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以來金融市場探討的熱門議題不外乎是以通膨(inflation)情勢為首,首先我們先概述通膨的內涵及一些常用的通膨觀察指標。
通貨膨脹(inflation),簡稱通膨,指在一段期間內一般物價水準全面持續上漲的現象。通膨的衡量是建立在加權平均的物價指數(price index)上,相關指標如:消費...
本年以來金融市場探討的熱門議題不外乎是以通膨(inflation)情勢為首,首先我們先概述通膨的內涵及一些常用的通膨觀察指標。
通貨膨脹(inflation),簡稱通膨,指在一段期間內一般物價水準全面持續上漲的現象。通膨的衡量是建立在加權平均的物價指數(price index)上,相關指標如: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核心CPI、躉售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 WPI)、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Price Index, PCE)、核心PCE。其中,所謂的核心通膨,亦即CPI、PCE指標前加上「核心」二字,意義為將原指標一籃子內的若干項目予以剃除,通常是剃除短期波動大(食物、能源)及政府主導的公用費率等項目。而由於核心通膨已扣除這些短期波動大、央行無力控制的項目,且面對貨幣政策的調整有較快的反應,因此就政策涵義而言較有意義,這也是美國FED主要關注核心PCE的主要原因。另外,通膨的類型又可分為demand-pull inflation與cost-push inflation,顧名思義前者為需求帶動物價上漲造成的通膨,總和需求AD曲線不斷右移,而後者為供給面的因素,AS曲線不斷左移,譬如生產、供應鏈的停擺造成供給短缺物價上漲。補充說明:查詢這類經濟數據會發現每月公布前都會有所謂的「預期值」,這些預期值是由經濟學家預測取出中位數作為最終預期值。
至於其他通膨的間接觀察指標,如: 1. 抗通膨債券ETF(iShares TIPS Bond ETF),該ETF是用來追蹤美國抗通膨債券(TIPS)加權指數。2. 黃金價格走勢,黃金與美元具有抵換關係,當通膨率愈高時,貨幣相對較不具價值,黃金商品因而成為資金的避風港,簡言之,以上兩種商品皆與通膨呈正相關。
事實上,我們對於觀察現階段通膨率並無太大的興趣,而是擔憂未來的通膨是否持續走高,因此實務上較感興趣的應是通膨的「預測」,FED最關注的也同樣是長期的通膨預測,我們以下介紹幾個高端的通膨預測指標: 1. 美國五年期預期通膨(5-Year, 5-Year Forward Inflation Expectation Rate),它是採用10年期及5年期的美債殖利率計算而成,可以做為市場對未來5年內的通膨預期。2. PCE SPF 5Y5Y,是FED對於專業預測者調查。3. 密大預期通膨率,為密西根大學對一般民眾的調查。4. PCE US 5Y5Y,為 inflation swap trade出來的值。個人對於指標1和4是較為推崇。
最後,簡單概述本年全球通膨率情況。由於國際商品價格走高、運輸成本大增、全球需求增加、部分供應鏈短期仍面臨瓶頸(如晶片供不應求),以及低基期效應等因素,IHS Markit 預測全球通膨率由去年之2.1%升至 3.0%。主要經濟體本年通膨率預測值皆高於去年,雖Yellen及Fed主席Powell等多位官員(包括兩位 Fed 副主席Clarida與Quarles及Fed理事Brainard等人)大抵認為通膨上揚係疫後經濟重啟、供給趕不上需求的暫時現象,惟不少學者持不同看法(美國前財長Summers及前IMF首席經濟學家Blanchard為代表),後續走勢還須密切觀察。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雖大多數國家今年通膨皆為正的年增率,但少數國家如:日本因電信公司配合政府政策大幅調降通訊費,中國大陸因上年豬肉價格高漲之高基期效應,二者本年通膨率預測值低於去年。
cpi計算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9月23日】美聯儲暗示11月開始步入縮表,明年中完成,最快明年下半年開始加息,訊息相對溫和,美股高收,道指升338點或1.00%,標指升0.95%,納指升1.02%。標指回升還看4400阻力如何,納指需看能否回升至15000之上,美股步入技術反彈中。
美聯儲下調今年美國GDP預測,由6月時預估的7%,下調至5.9%,明年預估增長3.8%,較早前預估的3.3%調升0.5%。點陣圖顯示,2023年年底前將會加息3次,2024年再加息3次,即是加息1.5%,預料息口將回升至1.8%。今年CPI預料維持在4.2%水平,明年將會降至3%至3.5%,若以息口升至1.8%去評估,期內實質仍是負利率,因此刺激美股買盤入場。以11月按月縮減150億美元計算,至現時至明年6月,美聯儲仍會多印7200億美元出街,這些過量資金在負利率年代,仍會四出尋找回報。
縮表消息一出,十年債息一度由1.30%抽升上1.33%,其後回落至1.30%收市,市場早已消化縮表消息,通脹不再成為恐慌借口。反而值美匯回升至93.47頗值關注,93.5此頸線有很大啟示作用,一旦升穿會引發資金流改變,尤其是新興市場面對壓力會加大。
A股連放兩日中秋假期後,迎來週三復市,隨著週初環球股市大跌,早段A股低開後高走,兩市成交縮減至1.15萬億元,週期性股份如電力股表現較佳,上證最後倒升0.40%收市,完全沒受週初環球股市大跌影響,創指跌0.91%收市,仍未能收復3200鐵底關口。
一直困擾大市的恒大(3333),週三公司通過場外協商解決到期債息,避免了出現違約,恒大ADR股價急升36%。不過下週三恒大仍要面對另一筆高達10億元債息將會到期,能否過關仍是未知之數。
回說港股,面對週三長假期,期內又有美國議息,週二港股低開高走出陽燭,美中不足是成交偏低,只有1192億元,在不明朗因素較多情況下,也情有可原,假若今日再出陽燭,成交能否跟上去便很重要。美國有了縮表時間,美股反應初步正面,加上恒大並未違約,週三A股又順利低開高走,都有助恒指今日繼續反彈。暫時向上先睇24600阻力,升穿後再嘗試收復25000至25200失地。
技術上,港股已是嚴重超賣,市帳率跌至1倍水平也具相當吸引力,長線資金應陸續入市吸納。如新地(00016)因被「共富」大跌,郭家立即真金白銀7億元入市掃貨。平保(2318)跌至1倍市帳率,市值在過去半年蒸發了一萬億元,相信足以反映華夏幸福等問題,週二見底後首先出陽,留意57-60之反彈阻力位。現今仍未見有較強板塊資金流入,暫時仍是跌至低殘股份值得低吸,先睇短線搏反彈,若大市成交回升至1800億前,值搏率仍是一般。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
cpi計算題 在 股魚-不看盤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通膨將臨,升息機率大升,你該注意這些金融族群
🔥🔥🔥 https://bit.ly/3ltsS3k
.
今天來跟各位聊聊關於【通膨陰影揮不去,升息機率越來越高,你現在該注意金融股這族群囉】的討論
.
工商服務一下:懶得自己找尋潛力股、懶得自己隨時計算財務評價嗎?參加老師在Pressplay的訂閱專案,第一時間更新存股池評價、不定時的線上直播投資技巧教學、各種投資商品的深度解密,投資不在需要在面對股海時茫然無措,點擊說明欄內的連結,加入訂閱專案跟著我們在股海悠遊。🔥🔥 立即訂閱: http://bit.ly/39bwSPR
.
討論幾個問題:
1.通膨來襲,萬物起漲
-美國FED近期動作
-台灣CPI指數現況
-通膨你感受到了嗎?
.
2.金融股各主要族群影響:
-8月自結數字
-族群差異
-那個族群是下一波該關注佈局的潛力金融族群
.
免費加入 Podcast 財經不正經收聽行列:
🔥🔥🔥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n0KpPZ
cpi計算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9月15日】美國CPI符合預期,美股一度高開,道指在升過121點後轉升為跌,最後跌292點或0.84%收市,標指跌0.57%,納指跌0.45%。8月份CPI同比上升5.3%,略低於7月份的5.4%,刺激美股早段高開,然而PPI仍有向上衝之勢,未來CPI難以回落,議息前美股有較大回吐壓力。道指是3大指數中率先向下破位調整,技術上,第一波回調幅度已差不多,估計34000至34500應穩下來。至於標指開始回試4420,技術上雖是向下尋底,估計初步應可守住。至於納指需留意15000關口支持力度如何。
距離美聯儲議息仍有一星期時間,市場關注縮表進度,在政府減少補貼下,美國經濟已步入放緩期,大摩估計第3季GDP增長將會放緩至2.9%,零售市場早於6月率先見頂,新增職位亦於7月見頂後大幅減少,經濟放緩情況較預期中嚴重,然而通脹卻高企於5.3%,是典型的滯漲形態,若連續兩季便要小心滯漲重臨的可能性,一旦確立要小心經濟很快便會步入衰退。從經濟角度去看,出現滯漲會很痛苦,是最差的經濟週期,過去各央行強推QE,宣稱目的便是為了防止滯漲來臨,可見滯漲是多麼危險。若真的來臨,或許美聯儲會再推遲QE時間表。
不過QE是否真的能完全解決問題?現時通脹上升主要是市場錢太多,過量資金四出炒賣,造就物價升漲,從而構建起通脹,再加強QE只會令情況惡化。若收水停止QE,或許能打擊物價上升,但經濟同時又會陷入急速放緩局面,依舊未能有效解決滯漲問題。
過往解決方法只有一個,便是大幅加息去壓制通脹上升,以現時CPI升至5%計算,最少要加息至7厘,才能有效地壓制通脹上升。假如息口要回升至7%,將會對經濟帶來災難性結果。過往對付滯脹,必需先忍受經濟一段長時期衰退,待通脹被壓制下來後,息口才得以回落,經濟才重新回復增長,整個過程既漫長又痛苦,所以說是最差的經濟週期。現時美聯儲正要面對這個兩難的艱難局面。
不過債息看法並不是太悲觀,CPI數據一出,通脹壓力有所減退,十年債息回落至1.28%,市場未見恐慌,反而在賭9月美聯儲按兵不動。比特幣回升至4.7萬美元,美匯保持在92.68水平,而離岸人幣卻升至6.437水平,市場又開始Risk On尋找高回報。
噚日提到近期急升的週期性股份開始偏高,小心高位震盪,結果A股近期升勢過急的週期性股份,便出現大幅回吐,反之低迷很久的增長型股份,卻錄得資金買入,上證失守3700關口同時,創指則升1.32%,回升至3200關口之上,資金仍在各板塊中尋找機會。場內交投活躍,成交保持在1.51萬億高水平。外資出現3億元淨流出,無礙本月666億淨流入趨勢。
回說港股,恒指在上試26500後,遇上巨大阻力回落,25700算是回調後首站支持,隨著過去數日成交不停縮減,在入市資金減少下,25700支持力度越來越薄弱,最終都要失守,並向25000目標進發,過去數日圖太郎一直指出,若恒指跌至25000便值得吸納。技術上,恒指此轉回落尚未完結,刻下入市資金有限,入市值搏率仍然較低,也不需心急買貨。
個股方面,恒大(3333)傳出爆煲消息,市場擔心會帶來震盪,恒大債務雖大,但資金缺口未必太多,只要有序出售資產,或許公司會破產,但未必帶來佷大連鎖效應。
在週期性股份回落之際,部份調整較深板塊,如醫療設備股,開始有利好消息而回升,感覺上是各板塊開始有資金抄底,但未願意高追,算是資金逢低吸納表現吧。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