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傳染性的 contagious】
英文裡面呢,我們用 contagious 來表示「人傳人(接觸性傳染)」,-ious 一般來說是形容詞的字尾,而這個字的名詞呢則是以 -ion 結尾,拚作 contagion
【傳播、擴散 spread】
spread 是一個很生動的單字,除了實體(...
【具有傳染性的 contagious】
英文裡面呢,我們用 contagious 來表示「人傳人(接觸性傳染)」,-ious 一般來說是形容詞的字尾,而這個字的名詞呢則是以 -ion 結尾,拚作 contagion
【傳播、擴散 spread】
spread 是一個很生動的單字,除了實體(例如病毒)的傳播與擴散(例句 Coronavirus spreads faster than SARS. 冠狀病毒傳播速度比SARS快),也可以用在情緒上(例句 Fear is spreading faster than Coronavirus. 恐懼擴散的速度比冠狀病毒還快)喔!!
🍞 另外也可以當作塗抹果醬的動作(spread butter on toast 在吐司上抹奶油),或直接當成「抹醬」的名詞(cheese spread 起司抹醬),非常實用也非常常見~
🖖 Out 是「出去」的意思,因此與 spread 搭配使用變成 spread out,更加強了「散開」的感覺,也可以衍伸為伸展(例句 I need more room to spread out. 我需要更多空間伸展;He spreads the cards out on the table. 他把牌散開在桌上)
🗣 正因為 spread 有傳播的意思,搭配 word(字詞) 變成了 spread the word,也就是「把話傳出去」的意思(例句 People are spreading the word about this news. 人們將這個消息傳達出去),也可以替換為 news/message 之類的詞彙喔!!
【隔離 quarantine】
這個字的來源很可愛,源自義大利文「40天」的意思,當然現在隔離不一定是40天啦XD 後來衍伸為「隔離」,動詞和名詞長得一樣都是quarantine~
【疫苗 vaccine】
從前從前有個偉大的醫生發現了牛痘可以預防天花的感染,於是將「牛」的拉丁文「vacca」融入了疫苗的命名,後來變成了英文裡面的 vaccine,也就是「疫苗」的英文名詞~
※※※
👇🏻發音&更多單字看這裡👇🏻
YouTube 吸管英語ssuglish
#武漢肺炎 #冠狀病毒 #跟著蘇蘇學英語 #吸管英語 #按讚訂閱分享追蹤
#學英文 #線上學英文 #生活英文 #日常英文 #英文單字 #實用單字 #英文筆記 #英文學習 #英文課 #英文
contagious動詞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單字學習 #美國SAT #台灣指考英文 #文長慎入
【從美國的 SAT 大學考試中,台灣的學測指考英文可以學到什麼 ? 我們又應如何學習英文單字?】
單字是學任何外語的人,都會碰到的一大任務。但,我們往往知道背單字的重要性,但要「怎麼記」、以及「背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卻是比較少人認真探討的。一大原因就是台灣的英文考試中,也不常給學生「線索」,讓學生知道要怎麼準備。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篇文章我們來從要在美國念大學(包含美國人) 必須考的 SAT (or ACT) 考試的題目,來看看出題單位 College Board 在考「美國人」字彙能力時,他們喜歡考察什麼。進而推出我們也可以學習字彙學習的方向。
那我們先來看看兩題在SAT的 Language Section 中,典型的字彙題 (都以摘錄方式呈現,原本是在文章中)。
➤ Question 1
It also enhances soil texture, encouraging healthy roots and minimizing or (1) annihilating the need
for chemical fertilizers.
題目: Which choice best maintains the style and tone of the passage?
(A) NO CHANGE
(B) eliminating
(C) ousting
(D) closing the door on
➤ Question 2
As a result, organic material that is sent to landfills contributes to the release of methane, a very (2) potent greenhouse gas. (考 potent 那格)
(A) NO CHANGE
(B) sturdy
(C) influential
(D) commanding
從 Example 1 中我們可以看到,考試考察的是 "style and tone"。它在乎考生能不能判斷學術文章要用怎樣的字和語氣。
題目考察 annihilate (殲滅) 的位置,哪個動詞最合適。正確答案為 eliminate。值得注意的是,四個選項設計極為精心,不但都但有「消除、使離開不見」的含義,也考察了 eliminate the need for sth 這樣的搭配詞。
Example 2 中所考察的是"potent" greenhouse 的 potent 位置,哪個形容詞最合適。正確答案為 potent 。也很值得注意的是這4個選項的字義雖然不同,但共同有 "power" "strength" 的含義在裡頭。考試即是考察,在該上下文中、以及考量過詞語搭配過後,哪一種「強」適合和「溫室氣體」連用。
🦊 對照之下,我們再一起看看 107 年指考的一題詞彙題:
Jeffery has always been a ________ person, so it's not surprising he got into an argument with his colleagues.
(A) respective (分別的)
(B) preventive (預防的)
(C) contagious (感染的)
(D) quarrelsome (愛爭辯的)
這樣的字彙考試方式太過侷限。任何一個受過 language assessment 訓練的人應該都可以看得出來,
選項的設計其實是過度隨性的,尤其 respective 的選項設計又是以什麼為理論基礎呢?更重要的問題是:藉由準備這樣的考試,台灣的學生又能在其中得到多大的效益呢?
由美國 SAT 考試中,我們可以再度看到 style and tone (相關文章請看 3/20 的臉書 po 文) 以及詞語搭配、語境搭配的重要性 (請看 2/28 的臉書 po 文)。雖說將英語母語人士也要考的語文考試和學測指考英文的 EFL 考試做比較仍有商榷的空間,但在分析兩者的落差中,我相信對於「台灣學生未來要如何學習英文才能學得更好」此議題應能得到更深的理解。
contagious動詞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單字學習 #美國SAT #台灣指考英文 #文長慎入
【從美國的 SAT 大學考試中,台灣的學測指考英文可以學到什麼 ? 我們又應如何學習英文單字?】
單字是學任何外語的人,都會碰到的一大任務。但,我們往往知道背單字的重要性,但要「怎麼記」、以及「背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卻是比較少人認真探討的。一大原因就是台灣的英文考試中,也不常給學生「線索」,讓學生知道要怎麼準備。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篇文章我們來從要在美國念大學(包含美國人) 必須考的 SAT (or ACT) 考試的題目,來看看出題單位 College Board 在考「美國人」字彙能力時,他們喜歡考察什麼。進而推出我們也可以學習字彙學習的方向。
那我們先來看看兩題在SAT的 Language Section 中,典型的字彙題 (都以摘錄方式呈現,原本是在文章中)。
➤ Question 1
It also enhances soil texture, encouraging healthy roots and minimizing or (1) annihilating the need
for chemical fertilizers.
題目: Which choice best maintains the style and tone of the passage?
(A) NO CHANGE
(B) eliminating
(C) ousting
(D) closing the door on
➤ Question 2
As a result, organic material that is sent to landfills contributes to the release of methane, a very (2) potent greenhouse gas. (考 potent 那格)
(A) NO CHANGE
(B) sturdy
(C) influential
(D) commanding
從 Example 1 中我們可以看到,考試考察的是 "style and tone"。它在乎考生能不能判斷學術文章要用怎樣的字和語氣。
題目考察 annihilate (殲滅) 的位置,哪個動詞最合適。正確答案為 eliminate。值得注意的是,四個選項設計極為精心,不但都但有「消除、使離開不見」的含義,也考察了 eliminate the need for sth 這樣的搭配詞。
Example 2 中所考察的是"potent" greenhouse 的 potent 位置,哪個形容詞最合適。正確答案為 potent 。也很值得注意的是這4個選項的字義雖然不同,但共同有 "power" "strength" 的含義在裡頭。考試即是考察,在該上下文中、以及考量過詞語搭配過後,哪一種「強」適合和「溫室氣體」連用。
🦊 對照之下,我們再一起看看 107 年指考的一題詞彙題:
Jeffery has always been a ________ person, so it's not surprising he got into an argument with his colleagues.
(A) respective (分別的)
(B) preventive (預防的)
(C) contagious (感染的)
(D) quarrelsome (愛爭辯的)
這樣的字彙考試方式太過侷限。任何一個受過 language assessment 訓練的人應該都可以看得出來,
選項的設計其實是過度隨性的,尤其 respective 的選項設計又是以什麼為理論基礎呢?更重要的問題是:藉由準備這樣的考試,台灣的學生又能在其中得到多大的效益呢?
由美國 SAT 考試中,我們可以再度看到 style and tone (相關文章請看 3/20 的臉書 po 文) 以及詞語搭配、語境搭配的重要性 (請看 2/28 的臉書 po 文)。雖說將英語母語人士也要考的語文考試和學測指考英文的 EFL 考試做比較仍有商榷的空間,但在分析兩者的落差中,我相信對於「台灣學生未來要如何學習英文才能學得更好」此議題應能得到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