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cmd刪除指令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md刪除指令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md刪除指令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農傳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豐年70 從手工編輯到數位年代──流動的世界,不變的豐年】 撰文/豐年社經理楊盛安 一本雜誌的誕生,都是經由編輯會議下達指令,編輯檯緊接著分工作業。編輯會議的討論內容大多是在主題、版面等大方向設定。但編輯檯的工作方法,每一代編輯人的工作現場都不太一樣。 如果手工編輯的工作者,穿梭到2021...
cmd刪除指令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豐年70 從手工編輯到數位年代──流動的世界,不變的豐年】
撰文/豐年社經理楊盛安
一本雜誌的誕生,都是經由編輯會議下達指令,編輯檯緊接著分工作業。編輯會議的討論內容大多是在主題、版面等大方向設定。但編輯檯的工作方法,每一代編輯人的工作現場都不太一樣。
如果手工編輯的工作者,穿梭到2021,看見文字編輯在奇怪的「電視機」面前打字、校對,而美術編輯一樣坐在機器螢幕前排版、彷彿隔空修剪圖片,還在連接機器的塑膠板上作畫,一定感到難以置信。手工時代工作必備、平時練就的「照相打字」及備好的「描圖紙」,完全晾在一旁,而一切工作完成後,也不需快遞跑腿送件,只要手指按幾下,遠在一方的印刷廠就能把雜誌印出來了。
而如果現今編輯回到手工編輯的年代,遇到刊物的勘誤,不能框選刪除或直接打字覆蓋貼上,想必會手足無措、心急如焚;遇到文章段落挪移,沒有Ctrl+C或Cmd+C,肯定好不習慣。
手工編輯是面對看得到的紙本,與摸得到的活字版。基層人員必須剪剪貼貼,腳步移動,來來回回確認諸多細節。即使,現今編輯聽聞過老前輩如何訴說從前,相信大多數的他們對於龐雜的工序,頓時難以適應,同時讚嘆手工編輯的謹慎要求。
如果你好奇「手工編輯」的年代,歡迎翻閱豐年七十週年特刊的「一本《豐年》的誕生」及「手完稿時代」;若想知道手工編輯的暖心故事,可以搜尋「一隻大輪船:一位農會職員的出差信」,刊登於1954年的《豐年》。
編輯的責任,是以自身的專業,端出可信賴的成品,亦是豐年社70年來對雜誌、新聞,以及對讀者最樸實的堅持。時移事改,時代一腳步一腳步,終究跨出巨大的改變,改變了編輯檯與農業技術,而且還會繼續改變。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始終期望透過文字,傳遞最真實的農業生產、農村環境,農民年年豐收,讀者收穫滿滿。
#豐年70 #豐年雜誌 #編輯 #農業
--
《豐年》70週年特刊登上博客來,請往這邊👉https://reurl.cc/YOQdml
支持豐年社,豐年農市買雜誌👉https://reurl.cc/rgomp1
cmd刪除指令 在 次郎 JIR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昨晚的Cover再到今天的原神後門軟體的疑慮事件,你敢說2020不是「最棒」的一年嗎(笑)
今日推特趨勢大概有
⚫️スパイウェア(各大新聞報導列舉出原神後門軟體的證據)
⚫️ HDD破壞、HDDバースト、PSO2(當年PSO2砍硬碟資料炎上的事件)
⚫️アンインストール(討論解安裝後原神的後門軟體仍留存)
延伸補充:
⭕️事件後原神官網發布「Anti-cheat反外掛功能說明」,針對後門事件進行解釋,放留言區。
⭕️其實類似的偵測軟體很多廠商都有使用,只是我是第一次聽到遊戲關閉後還會繼續執行,然後跟你說是偵測系統資訊的,還有反安裝不會把檔案刪除乾淨需要用到CMD指令關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