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assimilation例子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assimilation例子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Lhanas (窮奇太子)標題Re: [發音] 請問這個發音現象有什麼專有名詞嗎?時間Tue A...
※ 引述《seednet2 (可)》之銘言:
: 標題: Re: [發音] 請問這個發音現象有什麼專有名詞嗎?
: 時間: Sun Aug 11 17:51:22 2019
:
: ※ 引述《ggirls (哥)》之銘言:
: : 好像有很多例子,例如
: : inoculate [ɪ'nɑkjəet]
: : 聽起來會是 [ɪn'nɑ] , n 會發兩次音?
: : 還是我聽錯了?
:
如果真的有你所陳述的這個語音現象
那這個現象在音韻學討論中可以被描述為 gemination(疊音/音段重疊/音段延長)
也就是鼻音 [n] 被重疊或延長了
而就此現象產生的解釋機制而言,它也可以被稱為 spreading(音段擴散)
也就是第二個音節 [na] 的鼻音聲母 [n] 向左擴散,成為前一音節的母音 [I] 的韻尾
這個由右向左的擴散又被稱為 anticipatory spreading(預期性擴散)
也就是發音時,因為心理上已預期第二音節馬上要發鼻音 [n]
所以在剛唸出第一音節時,發音器官就已提前準備好發鼻音 [n] 的位置
以至於第一音節就不由自主地帶上了 [n] 的結尾
這是很普遍的語音現象,很多語言都有
譬如日語的「皆」從みな(mi.na)變成みんな(min.na)
或像國語的「什麼」讀音從ㄕㄜˊㄇㄜ˙(she.me)變成ㄕㄣˊㄇㄜ˙(shem.me)
連字都因此出現「甚麼」的寫法(惡搞的諧音字「神馬」也是基於此現象而來)
這些都是第二音節的鼻音聲母因預期性擴散而延長,成為前一音節韻尾的現象
只是日語跟國語的這兩個例子都已詞彙化了
另外補充一下,
擴散也有由左至右的方向,稱為 perseverative spreading(存留性擴散)
指的是當第二個音節沒有聲母子音,
而發音器官仍維持著前一音節結尾的發音位置,來不及改變
就會使前一音節的韻尾,擴散/延長成為下一音節的聲母
例如英語的 running、runner 等字
後綴 -ing 與 -er 本來沒有聲母,
它們的聲母 [n] 全都來自前一音節 run 的結尾鼻音的擴散
日語也有類似的例子,譬如「反応」(han.no:)跟「天皇」(ten.no:)
第二音節原本都沒有聲母,它們的聲母 [n] 是前一音節韻尾的擴散
國語「天啊」讀成「天哪」,以及台語「番仔」讀 huan.na
也都是相同的現象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2.111.58 (臺灣)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ng-Class/M.1565517084.A.888.html
: 推 cuylerLin: 所以咖哩要怎麼吃才最好吃啦(?) 這道理可能跟日文發音 08/11 22:17
: → cuylerLin: 中が行放字中的時候會有發音鼻濁化現象一樣,會念成 08/11 22:18
: → cuylerLin: nga,ngi,ngu,nge,ngo,發音也會比較自然,會日文的話 08/11 22:20
: → cuylerLin: 可以比較看看おんがく清楚念跟鼻濁化來念的自然程度, 08/11 22:20
: → cuylerLin: 而你的例子inoculate你也可以照音標清楚念跟比較鼻濁化 08/11 22:21
: → cuylerLin: 的自然程度,詳細的可能要請教鑽研過語音學的人了,不 08/11 22:21
: → cuylerLin: 知道確切語音學上這兩種現象一不一樣,但就我自己的了 08/11 22:23
: → cuylerLin: 解是滿一致的就是了XD 08/11 22:23
日語的所謂鼻濁音,
就現象本身而言與原PO問的東西不同,
它並不是疊音或擴散,而是 voiced oral stop [g] 的鼻化,
音韻學文獻常視之為一種 lenition(弱化)
是夾在母音之間的子音常產生的現象
(譬如西班牙語的 b、d、g 在詞中就有一整組對應的弱化讀法)
就發音原理而言,弱化也是一種語音同化(assimilation)
所以跟擴散一樣,都是發音器官在日常語速下難以準確、及時地切換狀態所產生的音變
用白話說,也就是為了發音方便沒錯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43.74.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ng-Class/M.1565633613.A.2A9.html
※ 編輯: Lhanas (115.43.74.42 臺灣), 08/13/2019 02: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