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ai繪圖生成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ai繪圖生成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ai繪圖生成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ai繪圖生成器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4萬的網紅李開復 Kai-Fu Le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ZAO了一天,隱私的雷快爆了 本文來自科技媒體36氪 …………………………………………………… 從爆火刷屏到成為風暴中心,AI換臉App“ZAO”只用了短短一天。 上一個引起如此轟動的現象級App是捏臉軟件Zepeto,但Zepeto起碼還流行了一星期左右才逐漸從朋友圈銷聲匿跡。ZAO還沒來得...

  • ai繪圖生成器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9-01 13:43:51
    有 337 人按讚

    ZAO了一天,隱私的雷快爆了

    本文來自科技媒體36氪
    ……………………………………………………

    從爆火刷屏到成為風暴中心,AI換臉App“ZAO”只用了短短一天。

    上一個引起如此轟動的現象級App是捏臉軟件Zepeto,但Zepeto起碼還流行了一星期左右才逐漸從朋友圈銷聲匿跡。ZAO還沒來得及享受太久榮光,就猝不及防地陷入隱私之爭。

    問題還是出在這張臉上。想要跟上潮流玩換臉遊戲,你必須同意ZAO預設的使用者協議,即“同意或者確保肖像權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 是的,這基本意味著你一旦上傳自己的換臉視頻之後,就無法再刪除裡面的照片,哪怕刪除應用也不行。

    ZAO的走紅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它身上聚集了太多爆款特質:內容來自熱門影視作品,讓人想起那些年玩過的“小咖秀”;跟明星換臉,滿足了大家展現自我,順帶借著電影妝發沉溺于自己盛世美顏的需求;與朋友一起表演、與偶像同台,融入社交功能、追星元素,撩撥著大家的興奮感與傳播欲望。

    令人意外的是輿論反噬之快,經過互聯網大佬關於中國用戶樂意以隱私換便利言論的洗禮,蘋果、穀歌、亞馬遜相繼承認監聽用戶談話的風波,一直被忽視的互聯網隱私終於被慢慢地重視起來。

    ▌ZAO爆紅背後

    嗅覺敏感的VC們已經停止打聽ZAO背後的團隊到底是哪家,畢竟它與上市公司陌陌之間的關係已經通過各種工商資料展示得明明白白:ZAO所屬的長沙深度融合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為海南喵咖網路的全資子公司。而海南喵咖網路的實際控制人則是兩位陌陌聯合創始人,王力、雷小亮。

    雖然VC投資團隊無望,創業公司對ZAO的“借鑒”可不會停止。正如Zepeto之後冒出的一堆捏臉軟件,不難猜想,未來的幾個月裡,各大應用商店即將湧進一大批換臉軟件。

    ZAO跟陌陌的關係,不止是股權關係那麼簡單。據36氪瞭解,這個項目由陌陌CEO唐岩主導,2019年春節後立項,歸屬於陌陌企業發展部,這個部門主攻開發獨立App,赫茲、meet相冊均為該部門的成果。與之相對的是陌陌創新業務部,主要負責陌陌主App內的創新嘗試。

    在移動互聯網紅利消失的大背景下,做App矩陣已經是各家平臺公司的發展共識,字节跳動是將這一戰略踐行得最為成功的一家。陌陌同樣也早就開始了App矩陣的戰略,只是此前發佈的一系列獨立App,包括Doki、哈你、Cue在內都不算成功。直到ZAO出現,才算引爆關注。

    一位陌陌內部人士告訴36氪,ZAO的演算法由陌陌深度學習實驗室支持,這個實驗室之前曾負責過PULAPULA"2🐶18汪年全家福“的技術支援。

    跟捏個自己的虛擬替身不同,ZAO把“展現理想中的自己”這件事變著法子更往前推進一步。 只需上傳自己的照片,便可將李現、黃曉明、甄嬛、雪姨的臉替換成自己的,還可以與朋友共同出演《武林外傳》《致青春》等影視作品中的名場面。比起卡通替身,ZAO的場面毫無疑問顯得更真實了。

    AI換臉技術,不算是新鮮事兒,Pornhub、Reddit的用戶大概早就見識過。2017年12月,用戶“DeepFakes”在Reddit上發佈一個“假視頻”,將成人電影中演員的臉替換成斯嘉麗·詹森、蓋爾·加朵等知名女星的臉,畫面以假亂真。這為AI換臉技術吸引來了一大波流量,“deepfakes”也逐漸成為這一技術的代稱,同名演算法也在GitHub開源。

    ZAO的特別之處在於,通過大公司的支持,將這一技術的門檻和體驗大大降低。使用者不需要研究如何渲染如何訓練AI,只需動動手指上傳照片,再花5s-10s等著視頻生成,然後再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就好。

    ZAO的第一個版本在5月29日發佈並進行小範圍內測,8月30日發佈1.1正式版本。這一版本取消了名額限制,對所有人開放,只需手機號就能夠註冊並使用,大大降低准入門檻。第二天,ZAO便從App Store免費應用總榜的第138位強勢沖到了第2位,並迅速搶佔娛樂類app的首位。

    ▌AI to C,大廠的遊戲

    用戶體驗背後,是高昂的技術成本。因為同時段湧進大量的使用者,ZAO的伺服器幾度宕機,但之後很快就修復了。比起伺服器,看不見的成本還有背後的算力。為了讓換臉的過程不超過10s,意味著背後需要投入大量GPU。

    有AI從業者告訴36氪,就算是美顏類App,一個高級的手繪濾鏡所需要的成本也是百萬元起步,這其中包括了用大量手繪圖作為訓練素材,據此推算,ZAO的成本應該更高。

    在新浪微博上,一位名為“ZAO官方助手”的用戶在8月30日22:54分,即ZAO上線第一天發了一條微博,”這個月花700萬租的伺服器,今晚已經消耗1/3了。明天如果繼續火爆,我們只能做嚴格一些的限制。”

    雖然沒有加V認證,在此之前,這位元使用者發的內容都是關於ZAO的內測名額發放。

    用AI技術做C端的產品,毫無疑問將是未來大公司的戰略方向之一。也只有大公司,才能夠為了大量C端使用者的體驗負荷起高昂的成本。

    只做個C端談資類的App,肯定不是陌陌為此加大投入的原因。目前從ZAO的產品設計來看,可以看出它想讓用戶盡可能多地拉好友來玩,以達成傳播效果。ZAO的社交功能依託於微信和QQ,只能通過微信和QQ發送申請添加好友。成為好友後,你們互相獲得了對方形象的使用權,可以用好友的臉來製作視頻。在聊天介面,使用者可以發送替換成自己面孔的gif表情包,連鬥圖也是私人訂制。

    只要能沉澱下社交流量,下一步就是方向的探索。36氪獲悉,ZAO未來的一個潛在方向加上語音辨識功能,目前ZAO使用的是科大訊飛的技術。

    ZAO面臨的另一重挑戰是,如何避免爆款APP難以逃避的“月拋”命運。

    2018年12月初,Zepeto爆紅。一個月後,2019年1月12日,其中文版“崽崽”在蘋果App Store上線。但此後再無大的水花,不溫不火,在社交類APP的20-30名附近徘徊。

    新鮮感過後,Zepeto沒能抓住多少用戶。沒有社交關係鏈,用戶毫無壓力地拋棄了它,等待下一個爆款。

    與Zepeto相比,ZAO的社交屬性明顯更強,並且是一款熟人社交軟體:依託於最大的社交軟體微信和QQ,用戶可以順暢地導入社交關係;由於添加好友也意味著共用面孔資訊,在添加好友時,ZAO還會彈出“好友面孔使用協定”:“添加好友後,你可以使用對方的面孔資訊進行換臉娛樂玩法,同時作為對等交換,對方也能使用你的面孔。請跟你真正親近的朋友進行授權。”

    更強的社交屬性能否讓ZAO逃脫非剛需類App曇花一現的命運,目前還難下定論。但確定的是,陌陌終於有它的第二個App爆款了。

    ▌隱私、版權爭議,ZAO的難題

    在解決商業模式問題之前,ZAO亟需解決的是公眾對於隱私權的質疑。

    在人臉識別被用於電子支付、身份認證的今天,臉甚至變得比金錢、身份證都更為重要。換做五年前,人們也許不會對在網路上上傳自己的照片並且不可刪除如此警惕,但現在,上傳一張正臉照片,而且無濾鏡無PS,任何人都得掂量一下因此導致的風險。

    大概是為了後續用UGC素材做更多的開發,ZAO的使用者協議稱得上霸道和嚴苛。同時,為了避免用戶的臉被用在非法用途,ZAO採取的辦法是,不允許使用者上傳自己的視頻,只能在影視片段中截取換臉的素材。因為影視片段脫離了現實生活場景,不法分子用截圖進行欺詐等風險理論上也會隨之降低。 另外,ZAO也承諾,“ZAO及其關聯公司將盡最大努力在合理範圍內使用上述內容,且您的必要授權不代表ZAO及其關聯公司對上述資訊內容的必然使用;也不改變上述資訊內容的所有權及其智慧財產權歸屬,更不影響您對上述內容資訊任何合法使用。”

    但互聯網公司——事實上幾乎所有商業機構,對“合理範圍”這一概念的界定總是不可避免地會與用戶的界定產生分歧。在更改使用者使用協定之前,ZAO引發的這場隱私權風波,也許聲勢將不低於產品本身引發的刷屏效應。

    “目前,網上各類換臉軟件有很多,但不管換得有多逼真,都是無法突破刷臉支付的。”8月31日中午,螞蟻金服官方回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因為“刷臉支付”採用的是3D人臉識別技術,會通過軟硬體結合的方式進行檢測,來判斷採集到的人臉是否是照片、視頻或者軟體類比生成的,能有效地避免各種人臉偽造帶來的身份冒用情況。

    不知道螞蟻金服給的這顆技術向定心丸,能否讓惴惴不安的用戶稍微安心。

    ZAO要繼續往下走,另一重難度在於對素材的使用。

    點進ZAO的素材使用頁,在版權聲明中,ZAO寫道:“短視頻和表情素材,除了特別聲明是ZAO跟合作方進行版權合作的之外,均來自于用戶自發的上傳,ZAO不享有素材的商業版權。”

    2018年3月,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網路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規定:“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並嚴格管理包括線民上傳的類似重編節目,不給存在版權問題、內容問題等的剪拼改編視聽節目提供傳播管道。”谷阿莫等一大批影評帳號就曾因此身陷版權糾紛。

    與谷阿莫不同,ZAO在版權聲明中指出,平臺並不享有商業版權。36氪分別在上午和下午試用ZAO,還發現包括關曉彤的某個綜藝表演片段在內,已經顯示“此素材已不可用”。

    然而,非商用就不涉及版權糾紛嗎?北京商報曾就此谷阿莫版權糾紛採訪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趙虎,趙虎稱,是否商用並不是判定侵權的標準,業餘愛好者製作的視頻也可能會侵權。“在原作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應該得到原作著作權人的許可,如果未經許可就使用了原作內容,就非常有可能構成侵權。”

    ZAO可以對影視片段進行換臉,也可以對表情包進行換臉。而表情包除了著作權外,需要注意的還有肖像權、名譽權。

    在“造表情”分區,除了還珠格格、武林外傳外,36氪還發現了網路紅人李雪琴的表情包,而在36氪與李雪琴取得聯繫之後,對方表示,此前並未有人與她溝通過肖像權問題。

    “將任何普通自然人肖像製成表情包進行傳播均可能侵犯肖像權。”北京互聯網法院法官朱閣、法官李珂曾撰文表示。但互聯網上資訊浩如煙海,傳播也較為隱蔽,許多時候侵權行為難以發現,侵權主體也難以確認。

    “但不維權、維權少並不代表其人格權不受法律保護。此外,真人表情包著作權人行使權利需嚴格依照其與肖像權人的約定,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該表情包不得發表、傳播或銷售。”文章中稱。

    在使用者協議中,ZAO似乎也在有意規避這些糾紛:“如果您把使用者內容中的人臉換成您或其他人的臉,您同意或確保肖像權利人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包括但不限於:人臉照片、圖片、視頻資料等肖像資料中所含的您或肖像權利人的肖像權,以及利用技術對您或肖像權利人的肖像進行形式改動。”

    而Snapchat等可以製作人臉特效的軟體從未對肖像權提出如此嚴苛的要求,只是在隱私條款中提及:“我方的許多服務都要求我方收集您設備相機和照片上的圖像與其他資訊”,“我方收集您在我方服務商創建的內容”。

    必須說明的一點是,因為網路上的肖像權、隱私權長期處於模糊地帶,有隱私權和肖像權隱患的App遠遠不止ZAO一家。但就因為ZAO的刷屏,這些問題才在一夜之間像冰山一樣浮現在大家面前。

    一想到這些令人頭疼的問題,無論是跟陳冠希勾肩搭背演《無間道》,還是跟張曼玉對手演《青蛇》,似乎快樂都已經沒那麼純粹了。

    https://36kr.com/p/524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