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breach用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breach用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breach用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breach用法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Eric's English Loung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收賄」、「白手套」英文怎麼說? Accept bribes? White gloves? ★★★★★★★★★★★★ 《中華民國刑法》 Article 122 A public official or an arbitrator who demands, agrees to ac...

  • breach用法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03 10:41:30
    有 433 人按讚

    「收賄」、「白手套」英文怎麼說?
     
    Accept bribes? White gloves?
     
    ★★★★★★★★★★★★
     
    《中華民國刑法》
     
    Article 122

    A public official or an arbitrator who demands, agrees to accept, or accepts a bribe or other improper benefits for a breach of his official duties shall be sentenced to imprisonment for not less than three years but not more than ten years; in addition thereto, a fine of not more than two million yuan may be imposed.

    A breach of official duties shall be sentenced to life imprisonment or with imprisonment for not less than five years; in addition thereto, a fine not more than four million yuan may be imposed.
     
    1. public official 公務員
    2. arbitrator 仲裁人
    3. accept a bribe 收受賄賂*
    4. a breach of official duties 違背職務**
    5. be sentenced 判處
    6. imprisonment 監禁;關押
    7. a fine 罰金
    8. impose 強制實行
     
    第 122 條

    公務員或仲裁人對於違背職務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百萬元以下罰金。

    因而為違背職務之行為者,處無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四百萬元以下罰金。

    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bit.ly/2Dk8Ia4

    *bribery: https://bit.ly/31bwsFj
    **breach: https://bit.ly/3k5qcHJ
     
    ★★★★★★★★★★★★
     
    那「白手套」呢?

    White gloves? Not really...
     
    The term "white-glove" is typically used as an adjective. It means providing a very high level of service, or involving a lot of care about small details:

    白手套(white-glove)通常用作形容詞。表示提供非常高的服務水準,或與諸多照護細節有關:

    ➣The cruise company does not want to risk alienating the other passengers who don't get the white-glove treatment.

    郵輪公司不想冒險讓其他未接受白手套待遇的乘客變得疏遠。

    ➣We know that when extra attention is required, our white-glove delivery service will not disappoint.
     
    當您有特殊要求,我們的白手套配送服務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Cambridge Dictionary

    https://bit.ly/3hZTw0r
     
    Wait…that doesn't fit our context!

    ★★★★★★★★★★★★
     
    According to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the expression “white gloves,” when used as a noun, was coined in Taiwan!

    “The innocuous-sounding euphemism ‘white gloves’ generally refers to a middleman or outfit that launders dirty or corrupt money under a seemingly legitimate front - dirty hands concealed by a pair of white gloves. The expression, coined by the Taiwanese, is catching up fast on the mainland as rampant corruption is exposed at all levels of the bureaucracy.”
     
    9. coin (v.) 創造(新詞或新的表達方式);首次使用(某一詞語)
    10. innocuous-sounding 聽起來無害的
    11. launder (v.) 洗(贓款) ; money laundering 洗錢
    12. legitimate front 合法的地帶; 僞裝(人或機構的)僞裝;假裝的樣子
    13. conceal 隱藏
    14. catch up 了解(或討論)最新情況
    15. rampant 猖獗的;蔓延的
    16. bureaucracy 官僚體制;官僚主義
     
    據《南華早報》的報導,「白手套」作為名詞的用法,首見於臺灣!

    「聽起來無害的委婉用語『白手套』通常是指中間人或公司,他們在看似合法的地帶清洗髒錢或賄款——髒手則藏於白手套當中。這種由臺灣人首創的表達方式,正在中國迅速傳開,因為猖獗的腐敗現象已於官僚體制的各個層面暴露出來。」

    詳見《SCMP》:https://bit.ly/3i2cqUA
     
    ★★★★★★★★★★★★
     
    我個人會用「middleman」或「go-between」。

    請注意,「middleman」是指批貨後轉售他人者,或協助他人安排商業交易者。該詞本身並不具有任何犯罪或不法行為等負面意涵(negative connotations),亦須有上下文才足以呈現「白手套」的概念。
     
    另一方面,「go-between」是在雙方無法見面或不想見面時,將消息從一人(或一個團隊)傳給另一人(或另一個團隊)的人。例如,聯合國代表將充當兩國領導人的中間人(或掮客)——「go-between」,而它的搭配你可以用「act/serve as a go-between」。「go-between」 的一個同義詞是「intermediary」。

    ❖再次提醒各位,若缺乏前後文,這些用語就不能完全代表「白手套」的涵義。底下我將舉出一些在腐敗情況中所使用的例子。
     
    ★★★★★★★★★★★★
     
    I. middleman
     
    "Many of these middlemen stay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aw, offering advice and connections. But others cross the line. They grease the palms of officials and local managers, and they put a buffer between the payoff and the client, offering plausible deniability if the authorities catch on."
     
    17. connections 社會關係;人際關係;可資利用的熟人
    18. cross the line(行為)越過界線
    19. grease (v.) 用油脂塗;給⋯⋯加潤滑油
    20. buffer 緩衝物;起緩衝作用的人
    21. payoff 賄款;遮口費
    22. plausible deniability 合理推諉
     
    「在這些中間人裡,有許多人站在法律這邊,提供建議與人脈。但其他人卻踰越了界線。他們成為官員與地方經理人的潤滑劑,並在賄款與委託人之間置入緩衝物,起到合理推諉的作用,以防當局上門。」
     
    詳見《紐約時報》:https://nyti.ms/39MMwkM

    ★★★★★★★★★★★★
     
    II. intermediary
     
    "For China’s elite, a 'white glove' is an intermediary who launders your money; they handle the dirty deeds, while you keep your hands clean. 'White gloves' are often well-connected Westerners, such as former top politician Bo Xilai’s two European fixers, British businessman Neil Heywood and French architect Patrick Devillers. Using a BVI shell company, the two men helped Bo’s wife Gu Kalai buy a 7 million euro French mansion and rack up rental fees on it."

    23. elite(社會)上層集團;掌權人物;出類拔萃的人;精英
    24. deed(尤指很壞或很好的)事情;行為
    25. well-connected 與顯貴人物有交情的;與有影響人士有來往的;很有背景的
    26. fixer 籌謀者;安排者(尤指精於用不正當手段來操辦事情的人)
    27. BVI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 英屬維京群島
    28. shell company 空殼公司
    29. fixer 安排者(尤指精於用不正當手段來操辦事情的人)
     
    『對中國的權貴來說,「白手套」是幫你洗錢的中間人;他們負責處理骯髒的事,讓你的雙手保持乾淨。「白手套」通常是與權貴有交情的西方人士,例如前副國級領導人薄熙來的兩個歐洲籌謀者——英國商人海伍德以及法國建築師德維利耶。兩人藉由一家英屬維京群島的空殼公司,幫助薄的妻子谷開來買下一座價值700萬歐元的法式豪宅,並大大提高了租金。』
     
    詳見《石英財經網》:https://bit.ly/30lFnEJ
     
    ★★★★★★★★★★★★
     
    III. go-between
     
    "The offence is similar to bribery with one important difference: trading in influence concerns the 'middleman', or the person that serves as the go-between the decision-maker and the party that seeks an improper advantage."
     
    30. offence (US offense) 犯罪行為;罪行
    31. bribery 賄賂
    32. trade in influence 斡旋賄賂;影響力交易
    33. serve(為⋯⋯)工作;(為⋯⋯)服務;盡職責
    34. improper advantage 不當利益
     
    『此一罪行與賄賂相似,但有一個重要的區別:斡旋賄賂係指「middleman」或人充當決策者與尋求不當利益方的中間人(掮客)——「go-between」』。
     
    詳見 Anti-Corruption Resource Center:https://www.u4.no/terms
     
    ★★★★★★★★★★★★
     
    歡迎在底下留言與我們分享更多相關字詞(例如:prosecutor、corruption charges、litigations⋯⋯)。

    圖片出處: Google Image

    ★★★★★★★★★★★★
     
    如果同學對於如何分析英文時事,以及如何進行批判性思考有興趣,歡迎加入我們的課程!

    🌎國際新聞英文-六步驟思考術 | 最後優惠倒數 ► https://bit.ly/3eTHIvH

    🌎國際新聞英文課程FAQ:https://wp.me/p44l9b-2lK

  • breach用法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11 15:00:13
    有 150 人按讚


    【簡單背、流利說】英文口說想更流利、道地?重新組合你已經學過的字吧!

    ✔︎ 你都用英語檢定考試、留學考試背的單字在講英文嗎?

    對於學習外語要怎麼學的討論中,很多人都認爲「字彙學習」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背單字難道就等於一味地「往更艱澀、更抽象、更難的字背嗎?」難道代表現在字彙量 5000,一路往 8000 背的意思嗎?

    其實不一定是這樣子的。

    「我們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我們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我們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大家可以從 2 個方向進行學習。而對於口說要進步,又以第 2 個方向為重。大家若去觀察看看,在美劇當中、和美國人生活當中,他們不常用很艱澀的單字,但他們常常用我們「拆開都會」、但「組合在一起」就聽不懂的用法。

    【方向 1】為了檢定考試而背 (為了理解、讀懂、聽懂 comprehension 而背)

    這樣的方向所使用的方法是大家很熟悉的,不管是字根字首法、同義字意群記憶法、心智圖法、格林法則、典故法等等的方法,很多都是輔助這樣的學習。

    例 1️⃣:陳同學為了 GRE 考試,記憶 slander, libel, defame 都有誹謗的意思。
    例 2️⃣: 林同學為了 IELTS (雅思) 考試,記憶 breach of contract 是毀約的意思。
    例 3️⃣: 黃同學為了 TOEFL (托福) 考試,被了 adjacent to 是 next to 的意思。

    這些同學,一路往超過 8000 字、甚至是托福、雅思、GRE、GMAT 記憶。

    【方向 2】為了在口說中使用得出來而背 (production)

    這時我會建議,去「思考、觀察、整理」有沒有什麼用法是「拆開時每一個字都認識,放在一起的時候,就都不認識了。」的字。

    例 1️⃣:treat 你可能會,但因為考試中大多都是考「對待」的意思。但口說中常使用的 "It's my treat!" "How's the new job treating you?" 可能意思就不懂了,或是可能「猜得到意思,總是自己用不出來」。

    例 2️⃣: 「門鈴響了」,最高頻的口說用法是 Oh there's the doorbell. 我相信很少人拆開 the, doorbell, there, is, oh 會有單字,但組裝在一起後呢?

    在傳統的字彙定義上,treat、doorbell 已經是你會的字了(約在 1500 字以內!?) 這樣對學習的界定,真的是正確的嗎?

    為了考試,大家可能會去背 destitute (a)、impoverished (a) 這樣代表「貧窮」的字彙 (畢竟以前可能只會 poor、have no money)。但對於口說中常用的 "I've been living from hand to mouth." (最近生活很拮据) 意思反而完全無法理解。(即便我們會 hand、mouth)

    結論:如果你的目標是很快地想要增加口說中能使用出來的用法和用字的精確、道地性,不用再去背超過 6000、8000 以外的單字。不妨多學一些 6000 字以下的字彙的「排列組合」用法,就很夠了:)

    ✔︎ 如果覺得你的英文口說遲遲找不到方法進步、想知道過去近千位台灣學生如何以科學為本、模組化的方式有系統、效率的學習英文口說,我在 11/18 (一) 有一場「全方位英語口說」公開課,歡迎你 / 妳來聽聽喔!

    公開課一秒報名: (公開課內容不適合初學者)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11010948333864957660

    時間: 11/18 (一) 7:30 pm - 8:30 pm (7:00 開放入場)
    地點: 北市中山區朱崙街60號2F (MRT南京復興站)

  • breach用法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1-11 14:39:59
    有 150 人按讚

    【簡單背、流利說】英文口說想更流利、道地?重新組合你已經學過的字吧!

    ✔︎ 你都用英語檢定考試、留學考試背的單字在講英文嗎?

    對於學習外語要怎麼學的討論中,很多人都認爲「字彙學習」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背單字難道就等於一味地「往更艱澀、更抽象、更難的字背嗎?」難道代表現在字彙量 5000,一路往 8000 背的意思嗎?

    其實不一定是這樣子的。

    「我們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我們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我們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大家可以從 2 個方向進行學習。而對於口說要進步,又以第 2 個方向為重。大家若去觀察看看,在美劇當中、和美國人生活當中,他們不常用很艱澀的單字,但他們常常用我們「拆開都會」、但「組合在一起」就聽不懂的用法。

    【方向 1】為了檢定考試而背 (為了理解、讀懂、聽懂 comprehension 而背)

    這樣的方向所使用的方法是大家很熟悉的,不管是字根字首法、同義字意群記憶法、心智圖法、格林法則、典故法等等的方法,很多都是輔助這樣的學習。

    例 1️⃣:陳同學為了 GRE 考試,記憶 slander, libel, defame 都有誹謗的意思。
    例 2️⃣: 林同學為了 IELTS (雅思) 考試,記憶 breach of contract 是毀約的意思。
    例 3️⃣: 黃同學為了 TOEFL (托福) 考試,被了 adjacent to 是 next to 的意思。

    這些同學,一路往超過 8000 字、甚至是托福、雅思、GRE、GMAT 記憶。

    【方向 2】為了在口說中使用得出來而背 (production)

    這時我會建議,去「思考、觀察、整理」有沒有什麼用法是「拆開時每一個字都認識,放在一起的時候,就都不認識了。」的字。

    例 1️⃣:treat 你可能會,但因為考試中大多都是考「對待」的意思。但口說中常使用的 "It's my treat!" "How's the new job treating you?" 可能意思就不懂了,或是可能「猜得到意思,總是自己用不出來」。

    例 2️⃣: 「門鈴響了」,最高頻的口說用法是 Oh there's the doorbell. 我相信很少人拆開 the, doorbell, there, is, oh 會有單字,但組裝在一起後呢?

    在傳統的字彙定義上,treat、doorbell 已經是你會的字了(約在 1500 字以內!?) 這樣對學習的界定,真的是正確的嗎?

    為了考試,大家可能會去背 destitute (a)、impoverished (a) 這樣代表「貧窮」的字彙 (畢竟以前可能只會 poor、have no money)。但對於口說中常用的 "I've been living from hand to mouth." (最近生活很拮据) 意思反而完全無法理解。(即便我們會 hand、mouth)

    結論:如果你的目標是很快地想要增加口說中能使用出來的用法和用字的精確、道地性,不用再去背超過 6000、8000 以外的單字。不妨多學一些 6000 字以下的字彙的「排列組合」用法,就很夠了:)

    ✔︎ 如果覺得你的英文口說遲遲找不到方法進步、想知道過去近千位台灣學生如何以科學為本、模組化的方式有系統、效率的學習英文口說,我在 11/18 (一) 有一場「全方位英語口說」公開課,歡迎你 / 妳來聽聽喔!

    公開課一秒報名: (公開課內容不適合初學者)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11010948333864957660

    時間: 11/18 (一) 7:30 pm - 8:30 pm (7:00 開放入場)
    地點: 北市中山區朱崙街60號2F (MRT南京復興站)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