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bloomberg是什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bloomberg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bloomberg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bloomberg是什麼產品中有4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敏迪選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國限電太猛了連紅綠燈都關了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在中國管理工廠的台商朋友, 你問問他們,最近應該有一波大型停電潮。 尤其是在蘇州、崑山、浙江、廣東這一帶, 小至家戶用電, 大至富士康子公司的工廠, 通通限電停電,大家放假囉~ . #停電狀況到底多嚴重 工廠沒電,頂多就是大家回家放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我要做富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要做到投資獲利其實非常簡單,因為你只需「低買高賣」即可!相信這個道理大家也明白。。。不過現實又如何?你會發現身邊不少投資初哥還是老手都會經常做錯方向,「高買低賣」以至焦頭爛額,為甚麼?其實他們犯上四種心態上的錯誤,只要能夠避免接下來影片中所介紹的錯誤,投資勝算將能大大提升! 第一點就是延遲,投資跟...

bloomberg是什麼 在 妮基Nikki|生活理財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50:47

2020.12.25​ 這兩周大盤都在盤整,妮基爸整天在旁邊碎念叫我去找股票,一直問我趨勢是什麼?其實我真的很懶得動腦想要直接等他找好給我,但 #天下雜誌 就這麼剛好,邀請我分享我認為的大趨勢「#電動車 」XD 以下不報明牌,但一些平常大家懶得看的東西走過路過可以瞄一眼啦,聖誕老公公最後會出來送禮物...

bloomberg是什麼 在 股海舵手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9:58:00

晚安 #cruchershare29 六日寫兩篇很開心 這篇介紹我用的所有資源 之前投票答應要寫終於有心力寫了 一、券商看盤軟體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新手很常遇到的問題是不會善用資源 明明有很棒的軟體、APP甚至網站可以使用 卻沒好好挖掘它的價值 很多看盤軟體提供很不錯的功能 尤其技術分析很多...

bloomberg是什麼 在 葉曄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08:38:21

承諾你免費午餐的人, 會把你當早餐吃掉。 - Michael Rubens Bloomberg 你要的東西不會總是從天而降、得來全不費工夫, 你需要自己採取行動─去表達、去守護。 無論你是什麼立場、什麼看法, 1月11日都去投票吧! 啾咪~😘 - 比較難的承字和餐字, 另外用拆解圖說明,供大家參考...

  • bloomberg是什麼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8 10:54:40
    有 2,240 人按讚

    #中國限電太猛了連紅綠燈都關了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在中國管理工廠的台商朋友,

    你問問他們,最近應該有一波大型停電潮。

    尤其是在蘇州、崑山、浙江、廣東這一帶,

    小至家戶用電,

    大至富士康子公司的工廠,

    通通限電停電,大家放假囉~

    .
    #停電狀況到底多嚴重

    工廠沒電,頂多就是大家回家放假對吧?

    那你就太簡單了,有些是會有工安危機的。

    在遼寧省,一家呼吸機突然停止工作的工廠不得不將 23 名員工一氧化碳中毒送往醫院。

    還有一些人在通風不良的房間裡使用爐灶取暖,結果送醫急救。

    這些是工廠停電的慘況,那家戶用電呢?

    台灣前陣子也是有分區限電,

    但中國這個不一樣,他們不是只有家裡不能開暖氣、看電視而已,

    他們是整個城市都限電了!

    舉凡路燈、地鐵通通不亮,

    更扯的是連紅綠燈都關起來了!

    媽呀,這已經不只是限電政策,而是模擬世界末日吧!

    .
    到底為什麼會停電停到出人命?

    這是好幾個原因疊加在一起的。

    #第一是缺煤

    對,答案就這麼樸實無華。

    煤炭佔全中國發電量超過70%,

    但基於幾個原因使得中國買不到足夠的煤礦。

    一來是現在中國積極復工,

    所有工廠全力運轉,使得用電量高速上升,國營企業買煤的速度根本追不上工廠的需求。

    再加上中國現在要追求碳中和,煤廠都不給生產了,

    空有寶山,但礦區開工率不到50%,工廠看的到賺不到。

    關於碳中和這個我們等等細聊。

    二是中國自己擋澳洲

    我們上週才提到澳洲抗中。

    自從澳洲開始說要調查Covid-19起源後,

    中國就開始大量禁止澳洲商品進口,

    其中就包含了澳洲煤礦。

    中國這可是自傷拳啊,因為澳洲是全世界第二大煤碳出口國,

    少了他們的供給,中國根本買不足需要的煤炭,

    只少轉向北邊的蒙古和南邊的印尼購買。

    但蒙古的產量沒那麼多,而且因為疫情又封了邊境,

    印尼則必須先應付能源需求同樣飆升的東南亞各國。

    中國左看看右看看,

    哇,已經煤法度了。

    .
    #第二是習大大說要減碳

    中國的減碳能源政策已經講了好幾年了。

    大概從2015年習大大就說要「能耗雙控」,

    還到各個國際組織上立下「中國會在2030碳達峰、2060年達到碳中和」的flag。

    習大大就像在外面亂答應客戶的慣老闆,

    回到國內叫所有省級幹部通通交出成績單,每個人給我減碳減個一倍。

    可是中國現在還是全力衝刺經濟,工廠產能全開,

    再加上中國本身又不是什麼綠色能源大國,

    你說要減少碳排放,肯定也會同步降緩經濟增長,

    麵包和愛情,你要哪一個?(等一下怎麼會有愛情)

    .
    所以中國官媒現在就把輿論怪到地方政府頭上。

    人民日報有篇社論這樣說:

    標題:人民快評:多地拉閘限電,不能讓老百姓生活受限

    內文:

    一些省份並未完成“能耗雙控”要求,壓力之下,便急踩剎車,選擇限電。實際上,東北地區已經首先對非居民執行了有序用電,但是在執行後仍存在電力缺口,目前整個電網有崩潰的危險,才採取了對居民限電的措施。限電需要職能部門妥善把握。找到精準切口,早部署早安排,別事到臨頭再眉毛鬍子一把抓,考驗各地的治理能力。

    .
    「習大大的限電政策沒有不對,是地方政府執行錯誤」,
    .

    現在大概是這樣的風向。

    所以前陣子中國國家發改委還發布了一份《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

    結果30 個地區中只有 10 個達標。

    於是黨就把一些沒達標的省分通通標紅字,設為一級預警。

    這些被點名的城市只好在短時間內採取「積極」的行動,開學前趕作業,

    就造成我們現在看到的「工廠停工,紅綠燈不紅」的極端作法。

    而且還有些地方公告「每天早上七點到晚上11點停產」,

    傻眼,那不就是正常上班時間?

    所以也有些工廠為了趕客戶訂單,索性叫員工通通改夜班,規避政府停電要求。

    .
    #到底會有多大影響

    基本上像煉鋁、煉鋼、水泥製造和化肥生產等電力密集型行業,通通都會受影響。

    約有7%的鋁產能出問題,29%的全國水泥產量下跌。

    也因此,野村證券已經下修中國2022全年的預估GDP增長率,從8.2%下修到7.7%。

    現在已經很多財經媒體在彙整受到影響的台商名單。

    基本上只要設在蘇州、崑山等省分的工廠都會先停工4到7天,

    接著再看看政府有沒有下一步指示。

    那為什麼我說可能會延續好幾個月呢,

    因為缺煤和碳中和都不是三五天可以解決的大問題。

    就算現在提早放十一長假,

    回到工廠後缺電問題還是沒解決,那還不是一樣要停工。

    已經有分析師預估,這一波限電恐怕會延續到明年春天,

    除了股票市場會受影響外,

    你我在大賣場購買的中國製商品可能也都會漲價(因為電價變貴)。

    所以彭博Bloomberg就說,

    中國這一波限電帶來的經濟衝擊,恐怕會比恆大垮台還要嚴峻喔。

    .
    最後在留言區附上中國鄉民趣味解讀。

    他們說黨限電是深謀遠慮,

    最大用意是要打擊外國企業,讓美帝賺不到錢。

    天阿,這麼聰明的做法我怎麼沒想到?

    真不愧是黨,英明!

    全文放在敏迪選讀官網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928-2/

    ---我是工商線---
    敏迪我推出了一個商品叫國際觀察曆
    一年365天,帶你認識全世界所有國家
    而且還介紹什麼是什葉派遜尼派、CPTPP是誰發起的、左右派怎麼分
    現在正在集資中,預計10月底就會結束集資了
    想要和我一起在2022年認識全世界
    歡迎參觀選購~
    https://bit.ly/3kevH87

  • bloomberg是什麼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4 20:30:14
    有 31 人按讚

    【#微解封:用我們的深度報導和評論,理解台灣疫情,直面資訊恐慌】

    5月中起,台灣本土疫情爆發。病毒自進入社區那刻起便未曾停歇,從「萬華茶室案」、「軟性封城」、「疫苗之亂」,再到近日的「適度鬆綁」,人們被瞬息萬變的疫情資訊轟炸,身、心理上都備感疲累。

    端傳媒也不曾停下。我們緊跟著社會脈動,用數據、圖表盤點現況,化解你我對時局的不安與困惑;我們深入現場,看見前線的緊繃和互助網絡的運轉;我們訪問學者專家,以大尺度的政經思維找到疫下的可行之路。

    現在,我們整理兩個月以來台灣疫情的不同切片,為你解答此時此刻,或者方便存起來慢慢思考👉

    📌疫苗大解盲

    #EUA #圖表【台灣疫苗何時來?怎麼來?】https://bit.ly/3fKYeRp

    【疫情時代的「波羅的海之路」:立陶宛為何送台灣疫苗?】https://bit.ly/3w0freo
    【劉紹華:當我們討論「誰先打疫苗」時,必須先正視結構性暴力】https://bit.ly/3pRZuFH

    📌專家請回答

    【江懷哲:大疫之年,台灣半導體產業鏈的世紀機遇與隱憂】 https://bit.ly/2RvTypm
    【高琹雯:疫情警戒延續,外帶外送是一門長期生意】 https://bit.ly/3ijWpN2

    #首長專訪

    【專訪新竹市長林智堅:病毒進逼,市府守得住這座「晶片之城」嗎?】 https://bit.ly/35CfQcf
    【專訪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台灣疫情升溫,糧食跟蔬果供應沒問題嗎?為什麼?】 https://bit.ly/3eRBXkI

    📌疫情新挑戰

    #現場深度調查

    【台灣疫情爆發四十天:病毒攻城,為何醫護筋疲力竭、感染不斷?】https://bit.ly/3gMhDSE
    【從252天零確診到單日333例本土確診,台灣防疫的三個挑戰】https://bit.ly/3ykaNuu

    #政策評論

    【魏玓:疫情惡化下的台灣,要「校正」的事情是什麼?】 https://bit.ly/2RWZIir
    【紀駿輝:台灣新起疫情,防疫要轉守為攻】 https://bit.ly/3hAKE4s
    【陳亮甫:疫情期間又見醫療暴力事件,健保卡註記能解決問題嗎?】 https://bit.ly/3zgeYYu

    📌沒有人是局外人

    #現場深度報導

    【萬華十日記:疫情重災區,一場對抗病毒的游擊戰】 https://bit.ly/3vpV6zL
    【一杯台灣的Sexy Tea:「茶室」裡究竟喝的是什麼茶?】 https://bit.ly/3bGP3yX

    #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軟封城」一週間,台灣民眾是否真的比較「自律」?】https://bit.ly/2SjdlIz
    【數據分析:台灣軟封城逾月,人們持續自律嗎?「在家工作」狀況如何?】https://bit.ly/3dowbpq

    #觀察

    【林韋地:台灣「難波萬」遭新疫情衝擊,未嘗不是好事】 https://bit.ly/3ypyMrW
    【林穎資:傳統市場一定是防疫破口嗎?是否能成為疫中的理想購物空間?】https://bit.ly/3wHKXyw

    #Podcast雲端聊聊

    【端開麥:時光膠囊裏的台灣朋友們,你們還好嗎?https://bit.ly/3dCDsC1】

    📌我們還做了 #疫情週報,以「圖表」方式的儀表板,呈現每週疫情趨勢:

    【疫情週報:台灣疫情數據儀表板,「微解封」前夕的數據盤點】 https://bit.ly/3yJ9oN7

    圖:2021年5月13日,台北市一家醫院,市民前往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攝: I-Hwa Chen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 bloomberg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30 08:00:05
    有 1,799 人按讚

    我的語氣,也許要再和緩一點
    雖然我不覺得你會聽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你不願意聽
    我真的認為台灣的問題,不是沒得選疫苗,而是 #疫苗覆蓋 根本不夠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 (National Public Radio, NPR )
    在今年4月8日專訪主題 「美國有些人想要挑他們得到的疫苗」
    ("Some Americans Want To Choose Which Vaccine They Get" )

    有非常經典的一句:
    「但在美國以外,選擇是世界上大多數人無法承受的奢侈品。」
    (But outside the U.S., choice is a luxury that most of the world can't afford.)

    美國是想透過增加疫苗的選擇,來增加大家施打的動力
    但是別的國家尚未能做到

    就是因為這樣,你就必須有所覺悟
    而不是催促政府在全世界疫苗搶破頭時,喊著要進購你想要的疫苗

    沒打保護力就是0,這很現實
    你要做的是趕快把疫苗打完
    沒打到的就是成為病房那些要插管不插管、很痛苦的病人
    這不是只有Delta,光是還沒消滅完的Alpha就可以把你弄死了

    --
    當然不是我不重視Delta,而是Delta把台灣疫苗匱乏加重其危急性

    原本在都是Alpha之下,我們可能可以學英國
    先將全部劑量都打第一劑
    來了Delta之後,我們真的被提高 #二劑打完 的壓力

    目前AZ疫苗在英國衛生部6月公布真實世界數據
    🟦 對英國變種病毒 (Alpha)保護力
    對有症狀感染保護力 第一針 51%, 第二針 66%
    對重症和住院的保護 第一針 76%, 第二針 86%
    🟥 對印度變種病毒(delta)保護力
    對有症狀感染的保護力 第一針 32.9%, 第二針 59%
    對重症和住院著的保護 第一針 71%, 第二針 92%

    第一針仍可保護重症七成
    顯見AZ對Delta仍有戰略價值
    就如英國目前疫情所示,無法抵擋感染感染
    但是仍對於重症和和死亡都抵擋的效果

    --
    應該有人看到了,在Delta進入台灣之際
    Bloomberg (彭博) 公布了對台灣很重要的警訊

    世界主要國家 #防疫韌性 的評分排名。
    台灣已經跌到世界第 44 名,還52.1 分,不及格。
    原因是疫苗接種率還是非常之低

    大陸排名第 8 名,南韓第 10 名
    新加坡名列第 13 名,連土耳其也列名 14
    日本名列 23,香港排名 30,埃及 33,墨西哥 34,伊朗 37,智利 38,巴西 41,#均高於台灣。

    缺乏當地大藥廠支持
    亞洲疫苗的接種速度是先天不若歐美理想

    但是台灣目前也真的落後得太誇張
    已經不是經濟學人智庫當初的預測

    完全依靠援助與外交力量的台灣
    有可能在年底仍然沒有打完

    美國拜登和英國目前所擔心的Delta危害
    指的是那些還沒有施打疫苗的族群
    在這英美已經算是比較少部分人
    可能認知和信仰、以及經濟交通所造成

    但是這在台灣,則是比較大片的人

    我們不但越來越不能等,因為眼前就是防疫將要疲乏
    也不確定Delta是否能匡列成功
    --

    當然隨著時間,對疫苗有信心、觀念正確的人會越來越多
    英國和德國都隨著時間證實這件事

    所以此時我們所希望的
    不只是替補制度更臻成熟與機動性

    拜託,不要小看這支AZ,它不是下賤低等、副作用害死老人的疫苗
    相對輝瑞、莫德納等25、35美元以上
    這支疫苗當初出現時,以每支4美元問世,有重大公衛意義
    它遍及了目前178個國家正在救命,是分布最多國家的疫苗

    未來如果台灣還有機會發生混打,AZ的戰略價值會更高
    英國牛津大學近期發布先AZ與後輝瑞疫苗混打的樂觀預期

    我是醫療人員,我就是配合當下政策接種AZ
    能打在我身上的疫苗,它就是最好的疫苗

    #語重心長
    #末段班不丟臉
    #重點是你有沒有在迎頭趕上的路上

  • bloomberg是什麼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9-30 20:17:24

    要做到投資獲利其實非常簡單,因為你只需「低買高賣」即可!相信這個道理大家也明白。。。不過現實又如何?你會發現身邊不少投資初哥還是老手都會經常做錯方向,「高買低賣」以至焦頭爛額,為甚麼?其實他們犯上四種心態上的錯誤,只要能夠避免接下來影片中所介紹的錯誤,投資勝算將能大大提升!

    第一點就是延遲,投資跟買菜買衫是不一樣的,買菜買衫就算是買車全部也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價格方向只有一個,就是向下,我們會認為想買的東西是可以等待,知道價格方向是向下,所以第一件事在圖表當中如果在低位彈上,大家往往也不夠證據做投資決定,這是因為在你未購入時,必定是估計價格是向下走的,這是生活上預設在腦海中投資的方向,就是自己買不到的東西,早晚也能等到它減價 一定買到,所以機會就此錯失了。仍成了第二步是原來功課做對了,最後資產向上升,就此會導致你在真正買入時的價格,已經不是今天的價錢,風險亦不是今天的風險,你就要追貨了。

    第二就是貪心,在心理學來說,人對最近發生的事是最大記憶的,所以對過往發生的事情,包括2007年,基本上大家開始投資時候都是買股票,買一次升、買十次又升,買第十一次時沒可能是跌吧!注碼越加越大,其實你不知道是第11次或是12次會爆,2007年一樣 1997年一樣,科網股其實也是一樣,因為大家對最近的事件是最大興趣及回憶,所以會覺得自己已是無敵,所以大家要了解清楚自己在買甚麼,成本需時多久,長期策略應該是什麼,避免最近的回憶會影響自己的買入賣出決定。

    第三就是太驚輸,驚輸其實是沒有問題,不過太驚輸會令所有事情扭曲,令最初的投資決定,最初是投資還是投機,止蝕位置、賺的位置所有也忘記得一乾二淨,就像剛才的例子
    因為自己想太多,基本人別人不是這個意思,多了雜聲在策略內,所以我們有少許提示給大家,第一最主要留意的是自己的成本價完全不要放進部署內,因為自己的成本價其實影響不大,對後市、股票或者是國家所做的事情,不會因為你成本價50元會回落到給你買,不會因為你未買會繼續升給你賺,所以我們往往也會有貼士給大家,成本價其實影響很深遠,不過這是很難的功課,不過盡量嘗試成本價不要在大策略內,這樣就有可能不會太驚輸,令自己有多點理性,去做一些自己應有的投資決定。

    第四就是沒有耐性,剛才的故事提及了資產價格跌到最後的時候,我們也沒有離開,去到最後真的等不到,永遠在見底的時候就走了,情況就好像這升降機,因為這升降機我們是十分清楚它的循環,十分清楚它一定會回來,但剛才也提及過,投資跟買菜是不一樣的,因為剛才提及的都是會貶值,而投資就好像做生意,當你熟習你的資產、股票和經濟數據,是一個循環的時候、早晚也會發生的時候,才會用「耐性」這兩個字,千萬不要濫用「耐性」這兩個字,但如果你所買的資產是不熟習其循環,或者甚至你知道資產是會繼續下跌時,你應該回到第三步就是早早止蝕,希望經過今集大家都明白到「人性」為什麼會導致在投資上會高買低賣。

    首先第一樣就是要熟悉自己資產的週期和循環,第二是希望剛才分享的四個小貼士,我明白是較難的,不過大家加以嘗試,多於練習,希望可以克服這個問題,感性少一些、理智多一點去做每一個投資決定。

    如喜歡今集內容,請按"贊"支持一下,如你身邊有經常高買低賣的朋友亦可以分享給他們,幫助他們避免行冤枉路, 最後可以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自己對避免高買低賣的看法 :)

    ════════════════════

    ?財務自由不是夢!把握機會免費體驗?

    施傅【10年財務自由】1小時簡介+工作坊
    立即試看:https://www.gregorysy.com/

    ════════════════════

    ❓有效 極速 儲存千萬❓

    【零至千萬加速器】1小時簡介+工作坊
    免費試看:https://edu.money-tab.com/pages/accelerator

    ════════════════════

    茶敘50 《ALL or NOTHING》
    立即購票:https://edu.money-tab.com/pages/teatalk-50-online

    所有課程/活動一覽: https://money-tab.info/activity

    施傅新書「量化交易」手冊
    網上即買: https://www.money-tab.info/2020-book-purchase


    ✓ APP下載: http://onelink.to/mtapp
    ✓ 升級版: https://money-tab.com/membership

    ❖訂閱【富翁電視MTTV】頻道:
    https://bit.ly/35dJW4Y
    ❖訂閱【我要做富翁】頻道:
    https://bit.ly/35LOy2J
    ❖讚好Facebook專頁:
    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追蹤Instagram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money_tab/

    #專題教學 #高買低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