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cingulate gyrus中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cingulate gyrus中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ingulate gyrus中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ingulate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一分鐘健身教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知】探索運動員強大的心理素質 許多精英運動員都有一個特質:壓力越大,表現越好。我永遠都忘不了高中時,NBA火箭隊的Tracy McGrady在第四節最後35秒裡面投進13分,81比80逆轉勝馬刺隊的那一場球賽,影片連結我放在文末[1]。 為了找出運動員超強抗壓性的秘密,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健康巴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知道每一天 人類總共排出約700億氣體 這代表有10個屁是正在觀看影片的你放的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自己的屁比別人的屁還不臭呢 ?? Levitt, M.D., et al., Evaluation of an extremely flatulent patient. The America...

cingulate 在 王思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7:03:03

【新知】探索運動員強大的心理素質 許多精英運動員都有一個特質:壓力越大,表現越好。我永遠都忘不了高中時,NBA火箭隊的Tracy McGrady在第四節最後33秒裡面投進13分,81比80逆轉勝馬刺隊的那一場球賽,影片連結我放在文末[1]。 為了找出運動員超強抗壓性的秘密,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招...

cingulate 在 張 以得 ???? ?ℎ???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17 13:55:28

”Visible Future” & “Takako” is now exclusive on @superchiefgallerynft   “Visible Future” - 1 of 1 with 0.25Ξ reserve price, auction ends in 3 days....

  • cingulate 在 一分鐘健身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6:21:21
    有 639 人按讚

    【新知】探索運動員強大的心理素質

    許多精英運動員都有一個特質:壓力越大,表現越好。我永遠都忘不了高中時,NBA火箭隊的Tracy McGrady在第四節最後35秒裡面投進13分,81比80逆轉勝馬刺隊的那一場球賽,影片連結我放在文末[1]。

    為了找出運動員超強抗壓性的秘密,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招募10位菁英極限運動員,以及11位普通人作為對照組,進行研究[2]。

    在功能性核磁造影(fMRI)儀器中,他們鼻子被夾住,嘴巴含著軟管呼吸,同時進行認知功能測驗。測驗進行到一半,呼吸管的阻力會增加,讓受試者感到呼吸困難,卻又不至於缺氧發生危險。

    吸不到氣的時候,認知功能肯定會下降吧?那可未必!

    一般人的呼吸管被塞住時,作答正確率下降,但菁英運動員碰到相同逆境時,正確率不降反升(!)

    磁振造影顯示,運動員大腦中掌管自覺與情緒的​島葉​(Insula cortex)與前扣帶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在呼吸困難時活動量反而下降。這意味著運動員在壓力下,大腦能保持情緒穩定、忽略身體的痛楚,並專注在眼前的目標上。研究團隊也發現,美國的特種海豹部隊(Navy SEALs)成員,也有類似的特徵[3],抗壓性超乎常人。

    學者認為這種特殊能力,是可以後天訓練的[4],不過這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

    運動競賽比的不只是身體,還包括運動員的心理。我想未來應該會有更多運動科學研究,嘗試去調控選手的大腦與心理狀態,來獲得更巔峰的成績。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w6j2CpRkE
    [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276111/
    [3]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10096
    [4]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beh.2015.00229/full

  • cingulate 在 森林療癒:從一座森林找到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09 16:39:04
    有 79 人按讚

    了解你的負能量,不要被杏仁核綁架

    都市生活快速的生活步調引發人們許多負面情緒,如恐慌、焦慮和憂鬱等,甚至引起犯罪與暴力行為。跟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研究,從研究人員分析發現都市化越高的地方心理健康問題越多,像是憂鬱症、焦慮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狀。造成這樣現象的背後機制仍然不清楚,為了了解這個現象,德國研究團隊從腦科學角度探討都市化如何影響大腦,嘗試比較不同居住環境下對情緒的影響。人的情緒反應中樞在於腦部杏仁核(amygdala),是偵測外界威脅的雷達,負責掌管焦慮、驚嚇、恐懼等負面情緒。當現實生活遭遇引發強烈負面情緒的狀況時,杏仁核會直覺反應外界的刺激並依照慣性模式做出反應,這種狀況被稱為「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舉例來說,有時候當下情緒一來,很容易衝動動怒,這怒氣便是由杏仁核產生的,如果杏仁核很容易被活化就代表情緒反應很快不容易到控制。藉著使用功能性磁造影技術(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研究團隊將受試者送進fMRI機器中想辦法刺激他們給受試者一些壓力,藉以分析居住在城市、小鎮、以及鄉村居民腦部情緒中樞的變化。他們發現在受到壓力的刺激下,大腦中負責處理情緒調節與壓力反應的杏仁體,在居住於都市中的人有較強烈的活化反應,居住鄉村者則較少。因此他們認為,如果居住在生活步調快速、吵雜又繁忙的城市,人們的生活模式會刺激腦內的杏仁體因長期的壓力而反應過度。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發現居住於城市愈久的人,前扣帶皮層(ACC,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可抑制反應過度)與腦內杏仁體的聯繫減少,所以對於衝動情緒的調控能力也降低了。

    這個研究總結發現居住在生活步調快速、吵雜又繁忙的城市,人們的生活模式確實會受到影響,刺激腦內的杏仁體因長期的壓力,而容易反應過度;且住城市愈久的人,腦內杏仁體與前扣帶皮質的聯繫減少,因此,憂鬱症、焦慮症、暴力行為的發生率增加了。這研究以腦神經科學的方式驗證環境對我們的影響。常常有人好奇喜歡大自然的人是不是比較不容易發脾氣,其實從這研究就可以看得出來答案了。

    Lederbogen, et al, (2011). City living and urban upbringing affect neural social stress processing in humans. Nature, 474, 498–501.

  • cingulate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20 22:17:16
    有 378 人按讚

    【腦中小劇場 第61場 脆弱世代:自卑解剖入門課】
        
    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圖片來源: 好樂團 GoodBand )
      
    這是 好樂團 GoodBand在今年七月底發表的新單曲,以慢板民謠打底,長出來的卻是某種螳臂擋車的壯烈。年輕人高舉纖弱的臂膀,擋住死水微瀾的現在,以及日復一日的未來。
      
    但其實,大人們也一樣脆弱,一樣擋不住現實,被碾壓都是日常,不同之處在於,年輕人勇於展現自己的脆弱。
      
    絕望而成的自卑感,我們都熟悉,但卻非年輕世代所獨有,而是人類終其一生的研修。今年八月,張老師月刊( 張老師文化讀家粉絲團 ) 便以「脆弱世代」為題,集結專業人士探討自卑的養成肌理,以及在整個世代的擴張勢力,而我有幸受邀。
        
    畢竟對我而言,自卑並不陌生,看我有多在意被讀者退讚就知道!因此我決定從大腦機制與心理因素起手,仔細解剖整件事,但在此之前,先發揮一下想像力吧。
      
    那是一間百貨公司。
      
    你推開門,走進類似員工休息室的房間,裡頭有一名化妝師、一位西裝男。你一坐下,化妝師開始上妝,座位前沒有鏡子,根據招募訊息顯示,她要在你的眼角和嘴角各畫上一道傷痕。完成後,她會拿個小鏡子讓你確認妝容,再進行最後補妝。
      
    西裝男是實驗主理人,他說整個過程很簡單,你只要帶著臉上的傷,到同樓層的排隊名店買份套餐就好。但那間店平均要等半個鐘頭,期間你不能離席、不能低頭玩手機、不能遮蔽妝容,即便有人過來攀談也不能迴避(當然他們都是暗樁),你只能待在等候區和各種眼光正面對決,記錄自己的感受。
      
    他們之中有人眼神帶著憐憫,有人迴避與你對望,你想理直氣壯地面對世界,卻又顧忌這些傷痕如何被審視。家暴是最糟糕的選項,因為這會讓形象顯得軟弱,然而你越是擔憂,神態越符合受虐形象。
      
    目光如刺,讓你在30分鐘裡坐如針氈,傷痕逐漸剝奪你的自信,讓你重新解讀旁人的神情,甚至降低對自己的評價,而你不知道的是──
      
    那些傷痕早就在補妝時被抹掉了。
      
    上述實驗,脫胎自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勞勃.克萊克(Robert Kleck,1980)教授40年前的實驗,當時旨在研究「負面生理特徵對社交互動之影響」。
          
    自卑成因很多,僅僅是生理外觀的變化,便可能改變我們對自己的評價。但最有影響力的,不是他人的評價,而是我們去「想像」他人如何評價我們。
      
    這才是讓自卑感運轉的軸心。
      
          
    【自卑的本質與表現是什麼?】
      
    舉凡跟人有關的一切,都可能引發自卑,包括內在(個人資質、疾病)、外在(生理外觀、成就),以及環境(家庭社經地位、種族)等附加因素。這些因素會伴隨日常活動,透過自我覺察或外界回饋,進入「自我評價」系統,影響一個人的自卑等級。
      
    這套系統在腦中的位置,大約落在前額葉(Prefrontal lobe)、眶額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及前扣帶迴(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附近,簡單來講,就是眼窩後面那一片區域。
      
    它的功能跟Google評分一樣,用來幫別人和自己「打分數」。當每次社交互動結束,或完成某件事後,它會根據以下幾個參數,綜合評估自己的表現,這些參數包括:事件成果、因應策略、自身資源、周邊回饋,及前述的附加因素,最後決定給自己幾顆星。
      
    星星數所代表的分數,就是「自我價值」。
      
    自卑的源頭,大抵來自長期「低分」或「落差」,不管何者,這都是一種失落。即便自評分數不錯,但在與某項「參照標準」比對後,產生了落差,就有可能造成自卑。這些參照標準包括:對他人的高評價、對自己的預設期望值,或是權威對自己的期待。每次都輸給這些標準後,我們就會覺得:
      
    「再怎樣都不會改變了。」
      
    這幾個字,說的是無望或無助感,衍生的是憂鬱。憂鬱久了,便會出現負面的「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意思是"人們對自己的負面預期,會影響我們後續的行為動機,最後導致災難成真",通常預言的內容就像「別搞了,反正最後都會搞砸。」
      
    負面預言一旦定型,大腦便會自動地將失敗歸咎個人,成功歸功環境,這種歸因法俗稱「自我挫敗歸因」(Self-defeating attribution),如果濃縮成五個字,就叫做做「都是我不好」,於是最後通往自卑。
      
    總結上述重點,流程歸納如下:
      
    長期失落 → 無望 / 無助感 → 憂鬱(含厭世感) → 負面的自我實現預言 → 自我挫敗歸因 → 自卑 → 脫離社交活動,避免自卑 / 過度尋求關注,避免自卑
      
        
    【過於自傲其實是自卑?】
      
    自傲成因不一而足,若以自我評價的角度,或許能為過度自傲訂個粗略的公式。
      
    過度自傲=自我評價高+低估對他人評價+外顯言行輕蔑
      
    自我評價高,有以下幾種可能:
        
    ● 天賦異稟:出世至今未逢對手,因此真心覺得自己值得高分,此類將才有可能走向謙卑,也可能走向自傲,但無論如何,他就是有本錢威風。
      
    ● 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將成功歸因於自身,失敗歸咎於環境,人生自認零負評,也就是俗稱的「自我感覺良好」,而這種歸因風格也是養成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的條件之一。
      
    ●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無法接受自己低分,為了維持自尊,只好強行調高評分,而這也是「過於自傲其實是自卑」最有可能的出處。
      
    若想對抗自卑,我們需要進行「補償」。補償一般會透過「行動」與「想像」,行動包含了分析與改變,這是一條比較吃力的路。想像則是在缺乏事實根據下,逕自在腦中翻盤,認知失調正屬於後者,因為這樣做省力多了。
      
    ● 戒慎恐懼:覺得自己的分數還行,但缺乏「穩定的信心」,隨時擔心跌落神壇,只好搭配外顯言行墊高分數,也藉以掩蓋輕微的焦慮與自卑。
      
    因此過於自傲,可能是真心覺得自己超凡入聖,導致言行輕蔑。但也可能是無法接受自己不太行,只好手動調整自我評價,再搭配外顯言行幫自己加分(或壯膽)。
        
        
    【家庭或社會氛圍,如何塑造或加強自卑心?】
      
    除了先天氣質,家庭或社會等後天環境,也會把自卑捏進一個人的身體裡,可能因素如下:
      
    ● 優勢忽略:提醒孩子的優勢(strength),給出鼓勵,是提升自我價值感最有效的方式,遺憾的是,家長經常忽略這個舉動。畢竟在競爭中落居下風時,我們會傾向看到孩子的劣勢,忘了允許他受傷。因此當家長習慣了糾錯,而不是提醒孩子哪裡做得還不錯時,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數落自己。
      
    ● 期望代償:意思就是「你一定要比我強。」當孩子被迫繼承家長的意志時,他便陷入了兩難。即使幹得好,也是父母鋪的路;搞不定,就是浪費父母給的料,不管怎麼做,想到的都是上一代的遺憾。對孩子而言,無法貼合父母的期望,等著他的就是失去認同,而這件事往往是自我否定的開端。
      
    ● 語權剝奪:溝通的重要性除了協調,更代表了一種「接納」的姿態。一旦家長強勢包攬話語權,無論是採取忽視或否定,都會讓孩子失去聲量,回饋無法往返,只有無能為力的感受被留下來。因此除了噤聲,孩子大概也只能厭世地用一句「我就爛」來替自己發聲。
      
    ● 社群焦慮:自媒體是一種伸展臺,除了討拍取暖,沒人會把糟糕的一面搬上檯面。因此當尋求認同的青少年,看到了他者的光鮮,折射的卻是自身的窘迫時,示弱心態便自然浮現(相信我,其實大人更玻璃心)。誰的生活花俏,誰的聚會滿檔,按讚數讓較量變得透明,勝負沒有轉圜餘地,欣羨之餘,只能哀悼自己矮人一截,然後忘記眼前都是包裝過的門面。
        
        
    【改善自卑的自助策略】
      
    ● 接納自我:當你覺得自己的牌面很糟時,其他人說不定也好不到哪去,但你只能接受。重要的是,「爛牌有爛牌的打法,越爛的牌越要用心打」,有時候,成就感不一定來自贏得多,而是輸得少。
      
    ● 清點資源:當表現得不如預期時,別急著自責,花一點點時間,客觀分析對自己「有利」和「不利」的條件,清點手邊的資源。這樣做,不是用來提醒現況有多糟,而是提醒自己:「在我擁有的條件中,我能做到多好?」
      
    ● 優勢提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場,可惜人生時常跑錯場,因此很多時候並非我們彈藥不足,而是根本抄錯傢伙。所謂優勢,並不一定要跟其他人比,更多是跟自己比,這項優勢或許是某種嗜好、技能,甚至是人格特質。認清這些優勢,不一定能幹大事,但只要偶爾不自卑,人生就不絕望。
      
    ● 動起來:誠如阿德勒(Alfred Adler,1931)所言,自卑是一股促使改變的動力,人只有知道自己缺少什麼,才知道要克服什麼。它就像深蹲,可以是癱坐的連續動作,也可以是躍身的預備姿勢。採取行動,試著解決問題,自卑才有意義,不管是改變現狀或尋求協助,都比困坐原地來得有希望。
      
    我們不一定要超越什麼,能爬出泥沼就很不錯,好好吸口氣,比什麼都重要。
      
      
    參考文獻:

    ● Adler, A. (1958).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A. Porter, Ed.). New York, NY: Capricorn. Books, G.P. Putnam's Son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1)

    ● Kleck, R. E., & Strenta, A. (1980). Perceptions of the impact of negatively value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n social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5), 861–873
        
    延伸閱讀:

    ● Adler, A. (2015)。阿德勒心理學講義(The Science of Living)(吳書榆譯)台北:經濟新潮社。(原著出版年:1927)

    ● Nelsen, J. (2018)。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葉霖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1)

    ● 鄭芬蘭(2003)。技職大學生自卑感受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師大學報教育類,48(1),67-90
      
    ( 全文刊於張老師月刊2020年8月號,第512期,未包含開頭樂團內容)

  • cingulate 在 健康巴哥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8-02 16:55:22

    你知道每一天 人類總共排出約700億氣體 這代表有10個屁是正在觀看影片的你放的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自己的屁比別人的屁還不臭呢 ??


    Levitt, M.D., et al., Evaluation of an extremely flatulent patient. The American Jouranl of Gastroenterology, 1998. 93(11): p. 2276-2281

    McBurney, D.H., J.M. Levine, and P.H. Cavanaugh, Psychophysical and social ratings of human body od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76. 135(3): p. 135-138.

    Case, T.I., B.M. Repacholi, and R.J. Stevenson, My baby doesn't smell as bad as yours: The plasticity of disgust.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ur, 2005. 27: p. 357-365.

    Curtis, V., R. Aunger, and T. Rabie, Evidence that disgust evolved to protect from risk of diseas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2004. 271: p. 130-134.

    Hart, B.L., Behavioural adaptations to pathogens and parasites: five strategie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1990. 14: p. 273-294.

    Haidt, J., C. McCauley, and P. Rozi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nsitivity to disgust: a scale sampling seven domains of disgust elicitio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4. 16(5): p. 701-713.

    Somerville, L.H., T.F. Heatherton, and W.M. Kelley,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responds differently to expectancy violations and social rejections. Nature Neuroscience, 2006. 9(8): p. 1007-100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