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cohort醫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ohort醫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ohort醫學產品中有5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思惟國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經過了這天的鍛鍊,我對於論文寫作這條路更加又信心了,一回到家就趕緊傳訊息給我的指導老師說,明年一定要把之前卡關的 cohort study 寫出來,希望可以在進入次專科前,先在論文撰寫上獨當一面。』 ⠀ 講師整理得好清楚,思緒也更清晰了! ⠀ 一上課所有的煩惱也都迎刃而解,講師們口條都非常好,複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OPA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B出生後,父母開心過後有時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失落,專家指這樣其實是正常的,幾星期後就應該會復原,但如果不幸患上產後抑鬱,這種感覺可能會持續下去,愈見加劇,影響日常生活,嚴重的甚至會生出自殺,或傷害小朋友的念頭,真是不容忽視。 但為何爸爸患上產後抑鬱往往難以察覺? 參考資料 Rosen, M....
cohort醫學 在 老師說我PE要加強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8:51:42
最近有個莎莎給油事件所以就來業一下實證醫學(就是大家掛在嘴邊的EBM)好了 實證醫學概念不難,就是醫療處置需要根據實際的研究證據。其實醫生常常跟大家一樣都是Google查一波,只是心中看待資料的尺有個特定的標準,所以以後跟醫生說自己查到什麼之前,不妨先用這個標準檢視一下眼前的資料! 這個標準要從...
cohort醫學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3 06:45:21
Follow @girlstyle.presslogic 每星期午睡兩次有助提升工作效率!⠀ .⠀ 打工仔在午飯之後,如果容許「恰一恰」,多少可以回復精神繼續「搏殺」。但除了工作效率,「瞓晏覺」原來對健康都可能有益。瑞士有研究發現,每星期午睡一、兩次的人,心臟病風險明顯會比較低。⠀ .⠀ 香港人沒有...
cohort醫學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3 07:30:25
Follow @girlstyle.presslogic 食得越辣越長命!⠀ .⠀ 最近麻辣火鍋開到成行成市,不少嗜辣的女生每星期都要吃上一頓辣得噴火的美食才滿足!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吃辣,但如果告訴你吃辣會更健康更長命,你會考慮一下嗎?⠀ ⠀ .⠀ 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曾發表一篇文章—《Con...
-
cohort醫學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06-22 09:35:16BB出生後,父母開心過後有時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失落,專家指這樣其實是正常的,幾星期後就應該會復原,但如果不幸患上產後抑鬱,這種感覺可能會持續下去,愈見加劇,影響日常生活,嚴重的甚至會生出自殺,或傷害小朋友的念頭,真是不容忽視。
但為何爸爸患上產後抑鬱往往難以察覺?
參考資料
Rosen, M. D. (n.d.). Sad Dads: Science Says Men Suffer from Postpartum Depression, Too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re Different in Men. (2015). Retrieved from Fit TV
The Good Men Project. (2017, December 07). New Fathers Suffer From Postpartum Depression, Too. Retrieved from Huff Post
Laino, C. (2008, May 06). Men Also Get Postpartum Depression. Retrieved from WebMD
Mann, D. (2010, May 18). Dads Get Postpartum Depression, Too. Retrieved from WebMD
Harmon, K. (2010, May 18). Fact or Fiction: Fathers Can Get Postpartum Depression. Retrieved Scientific American
Bendall, L. (2017, June 13).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dads. Retrieved from Today’s Parent
Ramchandani, P. G., Stein, A., O’Connor, T. G., Heron, J., Murray, L., & Evans, J. (2008). Depression in men in the postnatal period and later child psychopathology: a population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47(4), 390–398.
cohort醫學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經過了這天的鍛鍊,我對於論文寫作這條路更加又信心了,一回到家就趕緊傳訊息給我的指導老師說,明年一定要把之前卡關的 cohort study 寫出來,希望可以在進入次專科前,先在論文撰寫上獨當一面。』
⠀
講師整理得好清楚,思緒也更清晰了!
⠀
一上課所有的煩惱也都迎刃而解,講師們口條都非常好,複雜的內容和知識量都濃縮在短短數十分鐘的課堂。再次聲明,這是我這輩子花過最超值的三萬元,看過太多研究路上的前輩們因為無人帶領,儘管花了相當大量的時間,在專業能力上也明顯是一等一的人才,但是總是在陷入在 reject 的迴圈裡。
⠀
現場講師最珍貴的價值,除了現場上課的內容,我覺得在中間的休息時間,中午的實際操作時間,都可以直接去問論文相關的問題並且得到建議,這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資源,就算在醫院也不一定可以有論文上的能手直接給予指導。
⠀⠀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開放報名!
⠀
🚩快速拼出自己的 SCI,2021 最後一班。
➠ 全新梯次|11 / 2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將寫作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突破從 0 到 1 的困境。
cohort醫學 在 劉漢文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前在一場血脂演討會上,Q&A 的時間,一位資深的醫界前輩,醫學中心的主任醫師舉手提問,說:『你們一直說要把血脂降低』,要很小心啊,總膽固醇過低有害健康的。還有啊,高齡化的社會來臨了,對於老人,75歲以上的老人,要不要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降到那麼低,也要慎重考慮!』
『這裡要鄭重釐清的,就是連主任級的醫師都會搞混的:世代研究(cohort study)發現的相關性,不能夠馬上就跳到『因果關係』這樣的結論。』
『世代研究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倒果為因或因果倒置(Reverse causation)。擔任水泥工的人肌肉較發達,可見肌肉較發達的人比較喜歡擔任水泥工。事實是:為了生活不得已擔任水泥工人才練就了發達肌肉。這點,就需要仔細的去分析可能狀況,然後再做二次分析。例如下面這個日本的類似研究:總膽固醇低於 160mg/dL 的人,追蹤17年之後,比總膽固醇介於 160-180 mg/dL 的人,總死亡率高出 21%。但是,當我們把去掉罹患有肝病的人再做分析之後,就發現沒有總膽固醇低於 160mg/dL 的人死亡率高這回事。因為85%的膽固醇是由肝臟製造的,總膽固醇低於 160mg/dL 的人可能是肝臟有問題,才低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要弄混了。某個時間抽血總膽固醇低於 100mg/dL 的人,跟接受藥物治療,把總膽固醇降到低於 100mg/dL 的人,他們的風險,不可以混為一談。』
--
謝謝曹醫師精彩的整理。
http://icareheart.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html
cohort醫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試管嬰兒補助下:單一胚胎植入的新時代 >
各位好
我是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自從試管嬰兒補助案上路以來
已經有兩個多月的時間
-
陸陸續續的
在試管嬰兒補助案的引導之下
我們過去的行醫模式備受挑戰
必須做出諸多因應措施
以面對全新的新時代。
-
最大的變化
就是植入顆數的嚴格限制
-
依照國健署規範:
35歲(含)以下:最多植入1個胚胎。
36歲至44歲(含)以下:最多植入2個胚胎。
-
這樣的顆數限制
當然多胞胎率一定是下降的這我們知道
但下修的植入顆數
究竟對我們的懷孕率有著多大的影響呢?
-
這是一位33歲的患者,小焞
備孕超過五年
卵巢功能正常,AMH = 4
精子在及格邊緣,但還算正常
子宮腔正常
但輸卵管攝影顯示:雙側輸卵管水腫。
-
由於雙側輸卵管嚴重水腫,
小焞於今年六月下旬,
在疫情逐漸解封的時候
於本院接受腹腔鏡雙側輸卵管切除手術
-
完成腹腔鏡手術後
並完成試管嬰兒補助案的申請之後
小焞於今年7月中找我接受試管嬰兒療程
共取卵15顆,共10顆受精。
培養到囊胚的有6顆。
品質分別是:4BB, 4BB, 4BB, 4BC, 4BC, 4CC
品質算是還不錯。
-
後來小焞接受一次自然週期解凍植入
當時解凍一顆未切片的4BB
就順利懷孕,
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
針對第幾天的胚胎植入比較好
以及針對胚胎植入顆數的研究
實在是有如天上星辰一樣多
-
為了解決台灣目前因為補助案
導致極度徬徨迷茫的患者們
我找了一篇超大型的單一生殖中心分析研究做為說明
-
如此巨型的生殖中心
三年多共收集了2萬4千多例的植入療程
平均每年進行將近八千例的解凍植入
大概也只有中國大陸才有辦法了。
-
根據北京大學醫學部附設生殖醫學中心的報告指出
2015年初到2018年中,
一共收集了24,422的植入療程
回歸分析分成四組:
1. D3植1顆,共763人
2. D3植2顆,共13004人
3. D5植1顆,共7913人
4. D5植2顆,共2046人
-
根據這個超大規模的回歸分析
我們發現
不分年齡的總懷孕率的結果是這樣的
最好的當然是D5植2顆,平均懷孕率有53%
其次是D5植1顆,平均懷孕率有44.3%
再其次是D3植2顆,平均懷孕率有42.1%
最差的是D3植1顆,平均懷孕率是21.5%
-
也就是說
其實D5植一顆,跟D3植兩顆
似乎是差不多的成功率
-
根據同一篇論文的各年齡分層的懷孕率報告中顯示
在30-34歲這一個族群
也就是補助案限制只能植一顆的年紀中
D5植一顆,跟D3植兩顆的懷孕率
都是44%
但雙胞胎的比例是20%跟2%。
-
也就是說呢
這就是國健署的植入顆數限制的由來
針對年紀不算大的試管嬰兒族群
D5植入一顆,
相對於D3植入兩顆
都可以得到還不錯的懷孕率。
但當然不能跟D5植入兩顆相提並論就是了。
-
參考資料:Reprod Sci. 2020 Dec;27(12):2271-2278. Pregnancy Outcomes of Single/Double Blastocysts and Cleavage Embryo Transfer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24,422 Frozen-Thawed Cycles
-
“我們過去總是習慣了D5植兩顆,懷孕率都有到6成左右。”
“但現在變成D5植一顆,懷孕率始終是得掉到4成左右”
“對於習慣考一百分的我來說,實在是很不適應懷孕率必然得下降這件事。”
-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試管嬰兒懷孕成功率計算器 : https://haveababy.tw/predict/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個人網站 : https://haveababy.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r_williams_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