,像是性別比例、年齡、體重、血壓等等,而且資料好得太奇怪。

    12. 報告檢驗數值時,沒有定義 normal 與 abnormal。

    13. 計算 sensitivity 與 specificity 時,沒有說明一些介在灰色地帶的檢查結果,如何呈現與去除。

    14. 使用圖片與表格,只是為了儲存數據,而非以協助讀者理解為出發點。

    15. 畫出來的數據圖,視覺主觀上給人的印象,竟然跟數據本身不同。

    16. 在報告數據與解讀時,搞不清楚 units of observation 是什麼,例如心臟病的觀察研究,在 1000 個患者中有 18 位心臟病發,那 units of observation 就是 18。但如果這個研究是以診斷正確率為主,那 sample size 就是 1000。

    17. 把不顯著的統計,或 low power,解讀成 negative,而非 inconclusive。

    18. 分不清楚解釋性研究與實務性研究,前者為 explanatory / efficacy / laboratory,後者為 pragmatic / effectiveness / real world。嘗試兩種混著做,結果兩邊都做不好。

    19. 沒有用臨床能理解的方式來報告最終結果。

    20. 把統計的顯著性,當成臨床的重要性。例如:癌症用新藥治療,統計上很顯著的好,但追蹤了五年,患者只延長了七天的壽命。這就是統計有顯著,但臨床意義不大的例子。


    🗨 我(蔡依橙)的一些想法

    由統計專業人的角度,來看生物醫學發表,是很有警惕意義的,能讓準備發表的朋友,仔細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犯了相關的錯誤。

    但另一個角度看,作者也提到,這些錯誤在幾乎一半的生物醫學論文上反覆出現!這就代表,其實生物醫學論文要刊登,並不代表我們什麼錯都不能犯,相反地,這 20 個錯誤裡頭,有些就算犯了,也還是能被刊登。

    以我們自己發表,以及過去協助同學的經驗來說,我會認為 2、7、10、14、15,是初學者也 #必須理解並避開的,其他的則是發表起步了之後,陸陸續續去注意,在往更高分期刊挑戰時,逐漸進步就行。

    實務上,3 分以下的醫學期刊,幾乎沒有專門的統計查核,你只要能通過「一般同行」的統計知識審查就行。也就是說,我是一個放射科醫師,剛開始起步,投稿到放射科 3 分以下期刊,文章中的統計,只要「#一般有在做研究的放射科醫師」覺得可以就行,不見得要到「統計專家看過並挑不出毛病」。

    對於初學者如何起步,實務的協助,新思惟規劃了各種類型的研究課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目前正在開放報名中的,有以下三場工作坊,歡迎您瞭解各課程的課綱後,評估挑選最符合您需求的內容,前來上課,讓我們協助您成功起步。

    🟠 2021 / 11 / 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無經費、資源少也能發表,不用 IRB 且免收案的好選擇。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走,讓你寫作投稿都上手。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2021 / 10 / 16(六)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
    把臨床上的各種想法,在 PubMed 化作專業生涯上的里程碑。
    https://casereport.innovarad.tw/event/
    ⠀ ⠀
    不只是說說而已,我們會舉實例,說明其意義、如何避開,在互動實作過程,實際由各位在自己的電腦上操作,從數據到軟體,從統計到繪圖,一次搞定,並避開常見錯誤,是真正以 #初學者起步 為核心的規劃。


    二十個常見的統計錯誤,與實務寫作時的考量。
    🔗 原始貼文 │ https://bit.ly/2WESphu

  • efficacy中文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1 11:01:16
    有 143 人按讚

    💥 20 個 #常見的統計錯誤,你犯過,或是犯了卻不知道嗎?⠀

    MedCalc 的作者 Frank,在 Facebook 分享了一篇跟統計相關的文章,叫做「生物醫學研究文章中,連你都可以發現的 20 個統計錯誤」,很有意思。(連結請見原始貼文)

    我(蔡依橙)認真看完後,覺得蠻不錯的,於是把這 20 個統計錯誤的標題翻成中文,協助大家節省時間,如果剛好有興趣的,可再針對該部分去閱讀原文。接著,分享一些我看完之後的想法。


    1. 數值報告時,提供了不必要的精確。例如 60 公斤體重,硬要寫成 60.18 公斤。

    2. 將連續變項分組,變成次序變項,但沒有說明為什麼這樣分。像是 CRP 不以數值去統計,而分成低、中、高三組,卻沒說明為什麼這樣分。

    3. 配對資料,只報告各組平均,卻沒報告其改變。也就是只報告治療前血壓、治療後血壓,卻沒報告有多少人上升、多少人下降、平均下降多少。

    4. 描述性統計的誤用,尤其該用 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 的,硬是用成 mean +- SD。

    5. 使用 standard error of the mean (SEM) 描述量測的精確度,而非 95% CI。

    6. 只報告 p 值,卻沒提到差值以及臨床意義。

    7. 誤用統計方式。尤其常見的是混淆有母數跟無母數統計方法。

    8. 使用線性迴歸,卻沒有先確定資料之間是真的有線性關係。

    9. 沒有使用全部的資料,然後又沒把去掉的資料「為什麼被去掉」說清楚。

    10. 多組比較的 p 值校正問題。

    11. 在隨機分組研究時,過於詳盡地比較了兩組受試者的基本資料,像是性別比例、年齡、體重、血壓等等,而且資料好得太奇怪。

    12. 報告檢驗數值時,沒有定義 normal 與 abnormal。

    13. 計算 sensitivity 與 specificity 時,沒有說明一些介在灰色地帶的檢查結果,如何呈現與去除。

    14. 使用圖片與表格,只是為了儲存數據,而非以協助讀者理解為出發點。

    15. 畫出來的數據圖,視覺主觀上給人的印象,竟然跟數據本身不同。

    16. 在報告數據與解讀時,搞不清楚 units of observation 是什麼,例如心臟病的觀察研究,在 1000 個患者中有 18 位心臟病發,那 units of observation 就是 18。但如果這個研究是以診斷正確率為主,那 sample size 就是 1000。

    17. 把不顯著的統計,或 low power,解讀成 negative,而非 inconclusive。

    18. 分不清楚解釋性研究與實務性研究,前者為 explanatory / efficacy / laboratory,後者為 pragmatic / effectiveness / real world。嘗試兩種混著做,結果兩邊都做不好。

    19. 沒有用臨床能理解的方式來報告最終結果。

    20. 把統計的顯著性,當成臨床的重要性。例如:癌症用新藥治療,統計上很顯著的好,但追蹤了五年,患者只延長了七天的壽命。這就是統計有顯著,但臨床意義不大的例子。


    🗨 我(蔡依橙)的一些想法

    由統計專業人的角度,來看生物醫學發表,是很有警惕意義的,能讓準備發表的朋友,仔細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犯了相關的錯誤。

    但另一個角度看,作者也提到,這些錯誤在幾乎一半的生物醫學論文上反覆出現!這就代表,其實生物醫學論文要刊登,並不代表我們什麼錯都不能犯,相反地,這 20 個錯誤裡頭,有些就算犯了,也還是能被刊登。

    以我們自己發表,以及過去協助同學的經驗來說,我會認為 2、7、10、14、15,是初學者也 #必須理解並避開的,其他的則是發表起步了之後,陸陸續續去注意,在往更高分期刊挑戰時,逐漸進步就行。

    實務上,3 分以下的醫學期刊,幾乎沒有專門的統計查核,你只要能通過「一般同行」的統計知識審查就行。也就是說,我是一個放射科醫師,剛開始起步,投稿到放射科 3 分以下期刊,文章中的統計,只要「#一般有在做研究的放射科醫師」覺得可以就行,不見得要到「統計專家看過並挑不出毛病」。

    對於初學者如何起步,實務的協助,新思惟規劃了各種類型的研究課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目前正在開放報名中的,有以下三場工作坊,歡迎您瞭解各課程的課綱後,評估挑選最符合您需求的內容,前來上課,讓我們協助您成功起步。

    🟠 2021 / 11 / 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無經費、資源少也能發表,不用 IRB 且免收案的好選擇。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走,讓你寫作投稿都上手。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2021 / 10 / 16(六)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
    把臨床上的各種想法,在 PubMed 化作專業生涯上的里程碑。
    https://casereport.innovarad.tw/event/
    ⠀ ⠀
    不只是說說而已,我們會舉實例,說明其意義、如何避開,在互動實作過程,實際由各位在自己的電腦上操作,從數據到軟體,從統計到繪圖,一次搞定,並避開常見錯誤,是真正以 #初學者起步 為核心的規劃。


    二十個常見的統計錯誤,與實務寫作時的考量。
    🔗 原始貼文 │ https://bit.ly/2WESphu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