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clinical翻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linical翻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linical翻譯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護台胖犬 劉仕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可以,我希望大家在接受資訊時,盡量去看原文,並且做出判斷。 蘋果新聞網今早出了一篇獨家,大意是,該報電郵詢問歐盟藥管局(EMA)關於免疫橋接的看法,EMA也回覆給蘋果。 這是一個重要的資訊,所以我仔細看了這篇報導內容。蘋果也很盡責,將歐盟的回覆原文貼在報導下方,讓讀者自行參照。 但參照之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麻煩翻譯組Jack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kullgirls #Skullgirlsmobile #Lasthope Skullgirls是一款2D平面格鬥遊戲,故事圍繞在Skull Heart(骷髏之心)這項神奇的物品上,有許願的功能,但只要許願的人心不夠純潔,願望則會扭曲,遊戲中講述各角色自己,以及與Skullgirl所發生的故事 ...
clinical翻譯 在 蔡奇儒 | MedEx 醫適能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28 13:53:17
打藥對睪丸功能的影響?【收藏分享】 停藥後就沒事了嗎? 2021年美國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發表了一篇研究,研究欲了解使用「同化性雄性類固醇(AAS)」後對於睪丸功能的影響。 睪丸功能的測量在...
clinical翻譯 在 蔡奇儒 | MedEx 醫適能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24 11:44:23
【正式簽訂翻譯合約】 很榮幸可以參與權威教科書翻譯,成為眾多厲害前輩譯者群的一份子。非常感謝運動科學領域前輩給予後輩貢獻與學習的機會。 目前已簽訂翻譯領域為「肌力與體能訓練科學實務」領域以及「健康體適能管理」兩本教科書,兩大領域;其中,我會特別著重在「特殊族群訓練」、以及「產業與經營管理...
-
clinical翻譯 在 大麻煩翻譯組Jack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6-22 00:50:00#Skullgirls #Skullgirlsmobile #Lasthope
Skullgirls是一款2D平面格鬥遊戲,故事圍繞在Skull Heart(骷髏之心)這項神奇的物品上,有許願的功能,但只要許願的人心不夠純潔,願望則會扭曲,遊戲中講述各角色自己,以及與Skullgirl所發生的故事
在Mobile手遊版中的劇情模式交代許多原作時空的背景與更多細節的劇情
影片中許多部分並未完全照英文字面意思翻譯,為了能盡量淺顯易懂,並傳達本作故事的劇情與要素,會在一些地方稍做調整讓[中文]看起來能夠更加流暢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告知
[ 剪輯與翻譯許可皆已通過原影片頻道同意 ]
原影片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toi8EMraQU
原頻道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pfW70NNVaYQno8-L4IiLw
-----名詞與註解-----
0:36 – get the greenlight 就是得到獲准的意思
0:54 – 你可以看到Hallow說的Trick是大寫,這是有原因的,在我們的Valentine劇情最後,你可以看到Last Hope的成員代號都是由節日去命名,而之後的劇情你可以看到大量的節日雙關,都與當事人綽號的節日息息相關, 但在Last Hope之中,只有Valentine不是用"情人節"去開玩笑,大多時候她都是說醫學上的術語
0:54 – Clinical trial 就是臨床實驗的意思
1:06 – Valentine的生日就是聖誕節當天
(資料來源: http://skullgirls.wikia.com/wiki/Valentine)
2:32 – Easter說的Good Friday就是聖周五,耶穌被釘死的那一天,與復活節有關聯性,此處又是一個節日代號的雙關梗 這邊大概是”Oh My God”的意思
(資料參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1%96%E9%80%B1%E4%BA%94)
2:55 – lil = little
3:05 – 這邊Easter說的就是”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也就是要懂得去分攤風險的諺語,不過我想大概也參一點Easter(復活節)彩蛋與蛋有關係的雙關
3:29 – Christmas說”Looking to add to your coal collection?” 就句子的意思去翻就是”妳想增加妳的煤炭收藏嗎?” 這邊也是有典故的,傳說聖誕老人會在壞小孩的襪子裡放黑碳而不是禮物,所以這邊Christmas就是用這種方式來雙關”妳又想搞什麼不安份的事?” 為了保留雙關的味道,我們在這邊翻譯成”妳又想上壞小孩名單了嗎?”
3:39 – Scrub in to help triage也是比較醫療方面的梗,就是分流、分攤照護
4:13 – 我們的Patricia出現了,有看過我們Peacock故事劇情翻譯的你應該就知道了,這位就是Peacock
4:46 – 這位Carol又是誰呢? 從未來的劇情翻譯或是這邊Valentine說”符合要求”這幾點中你可以知道,這位就是Painwheel,在之後的實驗中,她被注入Skullgirl的血,被Valentine和Brain Drain改造成Anti-Skullgirl士兵
4:58 – 不少粉絲很討厭Valentine的原因是,她就是害Painwheel從無辜的小女孩變成那種怪物的元凶,這邊我要幫她平反,其實Valentine當時也有幫Painwheel求情的,不過在那個飽受Skullgirl威脅的世界裡,尤其又是較為極端的Lab Zero, 我想她也別無選擇
5:48 – Treat 萬聖節Trick or Treat”給糖或搗蛋”的雙關
6:09 – Christmas這邊相當有領導風範的用手術刀與手術比喻”成功需要很多條件,各個崗位之間的合作很重要” 同時也有個小特點是,Christmas的擅長武器就是手術刀
7:07 – Pattycakes就是小蛋糕,Patty直接用她自己的代號來雙關小蛋糕
8:33 – Et tu 這邊相當有趣,這句點故其實是拉丁文的文學名言”Et tu, brute?” 直意就是”Brute,連你也有份嗎?” 後世認為是凱薩在被刺殺之前看到自己的養子也參與在這謀殺計畫當中,在文學中用於被至親之人背叛時所說
(資料參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t_tu,_Brute%3F)
9:04 – Boo! 這就只是萬聖節常出現的嚇人聲,外加還是有Trick這個雙關
9:23 – Theonite又出現了,可以從我們的Peacock劇情中得知,這是個存在於Skullgirl和寄生蟲兵器中的某種物質
10:20 – ASG = Anti-Skullgirl = 對抗骷髏少女,前面也有出現過
11:19 – 這邊的酢漿草也是節日雙關,與Patty相關的聖派翠克節常出現的物件之一
11:48 – Hallow這邊說的收到牙刷是指,在萬聖節小孩去要糖果時,不喜歡給糖果的家庭故意給小孩牙刷或牙線去諷刺他們吃糖會蛀牙,所以此處也有節日雙關
12:15 – Valentine在這邊是第一次嘗試說這些Hallow常講的雙關,在前面的劇情當中可以明顯看出,所有Last Hope成員當中,Valentine與Hallow感情最好
13:05 – 我想Easter想表達的就是增生很快,不過還是用了兔子來跟復活節雙關
13:17 – Wee lass = Little girl
13:36 – 這邊也是一個很特別的梗,童話中彩虹的彼端有一桶金子,和守著金子的小矮人,Patty還把Rainbow(彩虹) 改成Painbow(斜音非常相近,但把彩虹加上了Pain痛這個字) 而此處也是節日雙關
13:53 – Easter又提到蛋了 復活節雙關梗
15:28 – Valentine老樣子帶有醫學感的句子
15:38 – Marie會把她們比喻成”要被掃掉的灰塵”,我想除了藐視那些阻礙她的凡人以外,也加減跟Marie帶有女僕的形象有關
16:16 – Say your prayers! 這句通常在要開槍打死或是砍頭那個人前一瞬間說,就是類似喊出”好好去地域懺悔吧!”然後殺掉那個人,這種情況,而此處Double會說出這話也加減跟她的修女形象有關
影片內容非一人完成,十分感謝與我一同製作此影片的朋友們
並再次感謝原頻道D-Money107提供我們影片與使用權限
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們翻譯組!
訂閱頻道追蹤更多我們的影片!
關於我們翻譯組: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035888
動畫與額外翻譯的網誌:https://weedtrouble.blogspot.com/
我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TransWeed
遊戲官方網站:
http://skullgirls.com/
Skullgirls Steam網站: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245170/Skullgirls/
clinical翻譯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可以,我希望大家在接受資訊時,盡量去看原文,並且做出判斷。
蘋果新聞網今早出了一篇獨家,大意是,該報電郵詢問歐盟藥管局(EMA)關於免疫橋接的看法,EMA也回覆給蘋果。
這是一個重要的資訊,所以我仔細看了這篇報導內容。蘋果也很盡責,將歐盟的回覆原文貼在報導下方,讓讀者自行參照。
但參照之後,不得不說,蘋果這篇報導在下標時,似有稍嫌誤導的問題。
蘋果的標題:考慮對新疫苗「開綠燈」。
這個標題讀起來,是歐盟對於免疫橋接給了一個相當正面的回覆。
但仔細看EMA的回覆全文:
"EMA is currently considering the scenarios in which an immune-bridging approach could be acceptable for approval of second generation vaccines. The topic has been discussed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WHO), COVAX and international regulators.
Please note that the aspects of clinical trial design that could support a demonstration of adequate immune response are under consideration. EMA will communicate further when new information becomes available."
1. 歐盟強調的是「尚在討論」,並沒有暗示會「開綠燈」。
2. 第一段第一句用的是could,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回答,意思是對於「免疫橋接能否被接受」的各種劇本還在討論。
3. 第二段回覆又再次強調,目前正在討論此事,EMA正在等待新的資訊。
我針對這篇蘋果報導的看法:
免疫橋接這件事,EMA的回覆顯示就是「有在討論,但沒有給特定方向」,是一個很中性的回答。最後結果(如果有的話),可能是綠燈,當然也可能是紅燈。EMA的回覆,並沒有favor任何一個特定方向。
蘋果報導為歐盟「考慮開綠燈」,坦白說我覺得已經超譯了歐盟給的回覆。It's inaccurate, to be honest, and even misleading.
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歐盟的回覆是針對second generation vaccines,中文應該翻譯成「第二代的疫苗」。
但蘋果報導卻寫「新一代的疫苗」。
這兩者完全不同。
究竟,歐盟回覆所稱second generation vaccines,是針對例如輝瑞或莫德納等已經經過認證疫苗的第二代疫苗(例如輝瑞第二代、莫德納第二代等)?或是針對台灣的國產疫苗?
「第二代疫苗」跟「新一代疫苗」,在語意上可能指涉完全不同的東西。
如果要了解歐盟回覆的確切意思,可能必須要「請蘋果公佈當初詢問電郵的全文」,外界才能知道歐盟到底在回答什麼。
最後,我強調對蘋果這篇報導沒有惡意。我甚至非常肯定他們願意主動聯繫歐盟進行確認。只是這篇報導,需要更多資訊來佐證。
再者,我支持國產疫苗,但必須是在一個 #安全且有效 的原則。這也是為何,我認為蘋果報導中這個來自歐盟的回覆,值得進一步釐清。
大家可以看看這段原文,也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們的想法。
#免疫橋接
clinical翻譯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此蟎非彼蟎
每一次我診斷一個病人蠕型蟎蟲,他們總是很驚訝地回答:「我每個一個禮拜都有換枕頭套呀!」
(或是類似說明自己很乾淨,都會整理房間,家裡環境非常整潔的一些話。)
環境整潔與塵蟎有關。但是皮膚的清潔,才是與蠕型蟎蟲有關。
蠕型蟎蟲生長在人類的皮脂線裡面,是人類臉上共生的寄生蟲之一,所以不用害怕。(我們的皮膚上面不是無菌的,還有很多種類的細菌在維持我們皮膚的健康。就跟腸道菌的道理一樣。)問題出現既有的蟲或是細菌的平衡數量被破壞,才會導致臨床症狀。
蠕型蟎蟲症就是其中一個。常常都會被誤認為是敏感性膚質,皮膚乾燥、粗糙,或是酒糟。但我發現好多好多的痘痘病人,或是皮膚油的病人的蟲量都爆表。
如何減少蠕型蟎蟲?
1. 皮膚清潔。早晚使用洗面乳洗臉。由於蠕型蟎蟲會去咬表皮導致表皮乾燥,會有皮膚乾燥的假象。所以病人通常會認為自己是敏感性與乾性膚質,所以認為自己不能用洗面乳洗臉。
2. 不要使用過多的乳霜或是厚重粉底液。乳霜或乳液如果含有油質量過多,粉底液亦是,都是在餵蟲導致越長越多。
3. 去角質。好的磨砂膏、果酸乳液、A酸、A醇都可以。
要多少量才需要治療?
有一些研究指出,要每平方公分五隻以上才有可能致病。
但說真的,我的想法就是研究歸研究,臨床歸臨床。臨床醫師還是最後的判裁者病患是否需要治療。
原因是因為臨床上醫生無法準確的判斷病人是否符合每平方公分有五隻蟎蟲?
如果一位病人臉上症狀符合蠕型蟎蟲症,但檢驗當下鼻子上有十隻,額頭上面只有三隻,臉頰只有一隻,下巴有十五隻,請問醫生要算平均值嗎?那到底是要治療還是不治療?如果當初病人臉頰採檢位置只要往外移個三分就話抓到大把大把的蟲窟,那他的臉上的實驗數值是否還是當初的每平方公分一隻?那臉頰也要算平均值嗎?這問題可以無限延伸,無限循環...
當然如果我們可以請檢驗人員,花一個小時,把每一位檢驗病人的臉都摳一遍(每一平方公分都摳一遍喔!)就可以知道最正確的答案~~~但是不可行!
再來一位病人看診前剛洗過臉,大老遠從外縣市喘呼呼的來看診,抓蟲檢驗結果卻一隻都沒有抓到。這位病人臉紅到不行、癢到不行、鼻翼嘴週也都長了典型的膿皰。但是因為病人自己也會上網查資料,認為沒有抓到就是她臉上沒有蟲,因為連一隻都沒有看到,他的臉上怎麼可能會有蟲,所以她當然不願意使用殺蟲藥。臨床醫生也只是開了一點幾乎搔不到癢處的「酒糟」抗生素給她回去服用。
可是這個病人得到了什麼?什麼都沒有得到!他的症狀臨床醫師高度懷疑為蠕型蟎蟲,但是礙於一個偽陰性不低的檢驗,他可能會延遲治療好久好久好久好久,直到他下一次再遇到一個好心的皮膚科醫生再次幫她驗蟲,並且有成功抓到。
我常常遇到我打雷射的病人,第一次來看我的時候都會在看診前一兩個小時洗臉,所以我常常抓不到蟲。有些病人當然不願意治療。見我第二次通常都是在雷射床上面,我還是看到皮膚又會再唸了一次,但是因為美容師在準備雷射時又幫病人洗了臉,又驗不到了。病人通常都是第三次,我又雞婆murmur:「都三個月,每次我都要叫你擦藥,你都不擦,一定要看到蟲才擦。」
但通常這種話一說出,就一定會抓到大把大把的蟲窟。請問這是不是一種延遲治療?我認為是...
以下是酒糟大師Plewig (我們都要拜讀他寫的教科書)2014年寫的一篇文獻綜述。
Human demodicosis: revisit and a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Br J Dermatol. 2014 Jun;170(6):1219-25.
A count of more than 5 mites per cm2 identified from lesions by way of ‘standardized skin surface biopsy’ is currently accepted as abnormal, although this figure is based on very limited studies. Moreover, considering that the method of sampling and quantification varies in most case reports and that control groups are often lacking,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is threshold of mite density can be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a diseased stat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different sexes. It is also unknown whether Demodex mites captured by ‘standardized skin surface biopsy’ from their sequestration in the deep follicular canal are of clinical relevance in the initiation of inflammation.
翻譯:
雖說每一平方公分大於五隻蟲會被認定為是異常,這個數值是取決於非常少的研究,可性度需要更多研究。另外一點就是檢驗方式與定質方式也沒有統一,也沒有對造組。(莊醫師自己加,就是沒有統一的事情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如果就拿這個數字來判斷需不需要治療病人會延誤病情。)還有驗蟲所抓到的那些蟲,是否與皮膚所造成的症狀有關需要更多的探討。
看完你是否覺得不要再爭辯要幾隻蟲,把病人治好最重要
延伸閱讀-治療膿靤型酒糟與蠕型蟎蟲的藥物►►http://to.piee.pw/7CSG6
DRX達特仕的 #高濃度A醇 膚質全勝套組 ►►https://reurl.cc/exeLnm
延伸閱讀-如何治療 #蠕型蟎蟲►►https://bit.ly/2wYImTZ
延伸閱讀-什麼是 #酒糟性皮膚炎►►https://bit.ly/2HBOgB7
🔍加入Line了解及預約►►https://lin.ee/6tmwYge
🔍撥打電話立即了解►►02-89859060
※美上美皮膚科診所-官網:
https://www.drxmedgroup.com.tw/
※美上美皮膚科診所-電商網站:
https://drx.com.tw/
※痘疤女王『莊盈彥醫師』-個人官網:
https://dracnescar.com/
※美上美皮膚科診所-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drpretty
※痘疤女王『莊盈彥醫師』-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doctorcelina
※痘疤女王『莊盈彥醫師』-Instagram:
https://goo.gl/UCEwyi
※逛逛莊醫師推薦保養品:
https://shopee.tw/drcelina
clinical翻譯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真想】#體溫37度的標準是怎麼來的……
.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醫學,人類很早就有發燒的概念。可是,根據一些醫學史家的考證,要到大約 17 世紀,臨床醫學之父布爾哈夫(Herman Boerhaave)才開始發展有系統的方法,去診斷和治療發燒。而確切的體溫標準,乃於 19 世紀中由德國著名醫學家翁德利希(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訂立。馬里蘭大學醫學教授 Philip A. Mackowiak 和醫學史家 Gretchen Worden,就稱讚翁德利希為臨床測溫學(Clinical Thermometry)的奠基者。
.
翁德利希在 1851 年起 18 年間,量度了 25,000 名德國人的溫度,累計檢測數百萬次,最後得出華氏 98.6 度(攝氏 37 度)是人類身體的溫度標準線,研究成果載於他在 1868 年出版的著作 Das Verhalten der Eigenwarme in Krankheiten。他的著作在 1871 年翻譯成英文版,美國和歐洲各地的醫生又嘗試在自己社區模仿翁德利希的實驗方法,最後得出類近結果,於是標準就這樣定了下來,一直到百多年後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