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arrival發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arrival發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arrival發音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阮劇團 Our Theatr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受邀前來愛丁堡國際圖書節的作家吳明益老師也來看戲了,謝謝吳老師同意阮轉錄他在臉書私人貼文中對《家的妄想》愛丁堡版留下的感想與紀錄 😊 【The Delusion of Home】 與賴主任、士茵與Matt從King's Cross station出發前往愛丁堡,這座車站正是《哈利波特》裡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沒有想過,「桑拿」為甚麼要叫做「芬蘭浴」? 原來芬蘭浴的確來自芬蘭,是唯一直接用在英文的芬蘭語,正確發音不是「桑拿」,而是「SA-U-NA」(有「U」音)。芬蘭有約500萬人口,卻有約300萬個桑拿,而且無論房子大小,大部分人的家中都設有桑拿,可見他們對桑拿的熱愛和重視。雖然如此,但仍無損芬蘭人出...
-
arrival發音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8-25 15:00:01有沒有想過,「桑拿」為甚麼要叫做「芬蘭浴」? 原來芬蘭浴的確來自芬蘭,是唯一直接用在英文的芬蘭語,正確發音不是「桑拿」,而是「SA-U-NA」(有「U」音)。芬蘭有約500萬人口,卻有約300萬個桑拿,而且無論房子大小,大部分人的家中都設有桑拿,可見他們對桑拿的熱愛和重視。雖然如此,但仍無損芬蘭人出外焗桑拿的興致,到底是為甚麼?
桑拿有促進循環及美容的作用,並分為不同種類。傳統桑拿多透過燒木頭來維持桑拿房的熱度,一邊焗一邊用樺樹葉輕拍身體,有淨化及清潔的作用,淡淡的香氣更令人心曠神怡。有一些較為摩登的地方則提供泥漿桑拿,從沼澤提取有淨化皮膚作用的天然泥漿,光是焗個15分鐘,然後跳進湖裏游泳兼清潔身體,皮膚瞬間變得又白又滑,還可以對着偌大的湖泊,一邊享用傳統芬蘭小吃,一邊泡古法足浴,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在庫奧皮奧的Spa Hotel Rauhalahti,則有較少見的煙燻桑拿,先用大量木材將桑拿房加熱,把煙放走後,利用煙的餘溫來維持桑拿房的熱度,因此需要提早一天預備。桑拿房被燻至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即使男女同室亦不會感到尷尬。焗一身汗,跳進湖裏「過冷河」、吃腸仔和喝啤酒,都是芬蘭人焗桑拿的指定動作。享用完桑拿後,皮膚和頭髮仍殘留着淡淡的煙燻木香。此煙燻桑拿的所在地還有另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將50年代伐木工人在森林暫住的木屋搬遷重建,因此裏面還保留了許多工人們的生活用品、用具甚至動物標本。負責人表示,現今這種木屋已經愈來愈少,因此他們不惜工本,將木屋原間重建,為芬蘭人保留珍貴的傳統文化。
在芬蘭的酒店看到「SPA」一字,千萬不要以為是甚麼水療中心,其實都是桑拿的意思。位於芬蘭東部皮耶利寧湖畔的Break Sokos Hotel Bomba,其桑拿中心則提供傳統桑拿、卡累利阿桑拿、蒸氣房及足浴等,更可以用冰凍的白水晶擦身,加強淨化功效。一紅一藍的暖水池和冷水池,設計摩登,原來是30゜C和4゜C的溫差,相當刺激!看起來涼浸浸的泳池也有30゜C,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直接撲進湖水裏。難怪芬蘭人焗桑拿,一焗便數個小時,真是「快樂不知時日過」。
Laitalan Lomat(泥漿桑拿及民宿)
地址:Laitalantie 85 75710 Karhunpää, Finland
網址: http://www.laitalanlomat.com/en/
Spa Hotel Rauhalahti
地址:Katiskaniementie 8 FI-70700 KUOPIO, Finland
前往方法:從庫奧皮奧市中心乘坐7號巴士即可到達
http://www.rauhalahti.fi/en......-maps/arrival-in-rauhalahti
網址: http://www.rauhalahti.fi/en
(煙燻桑拿於夏季只於星期二、四及五開放,其他日子需另外查詢)
Break Sokos Hotel Bomba
地址:Tuulentie 10 75500, Nurmes, Finland
前往方法:從努爾梅斯乘坐巴士或火車,步行200米即可到達
網址: http://www.sokoshotels.fi/en/nurmes/sokos-hotel-bomba
採訪:傅蕊雯 拍攝:傅蕊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arrival發音 在 阮劇團 Our Theat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受邀前來愛丁堡國際圖書節的作家吳明益老師也來看戲了,謝謝吳老師同意阮轉錄他在臉書私人貼文中對《家的妄想》愛丁堡版留下的感想與紀錄 😊
【The Delusion of Home】
與賴主任、士茵與Matt從King's Cross station出發前往愛丁堡,這座車站正是《哈利波特》裡描述的那個9¾月台。小說吸引了大量來穿越虛構時空的人潮,車站因此真的設了一個9¾月台的標示。許多人前來,拍下作勢進入9¾月台的照片。
到了愛丁堡,來接待我們的是「台灣季」(Taiwan Season)在愛丁堡的統籌孟郁,他跟我解釋愛丁堡舊城區與新城區的分野,說即使是新城區,都有幾百年的歷史。
我們坐上計程車,看著愛丁堡的街景,他跟我說自己是讀法律系的,但那五年不曉得在做什麼。直到後來到國外讀藝術行政,慢慢發現自己的熱情所在,現在一面在愛丁堡攻讀博士,一面協助「台灣季」的活動。如果你跟孟郁接觸過,一定會發現和你握手的是一把炭火,但不是會燒灼你的那一種。
這幾年我接觸過的許多學生都很像,在不對的地方他們就是石頭,但一旦找到志業所在,就像被魔法喚醒一樣。我因此常勸在文學科系找不到熱情的同學休學。我絕不願為了學校多一個人註冊而欺騙他們有朝一日他們會發現文學多麼重要……這話常是文學教師拿來欺騙自己的。有人是企鵝有人是信天翁,我們不能把自己信仰視為萬物所歸的宗教。
一個月前,曾在正心中學聽過我演講的葉育廷寫訊來,告知我他最終選擇了戲劇系,會到愛丁堡演出並且聽我的演講。我對育廷沒有印象,但誠摯的邀請總讓我記掛在心。出發到倫敦前夕,我又收到阮劇團團長汪兆謙來訊,表達希望我能去看戲。
這次「台灣季」有四個來自台灣的劇團參與藝穗節,分別是「蒂摩爾古薪舞集」、「長弓舞蹈劇場」、「身聲劇場」以及最年輕的「阮劇團」。賴主任發現我的行程剛好接得上阮劇團的演出,加上她提到這些年輕的表演者,勇敢地以台語創作前衛戲劇,更增添了我的好奇。於是我決定一下火車就去看阮劇團的表演。
演出劇名叫《家的妄想》(The Delusion of Home),是依紀錄片導演莊益增的攝影展「家的妄想」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我在愛丁堡看的這個版本包括「流浪漢/李爾王),東石的新住民蚵農,以及「莊子」的聲音組構而成。另外舞台上長駐著一個像是吟唱者的角色。劇本由作家許正平擔任,把幾個不同的聲音融匯得很好。
我不是一個常看舞台劇的人(想想看舞台劇的年紀約莫到博士班就結束了),只能簡短地說,戲裡談的問題包括居住空間、遷移、家的組成……,因為演員的情感足夠投入,因此讓我在五十分鐘裡完全沒有出神。
演員的出色也表現在他們的台語口白,發音很是有力有根,沒有虛浮之感。我特別喜歡的是音樂的部分,幾次音樂都成功地產生情緒引導的作用。當全劇演員合唱葉俊麟作詞的〈放浪人生〉時,幾個時空在這首深刻詞意的60年代歌曲下統合為一。
後來我才知道,這齣戲不但劇團與編劇都做了一定程度的田野調查,導演告訴我,他們也請了人為演員的台語正音。做為一個普通觀眾,我一直認為演員的口條是各種現場演出戲劇的根本,「氣口」(khuì-kháu)對了,氣氛就會霧一般攏聚起來。台灣戲劇(包括演鄉土劇)許多演員無法讓人著迷,對我而言都是「氣口」不對。
全劇也用「家」與「遮」(這裡,tsia)的諧音貫穿,可能對外國觀眾來說一時無法理解,但反覆咀嚼,或許能體會到台灣做為一個移民社會的特質吧。
走在路上,我不斷回想同場看戲的兩位女性觀眾,她們說自己正是「嫁」到愛丁堡的。對她們而言,這齣故鄉的戲格外有感。離鄉之人會以各種故鄉的符號來安慰自己。這也讓我想起去年與哈金的對談時,我在準備資料讀到他喜歡用(Migrant)去取代離散。他認為「懷舊」與「渴望去什麼地方」(到新的地方安頓下來,或者持續漂泊)是一組相對詞語。文學帶領自己「抵達」(arrival)而非僅是「回歸」(return)家鄉。
傍晚時分,我們一起到作家節的場地探勘,賴主任將今年甫獲英國WIA世界插畫獎圖書類新銳首獎的設計師徐世賢,為這次來愛丁堡的林滿秋、白曉紅,以及我設計的卡片送給我。我反覆看著這張圖像簡單,卻和諧美麗蘊涵深意的小卡片,它設計的鉛筆筆芯有台灣的形象。我把它珍重地收進行李中。
在書店裡,Matt興奮地帶我們去找《單車失竊記》的英文版,卻遍尋不著,問了店員才知道售完了。問了明天座談現場不是會沒書?店員說他們另備有一批是座談使用的。原來書店的設計是,每天有活動的作家,都會留一面牆放置他們的作品。
前天演講時,有一位讀者私下來問我,她說自己想寫作,又聽說現在市場狀況不好。我告訴她,事實上還是有作家在市場上成功不是嗎?退一步想,市場成功本就不一定是妳寫作的初衷,它就是妳人生某一階段的選擇。到了七十歲,妳回頭也許就只看到那本書,它像一座自己才識得的碑文立在那裡。就好像有人一生中航過一次海,開過一間夢中的書店一樣。這世間哪裡有白費這種事?
找不到The Stolen Bicycle,我們發現The Man With The Compound eyes放在科幻/奇幻區的架上。上頭有《魔戒》,隔壁架上有J. K.羅琳。
我想那些專程前來做勢進入9¾月台的人並不是傻瓜,因為他們真的在閱讀時有一刻相信過。像相信家的存在一樣,相信穿過月台就可以搭上前往霍格華茲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