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discretionary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discretionary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discretionary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discretionary意思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葉朗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香脆軟綿的法式多士,咬一口,是滿足,也是罪疚。心在想,要跑多少公里才可抵銷這磚多士和旁邊的牛油;面前的貴賓看了我一眼,以為我在思考什麼,沒有打擾。 他是 Justin,家族生意是地產和建材,正籌謀建立一個 family office 的可能性。上星期以好酒好菜招呼,欲找葉某領班,暗喜之餘,也不是沒...

  • discretionary意思 在 葉朗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08 10:44:01
    有 535 人按讚

    香脆軟綿的法式多士,咬一口,是滿足,也是罪疚。心在想,要跑多少公里才可抵銷這磚多士和旁邊的牛油;面前的貴賓看了我一眼,以為我在思考什麼,沒有打擾。

    他是 Justin,家族生意是地產和建材,正籌謀建立一個 family office 的可能性。上星期以好酒好菜招呼,欲找葉某領班,暗喜之餘,也不是沒有保留。

    電郵翻來覆去幾趟,Justin 清楚說明了家族的需要及計劃;可能眼見事情沒有突破性發展,於是又找我出來吃早餐。

    「Marcus,」他說得不徐不疾,「我知道你搞過好多嘢,有晒經驗。」

    面都紅晒,我有好多搞嘢經驗,竟然唔係秘密。當然,他說的是搞 investment 和 project 的經驗。

    「不如咁,我問番你,你覺得我哋開始應該用邊種形式搞比較好?」

    大部分家族辦公室,主要都是做 trading 投資或是做 deal 的。

    正如我在電郵裏跟 Justin 說的一樣,葉某的傾向是用 investment trading 的形式去成立 office;投資成績會可以在短時間內反映出來,可以最快評估風險及利弊。反而,做 deal 做得好的話,利潤固然也可以是倍翻,但時間的成本難以控制,而成績也絕非數月或一年內可以表現出來。

    Trade or deal,咁簡單嘅問題,佢喺 email 裏面答到唔清唔楚,舉棋不定。

    「我都係覺得 trading 嗰隻好啲,」他終於說。

    估到你啦。

    當然了,我有這樣的意見,除了是因為我覺得 trading 比較刺激之外,也是我估計到 Justin 也想盡快在家族面前呈交一張亮麗的成績表,繼而去證明自己的價值。

    以前其中一個合作得最緊密的 family office,就是 trade 債券的。

    熟悉債券市場便會知道,如果投資的債券是垃圾級別,收益率大約會是 6% 至 7% p.a.,但不想承受太大風險的話,購買投資評級較高的債券,收益率也只能夠是 3% 至 4% p.a.。

    當然,如果買五十球美金的高息債券以獲取 7% 利息,那麼每年其實就已經是三球半美金了。

    但購買垃圾債券有相當大的風險,價格上落的幅度也是極大。

    所以,要快,又要激一點,可以 day trade。

    我們行內叫 flip。

    這個和我合作過的 family office,基本上不太需要利用貸款就能夠在同一天內利用 flip 的方法去一買一賣,純賺差價。

    同樣地,在這個 size does matter 的世界,只需利用槓桿買十球美金的債券去 flip 五十點子,那麼這個 family office 便只需一個多小時,便能賺到五萬元美金的利潤,without loan fee。

    叫得做 family office,就肯肯定係資金相當充裕,所以就算不 day trade,也可以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投資策略。

    沿用部份傳統對沖基金的策略,是可以利用那些風險比較受控的 arbitrage 方式獲取成果,即是例如以 interest rate arbitrage 或 equity stub trade 等投資策略用大額銀碼交易去套戥獲利。

    「其實係咪淨係夠大就得?」Justin 喝完了咖啡。

    That is what she always says,我心諗。

    「投資同管理上,」我清一清嗓子說,「呢個 team 一定要有完全嘅自主權。」

    大,係緊要,但 size 就是 power嗎?

    當然不是。

    大家渴望的權力,固然不外乎是由金錢產生出來的,但如果要去了解這個金融市場中的權力遊戲,或者我們可以嘗試從 sell side 及 buy side 的角度探討。

    Sell side 就是大部份的所謂投資平台,如 research、brokerage 及銀行等。叫的做 sell side,職責當然就是服侍那些,擁有絕對投資自主權、傳統上的所謂 buy side。

    Buy side 通常是世上一些最大的投資者或基金經理,既可以是畢菲特,也可以是索羅斯,或是黑石集團,甚至一眾對沖基金。

    有 power 是因為,他們幾乎每個交易都可以呼風喚雨,並且能在 Wall Street Journal 級數的報紙頭條上看到他們的動作。

    過去十數年間,世界 (特特別是亞洲) 各國家族辦公室的成立及崛起,慢慢改變了以往只由大型基金壟斷的情況。

    現在的家族辦公室,比起已經不算太受規管的對沖基金來說,固然更加 independent,因為他們照顧的,不是千萬個股東,也不是一兩百個投資者,而是單一的富豪家族。

    一位我認為很有型的師兄,就是一名 family office principal。

    雖然他在行內是少有的 one man band,但他只需直接滙報給主席。由於他擁有相當大的投資自主權,可以跟各大銀行直接利用平台交易去做投資賺錢。

    師兄型就型在,他執行交易的時候,與他合作的全部銀行都會為他度身訂造一個 communication channel,好像有些銀行會幫他設計一個 email template 去reply,目的就是為他減省打字的時間。

    不喜歡用Bloomberg,不喜歡在電話中談太久,所以,儘管 Bloomberg chat 是投資銀行trading desk 最常用的通訊工具,大家還是需要遷就他。

    型到一個點。

    「如果銀行想同我做生意,就要搵一個方便我嘅方法去配合我,而唔係用方便銀行嘅方法。」

    Ladies and gentlemen,這就是 power。

    從來沒有跟我說過一年能賺多少錢,我只知道師兄家住近淺水灣,每天上班都是 t-shirt 牛仔褲。

    Family office 的投資主管,收入主要是與投資表現掛鉤。基本上,你只需在辦公室成立前,直接與家族成員協定好雙邊合約。

    像一貫對沖基金的做法,就是在合約上,寫明有 management fee 及 performance fee 等。

    另外為了保障投資者在 performance 的付出,大部份對沖基金都會加一個 high water mark,意思是只在原有價值上升時才能收取 performance fee。

    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因為在這個框架下,管理人就有極大的 motivation 去爭取投資表現。

    「我,可以有絕對的管理權嗎?」

    說着聽着,我的西柚汁也喝完了。

    「當然可以啦,」Justin 答得爽快,「why not?」

    有一女士在這個時候在旁邊走過,留下一陣非常 Ralph Lauren 的香水味。

    味覺還是靈敏,頭腦依然清醒。

    行走江湖多年,聽君一句話,已經聽得出是真情還是假意。

    那句 why not 裏頭,我聽到掩蓋不住的操控慾。為了證明自己,他一定會希望參與投資決策。

    絕對的自主權?信你兩成,月經都停。

    特意開了一個比較不合比例的要求,希望把 performance payout 提升到 20% 至 25%。

    他當然不肯,但也極力遊說,告訴我可以特別給我一個 special discretionary package,但我還是婉拒了。

    腦海裏出現了 Ironman 和 Thor 的影響,然後在他們後面,竟然有一個更有型的身影。

    看清楚,那個身影不是 Marvel 裏的超級英雄,而是 Mad Men 裏的 Don Draper。

    是的,the wealth of Ironman and the power of Thor,非常吸引。

    但請相信我,nothing beats the class of Don Draper.

  • discretionary意思 在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9-07 07:50:24
    有 86 人按讚

    不好意思讓大家久等了. 今天趁著空檔, 整理了一下清單.....here we go:

    個股相關新聞網站與RSS

    個股(綜合):
    1. Bloomberg Gadfly(會針對每天的話題個股做短評, 有圖表秀出財務數字)
    https://www.bloomberg.com/gadfly/
    RSS:http://feeds.bloomberg.com/gadfly/news.rss
    2. Barrons Stock to Watch (會針對每天的話題個股做短評)
    http://blogs.barrons.com/stockstowatchtoday
    RSS: http://blogs.barrons.com/stockstowatchtoday/feed/
    3. 晨星Stock Analyst Note
    RSS: http://feeds.feedburner.com/morningstar/bmyh?format=xml
    4. Trefis Insights (相當推薦他們的個股分析文章)
    http://www.trefis.com/articles/feed
    5. Forbes Investing:
    RSS: http://www.forbes.com/investing/feed2/
    6. Forbes “Great Speculations”專欄 (相當推薦. 會寫作者對個股未來動向的臆測, 以及現行策略對個股未來的影響)
    http://www.forbes.com/sites/greatspeculations/#5bc6f7bf592e
    RSS: http://www.forbes.com/sites/greatspeculations/feed/
    7. Market Realist(有相當不錯的個股分析)
    http://marketrealist.com/
    8. Street Authority (有時候有不錯的個股分析文)
    www.streetauthority.com (可在右上角輸入個股的代號)
    RSS: http://feeds.feedburner.com/StreetauthorityArticles

    產業新聞:
    1. 各產業有自己的trade association網站.
    2. Zacks Industry Outlook (會寫產業的現況)(不確定有沒有網站)
    RSS: http://feed.zacks.com/commentary/IndustryOutlook/rss
    電子科技產業
    1. 富比士(深度新文): (進了網站後, 按左上角的三條白線 , 可以進入更細的分類項目)
    http://www.forbes.com/technology/#3fff06e66dca
    RSS Feed: http://forbes.com/technology/rss.jhtml?partner=rss.rojo
    2. CNBC(新聞為主)
    http://www.cnbc.com/technology/
    RSS Feed: http://www.cnbc.com/id/19854910/device/rss/rss.html
    3. Barrons Tech Trader Daily (會針對每天的科技股做短評)
    http://blogs.barrons.com/techtraderdaily
    RSS: http://blogs.barrons.com/techtraderdaily/feed/
    民生消費產業—零售業
    1. 富比士(深度文章):
    http://www.forbes.com/retail/#500df175591b
    RSS Feed: http://www.forbes.com/retail/feed2/
    2. 富比士(深度文章)(跟上面文章可能會有重複):
    http://www.forbes.com/sites/retailwire/#1d0accbb3882
    http://www.forbes.com/sites/retailwire/feed/
    3. 財富雜誌(深度文章):
    http://fortune.com/retail/
    RSS: http://fortune.com/retail/feed/
    4. CNBC Consumer Discretionary:
    http://www.cnbc.com/consumer-discretionary/
    RSS Feed: http://www.cnbc.com/id/10001101/device/rss
    生物科技產業/Healthcare
    1. 富比士(深度文章):
    http://www.forbes.com/healthcare/
    RSS Feed: http://www.forbes.com/healthcare/index.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