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bno續期2022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bno續期2022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bno續期2022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Eddie Tam 譚新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譚新強:下屆特首必須設KPI 文章日期:2021年5月28日 【明報專訊】近日香港疫情稍有改善,再次多了朋友聚會。有些是新朋友,有些是很久沒見的老朋友,可能湊巧,大多都非常關心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發展,其中不少人熱心服務社會,身兼人大代表或全國政協等要職。在下能力有限,回饋社會的唯一方法只是每周寫寫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高松傑高Sir正能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做得好】黃之鋒岑敖暉被告到無癮 絕望認罪 ? 成功發射天和核心艙 中國「航天夢」到底有幾勁? 再有港大加入 與學生會割席 ? |高Sir正能量30042021 中國空間站建設的幾個里程碑 2011年,「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在太空中進行對接與軌道試驗;同年,「神舟八號」飛船升空並與「天...
「bno續期2022」的推薦目錄
- 關於bno續期2022 在 HK Foodies?and Always More❣窮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bno續期2022 在 goodbyehkhellouk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bno續期2022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bno續期2022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bno續期2022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bno續期2022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bno續期2022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bno續期2022 在 HK Foodies?and Always More❣窮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03 10:21:22
22/2-28/2 新聞概要 22/2 -721案兩白衣人認暴動,案情指逾50白衣人與約百黑衣人激烈爭執;法官鬧足控方全日,庭上揭警隔年半才發現收錯醫療報告 -被指遇查揮𠝹刀,中年漢遭警開槍射心口,被控兩項有意圖而企圖傷人罪 -林鄭率官員接種科興疫苗,稱沒不適「沒甚麼感覺」;陳茂波、黃錦星、邱騰華...
bno續期2022 在 goodbyehkhellouk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2-03 15:22:22
2022年英國人特長long weekend,多謝事頭婆! 因為要慶祝事頭婆登基70周年("truly historic moment"),文化大臣今日宣布2022年6月會多咗一日銀行假期,仲要係連續四日嘅特長long weekend。 可惜,英國仍然係全世界最少法定「紅日」嘅國家(8日)之一....
bno續期2022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8 19:46:25
【@businessfocus.io】一文睇清英國各大城市買樓入場費,利物浦平均12萬英鎊就買到! . 港版國安法於6月29日晚上11點刊憲後即時正式生效,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7月1日在國會表示,「港版國安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英方將向合資格申請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
-
bno續期2022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30 17:55:37【做得好】黃之鋒岑敖暉被告到無癮 絕望認罪 ? 成功發射天和核心艙 中國「航天夢」到底有幾勁? 再有港大加入 與學生會割席 ? |高Sir正能量30042021
中國空間站建設的幾個里程碑
2011年,「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在太空中進行對接與軌道試驗;同年,「神舟八號」飛船升空並與「天宮一號」對接
2012年,「神舟九號」飛船搭載三名太空人升空與「天宮一號」對接,並在太空實驗室逗留了兩周
2013年,「神舟十號」飛船搭載兩男一女三名太空人前往「天宮一號」,三人在實驗室逗留15天
2016年,「天宮一號」停運,「天宮二號」發射,
2017年,中國首架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升空,並與「天宮二號」對接
2018年,「天宮一號」返回地球
2019年,「天宮二號」在完成一系列實驗後返回地球
2021年4月,中國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發射升空,同年計劃發射貨運飛船「天舟二號」,以及載人飛船「神舟十一號」
2022年,計劃發射太空站模塊「問天號」和「夢天號」
1 ? 呼籲登記做選民 ?
2021登記週期「選民登記」5月2日就要截止啦❢ 如果你仍未系選民就盡快登記啦!
?? 網上查閱是否已登記選民:
https://www1.voterinfo.gov.hk/bd_reovi/OVIES/jsp/mob/intro.jsp
?? 選民登記網站:https://www.voterregistration.gov.hk
2. 【全民聯署】打擊假新聞 立法規管不能拖!
https://forms.gle/djeqyoaTJDqsWwtT9
————————————————————
#HongKongNews
#現代版雷鋒
#小市民憑良心
#做實事講真相
#支持國安法
#男人幫大聯盟
#KOL100
#青年快閃社區清潔大行動
#人間記者會
#青年護旗手
——————————————————
五星正能量? 真係爆哂燈?
高Sir疑遭技術限流,請大家幫幫手:
1. 訂閱「高松傑 - 高Sir正能量」youtube 頻道 (訂閱係免費架) 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
2. 撳?搶先睇;
3. 贊好並留言支持;
4. 將影片分享開去;
5. 關注好高Sir微博/抖音: https://weibo.com/jackyko1109
https://v.douyin.com/Jgbqjor/
/https://twitter.com/Sir38651475
bno續期2022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譚新強:下屆特首必須設KPI
文章日期:2021年5月28日
【明報專訊】近日香港疫情稍有改善,再次多了朋友聚會。有些是新朋友,有些是很久沒見的老朋友,可能湊巧,大多都非常關心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發展,其中不少人熱心服務社會,身兼人大代表或全國政協等要職。在下能力有限,回饋社會的唯一方法只是每周寫寫文章,在YouTube頻道上講講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承蒙錯愛,發現原來不少新舊朋友都有留意我的文章和視頻,頗有興趣跟我討論本港政經局勢。
我要首先再次聲明,我是一個毫無慚愧、毫不退縮,非常支持世界大同的「地球人」,極度反對過分的國家主義,因為很容易演變成非常危險的民粹和種族主義,假如美國再走極端一點,連核戰的風險都在上升!
我當然也是個地道香港人,熱愛香港和中國內地。但我早已解釋過,真正香港人必須保持過客心態(但內地人就不應有過客心態,未來有機會再討論)。從開埠之初的英國毒販,到解放後來到這裏的上海資本家,至近年才抵埗的內地商人,心態都一樣,「暫住」香港的原因包括逃避內地某年代的混亂,同時享受香港的中轉港(entrepot)地位兼低稅制。
香港尚算是個賺錢的好地方,有山有水,遠觀風景算不錯;但講真話,氣候潮濕炎熱,地小人多,衛生環境一向偏差;城市規劃和建設不止差,簡直頗為混亂和醜陋。英國人素以園藝(gardening)見稱,其他從前屬土如悉尼、温哥華和新加坡等,大都留下漂亮的植物公園,但不知為何,「green thumb」竟在港失效,留下的維園和「兵頭花園」(香港動植物公園)等,只充滿石屎,雜混花草一堆,草地更不准踐踏,令人搖頭嘆息!
發展小量郊野公園 能提供大量住屋土地
你可能會反駁,香港不是有西貢、大嶼山、八仙嶺等多個非常漂亮的郊野公園嗎?對,香港確擁有瘋狂不合比例之大的郊野公園,佔去了近40%面積,但這只因殖民地年代的港英政府,自私地亦聰明地知道香港,尤其新界只是「borrowed place, borrowed time」,所以根本毋須太着意發展,加上多位港督(尤其麥理浩)酷愛行山,所以就從1976年起,為市民提供此「福利」,劃出這些受法律保護的郊野公園,但亦從此埋下一個鼓吹不人道高地價政策的計時炸彈。到了今天,誰不知道只需撥出小量郊野公園地方,不到10%,已足夠提供大量住屋土地,何需甚麼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和令到香港更醜陋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已不止一次有外國朋友,在帶他們到山頂觀賞「美麗」的維港景色時,問我此「狹窄河道」的名字是什麼,我當堂臉紅耳赤,無以為對)?
反而現在流行講的自由、民主、法治等所謂「核心價值」,都是近年的較新產物── 包括「核心價值」,這個空泛和主觀,頗令人討厭的新詞語(集體回憶是另一個令我反感的詞彙)。我贊成這些概念都有一定用途,但這些都是相對和動態式的價值觀,而絕非什麼宗教式、永恒和絕對的崇高理想。如果過度沉迷,就會本末倒置,錯誤以為某種政治和法律制度就是終極目的,忘記了其實這些都只應是手段,目的應為改善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美好生活和快樂,而能夠幫助社會達到這些目的的制度可能不止一種。
真正香港人永遠保持高度警覺,盡力裝備好自己,為所有可能性做好準備。對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固然有感情,但不會過度沉迷,更不會整天怨天尤人,把一切人生不如意的十之八九,全都賴作政府、社會、甚至父母的錯!我有些「正常人」朋友,都偏見懼怕內地食材,堅持只買本地豬肉、蔬菜,甚至連豉油都願意花200元買小小一支「頤和園醬油」!可能因為我不是食家,不懂欣賞,對我來說,李錦記,甚至珠江橋牌也不錯(過去更曾買過海天的股票,經驗良好)。
眨眼已到年中,距離年底的立法會選舉已不遠,明年3月亦將舉行下屆特首選舉。近日跟朋友聊天,難免談到選舉事宜,眾說紛紜,提出來的可能候選人多達十位以上,被認為較有機會的都有最少三四位之多。有些朋友支持A君,另外一些朋友就支持B君,極力反對A君,但支持A君的又認為B君是不合適人選;原來C君的粉絲也不少,但能否得到中央信任就不知曉了!
不同朋友們都問我兩個問題:我認為哪一位最合適當下屆特首,以及誰會最後勝出。我對本地政治認識膚淺(坦白講興趣也不大),且為時尚早,所以暫且不作公開討論。但我有數個頗重要觀察。
改善選舉制度 先釐清「香港人」定義
我過去已指出過,我不認為《基本法》是完美的法律。為何當年起草時,不把極重要的《國安法》寫進去?我相信當時有他們的理由,但從過去數年香港的亂狀,就知道此疏忽的後果有多嚴重!現在總算中央替香港立了《國安法》,對重新安定社會,成效立竿見影。同樣地,《基本法》模糊承諾普選,即使認為不可能在1997年馬上落實,但最少應訂下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如果有的話,相信可避免不少社會衝突。最近中央亦啟動「優化」香港選舉制度計劃。我贊同確有改善選舉制度的迫切需要,但我認為現在做法恍如西醫開的猛烈「特效藥」,我較支持中醫的固本清源溫和藥方,應先搞清楚所謂「香港人」的定義。我已多次提出過此觀點,近日更跟一些《基本法》專家討論過,他們都贊成香港混淆了工作證、永久居留權和《國籍法》,容許非中國籍人士擁有投票權甚至參選權,是十九世紀不平等條約留下來的遺物,既不合理且世間少有!但有些人仍認為這是香港特色,顯示香港的開放和包容。我的看法是彌補此漏洞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一來是原則問題,鴉片戰爭至今已約180年,怎可再容許如此充滿不公和暗藏種族主義(主要只有「高貴」歐美人士享此特權,外傭沒有)的制度維持下去?
我建議讓擁有多重國籍人士(我認為應重新承認BNO,因如果不承認,或將製造無國籍人士,非中國所願見),在下次投票前作最後一次選擇,他們是否「中國人」,如果承認就有權投票,如果不承認,他們不應有投票權,但仍可保留居留權。我這個建議非常合理,幾乎沒有人反對。此舉不止消除鴉片戰爭留下來的不平等痕迹,亦必有助止暴制亂。因為不少人極度矛盾,既不承認是中國人,非常反對政府,但仍然投票,甚或積極參與暴動。如這些人正式否認自己是中國人,失去投票權,他們就會知道居住在香港的身分只是「客人」,自然不會採取暴力行動。即如在上海、東京、紐約和迪拜等地,亦有大量外國僑民,他們也會有不滿,但極少會訴諸暴力,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只是「客人」,如不滿,可選擇離開。如參與暴動,則必被視為外國入侵或間諜滲透,後果堪虞。
朋友們雖支持不同人做特首,但他們跟我都贊同一點,必須為未來特首訂下真正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應包括經濟、就業、民生、房屋、環保、民意等等指標。施政報告不可以只是不負責任的空談和願景,必須如中央和內地各地方政府的5年計劃一樣,寫得出一定要做得到!
本來今天打算寫一些下屆政府必須完成的任務,但今早見到雷鼎鳴教授的一篇文章〈香港要解決的十大問題〉,其中大部分都正是我想提出的,包括房屋、教育、政府、議會等,尤其認同的是關於聯繫匯率問題,實需未雨綢繆,做好各主動和被動反應計劃。
需研究2047年後一國兩制存續否
除雷教授的10個好建議外,我想再加4點:
(1)疫情擾攘世界已近一年半,連疫苗都已面世近半年。整體香港治疫成績其實不錯,但市民接種疫苗速度絕不理想,部分因此原因而尚未能爭取到和內地和澳門通關,亦不能再繼續縮短從外地抵港的隔離期。如到明年仍未能逐步跟世界各地恢復交通往來,那麼香港怎可再自稱為中國通往國際的大門?香港政府必須找出鼓勵市民加速接種的方法,更當然不應浪費得來不易的珍貴疫苗!
(2)下屆特首任期從2022年至2027年,屆滿時已是香港回歸30年,距離2047年只有20年。我支持一國兩制,但更明白政經局勢是不斷演變的,應否在2047年後繼續,是個需要仔細研究和討論的問題。為免因此不確定性而阻礙香港和內地發展,我認為必須在未來5年內作出決定。
(3)在一國兩制下,內地和香港仍保留着對人、對企業的各種關卡,嚴重影響人才和資金的效率。而且兩個方向的流動性是非常不對稱的。以非常重要的金融業為例,過去10年,內地來到香港開業的銀行、保險、證券和資產管理公司等等,多達數百家,來自內地的金融界從業員更上萬計。反過來,成功回內地發展的香港金融機構,寥寥可數。香港是中國一部分,即使在一國兩制下,不止在大灣區,在全國,香港人和企業也應得到所謂「國民待遇」!
試想,香港彈丸之地,如人才、企業和資金,繼續只可幾乎單向流入香港,情况其實非常危險,很容易「谷爆」香港樓市和金融業,年輕人對未來更感渺茫,不滿情緒,可想而知。
港人港企在全國應享「國民待遇」
(4)股市可升可跌,更非實體經濟的準確指標,這些道理我當然明白。但過去2十多年,中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製造了大批富豪,但為何中港股巿表現長期不濟,確是一個不易解釋的重要謎團。
大家可以批評美國經濟太過金融化和泡沫化,過去30年,低下50%人口生活水平不升反降,貧富懸殊日益嚴重。加上美國窮兵黷武,每年國防支出超過7000億美元,過去20年,花了5萬億美元在所謂反恐戰爭上。有人計算過,如減少軍事開支,改為用作扶貧,每人可獲分3萬美元。但請不要錯誤以為因此美國低下層人士就不支持國家開戰,其實這些人是最支持打仗和特朗普的,亦愚蠢和殘忍地因美國到處侵略而驕傲!同樣地,即使股市上升對他們沒甚好處,全美國人民都以此為傲!
一國兩制內含不少矛盾,內地奉行社會主義,香港則實行資本主義。而資本主義所追求的是盡量高的資本回報,如得不到,當然失望。我知道特首能做到的事情很少,絕不包括一個健康和像美股般的漫長牛市。不過,如能做到,定必大利香港發展,對內地亦當然有好處。更重要的是,香港人亦定必為中國經濟和股市的成功發展而感到自豪!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22139403664&issue=20210528
bno續期2022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414新加坡聯合早報
*【反政變怒火未熄 緬甸新年不潑水】
緬甸昨天迎來傳統新年潑水節,但反對軍人統治的緬甸民眾沒有如往年那樣歡慶節日,而是繼續上街遊行以示不滿。一位推特用戶寫道:“我們今年不慶祝潑水節,因為700多位無辜、勇敢的靈魂已被殺害。”一些示威者身穿傳統服飾,手捧著插滿鮮花和枝葉的潑水節盆參加遊行。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14-1139237
*【日本決定將福島核輻射水排入海 國內漁民與中韓強烈不滿】
核電站反應爐裡的燃料棒以冷水維持低溫,每天由此產生的輻射水有140公噸。東京電力公司報告,這些含氚核廢水截至今年3月已貯滿了1061個水槽,貯存空間已近飽和。“如果再不處理,到了2022年秋天就會出現難題。”日本福島核電廠10年前在大地震中遭破壞,而輻射污水不斷積累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菅義偉政府昨日終於宣佈,正式批准將這些污水沖淡後排入大海。這個決定馬上在日本內外引發一片罵聲。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4-1139199
*【日副首相:“核污水濃度比中韓低,喝了也沒事“】
日本政府正式決定以海洋排放的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後產生的核污水,時間定在兩年後。然而,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卻稱,將排放的核污水中的氚濃度比中韓都低,喝了也沒事,試圖混淆視聽、轉移視線。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155
*【全球晶片短缺重挫美國汽車業 拜登獲兩黨支持將立法資助半導體業】
美國總統拜登會見多家大企業高管,白宮發表聲明說,與會者強調提高半導體供應鏈透明度的重要性,以協助緩解現有晶片短缺問題,改善對未來需求的預測。同時,他們也討論如何在美國擴大半導體產能。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4-1139200
*【美氣候特使John Kerry本周訪上海 拜登政府首位訪華高官】
美國氣候特使John Kerry本周將訪問上海,討論遏制碳排放等議題。這也是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美國高級成員首次訪華。美國國務院網站在一份聲明中說,John Kerry將於4月14日至17日前往上海和韓國首爾,在拜登4月22日主辦的氣候峰會開幕前“討論全球在氣候問題上愈發高漲的志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4-1139317
*【連續七周反彈 世衛警告全球疫情進入關鍵階段】
世衛組織冠病病毒技術負責人范克爾克霍夫週一說,過去一星期全球冠病確診病例增加了9%,死亡病例增加5%,疫情軌跡呈“指數增長”。“這不是我們在疫情爆發16個月後希望看到的情況,因為現在已有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4-1139198
*【美國食藥局發文 嬌生冠病疫苗被迫暫停使用】
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13日在推特表示,已和美國疾控中心(CDC)共同發佈聲明,出於充分謹慎,建議暫停接種美國嬌生公司生產的冠病疫苗。FDA在推文中表示,截至4月12日,美國已經有六名嬌生疫苗接種者出現血栓症狀,目前來看這一症狀極其罕見。FDA稱,對這種血栓症狀的治療可能會不同於常用療法。CDC將在當地時間14日召開會議,進一步討論嬌生疫苗的血栓病例。據美藥管局網站顯示,接種嬌生冠病疫苗後的常見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頭痛、疲勞、肌肉痛和噁心,大多為輕度至中度,持續一兩天。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165
*【雖有過半人口已接種兩劑疫苗 專家:以色列實現群體免疫仍存變數】
以色列至今已有過半人口完成兩劑疫苗接種,接近可實現群體免疫的目標,接種進度位居世界前列。不過,由於近期疫苗接種速度放緩,加上變種病毒等多重因素,專家認為以色列要實現群體免疫仍存在變數。早在去年12月,以色列就啟動疫苗接種工作。截至本月11日,當地累計約531萬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占全國人口的57%;其中約492萬人完成兩劑接種,占全國人口近53%。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4-1139204
*【英格蘭封鎖百日後解封 酒吧區人潮洶湧開懷暢飲】
英國落實了在本月中旬為所有50歲以上人口接種第一劑冠病疫苗的目標,下一個目標是在8月結束前為所有成年人接種至少一劑疫苗。首相強森發表聲明說,英國跨過另一個重要里程碑,即在4月15日的期限前完成為50歲以上人口接種首劑疫苗的目標。“這意味超過3200萬人已經獲得疫苗提供的珍貴保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4-1139205
*【杜特蒂要把接種疫苗機會讓給其他人】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說,他將把自己接種冠病疫苗的機會讓給其他人,稱像自己這樣的年長人士不應該優先接種。菲律賓自3月初以來已為100多萬人接種了第一劑疫苗,但菲律賓人口1.1億,目前的接種量距離達到群體免疫還很遙遠。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14-1139239
*【印尼決定繼續使用 科興和阿斯特捷利康疫苗】
印尼政府表明,決定繼續使用中國科興和英國阿斯特捷利康的冠病疫苗,因為這兩款疫苗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對冠病有免疫力。一般擔心中國的疫苗成效不足,英國的疫苗出現罕見血栓的副作用,但印尼衛生部門表示這些疫苗是安全的。印尼官方資料顯示,至今有1020萬人接種了第一劑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14-1139241
*【研究:缺乏運動的冠病患者死亡風險更高】
一項涵蓋將近5萬名冠病患者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缺乏運動與重症病例及冠病死亡風險有關聯。法新社報導,刊登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報告指出,在冠病大流行暴發之前,有至少兩年時間沒有進行任何體育活動的人,更可能因為冠病而住院、進入加護病房甚至死亡。研究人員發現,在冠病重症風險因素中,缺乏體育活動的風險指標僅排在高齡和有器官移植史之後。
https://www.zaobao.com.sg/index.php/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4-1139320
*【莫德納疫苗接種六個月後有效率仍超90%】
根據莫德納冠病疫苗最後階段臨床試驗資料的最新分析結果,該疫苗在接種六個月後仍維持90%以上的有效率。美國莫德納公司發表聲明說,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的兩周後,疫苗的整體有效率達到90%以上,而對預防重症病例的有效率超過95%。莫德納公司表示,這是初步的跟進分析結果,並指其研究還在持續進行中。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4-1139316
*【世衛呼籲各國市場停售活野生動物】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各國,停止在食品市場販售活的野生哺乳動物,以防止出現新的疾病。世衛表示,儘管傳統市場在為大量人口提供食物和生計方面發揮核心作用,但禁止販售活的野生哺乳動物,可以保護市場工人和消費者的健康。為此,世衛週二發佈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國環境署共同制定的臨時指南。世衛表示,該指南呼籲各國停止在食品市場販售捕獲的活野生哺乳類動物,並將此作為一項緊急措施。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167
*【印度冠病累計確診病例超過巴西成全球第二】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3日,印度累計確診冠病病例接近1353萬起,超過巴西成為全球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據印度衛生部的統計資料,印度12日新增16.8萬起冠病確診病例,馬哈拉斯特拉邦疫情最為嚴重,人口稠密的北方邦確診病例也在增加。另據印度官方13日通報,該國已為1萬零853萬人接種冠病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143
*【菲派四軍艦到與中國爭執牛軛礁等海域巡邏】
菲律賓和中國之間因南中國海牛軛礁引發的爭議波瀾不斷,菲律賓近日在爭議地帶部署了更多巡邏船隻。菲律賓南中國海行動小組昨天發出聲明稱,海軍已派出四艘軍艦前去支援在牛軛礁(Whitsun Reef)、禮樂灘(Reed Reef)和南沙群島(Spratly Islands)的海岸警衛隊和漁船,“海上資源現在和下來將被部署到不同地區”進行巡邏。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14-1139238
*【軍隊集結烏克蘭東部邊界 七國集團籲俄停止挑釁】
俄羅斯軍隊集結在烏克蘭東部邊界令局勢如箭在弦。七國集團呼籲俄羅斯停止“挑釁”和“讓緊張局勢降溫”。七國集團的外交部長12日發佈聲明說,“這些大規模的部隊行動沒有事先通知,這構成威脅和破壞穩定之舉……我們呼籲俄羅斯停止挑釁,並履行其國際義務,立即讓緊張局勢降級。”由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美國和加拿大組成的七國集團也敦促俄羅斯堅守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原則和承諾,保持軍事行動透明度。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4-1139202
*【美國當局透露:女警誤把手槍當暈眩槍才打死非裔男子Daunte Wright】
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當局透露,星期天一名非裔男子遭員警開槍打死,涉事女警當時是要以暈眩槍(taser),卻誤拿了手槍才把他打死。星期天被員警失誤開槍打死的是20歲的非裔男子Daunte Wright。布魯克林中心警局局長加農當天在記者會上說,警方在執行例行交通檢查時,發現Daunte Wright的車子登記已過期,而且他也是當局要緝拿的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4-1139203
*【中駐英使館:英炒作BNO問題 把港人變二等“公民”】
英國日前宣佈撥款4300萬英鎊,為按香港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路徑來英的港人解決就業、住房及子女教育等問題。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批評,英方多次炒作BNO問題,企圖把一批港人變成二等英國公民,是偽善的政治操弄,也註定是徒勞的,敦促英方立即停止政治操弄。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4-1139323
*【拜登提名副國務卿人選獲參院通過】
美國總統拜登提名的副國務卿人選Wendy Sherman獲參議院通過。參議院13日以56票對42票的表決結果,批准了Wendy Sherman的提名。現年71歲的Wendy Sherman在外交政策方面經驗豐富,她因參與協商2015年簽署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而遭到共和黨包括一些民主黨人的強力反對,但少數共和黨參議員仍投票支持她擔任副國務卿。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4-1139328
*【美情報部門:金正恩或考慮年內重啟核導試驗】
美國情報部門指出,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或考慮年內重啟核子試驗和試射遠端導彈,以對美國施壓。韓聯社報導,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在發佈的《年度全球威脅評估報告》中表示,考慮到朝鮮致力於研發核武器、彈道導彈和生化武器,朝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將在不久的將來對全球構成威脅。為了使美國接受朝鮮的談判條件,金正恩可能考慮在年內重啟核子試驗或試射遠端導彈的方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4-1139322
*【伊朗擬下周提升濃縮鈾豐度至接近武器級水準】
伊朗計畫從下周起,將其濃縮鈾的豐度提升到60%。路透社報導,伊朗常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加里巴巴迪在推特上說:“我們預計下周開始提升濃縮鈾的豐度。”迄今為止,伊朗的鈾濃縮豐度限於20%,由於其用於發電和研究反應堆,因此被認為是低濃縮鈾。將豐度提高至60%意味著其鈾庫存可被迅速地進一步提高至鈾235含量達到90%的武器級水準。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4-1139305
*【美俄總統通電話 拜登提議雙方舉行峰會】
白宮和克里姆林宮說,拜登和普丁13日通電話,這是兩國領導人自1月以來的第二次對話。白宮發表聲明說,拜登在通話中強調美方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承諾”,並對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和俄烏邊境的軍力集結表示關切,呼籲俄方緩和緊張局勢。拜登還表示,在應對俄羅斯“網路入侵和干預選舉”等行為方面,美國會堅決維護國家利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4-1139299
*【俄副外長:美國軍艦前往黑海是一種挑釁】
針對美國向黑海派出軍艦一事,13日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在莫斯科對媒體表示,美國軍艦沒有任何理由靠近黑海,其前往黑海是一種挑釁。近日美國國防部表示,將向黑海派遣兩艘軍艦以表示對烏克蘭的支持。據俄媒消息,美方已就軍艦穿過土耳其海峽一事與土耳其方面進行了協調通報。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168
*【消息:拜登最遲9月11日從阿富汗撤軍】
美國官員透露,總統拜登最遲將在今年9月11日從阿富汗撤出最後一批美軍,為美國在阿富汗長達20年的戰爭劃下句點。當天是卡伊達恐怖組織2001年向美國發動九一一恐襲的周年紀念日。目前仍有2500名美軍駐守在阿富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4-1139298
*【阿富汗政府軍打死91名塔利班武裝人員】
阿富汗國防部13日發表聲明說,阿政府軍在過去24小時裡共擊斃91名塔利班武裝分子。聲明說,在過去24小時裡,政府軍在加茲尼省、盧格爾省、烏魯茲甘省等地展開打擊塔利班武裝的行動,擊斃91名塔利班武裝分子,打傷43人。塔利班武裝方面目前尚未對國防部聲明做出回應,也沒有停止對阿政府目標的攻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171
*【埃及一法院批准正式扣留“長賜”號貨輪】
報導援引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的話說,經與“長賜”號貨輪船東協商,最終賠償金額確定為9億美元,但由於船東拖延繳納賠償款,管理局遂決定申請正式扣留該貨輪。拉比耶表示,管理局仍希望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索賠問題。懸掛巴拿馬國旗的重型貨輪“長賜”號3月23日在蘇伊士運河新航道擱淺,造成航道堵塞。經連續數天救援後,擱淺貨輪3月29日成功起浮脫淺,目前仍停留在蘇伊士運河的泊位中。埃及方面和貨輪管理方正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169
bno續期2022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408 BBC中文
*【中國航母遼寧艦入西太平洋 美羅斯福號駛進南海 台灣需面對周邊軍事活動常態化?】
日本政府防衛省於日前證實,中國人民解放軍「遼寧號」航母編隊, 4月4日通過沖繩與宮古島的海域,南下航入西太平洋。隔日(4月5日),美軍航空母艦「羅斯福」號打擊群從麻六甲海峽進入南海,是2021年第三次進入南海。美中兩國航母,在台灣一南一北周遭海域的動態引發,此舉引起印太地區周遭國家關注。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6659815
*【美國亞裔反歧視:按摩店槍擊案引發的亞裔維權最強聲音】
美國亞特蘭大按摩店上月發生的槍擊案造成6名女性亞裔按摩師死亡,令這個邊緣化的群體被推到輿論聚焦燈下。亞特蘭大警方稱,21歲的槍手Robert Aaron Long自稱患有「性癮」,發起襲擊是想要「消除性誘惑」。警方發言人更形容,槍手經歷了 「非常糟糕的一天」。這個說法激起美國輿論的強烈憤慨,人們批評警方對槍手的說法照單全收,卻不深入審視美國亞裔在疫情以來遭受的越發嚴重的歧視、美國社會對於「亞裔按摩店等於色情場所」的刻板印象,以及背後針對亞裔女性根深蒂固的種族與性別歧視。案件激發全美反亞裔歧視的巨大聲浪,多地出現反歧視和平遊行,美國亞裔民權活動發出了近年來的最強聲音。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654139
*【香港人移民:BNO簽證申請遠超預期,英國政府撥款助港人融入當地】
英國政府宣佈,將會撥款4300萬英鎊,向透過英國海外國民護照(BNO)簽證計劃移民到當地的香港人,提供房屋、工作和教育等方面的支援。英國政府的數字顯示,BNO簽證計劃今年年初開始接受申請至3月19日為止,已經收到約2.7萬宗簽證申請。由於申請成功者還可以攜帶直系親屬前往英國,所以香港有移民英國意願的人數還要超過這一數字。英國政府還表示,如果香港市民目前的BNO簽證申請勢頭持續,那麼在該簽證政策施行的第一年申請總數可能超過15萬人,遠超英國方面的預期。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6672193
*【新冠疫情:俄羅斯如何竭盡全力保證普丁不被感染?】
從新冠疫情爆發開始,俄羅斯當局就竭盡全力保護俄羅斯總統普丁不受感染。去年,在與普丁密切接觸前,數百俄羅斯人必須接受隔離。最近,有報導稱,普丁已經接種了一種俄羅斯研發的疫苗。雖然還沒有具體說明是哪一種,但俄羅斯當局與一些「隔離」酒店簽訂的合同似乎延續到明年。至少有12家酒店俄羅斯當局用來隔離。部分預訂將持續到2022年3月。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663300
*【阿斯特捷利康疫苗: 有人接種後出現血栓問題,背後可能的性別和種族因素】
英國近日報告30例接種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後出現血栓問題的個案,其中七人接種該疫苗後死亡。官方和專家認為接種該疫苗利大於弊,但也呼籲需要做更多相關研究以揭開血栓背後的群組,性別甚至種族因素的作用。英國藥品監管機構向BBC證實,英國有7人在接種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後死於異常血栓。截至3月24日英國1800萬名接種疫苗的人中,共有30人出現血栓, 女性占多數。 但目前醫學界對血栓是巧合還是疫苗的真正副作用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定論。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614337
*【新冠疫苗:阿斯特捷利康為何暫停英國兒童臨床試驗】
英國宣佈暫停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針對兒童的臨床試驗。與此同時英國藥品監管機構正調查該疫苗與成人接種後出現的罕見血栓問題之間的關聯。牛津大學Andrew Pollard教授表示,試驗本身沒有安全問題,但其團隊的科學家們正等待進一步消息。這項試驗大約有300名志願者報名參加,今年2月開始針對兒童展開的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試驗意在評估該疫苗是否能在6至17歲的兒童中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6660743
*【新冠疫情:英國研究發現病毒增加抑鬱和失智症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在去過6個月確診新冠的人更容易患抑鬱症、失智症、精神病和中風。三分之一曾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會發展成心理或神經方面的疾病,或是導致心理或神經疾病復發。而那些因為新冠住院或是需要重症監護治療的人風險更高。這有可能是由於壓力和病毒對大腦直接影響的雙重結果。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6665920
*【新疆維吾爾人權:BBC專訪中國制裁名單上的英國御用大律師Baroness Helena Kennedy女男爵】
美國、歐盟、英國和加拿大最近因新疆和香港人權問題聯合制裁中國,宣佈凍結相關中國官員境外資產並停止發放簽證。北京也對等反制。Kennedy女男爵一段時間來特別關注新疆人權問題,她表示對受到中國制裁「很失望」,因為她只是「為了法律、法治和人權說了一些話」。在談到對新疆人權問題的批評時她承認,要讓像中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在國際法庭上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大國都對國際法庭權限有所保留,有否決權,何況中國沒有簽署國際刑事法庭的羅馬規約。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6661962
*【新疆棉事件:中國國產運動鞋價格瘋漲遭官媒抨擊】
關於新疆棉花的爭議由瑞典服裝零售企業H&M蔓延到耐吉、愛迪達等國際運動用品公司,中國國產運動品牌開始受到熱捧。但近日,一些中國國產球鞋價格飛漲,引發官方媒體批評。中國官媒評論稱,炒賣國產鞋傷害了中國消費者的愛國情懷,借機哄抬國貨價格是自斷門路,監管部門應該出手給這輪炒鞋熱降溫。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6649575
*【香港選舉改革:民主陣營蘊釀不投票或投廢票,政府擬修例規管】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早前通過修改香港選舉立法會議員和行政長官的方法,雖然立法會議席數目將會由70席增至90席,但透過地方直選而取得的議席只有20席,另外70席是由親北京的選舉委員會成員以及代表各行各業的功能組別議員組成,參選人需要事先經過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的審查,其決定不容推翻或司法覆核。中國和香港政府稱新決定是「填補漏洞」,「完善體制」,確保「愛國者治港」。但批評者認為,決定損害香港民主制度,令政治體制倒退數十年,新制度下將壓縮了民主派參選的空間。香港民主派陣營目前並沒有具組織性的聲音,公開呼籲選民在未來選舉投廢票或是不投票,但民主派陣營在網路上已出現了相關討論,集中在他們能否透過下次選舉發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664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