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crystal翻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crystal翻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rystal翻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rystal翻譯產品中有4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個「布丁」餘波 漾出的暖心驚喜 還記得那天我寫著 請大家千萬不要把食物化作暱名的育兒日常 豬豬哇哇大哭的模樣 讓仙女姊姊 穆熙妍快遞送來布丁禮盒 一句豪氣地址給我 姨姨雲餵養~ 我還真的不要臉的把地址奉上 看著豬豬開心的吃著布丁 忍不住回想起第一次見到穆熙妍的怦然心動 好像談戀愛一樣 記得2018...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YouTuber音樂人-稻村壤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了向台灣人宣傳日本人常喝的水, 這是我自主製作的一部CRYSTAL GEYSER廣告! 我想讓大家知道我愛喝的水。多謝。 攝影師:鯖酒Sabazake 制作人:稻村壤治 ― ― ― ― ― 衷心感謝您收看本次作品。 在這個頻道,會上傳台灣歌曲(中日文版) 或日本歌曲的MV、在台灣街頭表演的影...

crystal翻譯 在 偶然?占心|感情合盤|催眠培訓|調頻療癒|AcBar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5:29:43

夢境翻譯第6篇~「旅行的夢」  正在旅行✈️中 那就來發旅行的夢啦! 關於旅行有很多不同的角度, 但多半是和改變、新的生活有關唷!  大家喜歡夢境系列記得按顆❤️太少人看我要下架了改別的系列啦~  🔹夢境是潛意識最露骨的溝通及反應, 🔹夢境不會說謊,佔據我們90%潛意識信念和決定...

crystal翻譯 在 偶然?占心|感情合盤|催眠培訓|調頻療癒|AcBars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31:44

夢境翻譯第5篇~「開車的夢」  聽說明天要開車一整天(當然不是我開) 那就來發開車的夢啦! 當然不是老司機說的開車囉!😎  大家喜歡夢境系列記得按顆❤️  🔹夢境是潛意識最露骨的溝通及反應, 🔹夢境不會說謊,佔據我們90%潛意識信念和決定。  為什麼有的人會有預知夢? 🔹因為...

crystal翻譯 在 偶然?占心|感情合盤|催眠培訓|調頻療癒|AcBar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5:31:44

夢境翻譯第4篇~大部份的人都有夢過的「飛翔」  在夢中飛翔的感覺,常感覺不真實 但夢境本來就不真實呀😂 怎麼飛、飛的狀態、高低都代表不同的意思~  一起來學習夢境翻譯吧❤️  🔹夢境是潛意識最露骨的溝通及反應, 🔹夢境不會說謊,佔據我們90%潛意識信念和決定。  為什麼有的人會...

  • crystal翻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9 18:55:46
    有 444 人按讚

    一個「布丁」餘波 漾出的暖心驚喜
    還記得那天我寫著
    請大家千萬不要把食物化作暱名的育兒日常
    豬豬哇哇大哭的模樣
    讓仙女姊姊 穆熙妍快遞送來布丁禮盒
    一句豪氣地址給我
    姨姨雲餵養~
    我還真的不要臉的把地址奉上
    看著豬豬開心的吃著布丁
    忍不住回想起第一次見到穆熙妍的怦然心動
    好像談戀愛一樣
    記得2018年她帶著作品「你的美好 千金不換」來宣傳
    事前谷歌了不少她的作品以及新聞
    一開始未見面時的確忐忑
    那是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畢竟查閱的新聞都是千金長 千金短
    我想我這個離千金很遠的女孩
    可能會話不投機半句多吧!
    但真的見到面後
    才發現一切都是我庸人自擾
    美麗的她根本就是小說裡面才會出現的女子
    優雅氣質、才華洋溢、文筆俐落卻又餘韻縈繞
    最讓我佩服的是她竟然念翻譯所專修口譯
    出道前還擔任口譯
    這是我最佩服的職業之一
    翻譯水之深啊~

    那一天的訪問留下了很多美好
    也開啟了在社群上的連結
    只不過
    害羞如我
    就一直默默的關注她至今
    藉著這一次的布丁情
    我要大聲示愛
    穆熙妍 Crystal Mu 等疫情過去
    我要請妳*單獨*喝咖啡
    沒有豬豬的那一種😘

    #豬豬人生的第三顆布丁
    #第一顆腸病毒 #第二顆秀綾阿姨
    #love #疫情下的溫暖 #豬豬有布丁
    #布丁情 #穆熙妍 #育兒 #主持人生
    #咖啡糖賢齡 #puma #babyroots
    #rody

  • crystal翻譯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29 22:33:14
    有 252 人按讚

    林家餐桌角落放著兩把木劍,是林生祥夫妻幫著女兒一起手作的,其中一把劍刃是一道長長的凹槽,那正是《鬼滅之刃》裡胡蝶忍的配劍。女兒阿 kiki 最愛胡蝶忍,因為她現在的身高和胡蝶忍一樣高。談笑間林生祥的妻子從窗邊拿來兩小罐玻璃瓶,裡頭裝著不明液體,瓶身標籤寫著日期,說是阿 kiki 自己在煉毒,要學胡蝶忍那樣塗在劍上的。


    那毒藥水當然沒有真的毒,成份是林家住宅周邊的植物榨汁摻水。去年疫情之後,林生祥工作接得少,在宅邊種了一排鐵砲百合,自嘲休息時只做不動腦的事,老在拔草。後院有金桔、龍葵,不遠有剛翻過的一小塊田 —— 林生祥的母親去年摔傷腳,擱下農事,最近才剛又整土,準備重歸耕栽人生,恰如生祥樂隊 2020 年因疫情而停步,年底重新從《野蓮出庄》發片場、接著 TIFA 與衛武營兩場演唱會、再來還有遲到的《臨暗》十五週年場,一年蓄勢,轉眼待發。


    沙發旁躺著全套《鬼滅之刃》漫畫,不是林生祥夫妻買給女兒的。阿 kiki 就讀的原住民學校日前率學生登嘉明湖,林生祥的友人聽說後,對阿 kiki 開支票,約定成功登頂就有禮物,任選。林生祥則樂見女兒在一次次攻克山峰的過程裡學會忍耐,「之前老師要她們自己做上山要用的刀鞘,她天天抱怨;有天忽然不抱怨,我問她怎麼了,她說:抱怨的話就得不到祖靈的祝福了。」林生祥很得意,「我就在心裡默默想,嗯,真不錯。」


    他自己也是衝過的。跑運動、上街頭,職涯目標每兩年出一張專輯,做專輯時規定自己一週寫一首歌,「我後來才知道我算是有紀律的。」2013 年,《我庄》發行,被公司視為年度大片、上下一心齊推,他北中南來回跑,最多一天上五個廣播訪問,有些主持人他連聽都沒聽過。離開錄音間,上計程車,一句話都不想講,只是看著車窗外的風景如河面的雲,一一流過疲憊眼睛。


    那年,他的身體就這樣壞了。


    「有次表演在台上,我嚇到,怎麼手不聽使喚。」也是那刻起他心境一轉,真正成了中年林生祥,「以前會誇下海口說,下一張專輯要比這一張專輯更好!但現在的心情,真的是做一張算一張,不知道有沒有下一張。」


    然而不是得過且過,「我們現在不會說下一張要更好,但是會知道,我們這一次挑戰了什麼之前沒有挑戰過的東西。」


    2021 年,他在 Facebook 上戲稱是生祥樂隊的「古典元年」。和作曲家張玹合作,是林生祥這一次要挑的山頭。



    #

    早在去年,生祥樂隊便已默默醞釀與古典樂的合作計劃,除了張玹之外,還邀請了另一位作曲家。林生祥說起這事眉開眼笑,但口風緊鎖,終究沒有告訴我們另一人是誰、要做什麼,只說接下來,或許會有一張和古典樂相關的錄音室專輯。


    林生祥和古典聲響淵源的開端,是兩年前做《陽光普照》配樂。導演鍾孟宏要求納入弦樂,林生祥自稱一竅不通,詢問一起合作的盧律銘如何尋找樂手、打點溝通。那是第一次他與 NSO 的演奏者們有了聯繫。


    「我沒有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我連譜都不會看,都是靠記憶的,當然沒辦法弄管弦樂的譜。我就對盧律銘說,那這塊都交給你。」


    相較之下,生祥樂隊的另一具靈魂鍾永豐,反倒比林生祥更加浸淫這一切。2016 到 2018 年間,鍾永豐任台北市文化局長,經手世大運的音樂事務,認識了不少年輕作曲家。「永豐非常欣賞張玹的作品,正好 TIFA 邀請生祥樂隊,就趁勢找來一起合作。」


    訪談間,林生祥重複表達自己真的不懂古典。然而,林家客廳有一大櫃黑膠唱盤,不乏名盤。他笑說鍾永豐的收藏才叫多,自己只不過吃飯抽菸時,放一張《海上鋼琴師》便已心滿意足。黑膠櫃旁,放滿了書,啟發《圍庄》中被空氣污染包圍的村鎮與人事、也被林生祥寫成同名曲的攝影集《南風》也在櫃上。和張玹開會時,林生祥常對張玹說的一句話是「盡量發揮」,演出曲目也全由張玹定奪,唯一一次介入是對張玹選接的一套組曲,用上了《圍庄》裡的幾首歌;林生祥說,這幾首歌詞的意思這樣接,沒有意義。


    「我們和這些歌相處比較久,比較清楚這些曲子想表達的意涵。只有這個部份我們需要把作曲家拉回來一點。」


    看似樂見其成,其實柔中有剛。確認合作以《我庄》三部曲來發展之後,張玹偏向以聲響作為曲序安排的判準,林生祥與鍾永豐則負責從原曲歌詞與故事性來控制拆解的幅度。為了與張玹描述《野蓮出庄》中「B 級音樂」的概念,林生祥不能只像發片那陣子受訪時一樣說「就是我爸爸媽媽會聽的音樂」、「蠟筆小新《B 級美食大作戰》裡頭的概念」,必須借用鍾永豐腦中的古典樂辭典來翻譯。


    「我說完 B 級音樂,永豐就轉過頭對張玹說,就像布萊希特的《三便士歌劇》那樣,是與庶民文化相關的音樂⋯⋯張玹一聽,就懂了。」


    「其實我的歌就是兩個字,簡單。」林生祥說,「結構就是那樣,頂多是多跑幾次,樂團的樂手一定都知道自己要彈什麼,不複雜。但這樣是很困難的,因為簡單的東西人人都會,誰能夠從一樣的東西做出自己的味道,是考驗。」


    球是圓的,只看怎麼揮拍。這考驗,打向張玹手上。



    #

    若張玹親訪林家,來到這座客廳,應該會倍感親切。張玹的父親從商前練二胡,嗜聽古典樂。林生祥偶爾配《海上鋼琴師》抽菸,張家人天天配貝多芬吃飯。如此長大,張玹從未想過自己「為什麼要做古典樂」,從小立志當作曲家,「雖然現在不知道在寫什麼東西。」


    聽慣古典樂的他,少年時期嫌二胡難聽,困惑怎麼滑音這樣滑、聲音這麼粗。2014 年,在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學院主修作曲的他與友人合創《海島計劃》,當時的訪問裡,他說:「身為台灣人,我想要演出真正跟我們心靈,文化有共鳴的音樂。」


    「現在回頭看這句話,我只有對自己滿滿的批判。」張玹說,「如果我不知道我是誰,我要怎麼知道我們是誰?如果我沒有累積足夠的作品和群眾對話,我又怎麼知道共鳴是什麼?」


    十二年前的秋天,他在密爾瓦基拜訪朋友,在湖邊坐一整天,看浪。雖然不知道湖為什麼會有浪,但張玹算著潮來潮去的速度,忽然覺得自己感受得到地球的呼吸。點開張玹作品集,第一首作品《武僧》以鋼琴單音點破,伴隨弦樂如動物吼聲低鳴,沒有色彩明確的旋律推移,仿似自然環境的聲響流動卻讓人專心。林生祥口中「帶點實驗的」音樂,對張玹而言卻是尋找自我的斷代史。


    「網路上的作品集裡面沒有放我全部的作品,因為有些歌我現在不會承認是我寫的⋯⋯」曾經,他從中國傳統音樂中找尋所謂「東方人」熟悉的樂句,套進古典樂處理聲響的方式中作曲,「聽眾聽起來一定非常熟悉,但對我來說,那時候就好像把滷肉飯和義大利麵放在一起。」


    「一種附庸風雅的譁眾取寵吧,」他說,「那是我剛開始尋找自己的時候。」


    自己是誰,這問題何其大哉,他一問就是七年。「是該去找自己的前世嗎?但就基督教的觀點來看,我這一生死後就要上天堂了。」他開玩笑,自己卻沒怎麼笑出聲來。祖父過世之後收歸佛光山,母親要他抄經,張玹心想,要抄也要知道意思,鑽研起佛學,經文也一抄至今。


    或許因為如此,他的音樂常被形容有禪意。去年與雲門舞集合作《定光》,讓舞者在動作間發出非吟非唱也非旋律、林中鳥獸蟲鳴般的聲響,那是他已經想通第一關之後的創作了:


    「2016 年做完《扁舟》之後,我有一種感動,覺得這個方向是對的。我依然不知道自己是誰,但在那之前,我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我是一個讓音樂盡可能通過他人的導體。如果音樂是一扇門,我要穩固這扇門的門框。」


    如果生祥樂隊的音樂是一扇門,張玹無意以流行音樂概念中的「編曲」來求取新意,而更偏向用作曲手法來輔佐生祥樂隊最初的表達。他引用劇場藝術領域中 Site-Specific Performance(特定場域表演)的概念來解釋:「藉由作曲手法,來與演出發生的場域、環境完成各種構成性的『互動』。我不讓管弦樂團的聲響去打擾生祥樂隊的音樂。」


    生祥樂隊的音樂在這樣的關係裡,成了密爾瓦基那座湖,張玹不碰浪花,只是回應。「生祥樂隊的作品最讓我佩服的,一是永豐的詞,二是生祥永遠可以找到一個聲腔來讓聽眾直接有所感受,就算他們不知道歌詞的意思是什麼。」


    「對我來說,循環看似重複,但事物是不可能完全重複的,就算人待在同一個地方,地球也轉到不同地方了。每一個新的重複就是一個開始。」林生祥口中「很難的簡單」,恰似張玹口中的「循環即是開始」。深耕我庄、以音樂表述自我的歌者,和尚未找到自我、把音樂當作理解介質的作曲家,兩方在這裡有了交集。



    #

    接下 TIFA,前往國家音樂廳場勘時,生祥樂隊的貝斯手早川徹試彈廳內的鋼琴,一聲酥麻,對林生祥說:「This is national piano!」(這是國家的鋼琴啊!)


    「我就想說對欸,國家的鋼琴,有專人保養的鋼琴。我們說古典樂是嚴肅音樂,都要照譜來的,要很精確,這也是不簡單啊。」林生祥說。


    服了中年後的某場演出,生祥樂隊按習慣,讓樂手在樂曲行進中有極大的即興空間。樂句間,林生祥聽出身後的早川徹試著在 solo 時嘗試全新的演奏,但失敗了。下台後,早川徹向他道歉,林生祥擺擺手,「我對他說,不用道歉,我永遠都希望你們在舞台上不斷挑戰,這是一件很好的事啊!失敗了我們下次再來。」


    然而這份寬以待人,並不適用林生祥自己身上的壓力。對於表演,林生祥是出了名的焦慮。這次合作,張玹往三種方向進行作曲:整體偏向管弦樂團、整體偏向生祥樂隊,以及樂隊與樂團涇渭分明;這三條取逕分別套用在不同樂曲。最後一種方向要求大小聲的細微控制、和聲結構的精確變化。訪談間,林生祥顯然還是在意:


    「我已經開始叫我們鼓手練習打小力一點,而且不是只打小力,是打小力還要有 power。」


    「我們的樂器是接音箱的,但是和管弦樂團一起,這次決定要配合他們的聲響,偏 accoustic,收音主要收現場反射,這也是個大挑戰。」


    「不知道 Toru 這次是要帶 Double Bass 還是電貝斯⋯⋯人家管弦樂團的樂器都是無琴格的、pitch 要很準的⋯⋯他以前是彈電貝斯,這兩年才開始練 Double Bass⋯⋯」


    2018 年,生祥樂隊與歌手舒米恩同台,請來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共演,「練團的時候,我發現樂團的樂器離我很遠,他們聽不到我的聲音,整個節奏就會鬆掉。」所幸當年正式舞台,交響樂團前多放了幾台監聽,林生祥一到現場就叫 PA 把自己的聲音往交響樂團送。這回國家音樂廳空間不能擺設提詞機,他得更用力背歌詞,「以前叫記憶力,現在叫忘記力,我的忘記力現在真的太高了。」


    三月初,張玹寄來完成的 DEMO 檔,林生祥一聽,糟了。「樂手也馬上傳訊息來群組,〈仙人遊庄〉當初錄音時是 F 小調,但是我後來唱不上去,都改成 E 小調;張玹照著專輯作曲,我忘記提醒他,現在不知道要不要改⋯⋯」


    張玹收到可能要改調的消息,沒有多說,找來協助打譜的朋友開線上會議,一個音一個音對。「雖然只是改音,但是要顧慮的事情很多。比方說有些樂器就彈不到更低的音了;或者某個音原先在大提琴的空弦上,空弦發出的力度共鳴比較大,移調之後就沒有一樣的聲響效果。」張玹改好樂譜,沒讓林生祥知道花了五個小時,「因為再晚一點樂隊的老師就來不及練習了,我就先改好再說。」


    收到改好的譜,林生祥在 Facebook 上發文:「樂譜 180 頁 90 分鐘,我犯了一個錯誤,想要更改 key,才知道工程浩大。」文停在這裡,讀來卻體會得到那恩不言謝的感念。


    「發最早幾張專輯的時候,鍾理和老師的小兒子很喜歡我們的音樂,可是又跟我說『生祥,可惜你們歌詞裡面有一些粗話,這上不了國家音樂廳啊。』」想不到二十年後,生祥樂隊真要上國家音樂廳了。林生祥已不復當年憤怒、激情,待在邁入五十歲的身體裡,努力將自己校準如一架國家的琴,伴著他的是專注力下降、扳機手。「我在國家音樂廳舞台上,可以 talking 嗎?講多少話,才比較不失禮?」再幾週就要練團,此刻在美濃的家裡泡茶除草,挑一座新山頭的壯志裡,並不只有從容。



    #

    那年身體傷了,他才開始檢討自己在舞台上到底多操:自彈自唱手指要控制,歌聲要控制,腦子裡想著歌詞,每首歌結尾時已經在想下一首是什麼,「真的是在燃燒。」


    人人皆知他愛打桌球,最近他卻開始練防守。「攻擊的時候這裡痛那裡痛的,想說好啦算了算了,給你們攻擊,除非真的反手過來我再意思意思殺一顆。留一點攻擊能力可以牽制對方就好啦。」


    採訪前一日,我們在《男人與他的海》試映會上望見他上台發言,一貫的布衣布褲,拿起麥克風只簡單說,「我不知道我要說什麼,我們就看電影吧!」省話如斯。幸好採訪時他沒有這麼沉默,對我們說完《我庄》時狂跑宣傳的往事,繼續娓娓道來:


    「我覺得,我不適合當藝人。」他為我們倒茶,「我有時候覺得我比較適合當幕後。」


    自覺適合幕後,又為何積極演出?他說:「我喜歡和我的樂手做聲音。喜歡和他們工作。我們約時間碰面,大家都準時,去練團去錄音,把音樂做好,很單純的一件事。」他又提起往事,「大家很喜歡《菊花夜行軍》的音樂,但那反而是我自認不成熟的作品;我認為成熟的《野生》,反而是賣得最差的。」


    說不介意,還是提了,只是帶著了悟。他說自己從不去想聽眾是誰,只聽說滿多建築師都喜歡生祥樂隊,「大概是因為結構吧?結構簡單、搭建起來的感覺。雖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改天你們去訪建築師,再幫我問問看。」


    現在住的房子,也是某位身為結構技師的歌迷幫忙建的。擺滿黑膠的客廳,天花板呈漏斗狀傾斜,是林生祥為了聽音樂,特地請技師調整。簡單的前後院落,開門即是園圃,真如他的曲子單純。


    這天,他不時滑著 TIFA 這場演出的購票頁,笑著說剩不到十張了,真好,一定賣得掉了。接下來開始,要推衛武營那場啦。


    幾天後我們問了張玹同一個問題,「我也不會想像聽眾是誰,」他回答,「對我來說,音樂不是商品;它可以是商品,但成為商品的方式是製作人或經紀人要去想的。作為音樂的創作者,我認為我的責任是把音樂的世界開拓好,期待聽眾能一起經驗。」


    原來他們也是等待有人登上的一座山。幸好,不少人已經跨上第一步。






    防守的意志,專訪林生祥 ╳ 張玹 —— 真有必要,我再意思意思殺一顆球
    https://bit.ly/2P7sEmt

    專題統籌_ 游育寧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攝影_ 潘怡帆 Crystal Pan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2021 TIFA 生祥樂隊《我庄三部曲》演唱會
    時間_ 2021.04.16(Fri.)
    地點_ 國家音樂廳
    https://bit.ly/3ckwIsh

    生祥樂隊《我庄三部曲》演唱會
    時間_ 2021.06.19(Sat.)
    地點_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https://bit.ly/3tWNofC

  • crystal翻譯 在 釀酒師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4 01:06:16
    有 36 人按讚

    因為疫情,將來自英、法、台葡萄酒產業工作的台灣女性們聚集在一起。這場論壇,我們不談葡萄酒怎麼釀造,也不說葡萄酒的tasting,我們想要透過技術、研發、行銷、公關、業務、採購、教育、出版等八大面向,聚焦在9位女性葡萄酒專業人士,將分享我們在職涯中所面對的各種挑戰與未來發展可能性🥂

    這場論壇2個小時的時間中,將會分成前半部1小時的講者經驗分享以及後1小時的小組討論時間。

    技術、研發|劉筱蕾 & 游錦雲(這是我的本名) & 周小琦
    行銷、採購|吳逸慈 & 陳慧芠
    業務、公關|劉愛曦 & 蔡宛蓉
    教育、出版|王琪 & 郭靜汶

    有興趣的話請在這裡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102170803255086135560
    臉書活動專頁:
    https://fb.me/e/MM7xyB98

    ≡≡≡≡≡≡≡關於講者≡≡≡≡≡≡≡
    ▍ 王琪 Leona
    英國倫敦葡萄酒教育公司WineEd總監/葡萄酒書譯者/講師/酒訊雜誌專欄作家

    東吳英文系畢業,之後於英國University of Surrey 取得觀光行銷碩士學位。在台灣擔任法國食品協會專案經理時期接觸葡萄酒,一發不可收拾。2005年移居英國倫敦;2016年取得WSET四級,目前為葡萄酒大師(MW)候選人。主業是倫敦葡萄酒教育公司(WineEd)總監,副業是葡萄酒翻譯與寫作。譯作包括《橘酒時代》、《美國葡萄酒》、《自然酒》、《世界葡萄酒地圖第七版》、《世界咖啡地圖》等書,文章散見於酒訊雜誌等處。
    --------------------
    ▍ 蔡宛蓉 Crystal Tsai
    新加坡商太樺Terroir & Spice台灣營運長

    法國波爾多大學葡萄酒與烈酒商業管理碩士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三級認證。旅居法國五年,曾在聖愛美濃酒莊和葡萄酒集團實習。畢業後加入法國LGCF集團負責中國市場的產品行銷。 回台後加入公關行銷公司,曾任法國食品協會資深專案經理,協助各國葡萄酒公會和酒商在台灣推廣產品、舉辦酒展、教育課程及主辦亞洲最佳法國酒侍酒師比賽。同時也兼任WSET 講師。 目前為新加坡商太樺Terroir & Spice台灣營運長,負責各國葡萄酒和烈酒生產者在亞洲的行銷公關活動,以及展覽、媒體關係和社群形象經營。
    --------------------
    ▍ 吳逸慈 Daphne Wu
    台灣知名葡萄酒網路平台 產品經理

    著迷於美食和美酒的 90 後台北女生,同時也是個遊歷過近 40 個國家的背包客,喜愛語言學習,正在努力學習義大利文。 法文系畢業後,曾在法國的公立中小學擔任華語助教,爾後轉戰葡萄酒產業,曾在法國與台灣的酒莊、葡萄酒專賣店與酒類電商實習。2019 年於波爾多 CAFA 侍酒師學校以第二名成績畢業、並取得法國國家侍酒師文憑後,接著前往倫敦取得 WSET Level 3 證照。在旅居法國里昂、波爾多近四年後,搬回熟悉的故鄉台北,現於台灣知名葡萄酒網路平台擔任產品經理,也經營著部落格「達芙的葡萄酒筆記」,繼續把好酒與好知識推廣給更多的人!
    --------------------
    ▍ 游錦雲 Emily Yo
    「釀酒師之路」FB粉專

    中興動科學士、在法國農業蒙佩利爾國際高等農業學院(Montpellier Suprago)取得法國國家釀酒師文憑(Diplôme National d’Œnologue, DNO)以及葡萄與葡萄酒碩士(Master Vigne et Vin)雙學位。也有波爾多CAFA顧問侍酒師文憑、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三級證書。 在法國定居,曾在法國產區布根地、波爾多、干邑、雅文邑和澳洲塔斯馬尼亞,有釀酒和葡萄園管理相關經歷。求學時期的同學已經散佈在葡萄酒釀造、種植和貿易產業中,知道多種生物化學科系相關背景可以邁入葡萄酒產業的可能性。聯絡方式:「釀酒師之路」FB專頁。
    --------------------
    ▍ 劉愛㬢 Icy Liu
    法國勃根地酒商Becky Wasserman

    Icy從小在台灣長大,隨後至紐約讀書:哥倫比亞大學學士學位(經濟+工業工程) + 紐約大學碩士學位 (房地產金融)。後來到投資銀行上班(UBS Investment Bank, Wells Fargo)。做的當中發現她的熱愛是葡萄酒 、後來改變職業在紐約市從事葡萄酒零售 (Crush Wine & Spirits),葡萄酒進口商 (Bonhomie Wine Imports) 和葡萄酒拍賣 (Acker Merrall) 。

    因緣際會下再到法國進修並深根。她獲得了葡萄酒工商管理碩士傑出學位 (Burgundy School of Business) 和葡萄酒釀酒學文憑 (University of Burgundy)。目前Icy在法國勃根地酒商Becky Wasserman任職。Becky推廣勃艮第葡萄酒40年讓她成為Decanter雜誌評為2019年度人物。Icy 也在勃艮第的Domaine Arnoux-Lachaux 和Domaine Chanterêves獲得葡萄栽培實習。2020 Icy 成功釀造了自己的酒,也開始自己的 Podcast「Ungrafted」。Icy 持有CMS侍酒師認證和 WSET L3 國際葡萄酒高級認證 (優異成績)。
    --------------------
    ▍ 劉筱蕾 Hsiao-Lei Liu
    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 人類學部門 博士後研究員

    來自台灣台北,台大森林所畢業,英國華威大學生命科學博士,是遵守農院傳統熱愛喝酒吃肉的動漫宅。目前於美國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 的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人類學部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我的興趣是植物的演化與馴化。這表現了生物被自然和人為條件「雕塑」而形成目前所看到狀態的過程。曾獲居禮夫人人才培育計畫(Marie Sklodowska-Curie Action) 創新性培訓網絡(Innovative Training Networks)補助進行釀酒葡萄(Vitis vinifera)對蟲害葡萄根瘤蚜與嫁接操作的適應性演化研究。相關科普作品發表於泛科學等網路媒體。
    --------------------
    ▍ 郭靜汶 Maggie Kuo
    風格美食指南Eatpire 商務經理

    畢業於中央法文系,曾任歐洲食材進口商及知名葡萄酒產品行銷經理,擁有豐富的翻譯、活動規劃及教學經驗。在自我認同的三十歲交叉入口前,決定放棄原本安穩的工作,出國探究葡萄酒的原貌,目前攻讀國際葡萄酒組織OIV(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Vine and Wine)與法國農業蒙佩利爾國際高等農業學院(Montpellier Suprago)設立的葡萄酒管理碩士班(OIV_MSC),與來自世界各國的葡萄酒業界人員一同參訪25個國家與交流。 在過程中,逐漸意識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是集結更多對葡萄酒有熱情的葡萄酒業人員,一同打造對女性、葡萄酒初學者一個更友善、更生活化的接觸經驗,甚至是自我認同的享受,因此論文題目為台灣葡萄酒女性市場研究。 也因為疫情關係,目前回台灣因禍得福的開始了創業的夢想計畫,創立了同名品牌Maggie_In_Taiwan,提供葡萄酒相關活動與課程、葡萄酒選品及顧問服務。 此外,也擔任酒吧的顧問侍酒師以及風格美食指南Eatpire的商務經理,不設限的透過跨界合作,創造一種以味覺為核心的文化傳承。
    --------------------
    ▍ 陳慧芠 Yoyo Chen
    葡萄酒業 行銷

    回顧法國三年的時光,漂泊過三個城市──紅酒鄉波爾多、明媚南法蒙彼利埃和米其林發源地克萊蒙費朗。從大學中央法文系、大四交換讀藝術觀光系、畢業後持著邊喝酒邊旅遊的憧憬而衝動轉站MBA葡萄酒旅遊與行銷碩士。慢慢喜歡上葡萄酒,隨後留在波爾多深造取得法國國家侍酒師文憑及國際葡萄酒證照WSET Level 3。

    目前回台順其自然入行葡萄酒業,擔任行銷一職推廣喜愛的美酒和美食。興趣喜歡繪畫、品酒、做筆記也看劇過平凡的宅生活。閒暇之餘創立個人的手繪葡萄酒筆記小天地「Yoyo Wine Diary」,希望透過簡單的圖解知識,分享葡萄酒的有趣與美好。
    --------------------
    ▍ 周小琦 Olga
    可可雲 Cacao Cloud 創辦人

    大學期間即熱愛葡萄酒及各種嗜好性食品,如巧克力、咖啡,與茶,畢業時卻是看似與這些無關的物理治療學系。2014年因為愛,在拿到WSET Level 3證照之後,決定跟隨本心,跳脫當時國際貿易的工作,出國追尋葡萄酒。就讀歐盟 Erasmus Mundus MSc Vintage兩年多期間,短暫居住過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澳洲,在南北半球各參與一個釀酒季,碩士研究主題為Shiraz熱萎凋 (shrivel) 對葡萄酒質的影響,在澳洲Wagga Wagga地區的國家葡萄酒暨葡萄研究中心 (NWGIC) 團隊的協助下,將成果發表在國際SCI期刊。過程中習得如何在感性、喜好、傳統文化之外,以現代科學研究的嚴謹角度,看待釀造與感官品評這件事。

    跨越大半個地球,當以為終於有機會美夢成真在澳洲一圓釀酒夢的時候,因緣際會了解到「原來可可豆也需要經過發酵啊」,又因為愛台灣這片土地的人、事、物,在 2017 年決定回到土生土長的家鄉,以釀酒師的思維加科學研究的精神,投入臺灣可可環境永續、地方創生的發展行列。

    迄今,參與斗羅社町葡萄牙酒推廣,創立「可可雲 Cacao Cloud」,一步一腳印將葡萄酒文化常談的產區與風味等概念,融合進臺灣可可豆產品中,一線一面串連起臺灣各個角落的美好,一點一滴累積屬於臺灣可可的風土。

  • crystal翻譯 在 -YouTuber音樂人-稻村壤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1-20 18:08:24

    為了向台灣人宣傳日本人常喝的水,
    這是我自主製作的一部CRYSTAL GEYSER廣告!
    我想讓大家知道我愛喝的水。多謝。

    攝影師:鯖酒Sabazake
    制作人:稻村壤治
    ― ― ― ― ―


    衷心感謝您收看本次作品。
    在這個頻道,會上傳台灣歌曲(中日文版)
    或日本歌曲的MV、在台灣街頭表演的影片,還有Vlog生活影片,原創歌曲等等。

    我有按照各個影片的性質,設定了各種播放清單,
    如果您有時間的話,請務必要去觀看喔😌我愛你!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george_inamura/?hl=j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eorge1namura/

    ◆TikTok【New!!!】
    《@grorge1namura》https://vt.tiktok.com/kqpDj6/


    ⭕️【Profile】
    稻村壤治George -Youtuber音樂人-

    出生於日本福島縣
    已住在台灣三年半(※目前暫回日本)
    語言:日文、中文
    ― ― ― ― ―


    📹【作品・電視節目・活動演出經歷】※ 以下節選代表作品

    ◆聲林之王 -第一季-[音樂節目]
    https://youtu.be/MnI0uWByhfs

    ◆2020台灣觀光局新廣告[イロイロ台湾、遊び台湾]樂活篇(男主角)
    https://youtu.be/SO-RwtBijgY

    ◆2020杜鵑花音樂會[台北市政府官方活動]
    https://youtu.be/ysiQrVNVOgs

    ◆WTO姐妺會[綜藝節目]
    https://youtu.be/HxMKTu8fBgc

    ◆Music Video「Hello」稲村壌治George[首次自創中文歌曲]
    https://youtu.be/a1tiN8Cwirs
    ― ― ― ― ―


    ✏️【故事】
    2017年的春天,抱持著[3個月內要在臺灣正式出道!]的目標,
    義無反顧地在毫無關聯的臺灣,開始了嶄新的音樂活動。

    當時完全不懂中文,也沒有任何相識的朋友。
    完全是從零開始,沒有做出任何滿意的成績,一直在艱辛的狀態下,
    但之後遇到了許多奇蹟的邂逅,活動也逐漸地擴展開來。

    2018年1月~3月期間,曾和知名日籍YouTuber三原慧悟共同組成了名為【三原TAIWAN】的團體一起活動,
    發表過多首翻唱歌曲,觀看次數都超過了100萬次,成為了大家的熱門討論話題。

    2018年7月,在臺灣舉辦了個人LIVE演唱會,成功動員了150人參加。
    也接連出演了綜藝節目和音樂節目。


    之後,在2019年12月1日,以【YouTuber音樂人】的身份,
    正式開始了全新的活動。
    用日文演唱臺灣歌曲的影片,以及在臺灣街頭上演唱日本歌曲的影片,
    有好幾部都紅極一時,引發話題。
    2020年3月,YouTube個人頻道訂閱數成長率,
    獲得了臺灣當月份排行榜的第一名。

    同年的3月,參與了臺北市政府舉辦的官方活動[2020杜鵑花音樂會],
    與臺灣的巨星們《白安、曾沛慈、畢書盡、1976》同台演出,
    讓活動的開幕演唱會更添精彩。

    現今在各個網路平台的追蹤人數已累積超過了10萬人,
    YouTube的總觀看次數已突破了550萬次。(現2020年9月)
    現在,是在臺灣最有名的日本人音樂人的呼聲很高。


    在日本出演媒體節目及活動的機會也逐漸增加中。
    2019年2月,日本BS富士電視台特例採訪,
    播放了長達1小時的個人紀錄片-〖台湾発、夢追い物語〗。

    同年4月及7月,分別出演了在家鄉福島縣的福島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節目[ゴジテレ],以及音樂節目[二畳半レコード]。
    同年7月,參與了每年在日本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辦的大型活動[台灣FESTA(台湾フェスタ)]的表演。


    中文翻譯:林嘉慶/Keita

    ◽◽◽◽◽◽◽◽
    【歡迎來信工作邀約】
    若有工作邀請,請麻煩您用email聯絡。
    我等候您的回信。謝謝。

    歌曲製作、活動表演、業配合作、代言人、廣告、樂器廠商及商品評論、模特兒等
    📩 guitaraikoukai0001@gmail.com
    ◽◽◽◽◽◽◽◽



    本作品をご視聴頂きまして心より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こちらのチャンネルでは、
    台湾の曲や日本の曲のMV、海外でのストリートライブ映像、
    福島県でのVlog生活動画をアップしています。

    各ジャンルごとに再生リストをご用意させて頂いております。
    お時間がございましたらぜひ覗いてみて下さいね。シェイシェイ


    ⭕️【Profile】 日本語

    稲村壌治George -YouTuberミュージシャン-

    福島県いわき市生まれ
    台湾在住三年半(※一時帰国中)

    言語:日本語 中国語
    — — — — —


    📹【作品・メディア・イベント出演経歴】※ 代表作を抜粋

    ◆聲林之王 -第一期- [音楽番組]
    https://youtu.be/MnI0uWByhfs

    ◆2020台湾観光局公式CM[イロイロ台湾、遊び台湾]ロハス編(主演)
    https://youtu.be/04LxUirCHFA

    ◆2020杜鵑花音樂會[台北市政府公式イベント]
    https://youtu.be/ysiQrVNVOgs

    ◆WTO姐妺會[バラエティ番組]
    https://youtu.be/HxMKTu8fBgc

    ◆Music Video「Hello」稲村壌治[初めて自身で作詞作曲をした中国語楽曲]
    https://youtu.be/a1tiN8Cwirs

    ― ― ― ― ―


    ✏️【ストーリー】

    2017年春[3ヶ月で台湾メジャーデビュー!]という目標を掲げ、
    縁もゆかりもない台湾で活動を始める。

    現地の言葉も分からず知り合いも皆無。
    文字通りゼロからのスタートを切り、結果を出せず苦しい状態が続いたが、
    数々の奇跡的出会いに恵まれ活動は徐々に広がりをみせる。

    2018年1月~3月はYouTuber三原慧悟氏と共に【三原TAIWAN】として活動し、
    100万回再生を超えるカバーソングを何曲も発表し話題となった。
    2018年7月には台湾での単独LIVEを開催し150名様を動員。
    現地のバラエティー番組や音楽番組にも出演を果たす。

    そして2019年12月1日【YouTuberミュージシャン】として本格的にYouTube活動を開始する。
    台湾の楽曲を日本語で歌った動画や、
    日本の楽曲を台湾の路上で歌った動画が何度もスマッシュヒット。
    2020年3月にはチャンネル登録者数成長率が台湾で月間第一位を獲得。

    同年3月には台北市が主催するイベント[2020杜鵑花音樂會]に出演。
    台湾の名だたるスター《白安、曾沛慈、畢書盡、1976》らと共演を果たしオープニングLIVEを飾る。

    SNS累計フォロワーは現在10万人を超え、YouTubeの総視聴回数は550万回を突破。(2020年9月現在)
    今台湾で最も有名な日本人ミュージシャンの呼び声が高い。


    日本でのメディア出演やイベント出演も増えてきていて、
    2019年2月BSフジさんより異例の1時間単独ドキュメンタリー番組[台湾発、夢追い物語]放送。

    同年4月故郷である福島県のニュース番組[ゴジテレ]、
    7月には音楽番組[2畳半レコード]に出演。
    同年7月には東京代々木公園で毎年行われている大型イベント[台湾フェスタ]出演を果たす。

    奇跡の出会いと勇気の一歩で全てを切り開いてきた男から今後も目が離せない!
    ― ― ― ― ―


    【お仕事のご依頼はメールにて承っております】

    ・楽曲制作
    ・イベント出演
    ・コラボレーション動画
    ・各種産品紹介
    ・コマーシャル出演
    ・テレビ番組出演
    ・楽器メーカーモニター
    など

    📩:guitaraikoukai0001@gmail.com











    #CrystalGeyser#自主製作#廣告

  • crystal翻譯 在 beccaenelmundo貝卡的斜槓人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9-17 21:00:30

    橄欖樹(流浪之歌)
    (Traveller's Song)
    --------------------------------------------
    詞:三毛
    曲:李泰祥
    著名演唱:齊豫
    翻譯&拼音: Becca
    --------------------------------------------
    不 要 問 我 從 哪 裡 來
    bu yao wen wo cong na li lai
    (Do not ask me where I am from)

    我 的 故 鄉 在 遠 方
    wo di gu xiang zai yuan fang
    (Because my home is far away)

    為 什 麼 流 浪
    wei shen me liu lang
    (Why wandering around)

    流 浪 遠 方 流 浪
    liu lang yuan fang liu lang
    (Wandering far, wandering far)


    為 了 天 空 飛 翔 的 小 鳥
    wei le tian kong fei xiang di xiao niao
    (For the flying birds in the sky)

    為 了 山 間 清 流 的 小 溪
    wei le shan jian qing liu di xiao xi
    (For the crystal streams in the mountain)

    為 了 寬 闊 的 草 原
    wei le kuan kuo di cao yuan
    (For the wide open grassland)

    流 浪 遠 方 流 浪
    liu lang yuan fang liu lang
    (Wandering far, wandering far)


    還 有 還 有
    hai you hai you
    (And more, and more)

    為 了 夢 中 的 橄 欖 樹 橄 欖 樹
    wei le meng zhong di gan lan shu gan lan shu
    (For the olive trees in my dream, olive trees)

    不 要 問 我 從 哪 裡 來
    bu yao wen wo cong na li lai
    (Do not ask me where I am from)

    我 的 故 鄉 在 遠 方
    wo di gu xiang zai yuan fang
    (Because my home is far away)


    為 什 麼 流 浪
    wei shen me liu lang
    (Why wandering around)

    為 什 麼 流 浪 遠 方
    wei shen me liu lang yuan fang
    (Wandering far, wandering far)

    為 了 我 夢 中 的 橄 欖 樹
    wei le wo meng zhong di gan lan shu
    (For the olive trees in my dream)


    #橄欖樹 #齊豫 #三毛 #李泰祥 #經典老歌 #旅行 #流浪 #烏克麗麗 #自彈自唱 #ukulelecover #singingcover #classic #song #olivetree #olivetrees #traveller #travel #wanderlust #wanderer #beccaenelmundo

  • crystal翻譯 在 J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8-08 21:00:52

    2020年08月08日
    影片為大家分享遊玩【精靈寶可夢綠寶石版】的各個過程與精彩片段。

    液體水晶版腰斬後下一代在等待我們的是…精靈寶可夢綠寶石版(裂空坐版本),熟悉又陌生的開局跟以往的版本會有什麼不同?!另外該次版本的中文翻譯竟然讓人忍不住想要吐槽?!更多精彩內容與詳情盡在影片中與大家分享~

    影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作為標準,遊戲開心就好。

    更多資訊與第一手消息請前往(J Channel竹子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J-Channel-162244390482389/





    更多關於-竹子
    ►IG Instagram:juno1004
    ►推特Twitter: https://twitter.com/JunoChannel
    ►部落格Blogger: https://junochannel.blogspot.my/

    工商聯繫方式:
    For business inquiry:
    ►juno-1004@hot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