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edward中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edward中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edward中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edward中文產品中有14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萬的網紅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為什麼台灣會在東京奧運會上與中國台北競爭? ABC新聞網報導中文譯本 上一次東京舉辦奧運會是在 1964 年,台灣能夠以自己的名義和旗幟參加比賽。 但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 68名台灣運動員正在為他們的奧運項目熱身,但他們奪取的任何勝利都將屬於“中華台北”——一個不存在的國家。 國旗的藍色圓...

 同時也有8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愛德華・蒂奇房間語音傳送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Lwf2WB0aKs 封面圖-概念禮裝 No.557 ...

edward中文 在 農婦太太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41:19

- 中文:彩脈風藤 / 雨林胡椒 學名:𝘗𝘪𝘱𝘦𝘳 𝘰𝘳𝘯𝘢𝘵𝘶𝘮 N.E.Br. 在陽光下看起來有點像帶有金屬光澤的孔雀綠,而呈現在葉脈上的是大大小小的粉紅塊斑,斑塊樣式有點像數位迷彩那樣的像素圖,這樣的型態在新葉上的表現就可以看得出來。 最下層葉脈的部分目前看來可能因為老化的關係,所以粉紅色...

  • edward中文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6 17:37:13
    有 452 人按讚

    為什麼台灣會在東京奧運會上與中國台北競爭?
    ABC新聞網報導中文譯本

    上一次東京舉辦奧運會是在 1964 年,台灣能夠以自己的名義和旗幟參加比賽。

    但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

    68名台灣運動員正在為他們的奧運項目熱身,但他們奪取的任何勝利都將屬於“中華台北”——一個不存在的國家。

    國旗的藍色圓圈上有一個白色的小太陽——一個取自台灣國旗的象徵——以及五個奧運五環,由國花梅花的輪廓包圍。

    這是幾十年前達成妥協的結果,因為中國(正式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將台灣(正式為中華民國)視為一個國家。

    澳大利亞也不行。在一個中國政策下,澳大利亞“承認”北京的立場,即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

    但澳大利亞確實保持貿易和經濟聯繫,並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比如奧運會。

    該協議被稱為名古屋決議,允許台灣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但不能以他們自己的名義、國旗或國歌。

    位於布里斯班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主任愛德華令文陶(Edward Ling-wen Tao)告訴美國廣播公司,這是一個棘手的話題。

    “我要說的是,台灣有很多人認為我們應該以另一個名字、我們的正式名稱或只是‘台灣’來競爭,”他告訴美國廣播公司。

    但他補充說,這取決於與國際奧委會(IOC)的談判。 “我們並不滿意,但這就是現實——就目前而言。”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在東京開幕式上顯而易見,當時中國在線流媒體服務騰訊視頻在日本公共廣播公司將該團隊介紹為台灣後停止播放並切換到單口喜劇剪輯。

    當被要求置評時,騰訊指示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在其微博賬戶上發表聲明。聲明說,他們收到了版權所有者的要求,要求停止廣播並關閉直播。

    “我們對帶來如此糟糕的體驗感到非常抱歉……我們鄭重道歉。”

    翻譯中丟失了什麼?

    這個名字提供了一層模糊性,允許中國和台灣的離散解釋。

    北京譯“中華台北”為“中國台北”,而台灣譯“中華台北”(這個稱謂是在名古屋協議中由中國鄧小平示意後強加在台灣頭上的名稱)。

    第一個更多地與國家有關,而第二個則表示更多的文化聯繫。

    “差異是複雜和多層次的,”塔斯馬尼亞大學中國研究高級講師馬克哈里森博士說。 “

    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更難,更接近於‘#中國的台北’,而台灣版則有更廣泛的中國文化認同感,超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的認同感。

    ”這場體育比賽源於地緣政治——中國共產黨在 1949 年的中國內戰中擊敗了(當時由美國麥克阿瑟將軍委託管理)執政的國民黨 (KMT)。

    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島,而中共在大陸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兩者都聲稱是中國的合法政府。 (兩個中國政府卻從未詢問過台灣人的意見)

    1971年,聯合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唯一代表,放棄台灣。

    這給了北京將台灣排除在國際機構之外的外交影響力,從世界衛生組織 (WHO)到全球選美大賽。

    1979 年,國際奧委會(IOC)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稱如果台灣為奧運會採用不同的名稱和旗幟,它仍然可以參加比賽。

    台灣最初拒絕並在 1976 年(主辦這些奧運會的加拿大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 1980 年抵制奧運會。

    但台灣在1981年不情願地同意使用“中華台北”,不僅用於奧運會,也用於其他國際體育賽事。

    推動“台灣隊”

    近年來,一直在推動在奧運會上取消“中華台北”的名稱。

    台灣田徑運動員池誠是 1968 年墨西哥奧運會銅牌得主,帶頭發起了這項運動,該運動吸引了數十萬簽名,並於 2018 年進行了全民公投。

    “我們是唯一一個被禁止使用我們自己國家名稱的國際奧委會成員,”她在那一年告訴美聯社。

    “我們是唯一一個不能唱國歌、不能飄國旗的人。我們是唯一的人。這表明中國對我們打壓有多嚴重。”

    但一些運動員表示反對提議的更名,擔心他們會錯過自己的奧運夢想。

    當時,法新社報導說,約有100名教練員和運動員舉著標語:“我要參加奧運會”和“政治不應干涉體育”。

    國際奧委會還警告該島,如果它試圖更改名稱,它可能會失去競爭的權利。ABC已聯繫國際奧委會和中華台北奧委會徵求意見。

    公投最終失敗,儘管 45% 的人投票贊成放棄“中華台北”的綽號。

    這個問題是當年公投的 10 個問題之一,其中包括關於同性婚姻和核能的問題。

    一項由支持台灣的國際友人 Lindell Lucy 在Chamge網站發起名為 #讓台灣在東京奧運中成為台灣”的新請願書,迄今已吸引了130,000個簽名。 (連署網址:https://bre.is/hDQvSBxu)

    在國際舞台上孤立台灣

    哈里森博士說,“中華台北”的名稱持續存在是為了安撫中國,是北京孤立台灣的更廣泛運動的一部分。

    哈里森博士說:“北京一直在努力將台灣排除在國際體系之外……並強烈反對任何暗示台灣是一個國家的國際活動,通過命名、旗幟和官方交流。”

    他說,過去兩年,這種立場沒有太大變化,但在蔡英文擔任總統期間變得“特別不妥協”,隨著中美緊張局勢的加劇,這一立場越來越明顯。

    “台灣人非常關心他們在國際上的代表方式,長期以來一直渴望在國際體系中獲得尊嚴和承認,”他說。

    “他們非常想以‘台灣’的身份參加奧運會,每屆奧運會都會引發媒體和台灣公眾對台灣困境的辯論和反省。“

    “然而,北京強烈反對,雖然地緣政治和市場准入繼續影響全球體育,但台灣人別無選擇,只能接受‘中華台北’。”

    已聯繫中國奧委會和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徵求意見。

    《影片配樂》

    台灣之路-噴火器樂團

    《圖片說明》

    ●2018年冬奧會開幕式上,台灣運動員 (不得舉代表台灣旗幟) 高舉中華台北旗。(美聯社:邁克爾·索恩)

    ●被稱為台灣“舉重女神”的郭婞淳將在東京爭奪中華台北。(法新社:吳柴軒)

    ●台灣運動員不能在台灣官方旗幟下比賽。(法新社: Philip Fong)

    ●戴資穎是世界頂級羽毛球運動員,無法使用台灣的名義代表中華台北參加奧運會。(法新社:泰國羽毛球協會)

    ●文姿云代表中華台北承載台灣空手道獎牌希望。(法新社:弗拉基米爾·阿斯塔普科維奇)

    ●當台灣網球選手謝淑薇與比利時選手梅爾滕斯在溫布爾登贏得女子雙打時,中華台北的旗幟出現在她的名字旁邊。(路透社:彼得·尼科爾斯)

    ●台灣總統蔡英文表示,台灣不會接受中國所謂“一國兩制”的安排。(路透社:Pichi Chuang)

    ABC新聞網記者艾琳漢德利報導
    原聞網址:https://bre.is/67W7quqJ

  • edward中文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9 09:00:01
    有 104 人按讚

    《百年回首》,原名《Looking Backward》,是本標準的烏托邦小說。不同於《1984》、《美麗新世界》和《我們》等作品已經火紅,《百年回首》在台灣的知名度尚低。說來奇妙,齋主初次接觸本書,並非是在任何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書籍,而是在 田園城市 出版,由Edward Relph撰寫的《現代都市地景》中讀及,並相當幸運的發現 堡壘文化 有出版繁體中文。這本充滿烏托邦色彩的《百年回首》,沒有出現在任何政治或社會理論書籍,反而在建築都市規畫理論中被提及,對我來說神奇得很。

    《百年回首》,作者為Edward Bellamy,雖同樣為烏托邦小說,但其最大的特色是出版於1888年。故事敘述居於1887年美國波士頓的主人公,因睡眠問題而求助於醫師的特殊療法,導致主人公陷入深眠,直至2000年方被喚醒,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祥和且高速運作的烏托邦社會。

    事實上,出版年代的差異至關緊要。《我們》出版於一戰結束後1920年的蘇聯,想當然爾這本書並未順利在蘇聯境內出版。《美麗新世界》於戰間期1932年出版,蘇聯已經崛起、納粹在德國蠢蠢欲動、汽車等重工業成為全球主流。《1984》最晚,出版於二戰結束後的1948年,那一年經濟學家統計出,蘇聯的國力將於1984年正式超越美國,故以此為名。三本書諷刺的體制和對象雖有所不同,但殊途同歸皆是針對某一看似完美的烏托邦體制。

    《百年回首》的出版背景截然不同。1888年的美國波士頓,電燈與留聲機都尚未普及,沒有汽車,沒有抗生素,沒有哈伯法製氨,更沒有飛機。那年代的美國剛結束內戰。世界最強的國家是最早完成工業化的大英帝國,德法在大戰一場之後持續工業化,沙皇積極推動工業化卻鮮有成果,而奧匈與鄂圖曼帝國垂垂老矣。整個歐陸與美國,都籠罩在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經濟快速成長。童工、黑工、暮年工處處皆是,資本主義所主導的工業化,雖帶來產業高速成長,帶來的卻是勞工種種的不滿,以及被工業污染所破壞的環境保育。1848年,Karl Marx《共產黨宣言》中的那句名言,幾可明白敘述這個時代,「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著」,甚至幾乎可說在那急劇工業化的時代,任何一個工業國都瀰漫著共產幽靈。

    《百年回首》所敘述的烏托邦社會,與共產大同社會的相似程度極高。在這個虛構的公元2000年,人們用國家取代了企業,企業彼此的競爭不再,人們彼此以團結先於己身,貨幣已無意義,國家彼此之間以物資交換取代了貿易,戰爭已然不存在。人們普遍能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並能更晚投入職場,還能於45歲時退休,享受將近45年的退休生活。因為工作權益的提升、戰爭的不存,以及產檢技術的提高,人類已經沒有身心障礙者,就連疾病也透過培育相當數量的醫療人員,而漸不成為社會問題。這個烏托邦甚至沒有監獄,因為犯罪者會被施以良好的教育和改善自我的機會。

    很多人最好奇的問題,應是閱讀一本19世紀末期所撰寫的烏托邦小說,能帶來甚麼啟發? 畢竟我們在科技及人文成就上,已然超越1887年太多,書中構築的共產烏托邦社會,也被蘇聯大型實驗所證實失敗,那我們閱讀這作品還剩下甚麼意義? 我想最大的意義,便是省思100多年前所幻想的烏托邦社會,與我們今日的差距有多遠。

    如今的我們,可從《百年回首》中得知,19世紀末的人們最在乎的問題有三,戰爭、勞運以及教育。這些問題於當代社會中解決了嗎? 以本書的觀點來說,若一個19世紀末的人穿越到當代社會,他肯定會認為這類問題都已經被解決。自二戰後,透過民主化及全球化,絕大多數的國家彼此合作密切,戰爭的陰影早已遠離了當代社會。勞工權益問題,雖然時不時還能聽聞大型工會的罷工事件,但相較於100年前,勞工所享受的福利和保障已經遠超想像。

    最後則是教育,19世紀末期的美國,義務教育才剛剛普及,多數人民僅有小學的就學機會,中學學歷在當時來說已能算高知識份子。當時的人們於十多歲可能就得出社會工作,從事工廠製造業下的一環。但如今別說是美國,就連更晚發展的台灣,全體人口中已有將近一半擁有大學學歷,應屆生選擇就讀碩士繼續就讀也並不稀奇。進入社會工作的年齡比之100多年前更是增長了10多歲。除當代社會尚未能讓退休年齡降到45歲之外,我想社會文明的進步,對1887年的主人公來說,應該已稱得上是烏托邦了。

    《百年回首》形塑了完美的共產社會。如今的我們在歷經蘇聯的失敗後,加上《1984》等作品對極權國家的省思,加上好萊塢等科幻戲劇的推波助瀾,當代人們早已對此種由國家主導的烏托邦感到厭煩,甚至無人認為此類烏托邦有實現之可能。但對於19世紀的人來說,共產主義代表的意義,絕非當代的我們能想像。人類在見證工業化所帶來的福祉後,便開始反思將資本主義的概念反轉,用於照料全人類的福祉而非是將財富集中於資本家,那人類的生活將會何等幸福? 那時的人們尚不理解,文明進程來自於資本的競爭意識,若世界少了競爭和殘酷,可能再也沒有創新;就連我們現在能以低廉價格購買必需品,都來自於資本家的競爭。這些概念對於當時全球化尚未徹底的19世紀社會來說,體會的難度遠比今日為大。

    時至今日,《百年回首》早已被世人遺忘。可想而知最大的原因,便是其中的烏托邦社會理論,早被真實實驗過蘇聯共產政體的失敗給摧毀。據聞《百年回首》於1888年出版時曾引起相當回響,只因其中敘述的烏托邦社會,與共產主義烏托邦極為相似。如此作品後來也被用於共產主義思想的傳播,畢竟比起艱澀的共產主義理論,一部描繪共產主義成果的小說,更能有效說服別人共同為共產理想而努力。

    最後齋主想說,烏托邦離我們無比遙遠,但以歷史廣闊的視角思考,雖然人類文明進步的速度不快,我們仍有種種內耗和紛爭,但總的來說,人類依舊是步步向前進的。至少相比於1888年來說,2021年的我們,早已身處於烏托邦之中。

    齋主非常感謝堡壘文化。曾與堡壘文化合作過《人類憑什麼》的推廣,當時齋主便毛遂自薦表示,願意為已經出版年餘的經典之作《百年回首》作文推薦。堡壘文化一口答應,並表示《百年回首》是部經典之作,也希望社會能有更多的認識,於是便有了此次的文章,以及贈書活動。

    沒錯,感謝 堡壘文化,讀完本文的齋友們,歡迎參加本次的贈書活動,堡壘文化為齋友們準備了兩本贈書。。

    只要你完成以下條件,就可參加抽獎活動
    只要你在7/25(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本貼文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活動結束後,齋主會於第一時間抽出幸運的兩名得主。

    最後,再次感謝 堡壘文化 對酸齋齋友們的照顧。

  • edward中文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9 20:54:50
    有 17,837 人按讚

    [Just Do it](六之二)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八個字,在首宗國安法審訊中佔了重要席位。八個字的意思是甚麼,誰人可以作解讀?控方早前傳召了專家證人嶺大歷史系教授劉智鵬;今日到辯方專家證人之一的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詠怡作供。專家證人報告乃是她和中大新傳學院院長李立峯一起撰寫,然而今天只是由李詠怡作供。

    李詠怡這一整天的作供,涉及了社會科學不同範疇,有量化統計方法、符號學、文化身份的建構、語言學。但早上,竟然來了一節關於中國歷史的討論,還要是以英語進行。

    「李教授,你懂得中國歷史嗎?」辯方大狀劉偉聰,輕輕問到。

    和早前劉智鵬作供不同,今天整天審訊,以英語為主,翻譯員只需照顧在犯人欄裡的被告唐英傑。雖然唐戴了耳機,但翻譯先生坐在唐旁邊,兩人只隔了一度欄。

    身型瘦削,長髮及肩,穿黑色軟質西裝外套和上衣,下身穿灰色西褲,腳踏圓頭皮鞋,臉容沒化粧,說話嚴肅的李詠怡教授,用英語說着:「我在香港出生及教育,本科也在香港修讀。我在讀書時有修中國歷史。」

    劉大狀穿衣講究,條子西褲配了顏色圖案袜子尖頭皮鞋。上庭時,脫下條子西裝外套,套上白色大狀領子,外披黑色大律師袍。銀白色假髮下,他那長及頸項的頭髮向外翹,說英語時,口部張開得特大。

    他的手部動作很多,食指和中指之間夾着一支原子筆,當他請李教授慢下來時,會把右手掌竪起,開始新提問時,會用食指指着專家證人李教授方向,靜下來時雙手疊在腰間,緊張起來時上身向前傾,瞪起眼。

    劉大狀的身體語言多樣,像個樂團的指揮家。

    這天,劉大狀用廣東話朗讀古籍,又有一番古代文人雅士風韻。他從英式紳士風,轉變成古代書生腔口,在高院一庭朗讀着:「《元史:陳祖仁傳》裡,自古人君,不幸遇艱虞多難之時,孰不欲奮發有為,成不世之功,以光復祖宗之業。」快慢起伏有致,像朗誦表演。

    劉大狀解釋,陳祖仁乃是元順帝之advisor,因為元順帝要修建皇宮而花費了金錢,陳勸諫皇上。

    劉大狀追問,這句中,「光復」二字有沒有推翻政權之意思?李教授回應:「沒有,因為他是皇帝,他不會想推翻自己的皇朝。」此時,坐在律師後的控方專家劉智鵬教授,一度仰頭思考。

    劉智鵬早前作供,以歷史脈絡分析八字意思,認為「光時」口號有推翻政權意思;今日辯方專家證人作供,三位法官發問的次數,顯然比早前劉教授作供時更頻密。

    劉大狀問,英文Liberate Hong Kong (光復香港之英文翻譯)句子之中, “liberate”意思為何。李詠怡教授指,和中文「光復」意思有差異,「只能抽象地解釋有些事物被控制了,被限制了,希望從控制和限制中重獲自由。」此時,控方證人劉智鵬低頭與旁人細語。

    至於「革命」意思又如何?李詠怡教授指,有三個意思,第一,改變國家管治和政治體制,有可能使用暴力;第二,人們做事方式出現重大改變,例如「科技革命」,「科學革命」;第三,天體運轉。顯然,第三個意思被排除。

    而李教授認為,考慮到「光復香港」的使用,和2012-2018年頻繁出現的「光復行動」有關,「光復」這詞應放在這些活動脈絡裡理解。

    而李詠怡指出,「光復行動」並非旨在推翻政府或政權;而是人們因為社區及日常生活不開心,被內地遊客或水貨客滋擾,想處理關於社區問題,是關於公共空間秩序的恢復。

    劉大狀追問,「內地遊客和香港人是不是不同的族群 (ethnic group)?」

    李詠怡教授解釋,在社會學有謂「社會建構的身份」(social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她指出,有人或許會以血緣來理解族群,但社會學亦會看人們主觀如何把自己定義。

    劉大狀進一步問:「一個人可不可以屬於多於一個族群?」

    李教授說:「可以」。

    劉拖慢了節奏,咬字清晰問到:「當一個族群厭惡另一個族群,是否等於要推翻政權?」

    李詠怡教授乾脆地答:「不是。」

    午飯後,眾人飯氣攻心,昏昏欲睡,幾名押送被告唐英傑的懲教職員坐得有點歪,反而還押一年的唐英傑,穿起藍色西裝,深色襯衣,始終翻閱着律師給他的厚厚文件。

    李詠怡教授指出,她理解「時代革命」,要回到梁天琦於2016年的立法會造勢晚會錄影片段,梁天琦曾解說,他先是想「世代革命」,但後來改為「時代革命」,因為認為不應以「世代」差異作為政治主張。

    李教授認為,當時梁天琦提出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以她的理解為:「恢復一個已失去的舊秩序,團結喜愛自由的人,為這個重要歷史時刻帶來改變。」

    李詠怡教授和其研究伙伴以數據分析過連登討論區的帖子,發現在反修例運動期間,每天有高達4400帖子提及過「光復香港」或「時代革命」。而這個口號在反修例運動中,於2019年7月21日開始被示威者使用,其後使用次數上升。

    她分析到,口號自7.21被廣泛使用,原因有兩個:第一,在2019年7月有出現過「光復屯門」「光復上水」等示威活動,「光復」字眼在示威者間再次出現。第二,元朗發生7.21襲擊事件,「此事令公眾感到憤怒,人們需要一些新的東西去表達他們的憤懣。」李詠怡教授解說道。

    李教授再指出,反修例運動有一些特色,就是「高度去中心化」,而且「沒有清晰領袖人物」。在此背景下,她和團隊曾訪問40個示威參與者,作焦點小組討論,結果發現,對於口號的理解,「不同人有不同意思。」

    較特別的是,在數據分析下,「光復香港」或「時代革命」均與「香港獨立」在數據上沒有重要關聯。對比之下,「五大訴求」和「香港獨立」的關聯,和「光時」與「港獨」口號一樣,兩者關聯不強:「而我們知道,五大訴求與香港獨立,並沒有關係。」

    此時,李詠怡教授把討論帶往符號學的層次。「人們會主動為符號添加意義,影像或符號像錨,人們會把自己的感受及假設投射在上面。而口號本質上是含糊不清,懷有多種意義,因為口號的設定就是要曖昧、模稜兩可,具開放性,好讓你能添加意義進去。」

    此時,法官杜麗冰舉了一個生活化的例子:「就好像運動品牌Nike,它那句口號『Just Do it!』的意思,在不同情況使用,也會有不同的意思。」

    而李詠怡教授不認同控方證人嶺大歷史系教授劉智鵬的演釋,「劉教授把古典中國文本,近乎機械式地用作解讀口號,是從脈絡中抽空了。」

    李詠怡教授再進一步指出,早前在法庭播放了梁天琦造勢晚會片段,她發現,控方呈上的文件中,連梁天琦說的話都抄寫出錯了,而這個錯,正好顯示抄寫者對文字意義的不理解。

    梁天琦曾在晚會上說過:「選票就係子彈,這句是Malcolm X講,我地冇槍冇炮,手上選票就是政治版圖變革改革的一仗。」而當時控方專家劉智鵬指,梁意思是以把選票等同「武器」,欲以暴力推翻政權。

    但李詠怡教授說,當她翻閱法庭文件時,發現抄寫者把美國黑人民權領袖Malcolm X誤寫為「Comix」,中文版亦「亂寫一通」(李形容為gibberish)。

    李教授指,這裡的典故來自Malcolm X於1964年發表過的演說, “The Ballot or the Bullet”,目的是要號召非洲裔美國人登記做選民及參與投票。李教授指:「這裡是一個比喻,就像我們說『時間就是金錢』。」

    作供進行到下午,三位法官不斷發問問題。李詠怡承認,從連登找數據,只能找到「連帶關係」,不是「因果關係」,要找因果的話,則要用另一些工具。法官們亦好奇一些細緻的調查方法,例如為何「光復香港」和「時代革命」兩句要分開去作大數據分析,而不是一併去分析。

    法官們翻閱一張又一張圖表,有時候,三位法官有人只有黑白圖表,沒有彩色圖表,律師們又要趕去找彩色圖表。大家翻查完一個又一個bundle,三位法官不斷發問問題。

    那邊廂,坐在犯人欄的唐英傑,很仔細地研讀數據,他像個勤力好學的學生,一直跟進庭上的討論。直至下午,唐英傑每看畢一頁文件,會小心地用右手手指夾着紙張,擱在犯人欄寬闊的木欄上。

    從早到晚,法庭忽然成為了跨學科的討論場域。元順帝,Malcolm X先後登場。從東方西方,從遠古到近代,人物夠多樣。怎知差不到多到休庭,還有多一個名人登場。

    劉大狀提到Edward Leung (梁天琦)說了些甚麼,他卻說了Professor Lau (劉教授)說了甚麼。乾坐了一天的主控官站起來指正劉大狀說錯了。

    劉大狀風趣地道:「哎,我說漏了嘴。」然而英語劉大狀說的是,「My Freudian slip」.

    全法庭有人爆笑,連奧地利心理分析始祖弗洛伊德的理論也搬了出來,曾說過人皆有「戀母殺父情意結」的奧地利大師,指出我們說錯話,是潛意識想法浮出水面的表現。

    然而這位還可以說笑,在庭上風趣幽默的劉大狀,昨午才以被告人身份,出席了西九龍裁判法院的47人國安法審訊過堂,獲得繼續保釋,才能今天披上大狀袍,站在庭上替另一位國安法被告辯護。被告身份與辯護律師身份交替切換,在現今香港,時代寫照也。

    ***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一):[Regime & Redeem]
    7月2日控方專家劉智鵬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10137115741348/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二):[Just Do it]
    7月9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29321820489544/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三):[過去與未來]
    7月12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37523026336090/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四):[知行合一]
    7月13日辯方專家李詠怡及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0215429400183/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五):[沒有誰比誰高貴]
    7月14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3328702422189/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六):[選櫻桃的人]
    7月15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5860505502342/

    (圖為辯方專家證人之一的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詠怡離開法庭時攝,星期一她繼續作供)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