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cordoba足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cordoba足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ordoba足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ordoba足球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觀念座標,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2015.11.24 阿根廷 ※ 中間偏右的莫里西歐‧馬克里勝選,成為新總統 星期天晚上,中間偏右的反對黨領袖莫里西歐‧馬克里(Mauricio Macri)勝選,阿根廷十二年的基什內爾主義(Kirchnerism)戛然終止。他承諾上台以後將會一掃左派政治,帶領阿根廷走向自由市場。 ...

  • cordoba足球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11-24 08:31:46
    有 45 人按讚


    ※ 2015.11.24 阿根廷 ※
    中間偏右的莫里西歐‧馬克里勝選,成為新總統

    星期天晚上,中間偏右的反對黨領袖莫里西歐‧馬克里(Mauricio Macri)勝選,阿根廷十二年的基什內爾主義(Kirchnerism)戛然終止。他承諾上台以後將會一掃左派政治,帶領阿根廷走向自由市場。

    當天晚上,對手丹尼爾‧蕭利(Daniel Scioli)承認敗選,馬克里在市中心對欣喜若狂的支持者表示:「這是新時代的開始,帶領我們走向成長、進步的機會。」

    五十六歲的馬克里先生,本來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市長,出身阿根廷最富裕的家族,他的勝選對準備卸任的基什內爾總統是很大的打擊——因為蕭利是她個人親自欽點,她又曾多次對選民喊話,表示馬克里將威脅從她先生擔任總統(譯按:2003 年)以來,倆人辛苦建立的社會福利、社會正義系統。

    即將在 12 月 10 日卸任的基什內爾女士,一直到最後都維持她的爭議作風:她在投票時發表了半個小時的演講,為蕭利拉票,選務機構為此對她發出正式的警告。但是她最後的催票演說,對於受夠她製造對立、撕裂社會的阿根廷人來說,已經不再起作用了。

    阿根廷人面對經濟停滯不前、通貨膨脹率高達兩位數、外匯存底銳減的現實,決定以選票來選擇改變,雖然許多人懷疑馬克里並不是能幹的行政人材——馬克里最有名的事跡,是擔任阿根廷最有人氣的博卡青年足球俱樂部(Boca Juniors)老闆。

    選舉的正式結果尚未發表,馬克里的競選總部就已經開始慶祝了。正式結果揭曉時,馬克里獲得 52.5% 的選票,蕭利只贏得 47.5%。這對於蕭利是很大的打擊,因為他在投票初期的民調相當看好。

    在阿根廷某些富庶的農業區,例如哥多華(Cordoba),馬克里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因為他保證他上台後將廢除穀物的出口稅——很多農民寧可把收成堆在穀倉裡,也不願意繳交沉重的賦稅給基什內爾女士的政府。

    蕭利的競選策略亦相當負面,他說馬克里只會把阿根廷帶回三十年前,阿根廷軍頭下台後混亂的自由市場時代。許多阿根廷人對於 2001 年國家債台高築,導致債務違約,國家陷入貧窮的過程依然記憶猶新。

    一位投票給蕭利的銀髮族,六十五歲的退休人士多明哥(Juarez Jose Domingo)表示:「從 1990 年代到 2001 年,梅內姆(Menem,當時的總統)把整個國家都賣了,他把所有的國營企業民營化了。他們讓外國企業進來,每個人都被炒了魷魚。所有地方的工廠都關廠,成千上萬人沒工作,在街頭餐風露宿。現在,馬克里會把布宜諾斯艾利斯所有的基礎建設也都民營化,每個東西都被會他賣了。」

    但馬克里的支持者,則希望他能夠癒合遭到基什內爾夫婦撕裂的阿根廷社會。一位穿著很體面的老紳士,里西亞克(Roberto Lisiak)表示:「媒體從來不報導的,是社會不安的感覺。基什內爾夫婦撕裂了我們國家。他們導致親朋好友反目。他們行使權力的方式是一種道德暴力。」

    馬克里是反對聯盟的領袖,他在選舉期間,以首都基礎建設、警政、交通等等方面的進步,作為他有能力改變國家的證據。他也承諾當選後會停止基什內爾女士實施的外匯管制措施——外匯管制雖然阻止硬貨幣潛逃,但卻扼殺了經濟發展。

    對兩位候選人都很不滿意的選民也所在多有。二十五歲的公關系學生巴茲(Gonzalo Paz)表示,他投下了空白票,雖然媒體一直說此次大選是一個世代最重要的一次。他說:「兩個候選人都不怎麼好,我故意投空白票表示抗議。當他們看到抗議票數那麼高,也許在施政時會比較小心謹慎一點。」

    雖然在勝選演講中表示樂觀,但馬克里先生前途多艱:阿根廷因為前政府製造不可靠的經濟數據,被國際金融市場列為拒絕往來戶,又因 2001 年違約的債務,跟美國的多家避險基金發生爭執。另外,基什內爾女士為阿根廷低收入戶創造種種社會福利,也是經濟學家認為阿根廷負擔不起的開支,假如馬克里進行整頓,勢必會引發反對與抗議。

    http://www.thetimes.co.uk/…/wor…/americas/article4621286.ec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