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copycats中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copycats中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opycats中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opycats中文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翟本喬 - 科技時代,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政見二:創新型態國際合作,以台灣強項製造服務投資世界新創》 台積電的市值最近屢創新高,台灣其他的製造業也是有機會的! 我們在談創投 [1] 的時候,金錢的投資並不是唯一的方式。好的創投,除了投入資金之外,還會在自己能掌握的資源之中貢獻業師、人脈、合作廠商、行銷管道等等。而許多新創公司在發展過程...

  • copycats中文 在 翟本喬 - 科技時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2-23 05:31:17
    有 942 人按讚

    《政見二:創新型態國際合作,以台灣強項製造服務投資世界新創》

    台積電的市值最近屢創新高,台灣其他的製造業也是有機會的!

    我們在談創投 [1] 的時候,金錢的投資並不是唯一的方式。好的創投,除了投入資金之外,還會在自己能掌握的資源之中貢獻業師、人脈、合作廠商、行銷管道等等。而許多新創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都會碰到一個階段,就是要把實體產品做出來。在過去一二十年間,最有名的方法就是到深圳的華強北 [2] 去,很快地就能找到供應商,幫你把產品做出來。

    2013年有幾位來自以色列的創業家,發明了一個產品叫 Pressy [3],是一個小小的按鈕,插在很多人沒在用的耳機孔上面。按一下、按兩下、長按,不同的按法,可以觸發不同的命令讓其他 App 去做不同的事。Google 到了 Pixel 才有按兩下電源鍵可以開啟相機的功能,而 Pressy 還可以客製化不同 App 的控制,比方說想要錄音的時候,不需要拿手機出來、解鎖、打開 App、再開始錄音,而是在口袋裡就可以完成。他們在 KickStarter 上募資 [4],一顆賣 17 塊美金,預期要賣兩千多顆,募 4 萬塊美金,結果大受歡迎,得到了 28,818 人支持,募集了超標 16 倍、69萬美金的資金。KickStarter 是預售,所以接下來就要找人製造。但在產品曝光之後沒多久,中國就出現了三家仿冒品,一家賣 18 元人民幣,一家是 9.9 元人民幣,第三家是小米,只賣 4.9 元人民幣。Pressy 的點子很成功,但仿冒動怍更快更狠,於是這家公司就沒了。

    有了 Pressy 的教訓,很多硬體新創團隊現在對中國的製造業深具戒心,他們已經在儘量加快腳步,但中國公司在生產供應鏈上的優勢、低成本、和其中一些人對商業道德的完全無視,使他們很難放心。[5]

    台灣可以協助防止這種事情的發生嗎?

    Pressy 的問題,一方面是技術門檻不高,點子容易複製 (這個面向會在政見三之中處理),但另外很重要一部分來自於執行速度不夠快,沒有在仿冒出現之前佔領市場。當初如果他們是來台灣找製造商和投資 (不上群募公開),會有什麼樣的情形出現?

    台灣商人守法、講信用、講道德,製造速度不會比大陸慢,品質也不會差,價錢也不會貴。

    台灣的製造業講 R&D,很多時候並不是真正在做 Reseach & Development,而是在 Manufacturing (製造) 上如何把客戶需要的東西做出來,其實就是 Customization (客製化),或者是 Field application (應用)。先進研發雖然是台灣產業要轉向的地方,但反過來說,現有的優勢為什麼要放棄?所以我要倡導的,是在台灣設立一個製造服務中心,邀請台灣有深厚基礎的製造業加入,甚至延伸到設計工作方面,提供全世界的硬體新創公司一套完整的服務,把他們的點子變成好的產品,快速上市賺錢。

    以色列的 R 是真的在做研究,D 就不強,M 幾乎是完全沒有。台灣是 M 超強,D 不錯,R 比較少,所如果跟以色列合作的話,就可以達成互補。以色列很會做從 0 到 1,台灣很會做從 1 到 N。但這種合作不是只是去接單做生產,那樣賺不了多少錢,因為這種 R 所需要的 M,量是很少的。所以我希望推動的合作不是要賺他們的小錢,而是要他們的股票。像 Google 在 2001 年的時候要買伺服器,找了一家廠商叫 Rackable,其中很多金額是用股票支付的,結果這家公司後來就賺翻了。

    這個「台灣製造服務公司」由國發基金提供資金,也允許加盟廠商在一定額度內認股,類似藉由共同基金間接取得新創股權的概念。工作人員會需要很多好的 PM 和基本的工程人員,對外服務可以透過外貿協會全球 65 個辦公室推展。國發基金也需要組成一個專業的投資團隊,針對來申請的全球硬體新創加以評估,作出投資決定。

    這會需要修改國發基金的管理辦法,以及設立新的國營公司組織。大家可以看到新加坡的淡馬錫 [6] 和主權基金 [7] 作為政府財政儲備投資公司的成功,但也引起一些爭議。我們要的不止是政府賺錢,而是帶動台灣產業在商業模式上的革新。由簡單地賺代工的錢,轉變為運用製造的長處來升級成為新創的天使。

    《回顧》
    政見一:推動政府數位轉型,增設行政院副院長以帶領數位創新 https://www.facebook.com/benjaifans/posts/141809803919167

    《預告》
    政見三:鑽研關鍵尖端科技,奠定未來二十年核心產業領域基礎
    政見四:長期培養高階人才,營造三十年後研發大國氛圍與環境
    政見五:強化前瞻法規制度,阻卻跨國企業掠奪國家戰略性個資
    政見六:推動資安就是國安,防患未然制敵機先,決勝千里之外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enture_capital (中文版翻譯品質不佳,故使用英文版)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E%E5%BC%BA%E5%8C%97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essy_Button
    [4] 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556341540/pressy-the-almighty-android-button
    [5]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18985-chinese-copycats-who-are-hurting-hardware-renaissance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7%A1%E9%A9%AC%E9%94%A1%E6%8E%A7%E8%82%A1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5%8A%A0%E5%9D%A1%E6%94%BF%E5%BA%9C%E6%8A%95%E8%B5%84%E5%85%AC%E5%8F%B8

  • copycats中文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8-15 15:21:00
    有 150 人按讚

    今日六六折好書,ㄎ編沒讀過,不過有 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黃揚名 所寫的推薦序,感覺是可以有些啟發的書,節錄幾段於下給大家參考囉。

    --
      不過,在這個年代,到底什麼是主流?這恐怕不是輕易回答的問題,因為人們本來就容易察覺與自己理念相符合的訊息,再加上社交媒體的智慧運算方式,我們很容易放大一個訊息的聲量。更糟糕的是,同一則訊息很容易在不同管道流傳,如果他們又被重新編輯、換了標題,我們很容易誤以為眾多媒體都提出了某一個論述,然而事實上來源只有一個。我就舉個例子來說,很多人可能都聽過女人一天講的話大約兩萬字,男人一天講的話大約七千字的說法,因為這個描述吻合大家的刻板印象,所以沒有什麼人懷疑,甚至有人因為腦科學專家也這麼說,就更加相信了。但是,各位知道這個源頭一點都不科學,是來自於一本婚姻輔導的小冊子,完全沒有理論依據。不過,只因為一位專家把這個論述寫在她的書中,這個說法就被廣為流傳,而且大家會認定這是有科學依據的說法。

      那我們該怎麼辦?我認為,只要你想清楚了,願意認同哪一種說法,就勇敢的認同,千萬不要覺得認同了就是從眾,就是一種罪惡。但是,如果你沒有想清楚,那麼其實你沒有必要逼自己做決定,畢竟在這思想自由多元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事情並沒有一個真正對的答案,沒有人該被告知,只有某一種信念才是對的。很遺憾的是,社會氛圍甚至你的大腦,都不希望你搖擺不定。我只能說,做人真是越來越難啊!

      在書中作者分析了為什麼人們會有群聚的行為,以及反群聚的行為,我認為大家若能夠搞清楚這背後的原因,就能夠系統性地審視自己的行為,或許有機會看清楚一些自身行為的荒謬、不合理之處。你若是一個反骨的人,你也可以藉機問問自己,到底你是真的一派清流,還是你其實也是渴望可以帶方向,只是還沒有機會get這個成就呢?

      過去,我是一個反骨的人,我也鼓勵大家可以勇敢做自己。但是我逐漸發現,這個社會如果每個人都只是做自己,而沒有去思考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連結,那麼是很可惜的。所以,現在的我,其實鼓勵大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也可以多包容,從別人的角度來思考,或許你也會有不同的發現。畢竟言論自由的美好,不在於每個人都能表達自我,而是在於我們能夠彼此尊重且願意嘗試了解。不論你想當一個跟隨群眾的人也好,反叛的人也好、標新立異的人也好,我都希望你能夠記得,我們沒有任何立場認為別人的選擇比較不好,只要他們的選擇是深思熟慮過的,那麼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
    --

    進一步瞭解: http://bit.ly/2H9PXVo

  • copycats中文 在 SkyREC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7-29 16:35:24
    有 17 人按讚

    Retail Today | Global News: Muji Is Struggling from Overseas Markets 今日零售 | 全球視點: 無印良品 海外市場的巨大挑戰 (中文在下)

    In April, Muji's parent company Ryohin Keikaku Co. reported its first decline in operating profit in eight years and a financial outlook below analysts’ expectations, as well as a rare drop in same-store sales in China.

    Investors are worried: After the value of the company almost tripled from 2013 to 2018, Ryohin Keikaku shares have declined nearly 40% in the past year.

    President Satoru Matsuzaki has embarked on new ventures like Muji-branded hotels and Muji-designed buses while pushing into new markets such as India and Switzerland. To drive growth, he’s now taking steps like shifting production to cheaper locations and designing products specifically for Chinese consumers.

    However, Muji still requires a faster adjustment to its overseas sales strategies. Muji always expanded to other countries with the same items it sells in Japan, assuming that its product range needs little translation for overseas consumers. That works well enough for, say, pencil cases, but not necessarily other items: It took Muji a decade in China to introduce sheets that fit standard Chinese beds.

    Meanwhile, Muji’s “no brand” branding and straightforward, unchanging designs have made it a prime target for low-cost Chinese copycats. Muji’s prices are considerably more expensive outside of Japan due to taxes and tariffs, and a cottage industry of Chinese competitors like Miniso, Nome and OCE has sprung up to offer the same aesthetic for a fraction of the cost.

    To avoid the price competition, Muji plans to produce more of its items in the countries where they’re sold. Next year, the company will roll out over 200 made-in-India products for its local stores. It’s also shifting more production to Southeast Asia, where labor is cheap.

    In China, it opened its first development office in September, with employees responsible for monitoring local lifestyle trends⁠—a belated acknowledgment that Tokyo-based designers may not have the necessary insight into Chinese desires. Not everything will be internationalized, however. Muji will continue to make cosmetics, for example, in Japan, as the promise of high-quality raw materials is part of their allure.

    Given how quickly its low-cost imitators have moved, Muji faces an uphill battle in China. And there and elsewhere, its ambition to become a global retail behemoth to match Uniqlo may require some of the strategic compromises made by other mass retailers—whittling its 7,000 products down to those of greatest sales potential, manufacturing items for speed rather than durability, and opening large locations in expensive shopping districts.

    今年四月,無印良品的母公司 Ryohin Keikaku Co. 報告中顯示,8年來他們的營業利潤首次下滑、財務前景低於分析師的預期,以及中國同店銷售額出現罕見的衰退。

    投資者擔心,在2013年至2018年間,公司價值幾乎翻了三倍之後,Ryohin Keikaku 股價卻在過去一年中,下跌了將近40%。

    品牌董事長 Satoru Matsuzaki 已開展新的企業體,包括開設無印良品酒店、無印良品設計的巴士,同一時間也進軍印度和瑞士等新市場。為了推動增長,他正在採取新措施,例如將生產工廠轉移到成本更便宜的地方,並專門為了中國消費者設計產品。

    然而,無印良品仍需要更快速調整海外銷售策略。Muji 在拓展到其他國家時,多半採取與日本銷售產品相同的策略,也就是假定自家產品到其他市場販售,並不需要太多的修改或客製化。這對鉛筆盒這類商品是還不錯,但卻不一定可以複製到其他品項;舉例來說,無印良品實際上花了十年,才推出適合中國標準床尺寸的床單。

    同時,無印良品的「無品牌」品牌、直觀和一成不變的設計,使它變成中國低成本仿冒商的主要目標。由於稅收和關稅的影響,無印良品在日本以外的價格相當昂貴,而Miniso,Nome和OCE等中國競爭對手,透過大量的家庭手工業製造,只需花費很少的成品,就能為消費者提供相同的生活美學。

    為了避免落入價格競爭,無印良品計劃在其銷售的國家生產更多產品。明年,他們將為印度門市推出200多種當地製造的產品。還計畫將更多產品轉移到勞動力便宜的東南亞。

    在中國,無印良品在去年九月成立第一個開發辦公室,員工負責觀察、搜集當地的生活方式趨勢 - 這也代表著無印良品終於承認,在東京的設計師不見得了解中國當地消費者真正的需求。然而,並非需要把一切都做到國際化。例如,無印良品選擇繼續在日本生產化妝品,因為日本所代表的高品質原材料是一項承諾,仍對消費者存在著重大的吸引力。

    因為低成本仿造商的快速推進,無印良品在中國正面臨著一場苦戰。他們將自己定位與全球零售巨頭「優衣庫」齊頭並進的野心,可能需要參考其他大眾零售商一些在戰略上的妥協 - 像是把七千種產品減少,直到只保留最具銷售潛力的品項、快速製造商品而非強調產品的耐久度,以及在高消費購物區開設大型旗艦店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