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於 SuperComputing 2019 發表oneAPI產業倡議,以建立一個開放、遵循標準、一致的程式設計模型,提供開發者於 CPU、GPU、FPGA 及其它加速器,自由選擇最佳硬體的可能性,並將其結合為「XPU」。
oneAPI 完成版產品將於 2020 年 12 月推出,可...
Intel 於 SuperComputing 2019 發表oneAPI產業倡議,以建立一個開放、遵循標準、一致的程式設計模型,提供開發者於 CPU、GPU、FPGA 及其它加速器,自由選擇最佳硬體的可能性,並將其結合為「XPU」。
oneAPI 完成版產品將於 2020 年 12 月推出,可供本機電腦或在 Intel DevCloud 免費使用,另有內含技術諮詢工程師全球支援的商業版本。現有的 Intel Parallel Studio XE 與Intel System Studio 工具套件也會立即轉換至對應的 oneAPI 產品。
Intel 打算將 CPU 開發者工具延伸至 XPU,協助開發者推出高效能、跨架構的應用程式。Intel oneAPI 完成版產品提供完整進階函式庫、編譯器以及移植與分析工具,其可提供下列功能:
‧ 發揮 Intel CPU、GPU、FPGA 所具備尖端功能的全部價值,最大化效能並加速運算。
‧ 與現有程式設計語言模型相容,如 C++、Fortran、Python、OpenMP...... 等。使得開發者確信現有應用程式能夠與 oneAPI 無縫接軌。
‧ 輕鬆轉換至新世代系統與加速器:使用橫跨所有架構的單一程式碼基礎,釋放開發者維護程式碼的束縛,將時間投資在創新與進階百萬兆級 (exascale) 和人工智慧運算。
‧ 加速 HPC、AI、IoT、渲染等特定工作負載,提供以該領域為中心的開發工具包。
另外,Intel DevCloud 將開放 Intel Iris Xe MAX 繪圖晶片供大眾使用,Intel Xe-HP 則供特定開發者使用。允許開發者開始採用 oneAPI 撰寫程式碼,並以橫跨 Intel CPU 與加速器組合的方式,測試其程式碼與工作負載。
Intel oneAPI 開發工具包有以下幾款:
Intel oneAPI 基礎工具包 (Base Kit) 為開發者的起點,具備核心工具集,包含同類最佳編譯器、強效函式庫、一個相容性工具,以及分析與除錯工具。
特定領域開發工具包幫助開發者的 HPC、人工智慧、IoT 與渲染等特定工作負載,最佳化應用程式。其包含基礎開發工具包。
‧ Intel oneAPI HPC 工具包幫助開發者以可擴展的方式,更快速推出 Fortran、OpenMP、MPI 應用程式。
‧ Intel oneAPI IoT 工具包幫助開發者將 oneAPI 威力注入全球 IoT 邊緣應用,如健康照護、智慧家庭、工業、零售、航太及更多領域。
‧ Intel oneAPI IoT 渲染工具包開啟娛樂、科學視覺化與其它領域的高效能創作、高解析度、可延伸,且具成本效益的視覺化應用。
搭載 oneAPI 的工具包,包含 oneAPI 的跨架構元件或是函式庫。
‧ Intel AI Analytics 工具包提供端到端資料科學與機器學習管線插入式 (drop-in) 加速,可供資料科學家、人工智慧開發者與研究者使用。
‧ Intel Distribution of OpenVINO 工具包幫助開發者遞交高效能深度學習推理與電腦視覺。
#4GAMERS
#ACGnews
#硬體情報
#Intel
#XPU
#CPU
#Xe
#oneAPI
ai繪圖模型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6日電)數位雙生新興科技整合導航與混合虛擬與實境的創新醫療,可精準定位手術器材,協助醫生微創內視鏡手術時避開血管或重要軟組織,並隔空操作虛擬介面,增加病患手術穩定安全。
衛福部雙和醫院今天發表「數位創新科技應用場域實證」,院長吳麥斯表示,2018年引進ROSA機器人定位輔助(Robotic Stereotactic Assistance)並運用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內視鏡,執行超過百例以上脊椎與腦部手術,有效改善術後疼痛,預後恢復狀況良好。
他說,「科技是為了生活與生命更美好」,尖端醫療科技引進大量機器手臂導航系統與內視鏡,但臨床醫生要面臨完全無菌環境下操作電腦的考驗。
資訊工業策進會推動數位雙生(Digital Twin)科技,結合病人數位醫療影像3D(3維空間電腦繪圖)模型,與導航系統精準定位臨床手術,並整合應用MR(混合虛擬與實境)以提升手術效率與可靠度。
數位雙生是指將現實生活中具體存在的「物品」,透過電腦軟體或感應器去擷取其參數,以軟體的方式模擬「物品」運作方式。
耳鼻喉科醫師袁聖博說,切除鼻內、顱底、腦下垂體腫瘤時,需抬頭注視不同螢幕視鏡與斷層2D影像,並比對3D模型中內視鏡位置,相當不便且提高手術風險。
今天發表內容是將患部的電腦斷層掃描(CT)資料匯出,利用AI人工智慧建置軟/硬組織的數位雙生資料,搭配MR混合實境開發技術,將導航電腦利用無線傳輸串聯到智慧眼鏡,可精準定位手術器材。
雙和醫院表示,傳統內視鏡手術需高度仰賴醫師的經驗與判斷才能精準辨認病灶位置,避免傷及神經、血管及其他重要器官。有導航系統、智慧眼鏡,器械可明確朝目的地前進,醫師可隔空操作虛擬桌面,並結合3D影像與手術影像結合,大幅提升手術效率與安全。
雙和醫院神經外科AI機器人手術專科主任林明錦表示,新科技有助於人機合一,並在無菌環境中,醫師可隔空操作。
經濟部工業局電子資訊組長林俊秀表示,希望新創科技與醫療產業結合,加速打造台灣為科技島。(編輯:卞金峰)10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