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cisc公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isc公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isc公司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寫點科普,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暫時引退宣告 & 2018年主題民意調查】 我是Lynn,「寫點科普,請給指教」不是一個團隊、是只有我一個人經營的新知科普網誌。最近有點爆肝、無法再有一週一篇五六千字長文的產出。 目前已發布的文章,有些待修改的地方尚未全數完成;網誌下的留言回饋還未看完、粉專訊息也來不及回 (很對不起有些...
cisc公司 在 寫點科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暫時引退宣告 & 2018年主題民意調查】
我是Lynn,「寫點科普,請給指教」不是一個團隊、是只有我一個人經營的新知科普網誌。最近有點爆肝、無法再有一週一篇五六千字長文的產出。
目前已發布的文章,有些待修改的地方尚未全數完成;網誌下的留言回饋還未看完、粉專訊息也來不及回 (很對不起有些自薦願意幫忙的讀者… 我訊息拖得晚、之後會一一整理回覆);再來還得因應時事趨勢、接著規劃2018一整年的系列文章主題。亦考慮推出影片或錄音檔的形式、或根據當月文章主題舉行線下讀書會讓大家一起來討論… 等等,網誌未來要走的方向還在重新思考中。
因此我打算暫時休筆三個月,從現在開始到明年3月重新開張。請大家給我一點時間重新調整。
另外,想做個民意調查:
1. 大家最喜歡哪個主題呢?(半導體、通訊、金融、時尚、硬體、語言、設計等等,可參考:https://goo.gl/rLiRjF )
2. 有想看的主題嗎?(作業系統、美國憲政、未上市公司募資、廣告競價… 不限領域)
請讀者們幫我留言以供我參考:「今年最喜歡的主題」和「2018年想看的主題」。(還有其他建議、比如經營方向等等就更好了)
若主題最後有被選中,我會寄張明信片感謝你的。謝謝大家的反饋,讓網誌能越來越好!
網誌成立以來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包括贊助這個寫作計畫一杯咖啡的讀者、和留言debug的讀者。未來會努力規劃更加豐富的內容才不會辜負這樣的支持。
///以下心得題外話,長可略///
年初以來發生了許多事,想趁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經營的感想:
2017年3月1日,「寫點科普,請給指教」的網誌和粉專正式開張了。半年多後,粉專按讚人數達一萬人、網誌瀏覽次數達四十萬次、網誌每日使用者約兩千多人。
試著搜尋了一下文章關鍵字測測SEO,發現以下關鍵字要麼在Google的第一個結果、要麼就在Google的第一頁 (有些文是刊登在合作媒體上):
IC/半導體/半導體產業/半導體製程/半導體廠商/半導體指標/晶圓代工/台積電 聯電/台積電 三星/
記憶體市場/記憶體產業/記憶體廠商/記憶體技術/DRAM NAND Flash/
物聯網 5G/雲端運算/雲端運算 虛擬機/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Hinton 深度學習/類神經網路/
馮紐曼/Intel X86/Intel ARM/ARM RISC/Intel CISC/電腦 0 1/電腦 二進位/
形式語言/喬姆斯基/希臘哲學/世界 起源/數學危機/
flat design/扁平化設計/wireframe/mockup prototype/
時尚產業/奢侈品產業/精品 轉型/
演算法/指標/鏈結串列/Linked List/結構 C/C++入門/正規表達式/二元樹 C/graph演算法/graph資料結構/BFS DFS/DFS BFS graph
連搜lynn也搜得到(天啊XD) 不是要說我文章寫得多好、事實上還是有蠻多待修的瑕疵處。這意味著:以中文撰寫的知識傳播文章相當貧乏,相較於同樣的英文關鍵字、能得到的資料量就多上不只一倍,才讓我僅僅寫個幾篇就能往前推,甚至能到Google搜尋第一頁。
台灣明明資訊開放的程度遠高於中國,維基百科、經濟學人、Bloomberg、Google、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 族繁不及備載的網站通通都能使用,然而百度或知乎上的乾貨知識文數量卻遠超繁體中文,這其實是很令人驚訝又可惜的事情。
故以我的寫作計畫作為拋磚引玉,若有相關專業的讀者願意補充更多、或能激勵有興趣的讀者能跟著一起寫作推廣,就太好了。2018 Fighting! 寫點科普、請給指教,一起和新手村的我成長吧 : )
覆蓋一張念書爆炸杯催臉結束這回合,明年3月再見。
cisc公司 在 寫點科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Intel收購智能駕駛防撞系統公司】
回顧十年前 Steve Jobs請 intel代工 iPhone處理器時,被當時的執行長 Paul Otellini斷然拒絕,同時也錯失了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崛起的機會,被ARM和高通超過。
過去 Intel 在使用者端始終著墨不深,技術上也過多在 CISC架構處理器,結果現在被 NVIDIA的GPU在深度學習市場上急起直追、連Google也推出自己的TPU。
去年初的大裁員,反映出現在Intel營收成長長不夠、同時也要汰換掉一批人換上新的技術人員來轉型。
怎麼轉型呢?Intel 收購了蠻多間公司:
👉 Altera,可能意圖用fpga晶片和GPU在ML市場上比拼;
👉 Nervana,做開源機器學習框架Neon的公司;
現在又是 Mobileye,讓我們祝 Intel幸福吧!
\\
傳送門:
👉 Intel大裁員:https://goo.gl/7pJB7v
👉 收購Altera:https://goo.gl/1zTzkZ
👉 收購Nervana:https://goo.gl/g9pSzf
\\
備註:
什麼是CISC/RISC處理器架構?為什麼GPU比CPU更好做深度學習運算?FPGA在深度學習上有什麼可能?
如果對這些有興趣的讀者,歡迎之後參考我「半導體」和「機器學習」專題的簡單介紹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