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dmg電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dmg電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dmg電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dmg電視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巫師地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臺灣政治 #臺灣社會 #國家發展 🇹🇼 文:亞熱帶(公民老師) 監督執政黨還要手下留情,在公民意識抬頭的時代,感覺有夠彆扭,但畢竟難以否認,我們還沒完成國家正常化的任務,台灣的政治處境,根本堪稱畸形。 用沒收國旗揭開序幕 紅統滲透無所不在的8年夢靨 第一年就上演陳雲林來台,馬政府在桃園機場佈...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認真少年Imseriou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做工的人第四集 超認真少年精闢講解 🚧本集包含🚧 1.工具如何做標記防被偷 2.隨身攜帶紅筆藍筆為什麼 3.用電鑽打蛋器拌水泥可行嗎 4.藝術家和做工的人其實很像 5.抽煙喝酒吃檳榔 刻板印象 6.為什麼看到警察 99要跑 7.新時代的砂輪機電池可以旋轉 8.鐵工活不過七十歲為什麼 🚧本集使用🚧...

dmg電視 在 Arase 阿拉斯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9-21 13:30:47

平民巨星|2| 每次去電視台參加錄影,對我來說都是一場實習課,從整體節目的氛圍營造、主持人與來賓的言談互動,除了期待有機會跟現場工作人員聊聊前後製的過程,也盡量在後台推自己跟參與節目錄製的來賓聊天(齁唷我真的超認生啦....),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經驗傳承,所以這次參加歌唱競賽的節目,我很榮幸學到了更多...

  • dmg電視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6-11 20:58:05
    有 125 人按讚

    #臺灣政治 #臺灣社會 #國家發展 🇹🇼

    文:亞熱帶(公民老師)

    監督執政黨還要手下留情,在公民意識抬頭的時代,感覺有夠彆扭,但畢竟難以否認,我們還沒完成國家正常化的任務,台灣的政治處境,根本堪稱畸形。

    用沒收國旗揭開序幕 紅統滲透無所不在的8年夢靨
    第一年就上演陳雲林來台,馬政府在桃園機場佈下3000名警力,聯外道路全部設關卡攔檢,抗議的群眾被驅離,還不只針對獨派,陳雲林沿途路上,每一面中華民國國旗都被沒收,彷彿為8年執政揭開序幕,此後每一件事,都讓人義憤填膺卻又茫然無力。

    要論影響最明顯者,莫過於紅色媒體力量的滲透。2009年,旺旺集團在王雪紅、徐旭東等人協助下,買下中時集團,彼時蔡衍明旗下的中視等3個電視頻道,已佔有近20%的無線電視市場,加上中天系列,手握無線、有線電視共19個頻道,還擁有中國時報、工商時報,以及時報周刊等刊物。

    2011年,旺中又意圖併購中嘉的有線電視系統,當時中嘉收視戶數,已佔全台市場的27%,隔年,蔡衍明又聯手王令麟、辜仲諒,欲買下台灣壹傳媒,當時壹傳媒旗下的《蘋果日報》,市佔率達38.36%,假若得逞,今天我們眼前,恐怕還會再多好幾個「韓天電視台」、「旺旺時報」。

    旺中一連串的行動,終於引起反媒體壟斷運動,不僅媒體人員、以林飛帆為首的學生團體挺身而出,就連余英時、李遠哲等中研院士都加入抗議,歷經數度示威遊行後,終於在2013年,才被NCC擋下。

    中資、紅統商人的併購威脅,還不只限於旺中。2015年底,吳敦義之子吳子文牽線,讓中國DMG控股旗下的美國DMG,砸下197億台幣欲買東森電視61%股份;DMG是中國最大的娛樂傳媒集團,董事長肖文閣出身於解放軍家庭,並曾於中國政府部門和部隊工作,買下電視台的意圖相當可疑,本案最後,是在王令麟假釋出獄、上演王子復仇記後,才終於告吹。

    紅色資金、藍色助攻造成的威脅,如今已在媒體上,讓台派吃盡苦頭,另一方面,暗潮洶湧的經濟協議,也不可小覷。

    大賺大賠都是輸 前進中國,比賺不到錢更恐怖的是⋯⋯
    ECFA是馬英九政府大力吹捧的政績,然而,透過馬英九最愛說嘴的石斑魚,跟在中國市場慘賠的虱目魚,正可當作兩種對照,證明不管大賺或大賠,傾向中國市場,都要負擔極大的風險。

    做為養殖業一大主力的虱目魚,不只國人喜愛,外銷量也不可小覷,根據農委會統計,馬英九執政期間的虱目魚外銷量,銷往美國最高為2008年的3774公噸,最低為2014年1681公噸。

    但透過ECFA賣往中國的虱目魚,卻因為多刺與口感等問題,並不受青睞,最高峰的2014年,也僅銷售1548公噸,隔年更暴跌到剩19公噸,也讓養殖漁民一度慘賠。

    做為對比,石斑魚是ECFA中的模範生,結果模範生也痛不欲生。台灣石斑讓中國饕客大為青睞,ECFA簽訂後便開出紅盤,但中國一方面買石斑,一方面則透過高薪、圈地優惠,吸引台灣業者前往中國沿海養石斑,光作業員薪水就5萬台幣起跳,廠長級上看60萬,一時間台灣業者趨之若鶩,帶著青斑、龍膽石斑魚苗及技術人員前往,養魚掏金一片榮景。

    結果5年後,中國靠著台灣輸入的養殖技術,培養出賣相更好、肉質更細,運輸成本還低25%的龍虎班,徹底打垮台灣業者。

    另一方面,台灣業者為了拼中國大訂單,大戶不斷併購小戶魚塭、土地,竟導致沿海魚塭的地價連年翻漲,而財團大戶,又因為過度依賴中國市場,而在中國石斑崛起後,難以開拓他國銷路,徹底的血本無歸。

    兩種魚正是兩種縮影,台灣產業前進中國,賣好賣壞都是輸,人才、技術更遭到把持,然而這樣還不夠,馬政府接著,還要開放中國資金進來。

    服貿協議讓台灣、中國互相開放各項服務業,從零售、洗衣到金融與建築,日常用的、身上穿的、家裡住的,各產業都開放中國進入,然而,龐大的紅色資金與廉價勞力壓境下,不管是人民生活品質,還是企業生存,都將遭到重挫。

    彼時國民黨、親民黨的泛藍立委,在立院有高達70席次,民進黨與台聯的泛綠陣營,僅有43席,即便動用議事規則、佔領主席台杯葛,還是讓張慶忠以半分鐘宣讀通過,最後歷經318學運,才終於勉強擋下。

  • dmg電視 在 賴祥蔚 言論自由捍衛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4-05 09:15:49
    有 13 人按讚

    周刊王20170405
    約談民視總經理追陸資
    賴祥蔚

    去年轟動一時的民視高層人事案,今年不但上演了更精彩的續集,而且還掀出了國安疑雲,特別令人矚目。
    報載2016年民視董事長改選,新任的董事長郭倍宏竟正在承包三十多億元的民視新大樓工程,當時的總經理陳剛信認為涉及利益衝突而反對,最後更辭去總經理職務以明志。
    最近上演的續集是民視股權爭奪及董事會改選戰,據傳大股東不滿民視新董事長以政治立場干預經營,有意改組董事會。就在這個時間點,民視現任總經理王明玉接受媒體訪問時自己爆料指出,過去曾經有陸資試圖託人購買民視股票。
    雖然有人分析指出,王總經理的談話,可能只是想要藉此保住經營權,所以才警告股東們不要隨便出讓股票,以免買家是陸資。不過這一番話已經驚爆國安疑慮,國安單位應該立即約談王總經理,以便清查到底有多少陸資正在或已經入侵台灣的電視台。
    根據俗稱《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媒體不是中國大陸人民可投資的事業,因此任何陸資都不能投資台灣媒體。
    有些自誇愛台灣的人士,一向擔心陸資會偷偷滲透台灣媒體,因此每逢有媒體交易,就大動作提出這項憂慮。例如2015年遠傳併購中嘉案,當時多位常說愛台灣的立委就質疑可能有陸資,主管機關因此表示,將會請陸委會以及國安局協助深入調查。
    同樣在2015年,美商DMG公司執行長有意以個人名義買東森媒體集團,常說愛台灣的立委又質疑背後有陸資,要求主管機關詳查。
    這兩件媒體交易案,除了當事人都一再強調沒有陸資之外,最後都因故破局,因此針對陸資疑慮,不但查無實據,在欠缺情報的情況之下也無從查起。
    但是這次大不一樣,雖然從現在的資訊看起來,民視堅守愛台灣的立場,沒有出售股票給陸資,不過王總經理自承有人來接觸,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線索。
    國安單位應該立刻約訪王總經理,以查明當初來接觸的人是誰?然後再順藤摸瓜,找到當初那位來接觸的人。假設真的有陸資想要買台灣的電視,應該不會只針對民視,所以找出這位神秘的買家,就可以了解對方除了接觸民視,有沒有接觸其他電視台?實際上買了哪些電視的股票?更重要的是,這位神秘買家到底是幫誰偷買台灣的電視股票?
    說也奇怪,有這麼驚人的國安內幕,先前那些立委這次卻不太說話。事涉重大,不容輕忽,請國安單位快快去查!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

  • dmg電視 在 陳歐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3-09 16:15:26
    有 116 人按讚


    就「近來媒體併購案及反媒體壟斷」事項,質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石世豪

    從最近的媒體併購案,從過去頂新欲併中嘉、DMG 欲併東森、到最近遠傳入主中嘉,這些讓人眼花撩亂的併購案,加上多層次轉投資、私募基金和境外離岸公司及本國子公司之間的完美布局,想方設法突破台灣現有法令限制,而且要在形式上滿足外資持股不超過六成的規定看來並非難事。造成這樣的局面,歐珀認為是NCC的作為被動消極,甚至未能善用機會重整有線電視系統與衛星電視的產業結構。因主管機關消極不作為,將「媒體自由化」等同「媒體資源私有化」,放任財團操縱媒體市場,對一國而言,恐怕並不是理想的媒體政策。

    十年前,NCC在社會廣大期待下成立。十年後的今天,全盤檢視NCC的施政績效,NCC到底盡到多少法律賦予的責任?尤其是近期接連上場的媒體併購案,媒體併購所引發外界的疑慮。有專家指出,放諸台灣法律,除了有NCC的獨立組織設計,其他相關的程序與實體規範的設計,仍然三缺四漏,導致現今媒體產業任由財團併吞、市場任憑少數人呼風喚雨、政府卻管制無門的窘象,簡單說就是現有法律存有漏洞和缺失。

    遠傳迂迴入主中嘉案,NCC在新國會開議前的1月27日通過,時間點啟人疑竇,此事是否有政治考量?或因已確定政黨輪替,而趕在新國會開議前,避開國會的監督?要求NCC等相關單位務必嚴審不得草率。

    #反媒體壟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