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crucial p5災情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crucial p5災情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Cubelia (大胸智乃)看板PC_Shopping標題[開箱] 美光端出牛肉-Crucial...
好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22961762.A.B57.html
防疫期間各位鄉民加油、台灣加油!
=====
美光為SSD一線廠中的其中一員
子品牌Crucial具有"物美價廉的一線廠SSD"的好印象
而Crucial SSD的迭代更新很簡單
當代幾乎只用一款經典產品打遍天下,偶爾外插打醬油款
推出長達三年的MX500更是被戲稱為護板神碟
在NVMe SSD當道的這幾年美光的腳步卻相當的慢
比方說2018年各一線廠都早已推出自家的NVMe SSD
而美光的首發NVMe SSD卻是”意義不明”的P1
為何意義不明? 先不說主控是中階的SM2263EN
最大的問題在於P1使用了QLC NAND
用戶買NVMe SSD期望的第一順位當然是性能
先不看壽命,QLC NAND注定P1不會多強
若真要選QLC又有老大哥Intel 660p擋在前面,因此才會說P1”意義不明”
就這樣經過了將近兩年,終於在2020年底推出P2和P5
P1繼位者P2令玩家跌破眼鏡,開倒車改用TLC NAND
但主控則是換成DRAMless的Phison E13+HMB
P5則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性能級NVMe SSD
除了3D TLC NAND以外,最驚喜的是美光還下放自家主控
加上500GB容量就能達到3000MB/s的循序寫入
這是同價位同容量競品並未具備的優秀寫入性能
只有更貴的970 Evo Plus有辦法超越
雖然P5的首發價並不是很好,但美光的特色就是會穩定降價
最終500GB降到非常甜的2000元,儼然取代SN750成為最佳CP選
當然筆者也想嘗嘗美光自家主控的魅力
最近剛好有機會入手P5就測起來啦!
外盒已經不是美光以往的披薩盒包裝,改為單純的紙盒
https://i.imgur.com/2Z7LXq5.jpg
包裝很簡單:一條SSD和說明書就沒了
值得一提MX500 M.2版使用銅箔貼紙,P5只是一般的貼紙
https://i.imgur.com/6nY89kX.jpg
以前會附上的Acronis True Image OEM序號小卡則改成...
For Crucial專用版,得從Acronis官網下載
https://www.acronis.com/en-gb/promotion/CrucialHD-download/
P5從最小的250GB到最大的2000GB都是單面
這還只是美光96L TLC NAND
下一代產品若是176L應該就有機會看到單面4000GB
https://i.imgur.com/GVQHSH1.jpg
順便買了嘉翼M.2 M Key轉PCI-E轉卡和散熱片
P5是買來給老家文書機升級的,因為主板沒M.2 M key接口
https://i.imgur.com/pDkdPfC.jpg
P5 SSD細節PPT(這邊就不多做解說)
https://i.imgur.com/DvlEEb0.png
測試配備
https://i.imgur.com/Dvr8OTX.png
測試時會用MTE-220S 512GB(舊版)進行對比
https://i.imgur.com/RzFyLau.jpg
NVMe標準15項SMART
https://i.imgur.com/REoyLV1.png
smartmontool
https://i.imgur.com/k2vDOfG.png
快餐測試區(左P5右MTE-220S):
AS SSD Benchmark
https://i.imgur.com/jwnwhom.png
CrystalDiskMark測試可達到官標數據
https://i.imgur.com/xu4yepd.png
Anvil’s Storage Benchmark
https://i.imgur.com/yT97BS5.png
TxBENCH
https://i.imgur.com/nWIakuN.png
快餐測試性能較為指標的項目和MTE-220S相比是有輸有贏
但P5強勁的寫入性能具有很大的優勢
所以還看不出來鹿死誰手
以美光第一次下放自家主控到消費級來說很不錯了
畢竟消費級更注重爆發性能,日常用起來爽才是王道
這也是SM2262EN拿手的部分
Iometer進階測試(請點圖看PPT說明):
https://i.imgur.com/SnkeBBF.png
1.)循序混合讀寫性能表現
https://i.imgur.com/SRCqb1z.png
2.)隨機混合讀寫性能表現
https://i.imgur.com/6POvgY4.png
3.)不同百分比混合讀寫, 128K循序
https://i.imgur.com/aXHiIMB.png
4.)不同百分比混合讀寫, 4K隨機
https://i.imgur.com/HA3ICa9.png
這邊可以看出來純讀純寫有多強都是可預期的
但加入混合讀寫就能看見韌體調校的差異
關鍵性的差異在於循序大檔的1和3項測試
MTE-220S的拿手點在向低QD的小檔隨機讀寫
但是QD一旦高於4性能就上不去了
將數據攤開看,
P5面對混合讀寫時可保持強力的讀取性能,大幅拉開差距
並且隨著QD壓力的上升也可以穩定提升表現
SLC Cache測試
https://i.imgur.com/LphYDzU.png
https://i.imgur.com/eFtIxeZ.png
從上面的圖表可以看到策略和MTE-220S完全不同:
(a.)P5 500GB一開始全速在SLC Cache中寫入
SLC Cache容量約165GB,表明為全碟SLC Cache策略
(b.)但全碟SLC Cache寫爆必須同時進行folding和TLC直寫
同時間的高壓操作使性能飄浮不定僅剩平均~352MB/s
(c.)只看TLC直寫容量達全碟2/3時,寫入速度穩定很多
此時寫入速度平均~470MB/s
(d.)專心直寫TLC和持續GC
速度稍微回升,TLC直寫速度平均~542MB/s
與MTE-220S相比,最終性能穩定時的TLC直寫速度快了一點點
但由於是全碟SLC Cache策略,實際寫爆對後用戶來說還是會比較慢
至於SLC Cache策略就各有優缺點
畢竟全碟SLC Cache提供海量的高速空間
固定/動態SLC Cache則是寫爆後有穩定的TLC直寫性能
就看用戶是否很常用盡
而P5 500GB這結果很有趣
與Tom’s Hardware測的1000GB完全不同
https://tinyurl.com/yh4j3tes
筆者解釋一下,1000GB測起來是動態SLC Cache
而且有獨特的動態調整,馬上寫完再閒置使其恢復
再進行寫入時就會發現SLC Cache增大了
換句話說,主控知道會有大量寫入的需求所以將SLC Cache增大
而且這之間處理folding的速度非常的快
但是500GB卻是大相逕庭,改用全碟SLC Cache策略
問題在於美光有這麼獨特的動態SLC Cache策略
沒有用在小於1000GB的款式上實在可惜
這大概只有美光才知道答案了
美光的SSD工具箱是叫做Storage Executives
首頁是系統資訊,就是你主機內的硬碟都列出來
https://i.imgur.com/GawtOMZ.png
再來是硬碟的狀態
https://i.imgur.com/lTSrxwH.png
常用的維護功能都有提供,例如自家SSD的SMART檢視
(備註:P5某些版本會提供第二個溫度傳感器,應該是NAND Flash)
https://i.imgur.com/5weiM0d.png
當然它廠SSD就不會有SMART定義的標示
https://i.imgur.com/uTUICoq.png
韌體更新,也可以檢視NVMe驅動版本
不過推薦下載的版本居然是舊的(下面會提到NVMe驅動的小問題)
https://i.imgur.com/nGaR0Ug.png
Sanitize(可以看到翻譯得很爛)
https://i.imgur.com/KyAJow7.png
還有一些額外功用,例如Over Provisioning
https://i.imgur.com/e9z82Wx.png
自檢這功能非常實用,很多時候用戶看SMART也不懂狀態
這時候使用自檢就可以確認SSD的狀態是否正常
https://i.imgur.com/YWAYFfa.png
其它功能對一般用戶就不太重要了,例如PSID解鎖和FlexDrive
另外還有Momemtum Cache可以用DRAM做系統碟的加速
筆者的話不會啟用它,畢竟NVMe SSD提供的性能優勢很夠用
要是RAM不夠還去啟用那更是適得其反
另外很怪的是看評測文寫工具箱會提供NVMe驅動載點
但是筆者卻沒辦法從工具箱下載
於是還得拐大彎到美光官網找NVMe SSD Driver
更麻煩的是必須填一堆資料申請帳號才能下載,非常不便
https://i.imgur.com/ZP6am1l.png
連說明書也確實有標上支援P1、P2和P5 SSD
表明這可不是隨便硬上Micron的OEM驅動
https://i.imgur.com/O6bfUdF.png
那搞毛呀,直接放在Crucial頁面不就行了
美光也該將工具箱內NVMe驅動的下載功能修一修了
裝好之後NVMe驅動會顯示mtinvme,而非微軟的stornvme
Storage Executive部分進階功能必須裝mtinvme驅動才可以啟用
(本篇文章所有測試皆為mtinvme跑出來的數據)
https://i.imgur.com/fGhX0FW.png
至於工具箱的改善很簡單
將NVMe驅動下載修好還有翻譯調整過就好了
畢竟一進去工具箱看到硬碟狀態寫"身體健康"看起來就很怪吧?
有些英文名詞可以不用硬翻,維持原文即可
例如清理磁碟機中的Sanitize翻成”消毒”
其中一個選項Crypto翻成”加密貨幣”看到也差點昏倒
這邊就告一個段落
筆者對美光的工具箱評價還是算肯定的
畢竟機器翻譯不太影響維護使用
只不過NVMe驅動下載就有待美光改善了
總結:
等了這麼多年,美光P5的出現終於讓市場有新的選擇
關鍵在於美光P5全自家方案的優勢
考慮到美光第一次在消費級SSD用自家方案
比主流SM2262EN強,CP值有出來就非常值得稱讚
PCIe 4.0的到來也讓人更期待美光SSD未來的發展
文章截稿前也已經有Phison E18+Micron 176L 3D TLC的測試結果
結果就是爆強,完全將E18潛能發揮出來
至於3D XPoint下放消費級自然是不會發生
只希望別急著把所有產品都換成QLC NAND
(望向某I開頭的前合作夥伴)
下一期的SSD選購指南將會把P5列入選購推薦內
預計更新時間就是六月了
順帶一提,很多NVMe SSD在主控溫度偵測都是不準確的
大多是會有回報值比較低的情況
打比方來說KC2500的高壓測試中TPU就表示實際最熱點有80度C
SMART回報則是大約低了20度C
https://tinyurl.com/3nmzc2yn
大家都喊溫控好的三爽也不例外
970 Pro於高壓測試中以熱像儀測到102度C
實際比SMART回報值還要高約20度
https://tinyurl.com/2zwyj3vy
人人喊低溫的SN550前輩SN500
與實際大約是低了10度C(這邊TPU應該有筆誤)
https://tinyurl.com/nb94xup5
今天的主角,人人喊高溫的美光P5則是相當精確
高壓測試中測到106度C,TPU表示和SMART回報幾乎相同
也就是說P5的溫度傳感器反而還是比較準的,卻反被說高溫
https://tinyurl.com/w3wkm2y9
當然這邊不是指責廠商沒做溫度傳感器的校正
而是理性看待,不是遇到M.2 NVMe SSD就聯想到”高溫”這三個字
實際上桌機能裝散熱片就不用想太多
但筆電用戶確實就辛苦了,散熱有限
希望筆電廠能更注意這點,而非在少數電競筆電才下功夫
例如筆者的ThinkPad E585裝MTE-110S時常因為W10更新
頻繁讀寫就造成SSD主控高於70度C的情況
要知道MTE-110S已經算是中低階配置的四通道SM2263XT+HMB了
這時就很佩服SN550,主控溫度能壓非常低
Pros:
全自家方案卻有誘人的性價比
寫入性能非常優秀,尤其是混合讀寫
SSD工具箱功能齊全
有提供自家NVMe SSD驅動程式
五年保
Cons(雞蛋裡挑骨頭):
NVMe驅動程式下載步驟繁瑣
SSD工具箱翻譯品質不佳
--
咕嚕靈波(●′∀‵)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3.170.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22961762.A.B57.html
此外Win 7用戶可以看SMART資訊(Win7內建的NVMe驅動不能)
美光SSD幾個產地:新加坡、墨西哥、馬來西亞和台灣
Crucial是前三者,少數企業級為台灣
P5、SN750甚至SN550擋著就不用考慮980,私心覺得980價格太沒誠意
https://tinyurl.com/3me5zhp5
※ 編輯: Cubelia (36.237.105.124 臺灣), 06/07/2021 14: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