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cubicle魔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cubicle魔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ubicle魔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ubicle魔方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64的網紅語言選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YouTube選物 no.1】Office Life After 2020 這禮拜推薦給大家兩個製作精緻用心的YouTube影片,談疫情後 #辦公空間 的可能變化,一支影片來自The Economist,另一支來自The Wall Street Journal,以下是我整理出的三個影片重點:...

  • cubicle魔方 在 語言選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11 20:10:24
    有 20 人按讚

    【YouTube選物 no.1】Office Life After 2020


    這禮拜推薦給大家兩個製作精緻用心的YouTube影片,談疫情後 #辦公空間 的可能變化,一支影片來自The Economist,另一支來自The Wall Street Journal,以下是我整理出的三個影片重點:


    🔙【Work life開始回到過去】
    #工業革命讓工作集中
    單一地點的群體工作模式,在工業革命後開始流行,勞動人口被安排在工廠生產,管理階層為了就近監督,也圍繞在同一處上班,飲食休閒的商家跟著人潮走,服務類型的店家開始增加,跟著也吸引更多工作人口移入,一處生態圈於是誕生,城市聚落也隨之開展。
    #COVID19給了我們理由分散
    嚴格說來,COVID-19只是逼著各個企業進行一項早該發生的調整,科技的發展讓大量的勞動生產者轉型成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許多人的工具從雙手換成大腦,網路工具與雲端共享文件讓遠端工作輕鬆無痛,我們早就具備離開辦公室的條件,但企業一直沒有一個好理由去變動冒險,不需聚集的知識工作人口早該能夠在家工作,省去通勤也減少城市擁擠負擔。值得一提的是,離開辦公室也代表我們應該放棄 #用時間來衡量責任 的習慣,薪資應該脫離nine-to-five and overtime,回到工業革命以前,所得以「產量」和「功能」來結算。


    #大家可以回家啦
    #到海邊餐桌公園上班


    💼【到辦公室上班成為一種選擇】
    1940年代開始流行的座位隔間(cubicle),讓辦公室的設計從此慢慢走向「小空間大利用」的魔術排列,要兼顧降低干擾又要便於互動,辦公空間的設計只能盡量在矛盾中找尋平衡點,但COVID-19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已經有多家企業在研擬員工輪班進辦公室的做法(rotation staffing),讓一半以上的員工,把高密集專注的工作帶回家進行,釋放辦公室空間,讓 #進公司 成為建立共同文化的一件事,少了高租金跟密集人員成本,省下的預算可以把辦公室打造成方便客戶拜訪,也方便員工休閒互動的靈活配置空間(reconfigurable booths/workstations)


    🦠【健康成為辦公空間的新亮點】
    在硬體設施上,零接觸設計(touch-less tech)和熱像攝影機(thermo camera)是入口處的新重點,大樓整體的通風系統(ventilation system)要能分隔出幾個獨立區域,多引入戶外新鮮空氣(目前大樓空間主要是密閉循環居多),以及升級濾網等級,燈具(light fixture)則要能搭配殺菌紫外光。在人員活動的部分,入門系統可搭配個人健康管理app,回覆了重要問題才能解鎖入門,識別證也可以搭配社交距離提醒器,記錄每個近距離接觸過的對象名單,方便查詢接觸歷史。


    許多改變其實理所當然,但從眾心理(herd mentality)讓我們左看右等,都在等誰第一位做出改變,多年下來社會不斷前進,工作內容不斷演變,我們的工作空間卻總是落後,誰也料想不到等到最後,站出來強迫大家改變的,不是有遠見決心的企業或政府,而是無情的疫情與病毒。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