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dorsal中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dorsal中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dorsal中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dorsal中文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網路時代必看好書 #本粉專最後一次贈書 #已結束 購書連結: https://reurl.cc/V3bMkb 「暢銷科普作家曼羅迪諾進行的研究讓我們大開眼界。 例如我們常誤解我們與家人、朋友、事業伙伴的關係, 誤會了投資舉動的原因,甚至記錯了重要的紀念日。 而這些,都與潛意識有關。 我們對...

  • dorsal中文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28 00:54:57
    有 799 人按讚

    網路時代必看好書<<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
    #本粉專最後一次贈書
    #已結束

    購書連結: https://reurl.cc/V3bMkb

    「暢銷科普作家曼羅迪諾進行的研究讓我們大開眼界。
    例如我們常誤解我們與家人、朋友、事業伙伴的關係,
    誤會了投資舉動的原因,甚至記錯了重要的紀念日。
    而這些,都與潛意識有關。

    我們對政治人物的偏好、對食物的喜好,甚至對所有的選擇判斷,
    其實都是意識與潛意識這兩種層次的心智共同作用的結果。
    我們清清楚楚知道我們的意識,但潛意識卻是我們無法察覺的。
    而且一直到最近二十年,科學家才有足夠的工具能夠探索潛意識。
    這方面的研究稱為新潛意識研究,研究的是潛意識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書介短文無法解釋我看完整本書的震撼!

    真的
    只能用震撼來形容!

    科學界使用fMRI核磁共振來檢視腦部的活動行之有年
    然而
    針對腦內經歷過數萬年演化的「記憶力混淆」 「盲點」「過度自信」 這些潛意識
    為何會隨著人類進化而存在延續
    這本書竟然有著如此精妙的答案!

    解釋了:
    1.為何虐童持續在周圍環境發生?
    2.為何政治狂熱者無法溝通?
    3.為何酸民們缺乏邏輯?

    我簡單說明一下這本書回到了我近幾年網路經營所困惑點的終極解答:
    1.p107
    「潛意識不斷存在於張眼感受世界的每一天,它處理著感受跟記憶連結,但把體驗形成的感覺跟情緒連結,殘存於意識的具體記憶,僅留下模糊扭曲片段,沉入潛意識中,直到停駐點喚起那些油然而生的情感」
    =>這解釋了為何我們要不斷的跟孩子共創美好記憶跟擁抱,並且人是需要他人連結分享感情的社會動物

    2.p33 「人腦中存在的自我感覺良好,對應到腦部區域是『背側紋狀體』(dorsal striatiatum)」
    =>人一定會潛意識希望自己主動積極樂觀

    3.p.117「 人類對社會互助的需要,正是演化出高等智力的背後動力,合併精細的手部動作,短短幾千年演化中,人類突然開始團體狩獵、蓋屋、創造藝術、以及複雜的墓塚」
    p.141 「演化上,人類的大腦以現代人跟原始人相比整整大了一倍,其中而額葉變大的比例遠勝其他,也是人類特質的重心...額葉負責臉部精細動作(社會溝通跟生存關鍵),也負責計畫、組織、跟行動、 是意識的根源」
    =>文化的啟蒙,這在近期我熱愛考古解說影片中常常探討,人類之所以特別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4.p203 「潛意識的作用,讓幼童比電腦AI還更能區分三種動物照片(小白貓/馬爾濟斯/白色大型古代牧羊犬)中哪兩個是同類,擴及下來...刻版印象跟標籤化他人必然存在」
    =>為何會歧視他人,,不管是性別,種族,膚色,甚至是團體內的權力弱者,性少數者,身障者,這些都必然且持續會發生

    5.P.212「另一結構讓人自以為理性跟中立(VMPC)
    但其實潛意識當中的性別刻板,或對於公眾媒體人物的接受度,我們心智會持續受到社會接受度而定義」
    =>只要有使用公眾媒體宣傳者,每個人都不見得能如自己以為想的那麼中立

    6.P.233「人類會渴求歸屬於團體,甚至因此做出團體內營造出氣氛默許,但無法受到公眾檢視的行為」
    =>朋友講甚麼,小孩就跟著做甚麼
    甚至是看到柔道團隊中被拋摔了27次的小孩爆哭,也不為所動

    7.P.260
    P.285
    P.293
    這後半本書的部分最精采處,解釋為何政治兩對立的人們,會看其一方認為「也太自信了吧」」「怎麼可以盲然相信到這種程度」
    「主因於大腦非常擅長自我欺騙,稱為『動機性推理』,亦即當事件涉及自身利益時,大腦就無法超然思考,反深受人的特性而慾望影響,甚至會為了期待的最後結論而反推出前面的思考過程」
    =>這說明了某些粉,真的,使用的中文不是同一種中文

    最後書中給了解方
    P.216「人類必須不斷下功夫克服潛意識的偏差」
    包含「不斷地跟這類與我不同族群接觸,增加熟識經驗,跟個體的接觸越多,就越能熟識其獨特個性,抵銷刻板印象」
    =>同志大遊行要驕傲出來走,反霸凌反性侵的推廣要持續,哭鬧兒、或身障或早療等高需求兒要更包容
    P.226
    「當各個『內團體』有共同對外的目標時,所有對立者步伐會轉向且一致」
    =>看台灣內若傳重大意外時,舉國同悲,若真第一時間還能口誅筆伐者那真的就...放生了


    書封面用浮水印了各種吐槽詞其實有趣
    但書內探討的實實在在是這網路世紀的"人性"並一窺其運作的科學證據

    #非常推薦


    此後本粉專將轉型為深刻閱讀好書形式

    贈書活動會減

    若喜歡這本書的強烈建議買了好好翻翻
    解釋一下自己為什麼"想要達到那個高尚的形象"但卻是"私下猥瑣見不得人"
    解釋"只想去買那個時鐘"卻"手裡抱著波斯地毯離開"

    #解釋那些你想的跟做的不一樣
    #潛意識害的

    倒數贈書活動
    #最後一次贈書
    #之後轉型為深度閱讀好書介紹

    1.留言:"我想參加小劉醫師粉專最後一次贈書活動"
    2.4/29 24:00 抽出兩位贈送此書
    臉書
    IG各一

    **本粉專與編輯群保留最終贈書確認權利
    **贈書範圍僅限國內

    --
    恭喜 曾思靜 抽中此書

  • dorsal中文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05 07:30:47
    有 384 人按讚

    【家庭醫學】~ 自行車造成的手麻 ~ Part I

    從大學以來,都不太愛騎自行車;因為每次騎遠一點,手都會超麻的。

    以前高中上下課通勤騎到火車站,10分鐘的路程,還沒什麼感覺。在大學時,某次從長庚一路騎到八里,就發現手的前三指 (姆指、食指、中指) 麻到握不起來,後來醫學知識增加,才知道那種症狀是「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也就是正中神經被壓迫所造成的。

    後來就只敢騎騎ubike來代步,不敢騎超過一個小時的路線。

    然而,之前學藝不精,想說復健科學到的「車把麻痺」(Handlebar palsy),或稱為「自行車騎士麻痺」(Cyclist's palsy),是指尺神經壓迫在手把上造成的症狀,應該是無名指和小指有麻痛感,而不是像我是前三指的症狀;讓我心中一直有個問號。

    直到最近爬山的時候,有個騎自行車的學妹加入,談到這個問題,才知道原來我的書沒有好好念,上面兩種情況,在騎車的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生。

    所以念了些東西後,就有了接下來的文章,因為自行車運動不是我的專業,請大家用力指教囉。

    〖文獻資料〗

    Eckman等人於1975年首次發表了騎自行車者的尺神經壓迫,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車把麻痺」(Handlebar palsy),或稱為「自行車騎士麻痺」(Cyclist's palsy);如果要對應「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它也可以稱作「蓋氏管道症候群」(Guyon Canal Syndrome)。

    https://doi.org/10.1001/archneur.1975.00490440080014

    ※ 註:尺神經壓迫,亦會在拿球拍的運動 (擊球時手腕彎曲又受到衝擊)、空手道 (砍劈動作)、輪椅活動 (直接壓迫在輪上推動) 中發現。

    接下來的兩篇,就不單單是提出觀察後的結果,而是設計好的前瞻性研究:

    1. Ulnar and Median Nerve Palsy in Long-distance Cyclists: A Prospective Study

    https://doi.org/10.1177%2F03635465030310041801

    找了25位自行車騎士 (16位公路車│9位登山車),年齡分佈在20~60歲,騎車的經驗各有不同;在4天的時間,騎了600公里。

    在騎車前1天和結束當天,評估尺神經和正中神經的功能,並收集問卷。

    結果如下:
    A. 運動功能障礙:36%
    B. 感覺功能異常:10%
    C. 兩者同時出現:24%
    D. 騎登山車發生的比例較高
    E. 主要為尺神經異常

    2. The Effect of Long-Distance Bicycling on Ulnar and Median Nerves: An Electrophysiologic Evaluation of Cyclist Palsy

    https://doi.org/10.1177%2F0363546505275131

    這篇找了14位成年人(共28隻手),騎了6天,共420英里 (約676公里);在前後一樣安排了神經傳導檢查及收集問卷。

    結果如下:
    A. 尺神經運動深層分支至第一背側骨間位置 (deep branch of the ulnar nerve to the first dorsal interosseous),明顯有傳導遲滯。
    B. 原本就有腕隧道症候群的3隻手,騎完之後有變嚴重。
    C. 有1隻手,新出現腕隧道症候群。

    〖小結〗

    用人話來簡單整理一下:

    1. 不管有沒有經驗,都有可能會出現手部神經壓迫的症狀;(尺神經 & 正中神經);尺神經為主。

    2. 症狀可能是感覺異常 (痠、麻、痛) 、 運動異常 (無力、手張不開) 或兩者同時出現。

    3. 預防方式有3種
    A. 戴自行車手套 [或是手把帶來減震]
    B. 良好的fitting [這個中文不太會翻譯,總之就是車子要調整好、騎乘的姿勢要對]
    C. 常更換手的位置 [避免同一點一直受力壓迫]

    § 明天再來分享如果是彎把公路車,手放的位置和有沒有戴手套,手部的受力情況。請期待Part II...

    ※ 圖片引用自:https://bit.ly/2WnpLxq
    可以看到因為壓迫的點不同,而影響到不同條神經。

    #如果覺得有用_直接分享不用問
    #手套買好了_希望ubike可以騎超過一小時不要麻
    #聽說fitting是門藝術_等要認真騎單車再來問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