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ambiguity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ambiguity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ambiguity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ambiguity例子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美參眾兩院議員重提《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戰略模糊」討論持續!!】​ ​ 去年大選期間曾有國會議員提出「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Taiwan Invasion Prevention Act),但因為大選期間大家都很忙,法案沒有排上外委會議程。​ 沒通過的法案,在新會期就都不算數了,要重新來過。​ ...

  • ambiguity例子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21 09:54:07
    有 1,804 人按讚

    【美參眾兩院議員重提《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戰略模糊」討論持續!!】​

    去年大選期間曾有國會議員提出「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Taiwan Invasion Prevention Act),但因為大選期間大家都很忙,法案沒有排上外委會議程。​
    沒通過的法案,在新會期就都不算數了,要重新來過。​
    而在2/18這天,共和黨籍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與眾議員瑞森紹爾(Guy Reschenthaler)分別在參眾兩院重新提案。(2/18這天之內,國會一次提了五個台灣相關法案!!)​

    這個法案最重要的部份在於授權美國總統在特定目的下得以有限度地動用武力,以確保和保護台灣免受軍事攻擊。法案的目的之一在於避免當中共出兵時,國會反應不及、來不及授權,因此事先授權總統在滿足特定條件下可以先動用武力。​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呼籲的部份,例如敦促美國貿易代表展開與台灣的貿易協定談判,鼓勵總統或國務卿訪問台灣,以及歡迎台灣總統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等等。​

    法案詳細內容可參考這篇中央社新聞整理:https://reurl.cc/Gde9RD。​

    ▍這個法案的性質是什麼?​

    我們先前曾經介紹過,美國國會的法案,以目的來說可以分成兩大類(參考文章:https://reurl.cc/o90ngg):​
    1、表態(Bill for messaging)​
    2、通過(Bill for passing)​

    「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的內容混合了這兩種性質,如果之後要在兩院外委會當中走得更遠,可能還需要經過許多的討論,尤其它會牽涉到目前的「戰略模糊」大辯論。​
    《台灣旅行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從原本的表態為主要目的(裡面有很多大力支持台灣並且譴責中國的文字),修改成可以爭取更多人支持通過的版本。相對來說對行政部門的拘束力會下降,因為按照慣例,國會基本上會尊重行政部門在外交上的作為。但這樣的法案仍然是非常重要,因為可以敦促行政部門的政策調整,會放出代表民意的個重要訊號(signal)。​

    ▍「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代表什麼意義?​

    這個「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的重大意義在於近期許多關於「戰略模糊」的討論。​
    簡單來說就是有非常多人在討論說,到底該不該調整「戰略模糊」,意即,該不該明確表達美國會在中共出兵的狀況下出兵協防台灣?​

    我們認為美國在短時間內不太能明確做這樣的表達(龐培歐也曾經在去年十月份明白地表達過不會這樣做),但是其實戰略「模糊」ambiguity到「清晰」clarity之間是一個程度上的問題,並不是「有」或「無」的1或0。美國顯現出的跡象是:愈來愈認為清晰一點是重要的事。​

    目前不管是國會還是政策圈的討論都有愈來愈多人指出,由於中國擴張的野心日益增加,​
    美國需要更清楚地表達支援盟友、支持民主價值,​
    因此,幫助台灣增加防衛能力、以及想辦法嚇阻中國的侵略是相當重要的事。​
    而且大多數人都同意必須要跟中共清楚表達:侵略台灣是錯誤的事情,必須付出重大代價。​
    例如國務卿布林肯在聽證會上,被問到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時,他說:「這會是中國最大的錯誤」(That will be a grievous mistake on their part)​

    我們當然很樂見這樣子的討論持續下去。​

    ▍戰略模糊的討論​

    在這個法案提出的同時,美國時間2/18,國會進行了一場聽證會,標題是「嚇阻中共對台威脅」(Deterring PRC Aggression Toward Taiwan。這裡有全場錄影:https://reurl.cc/YW82aO)​
    裡面也對戰略模糊做了很多的討論。​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支持「更清晰」的人們是跨黨派的,像是民主黨籍眾議員Ami Bera。這可以再次印證,在台灣議題方面,國會裡的兩大黨具有高度共識。​

    這些討論基本上都將中共的擴張和侵略台灣視為不可接受的事情,而且重點在於,不管贊同或反對調整戰略模糊的人們,都是基於這樣的主張來討論到底「該用什麼手段」比較能夠嚇阻中共。並不是說反對取消戰略模糊就是對台灣不好,而是大家共同討論怎麼樣比較可以阻止中共。​

    同場加映我們先前文章​
    【美國「戰略模糊」辯論ing。台灣該做什麼?】​
    https://reurl.cc/Gde9RA​

    關於戰略模糊的說明,可參考這篇​
    【美國對台海「戰略模糊」政策的三個層次】​
    https://reurl.cc/xgQWlV​

    ▍補充1​

    本屆國會一個特色是提出的台灣相關法案沒有很快地提出來。一般而言,每屆國會開議(一般是在單數年的一月份開議)就會有幾個相關法案提出,但本屆第一個台灣相關法案是在1月28日才提出來的《世界衛生組織究責法案》。自1979年後,只有三屆國會所提出的第一項台灣相關法案比本屆晚(1985年99屆、1991年102屆、2011年112屆)。
    這其中可能有一個原因是在12月底時的《2021年綜合撥款法》一次包裹通過了像是《台灣保證法》這樣子意義重大的法案,還有一個原因是國會開議後就超級忙碌,還包括被攻陷,以及之後忙著彈劾等等……​

    不過雖說沒有「一開始」就有很多法案提出,2/18日就一次出現五個台灣相關法案。(有興趣的話可以在國會官網查詢:https://reurl.cc/4yoyMD)​
    我們先前文章有提到過,法案的數量與連署的人數並沒辦法直接推估對台灣的友善程度。​
    美國國會每年法案數量都在數千件以上,很多法案議員們並不會主動去關心,每個法案的連署人數都是各方勢力努力遊說之下的結果。衝連署人數,多半是Bill for messaging才會走的途徑;Bill for passing,就直接往推動立法的程序走,不會去管幾人連署。提案的多寡、連署人數跟最後會通過幾件法案,這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補充2​

    除了「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在參眾兩院提出之外,2/18眾議院裡面也有一個法案「要求國務卿擬訂策略協助台灣重獲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地位」​
    這個法案由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成員薛爾曼(Brad Sherman,民主黨)和金映玉(Young Kim,共和黨)領銜提出,且獲得跨黨派的36位議員連署。
    重點在於,這個提案【獲得眾議院的外交政策要角們支持】,包括外交委員會主席米克斯(Gregory Meeks)、外交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亞太小組主席貝拉(Ami Bera)、亞太小組共和黨首席議員卡波特(Steve Chabot),這四位眾議院外交政策的兩黨領袖。​

    參考新聞:https://reurl.cc/NX0Xmp​

    ▍補充3​

    2/18這些友台法案剛提出,隔天解放軍就派出九架軍機飛到台灣的空域(ADIZ)作為回應。​
    提醒大家,中共的心理戰和輿論戰持續進行,近日就有從Dcard上面傳出來的「假冒飛官」寫了一篇文章說備戰應對中共侵擾很累之類的,然後下一個結論說台灣應該要跟對岸和談。​
    這種失敗主義和把兩岸緊張怪罪在台灣方面的想法,實在是不可不防。​

    而親中統派們的說法一向就是「美國(和台灣一起)挑釁中國」,連美國執行「自由航行」任務(例如一月底派軍艦駛過台海,回應解放軍軍機侵擾台灣、以及二月在南海派出兩大航母艦隊演習)都可以說成是造成兩岸緊張,甚至還有國民黨高層公開說台灣附和美國的自由航行說法會「降低國格」(實在滿臉問號),這類說法的謬誤之處我們會再另外專文解說(文長每次都寫太長……)​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ambiguity例子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11-22 07:03:41
    有 1 人按讚

    #看書筆記(未完)
    .
    遠足文化/封面:霧室
    .
    這本書是日本愛媛大學研習跨文化溝通的討論課的延伸產物,文章的作者都是教育學院英語系大四的學生,再由教授編輯。文章定稿後,還在愛媛大學經過兩年的實地測試,形成書中討論練習的部分。我覺得日文系老師用這本書當教材的話,有這些討論會應該滿有趣的。
    .
    #曖昧(あいまい,Aimai)——曖昧與日本人
    .
    [定義]
    曖昧(ambiguity),或日文(漢字)中的「曖昧」(aimai),指的是一種狀態,其中當事人想要表達的意義超過一個,因此導致了模糊、含混與不確定性。「曖昧性」在日文裡通常被翻譯作「曖昧な」,但這個詞可以有好多種不同的意思,譬如:籠統、模糊、支吾其詞、可疑、懷疑、不可靠、隱晦、不做承諾、有所保留、朦朧的、兩面手法、雙重標準等等(大江健三郎,1995,p.187)
    —頁16
    .
    [起源]
    島國文化的孤立性,群聚聚落,農業生產的互助合作,導致日本文化中群體意識強烈,強調內外之別,「不表異議的文化」。曖昧成了重視妥協的日本文化中維持和諧所不可或缺的環節,甚至被日本人視為美德。重點在於維持表面和諧,委婉表達自我。
    .
    [例子]
    拐彎抹角的拒絕,曖昧な言葉:
    ちょっと、でも、考えておくね、まあまあ、一応⋯⋯
    .
    曖昧成為跨文化交流的障礙。
    .
    [問題與討論](只列「探索日本文化的部分」)
    Q1.日本人通常非常在意他們的名聲,以及同一個團體裡的其他人對他們的看法。這一點如何形成了曖昧的文化?
    .
    Q2公開表達異議對日本人來說十分難為。因為他們覺得,人的想法與他們的人格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反駁某人的看法就等於全盤否定某人的人格。這意味著什麼?它與曖昧有什麼關係?
    .
    Q3在家庭、學校與工作場合,日本人都藉由曖昧來維繫群體的和諧。然而,這種溝通模式有那些副作用呢?
    .
    Q4日本夫妻通常不直接向對方表達意見,而是採取更婉轉的形式。一個人有可能透過這種方式真正瞭解其伴侶嗎?
    .
    Q5雖然最近有很多人對曖昧的表達方式提出了批評,但也有人擔心,改變這種溝通方式形同徹底改變日本人的性格。你認為呢?
    .
    Q6有些人認為日語太過含混不清,因此不適合邏輯思考。你贊同嗎?你認為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來衡量語言的價值嗎?或者這只是一種刻板印象?
    .
    Q7日本文化中的曖昧通常與美學有關,亦即「語言之美」。請解釋這個關聯。
    .
    Q8日本教育當局應該鼓勵孩童更直言不諱、清楚明確地表達自己嗎?這對日本社會會有什麼影響?
    .
    Q9有人主張,俳句(指遵照五七五音節模式的詩體)反映了日本文化,因為其中所有東西都似有若無,而且讀者可以分享作者的心情。請討論這種日式溝通模式。
    .

  • ambiguity例子 在 作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5-22 10:02:00
    有 506 人按讚


    咩叫唔識欣賞?

    Philippe盯著紅色潑墨畫看得出神。

    Driss吃著M&M's說:「你已經看了一小時,可以轉台了嗎?」

    Philippe對女職員說:「這幅畫散發很多寧靜,加上少少暴力。」

    女職員附和:「我都覺得好觸動我。」

    Driss率直說:「白色背景上一攤紅點很感動?值幾錢?」

    女職員只向Phillippe說話:「我猜大概30000歐羅,如果你有興趣,我可以查一下。」她走去查價。

    Driss:「你最好查一查,價值實在太貴。」他走到Philippe面前埋怨:「你不會花30000買這塊痂吧?無可能吧!」

    Phillippe:「有可能的。」

    Driss感到難以置信:「一條友噴鼻血在白畫上值30000?」

    Phillippe:「Driss告訴我,你覺得人們為什麼對藝術有興趣?」

    Driss:「我不知道,生意?」

    「不。因為是通往世界的唯一蹤跡。」

    「這不是真的Philippe。你給我50去宜家傢私,我可以給你世界的蹤跡,你要藍色都可以。」

    「不要顛倒是非了。給我食一粒朱古力。」

    Driss無視他,望著他自己吃著:「不。」

    「給我食一粒啊。」Philippe再張口。

    Driss:「No feet,no sweets。」

    Philippe呆了,以為Driss取笑他半身不遂。

    Driss:「這是一個笑話,我講笑呢!你不知道嗎?哈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7oMPm_2OyY

    這一幕在短短一分鐘已做了極大對比,Driss看不懂那幅爛畫有甚麼值欣賞,Philippe也聽不懂他的笑話,凸顯出雅與俗之間的鴻溝,而整齣電影則講述兩個人如何克服這鴻溝,踏出自己的世界,體驗對方的生活和價值觀。

    雅鄙視俗,俗杯葛雅,這本屬人之常情,各有所好嘛,問題是這種排他封閉了自我,令人失去了通往異域的門戶。而弔詭是,藝術的本質偏偏講求開敞與發現。

    稍後,Driss就會躲在房間裡畫畫,嘗試體驗上流人的品味,與Philippe串謀將劣作包裝成藝術品出售。而只聽古典樂的Philippe亦會在Driss身上學習流行樂的活力,吸大麻和召妓,享受貴族不可能接觸到的事物。

    尋常人最缺乏的正是這種火花,上流只容上流,市井只識市井,狹小的世界孕育出大量心胸狹窄的人。

    當然,的確好多自抬身價的作品根本沒有那麼高,只因為人人吹捧而獲得集體認同,虛張聲勢,沒有真材實料。不過,誰有資格拆穿呢?我想起一年前寫過相關文章,可以參考一下:

    ==========

    畢卡索說藝術是一個說真話的謊言,那麼有沒有說謊言的謊言呢?會不會有些藝術作品用謊言遮蓋它的乏善可陳呢?最好的例子是美國藝術家巴內紐曼的《Onement VI》,一塊填滿藍色的大畫布中央垂直畫一條粗白線,居然以超過四千萬美元的天價售出。很多人即時的反應是:我四歲的兒子也能畫到吧,值嗎?

    雖然它的無意義近乎公認,但蘇富比對這幅抽象表現主義的「傑作」有一套似模似樣的解說,也非常有意思:
    「設計的簡潔性,是纽曼作品無對象、無教條、無參照性題材的核心;連同20世纪的其他藝術家一起,紐曼想要通過創造能夠捕捉『無法形容的存在本質』的新表現形式,给予藝術和社會新生。」

    當你看見這幅《Onement VI》,會產生上述的感動嗎?

    人是給予價值的動物,只要金額足夠,再荒謬的理由都會變得合理,像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這兩件作品一樣。一個學生可以恃着自己讀藝術系,胡亂把一雙木筷子弄斷三節便可告訴你這是一件藝術品。而面對國王的新衣,我們可以跟隨大眾的口徑一同鼓掌,但亦可以堅持率性,指出它的赤裸,指出它的一無是處。

    然而,藝術的真與偽,麻煩在於它追求Ambiguity (譯模稜兩可,我覺得不準)。沒錯,你可以率性地指出你不明白的作品沒有內涵,但會不會真正沒有內涵的是你,而不是作品呢?可能是你的理解力跟小孩無異,沒能力欣賞高層次的東西,沒知識去解讀創作背景,沒情感去呼應共鳴。當國王的新衣是真有其事,那小孩的指指點點便是愚昧的表現。

    於是乎,一個沒有賞析力的人,大千世界在他眼中也毫無意義,相反一個有賞識力的人,多平凡的事物上都能發掘價值。孰真孰假,藝術正是如此ambiguous,所以我才說麻煩,連法庭也無力給予公正的裁決。

    總括來說,人人都說無意義的東西,你能硬說一些意思,你便看像比較高明吧;相反,人人都說有意義的東西,你能硬說它一文不值,這樣你看起來不都顯得高明嗎?

    所以這一篇我說的都是廢話,哈哈。

    作者

    ==========
    作者首本小說《地球另一端》現已接受網購,每本連郵費港幣$75,歡迎inbox洽訂。亦請期待下一本小說《捉姦》面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