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focus.io】
AI偵測CT影像、30秒內找出出血點! 台灣初創公司Deep01成功募資270萬美元
.
近年醫療科技備受矚目,是不少風投公司關注的投資領域,亦令到不少初創公司希望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台灣初創公司Deep01早前成功募資美元270萬,Deep01是首個在亞洲...
【@businessfocus.io】
AI偵測CT影像、30秒內找出出血點! 台灣初創公司Deep01成功募資270萬美元
.
近年醫療科技備受矚目,是不少風投公司關注的投資領域,亦令到不少初創公司希望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台灣初創公司Deep01早前成功募資美元270萬,Deep01是首個在亞洲的AI公司獲得台灣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認證,致力開發軟件來幫助醫生更快地判讀腦部電腦斷層掃描 (CT) 腦出血的AI系統。他們的使命是通過提供AI解決方案來提高醫療質量。資金是由華碩電腦 (AsusTek) 領投。該輪融資還獲得了由工業技術研究院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和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以及比翼資本 (BE Capital)共同合資的數字經濟基金的投資。
.
公司的三位創辦人都有著亮麗的學歷。負責技術研發和公司營運的周仁海畢業於臺灣大學,並在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科學取得碩士學位。另一位是烏仕明,同樣來自臺灣大學,於北京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專門負責公司在中國的拓展事務。第三位創辦人是臺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生王奐之。他深深經歷過因錯過救治時間而失去生命的病人,便有這個想法將醫學和科技聯合起來,造就出這個AI系統。公司在初創階段只有7名員工,就已經能夠得到FDA認證的驕人成績 ,實力不容小覷。
.
華碩公司副總裁張權德表示:「 Deep01是亞洲領先的新興公司,專注於AI醫療解決方案。我們期待利用此次合作的優勢來進一步開發智能醫療技術領域的應用程式。 」
.
Deep01所研發的AI偵測系統,能夠在30秒內從過百張CT中找出出血點,準確度高達93-95%,實力不亞於外國其他醫療科技公司,速度快了將近10倍。他們的研發更得到許多醫院的臨床實證,如台灣的長庚紀念醫院、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更得到享負盛名的中國天壇醫院的青睞。
.
Deep01表示,它的ICH (顱內出血)人工智能產品也於2020年2月獲得台灣FDA批准,並獲得了首筆70萬美元的採購訂單。Deep01的軟件目前在台灣的兩個醫療中心和四家醫院使用,已經幫助醫生檢查了2,000多次腦部掃描。
.
在使用上,醫院只需要在電腦上安裝軟件,採用雲端架構,便能將病人的CT影像上傳並識別化,在30秒以內分析及傳送結果。系統能夠選擇出有出血現象的CT影像,並以紅線標記出血病灶的位置。若發現影像中異常,會以簡訊通知,再讓醫生專業判斷。不僅如此,Deep01也會將結果整合到醫院系統,方便醫院作檔案存放。
.
AI系統主要應用在兩個場合,一是在中小型醫院,在匱乏足夠醫生的急症室裡 ,協助醫生更快地判斷結果,免得他們要逐張去辨別病徵。第二種情況是應用在大型醫院上,系統會將傷勢檢驗分類,同樣可以減低時間上的耗用,把握時間。
.
Deep01亦有研發判讀人腦「中線偏移」病徵的AI系統,而中線偏移是決定醫生是否要動刀的重要依據。中線偏移是指腦部因壓力不平均而造成的偏移情況,形成硬腦膜下血腫,會導致顱內壓增高:頭疼、嘔吐加劇、躁動不安及意識障礙惡化等症狀。所以這個AI系統能夠協助醫生更快地判斷病人接下來的診斷方案,更有效地善用病人搶救的「黃金時間」。據知,這套的AI系統亦正在接受FDA的認證。
.
Deep01不僅在台灣和國內與醫療機構合作,更有在日本、美國等地區佈下合作關係。他們與日本千葉大學附屬醫院、神奈川縣的攜手合作,正式打入日本市場。並在去年美國仁愛醫療集團 (Advanced Healthcare Management Corporation) — 全美最大的華人醫療集團合作,關係網絡重重相扣。當中不乏創辦人從中周旋,即使曾經遭受挫折,但憑著出色的產品,最後亦得到各大醫療機構及投資商賞識。
.
Deep01表示下一步會拓展全球市場,與更多世界各地的醫院招手;並向放射學和神經外科部門提供更多基於AI的服務,相信公司的前景被不少人看好。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今日科技
.
@businessfocus.io 瞭解更多商業財經資訊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台灣初創
ai折線標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從變胖了~
發現有肉後,上半身也胖起來了~
一直想換內衣卻沒時間🙈
那天逛了一下新光三越2樓內衣區
剛好有Wacoal櫃姐來跟我介紹~
現在 台灣華歌爾 有 #3D AI量身體型檢測
而且是全台首創,目前在信義A8重磅回歸🎉
-
先填寫穿內衣習慣的簡單問卷
然後進去一個自助式3DAI體型房間~
現在疫情關係零接觸測量
360度人體自動標記點
8秒快速檢測身形
自動辨識身高、三圍、腿圍
從列印體型檢測結果
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內衣、內褲尺寸
還可以分析自己的BMI有沒有合格~
體驗完送抗菌噴霧和300元抵用券喔~
也太好康了吧!
-
還好有這個#3DAI體型檢測~
原來挑選內衣這麼easy!
我的檢測結果對應到 莎薇 新品
#VV好愛現 #性感又透氣的BRA
而且想到快要到夏天了~
這款極薄2mm Q棉裡打 #涼感冰涼紗
穿起來舒適輕盈又透氣~
雖然沒有厚墊,卻能穿出渾圓胸型
舒適親膚的蝴蝶形蕾絲
前後V型性感美背
#舒適中軟鋼圈 沒有壓迫感
而且這款我竟然穿到小C🙈
媽~我升cup 了🥺太感動~
我要多買幾件替換了~
不然穿錯尺寸內衣會影響胸型喔~
-
多久沒有換內衣了
快來檢測了解自己的身體密碼!
千萬不要穿錯內衣喔~
❤️3DAI 體型測驗活動資訊❤️
活動地點: #A8新光三越2F
活動時間: 至4/21
來店體驗檢測即享參加禮🎁
註:歡迎事先線上預約,以免現場等太久
👉3D AI體型檢測線上預約: https://lihi1.cc/2CHzq
-
而且4/1~4/21 購物節開跑
購買正品含一件指定貨號
滿$3000現折$300,$5000現折$60
-
#SAVVY #莎微 #華歌爾 #信義A8 #3DAI #快閃活動 #新品上市 #3DAI測量心距離 #台灣首創3DAI體型檢測 #內衣
ai折線標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為一個科技新手母親
我的愛子很黏我的手這件事
讓我非常苦惱
逮到各就各位美好入睡的時光
本人就會苟且偷生的打開Netflix 替自己爭取一點人權😂
這時候科技保鑣就出現了
功能強大的寶寶攝影機是我嬰兒房的圍事
每次屁孩放下去
我連線一心二用
Netflix配 Cubo Ai Smart Baby Monitor的視訊😂
一身好絕活我都佩服自己生存之道
精密的程度我覺得可以拿來紀錄監獄罪犯(誤)
自動幫你記錄下
小孩大動作時候的樣子
(兒子經常被拍到爆哭的罰單🤣)
每天還可以回放標記事件~
還有媽媽們很在意的口鼻遮蓋
真的好感動有這功能
好幾次他自己掙脫包巾後蓋到臉上都是Cubo告訴我🥺
自己設定的危險範圍
只要寶寶一偷襲ㄧ入侵
會立刻通知😎
除了靈敏的哭哭偵測
還有不會讓你錯過寶寶第一次翻身的翻身偵側😍
和遠端手機操作就可以播放內建的白噪音音樂
連夜拍畫質都好得沒話說
每天也都看的到寶寶的睡眠分析
中間醒了幾次,最長睡了多久。
照顧者進入床邊了幾次等等
清楚幫忙記下寶寶的睡眠狀態
我都想拿來照自己測一下了🤣
真的每一個都是實用到不行的功能!!
某天發現居然還有對講功能
拖家人幫忙顧寶寶,
直接推播通知小孩哭哭惹
立刻打開視訊跟他說說話🥺
順便遠端控制我母親🤣🤣
之後長大了還能拆下來裝在客廳繼續看著
真心推給個新手媽媽
新手太太新手典獄長
都可以入手一台
可以非常安心的圍事好幫手
媽咪的無敵防護措施🤍🤍🤍
估計可以用到兒子娶媳婦讓他老婆繼續偵測他的安全一點都不浪費!😎😆
送你們折扣碼「Tomo」
配上官網上的任何優惠活動額外,都可以再多折300元!
連結:http://bit.ly/3smcAeM
ai折線標記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閱讀是最好的學習」這一句在 閱讀前哨站 首頁顯眼的標題,從部落格成立至今就放到現在。我不曾改變過這句話,卻也是這句話,對我帶來了最大的改變。為了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我開始對每一本讀過的書寫下讀書筆記,並且將心得整理成部落格文章,透過這樣持之以恆的紀錄,我有了一些不同的體悟。
圖文好讀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
1.跨能致勝
2.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
3.完成
4.最高學習法
5.破框能力
6.財務自由實踐版
7.金錢超思考
8.從內做起
9.僧人思考
10.零規則
.
【為我帶來啟發的書單】
.
我發現,只靠讀書,雖然沒辦法直接改變你的人生,但是,從書本裡你可以找到許多的「啟發」。這些啟發,或多或少會改變你思考事情的方式,讓你想要接觸不同的觀點、學習不同的知識、嘗試不同的行為。接著,就是當你踏出了那一步、往未知的領域前進了那麼一些,這時候,改變才會發生。
2020年,我從讀過的70本書、寫過的56篇讀書心得裡面,挑選出10本我個人最喜歡、最受啟發的書來跟你分享(前兩年的Top 10好書推薦:2019年、2018年)。我挑選的這10本書裡頭,有些帶給我思考上的衝擊、有些帶來特別的靈感、有些則幫我改變了行為和習慣。
以下,我會簡單分享這些書的心得,以及我得到的啟發。每一本書我都會附上完整心得的長文連結,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直點進去閱讀全文。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吧!
.
1.#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當初我讀完《跨能致勝》之後,馬上寫道:「這是我2020年至今最喜歡的書,它有故事、有理論、有溫度,用廣闊的視角和獨到的觀點,帶人們領略『在這個越來越需要超級專業化的世界中,如何獲取和培養跨界能力、體驗多樣化、探索跨學科的領域?』」
在這本書尚未推出中文版之前,我就用Audible英文有聲書聽過一次,當下已經非常喜歡,後來推出中文版後又讀了第二次。在年底的時候,當我得知這本書也名列「比爾蓋茨2020年度五本選書」,能跟他有類似的選書品味,心裡真的感覺到非常的開心。
作者從運動界、藝術界、商界、學界,挑選了許多發展過程截然不同的人,說明專才跟通才的差異。不過,這本書的中文版有一些小缺點,因為是四個人聯合翻譯的作品,所以會感覺有一些地方的前後連貫性沒有這麼理想。但是整體來說,作者要傳達的觀念還是非常的有意思的,對我來說算是瑕不掩瑜。
帶給我的啟發:讓我換個角度思考,不一定要執著於「成為特定領域前1%的專家」,而是結合跨領域的專業能力,發揮出截然不同的獨特性,去達成另一種類型的前1%。跨能人才懂得尋找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的「稀缺性」,提高自己獨特的「價值」。這本書讓我對於即將執行的目標,產生了更多靈感。
.
2.#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讓你在幾分鐘內感動人心,說服任何人、做成任何事
《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作者認為「說故事」的策略可以應用於當今商業的溝通挑戰,協助企業和公司用更親切的方式塑造形象、傳遞訊息、與客戶建立關係。當你想要讓任何人接受你的服務或商品,靠得不只是規格或數據,更多的時候是你說了什麼故事。
作者在書中應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說明了為什麼要說故事、如何說故事、該說哪些故事。我認為,這本書除了對各種大小的公司有幫助之外,對於準備職場簡報、經營個人品牌的一般讀者也會有所啟發。你只要把書中的「顧客」換成你要溝通的「對象」,把「公司」換成「你」自己就可以。
因此,無論你是在經營個人品牌、在公司擔任行銷或業務的職位、或是想推廣產品和服務的創業家,這本書都會對你非常的有幫助。書中會用實際的範例和步驟,帶你建立四種必備的故事:價值故事、創辦人故事、使命故事、顧客故事,這本書不只談理論,更有許多的地方會帶著你實作。
帶給我的啟發:以前,我總是覺得自己不是一個說故事的高手,常常用理工人的觀點,覺得如果要做一件生意,就開談規格、要談賣點,要談價格。現在,我被「說故事」的觀念說服,也從許多其他的商業故事認識到這個手法的優點,我開始思考關於自己更深層的故事,這本書是一個很好轉捩點。
.
3.#完成: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
面對新的一年,應該有很多人都會興高采烈的寫下自己的「新年新希望」,但是你知道嗎?根據統計,有92%的人會半途而廢。如果你想真正「完成」自己許下的新希望,《完成》這本書是我認為在新的一年,你會最需要的一本書。
作者寫作的方式,會讓你感覺有點像是一個幽默的脫口秀演員,有時調侃、有時鼓勵、有時自嘲。雖然,作者的文字之間充滿了輕鬆風趣,但是他給出的建議卻十分誠懇和執行。例如,把目標砍半、把時間加倍、把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記得回顧自己的進步。從這本書裡,你也會學到如何克服完美主義的心魔,讓自己「不完美地前進」,贏過九成不能完成目標的人。
帶給我的啟發:原本我一直很猶豫要不要開始錄製 Podcast,總是擔心自己比較內向、無法對麥克風唱獨角戲、感覺自己還不夠格、可能沒人喜歡自己的聲音,因此,遲遲無法完成這個延宕許久的目標。這本書幫我用輕鬆的方式,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終於踏出了第一步。這一步,幫我帶來更多的勇氣和自信。
4.#最高學習法:12個改變你如何思考、學習與記憶的核心關鍵
《最高學習法》這本書讓我超級驚艷,我分兩個面向來講。第一個是這本書的評價非常好,我喜歡在網路上先看別人的評論,做為自己的選書參考,但是我完全找不到這本書的負評。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幫助讀者選書的〈選書,兩好三壞〉專題文章裡,沒有紀錄任何負評的一本書。
第二個是這本書真的是我以前從來沒有讀過的類型。書的主題是在講人類的大腦是怎麼學習和記憶的,最特別地方就在於,作者竟然把「這本書的本身,當成這本書的範例」。舉個例子來說,其中一個理論是,為了提高我們的記憶力,背誦東西應該首重「更高的複習頻率」,而非「單一長時段的複習時間」。
所以,他在四個不同的章節,放了同一張照片(上面有一些文字)請你看10秒。然後,他又在某一個章節裡,在同一頁上放了四張一樣的照片,請你連續看40秒。在書的尾聲,他請你回憶兩張照片裡面的文字。結果非常鮮明,分散在四個章節的照片,帶給我們的記憶深刻許多。
帶給我的啟發:第一次體驗到「紙本書」的設計和編排方式,可以讓我這麼深刻地體會到,腦袋如何去學習和記憶。這本書必讀紙本書,其他的媒介都沒辦法帶你如此深刻的震撼。我也體會到,學習「如何學習」的另一個好處,會讓我們學到「如何教學、說服和影響」,這是一體兩面的事情。
.
5.#破框能力:全球TOP50管理大師教你突破「專業」陷阱
《破框能力》是帶給我思考衝擊的一本書,作者在談我們常常會陷入一種稱為「能力陷阱」的境地,也就是說:「當你越擅長自己做的事情,就會一直去做。做得越多、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這樣的循環讓你獲得大量專業經驗,卻容易讓你受限於專業框架,落入能力陷阱。」
你如果想在職場往上爬,想往管理職邁進,那這種能力陷阱會成為一種很大的障礙,作者認為克服這個陷阱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行動後思考」,由外部的行動,改變內在的想法。如果你想要像一個領導者一樣思考,唯一的辦法就是先讓自己像一個領導者一樣行動。
作者強調,當你跟那些「優秀的領導人」做著一樣的行為,你才有可能反過來刺激自己的想法,去思考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發掘背後的原因和技巧,淺移默化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書中也提供具體建議,教你怎麼克服三種陷阱:專業陷阱、人脈陷阱、忠於自我陷阱,很顛覆我想法的一本書。
帶給我的啟發:以往我也曾經落入作者說的一種心態,那就是想要「先想清楚再行動」。結果,往往實際的情形是,想了半天卻滯足不前,永遠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還不夠格。現在,我在職場上的工作規劃,開始加強「行動」的部分,更願意讓自己嘗試以往不熟悉、不習慣的互動方式。
.
6.#財務自由實踐版:打造財務跑道,月光族、小資族也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財務自由實踐版》的作者是受過認證的財務規劃師,這本書也跟我讀過的其他財務自由理財書,有著滿大的差異和特色。作者不是單純只講財務和投資,他認為邁向財務自由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因此我們如何看待主要的收入來源「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他想透過這本書,提供一份健全的「財務、工作、生活」規劃指南。
如果你以為只靠著股市裡面殺進殺出,就可以提早退休,那是過於美好的幻想。作者除了提供穩健的投資策略之外,也說明了該如何善用自己的職場能力,找到你的使命感和成就感,獲得越來越好的本業收入。這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你必須學會享受這段過程。
關於書中談到稅務、保險和遺產規劃的部份,是財務規劃裡不可或缺的一環,作者以財務規劃師的角度,用平易近人的文字說明了這些規劃的原則和重點。雖然,書中的範例大多以美國人為主,但是觀念可以先學起來,再延伸到台灣的情境。
帶給我的啟發:首先是作者提到的「財務跑道」公式,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計算方式,讓我們知道自己的資產狀態,以及擁有的自由程度(選擇喜歡的工作)。另一個是關於「財務自由」的心態,並非達到終點才叫做自由,這樣反而會帶來「現在都只是在受苦」的假象。當你踏上適合的財務跑道,朝向終點邁進的每一個時刻,都是自由。有了這種認知和喜悅,前進的速度反而更快、更穩健。
.
7.#金錢超思考:《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25道創造財富的關鍵思考,教你晉升有錢人!
《金錢超思考》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長年在《華爾街日報》撰寫財經專欄的作家,他透過長年來的觀察,對於人們該「如何思考金錢」有很深刻的洞見。他想告訴我們,如何有智慧地看待金錢、如何運用它,讓它成為一個讓我們生活更美好的工具。
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作者把金錢和「快樂」連結起來的方式,還有關於用錢來「追求物質」和「追求體驗」的差異和比較。另外,作者也說明了金錢和「時間」的關係,時間可以換取金錢,但金錢也能買到時間。當我們認識到金錢跟時間的關係之後,對於「投資」和「儲蓄」就能有更深刻的理解。書的後半段談金錢和「風險」的關係,以及我們該如何處理和面對這些風險。
帶給我的啟發:當我們對一件事情的心態對了,行動才會跟著對,對於「錢」這件事情更是如此。我學到三個重點,第一個是金錢帶來的體驗不分貴賤,追求體驗是很值得的消費;第二個是學會判斷保險的類別,什麼是不值得承擔的保險;第三個是活得太久竟然也是一種風險,需要將長壽風險納入投資理財的規畫當中。
.
8.#從內做起:頂尖領導大師淬鍊25年的10堂課
《從內做起》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所謂的「領導力」,就是你對別人的「影響力」。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把領導力拆分成「領導力五階層」。他認為提升領導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一些可以遵循的原則和步驟,是可以透過後天的方式培養出來的。
對我來說,這本書跟領導管理的經典書籍《與成功有約》有那麼一絲相似,都是作者本人從自己的故事和例子,延伸出包含人格培養、待人處事、心態建立…等論述,然後旁徵博引其他的書籍與文獻。從同樣身為內向者的作者身上,我被他「領導力不是天生,而是後天養成」的說法感動,他追求「自我成長」展現出的熱情,也讓我為之嚮往。
帶給我的啟發:「領導力的高低」是可以被定義出來的,一個人在不同的群體裡面,也會有著不同程度的「領導力」。重要的是,我們都能透過「領導力五階層」的步驟和方法,來逐步提升自己在群體中的領導力。也不要仗著自己在某個群體裡有著很高的影響力,就想把一樣的態度用在不同的群體上。
.
9.#僧人思考: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
《僧人心態》這本書是我今年讀到關於哲學思考方面,最喜歡的一本書。作者在社群媒體上非常火紅,擅長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把一些很棒的觀念包裝成激勵人心的短片。直到接觸到這本書我才發現,原來作者曾經從商學院畢業後,前往印度當過三年的僧侶,這件事情引起了我對這本書的興趣。
在這本書裡,作者把他在道場裡面的修練、跟僧侶們的交流互動、體悟到的人生的道理、還有千古流傳的智慧,帶回紛擾的現實世界分享給大眾。作者將道場中學到的普世智慧,巧妙地融合數位科技的推廣,加上他曾經是商學院出身的思維,打造出了一個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思想傳播平台。
僧人總是能夠以最平靜的方式,活出充滿意義感的人生。作者認為我們也應該學習這些智慧,用來面對你的內心情緒、處理你的人際關係,提升你在職場上的表現、改善你想要學習和進步的事物。每個章節後面都有許多的「試試看」步驟,讓我們採取具體的行動,來練習這些僧人教我們的事情。
帶給我的啟發:讀完後我得到三個好東西,讓自己更容易找到平靜。第一個是:「放下對於目標的執著,收穫來自於享受學習的過程本身。」第二個是:「練習抽離自己的原始心智,用愛和尊重來對待自己。」第三個是:「學會付出自己的喜悅,對別人的成功抱持祝福,你就可以擁有無限的快樂。」這本書也幫我重拾睡前「冥想」的習慣。
.
10.#零規則:高人才密度x完全透明x最低管控,首度完整直擊Netflix圈粉全球的關鍵祕密
《零規則》這本書在談Netflix創新企業文化背後的管理方式,作者正是創辦人暨執行長本人。特別的是,他邀請一位專門研究各地文化差異的學者跟他共同寫這本書。學者到世界各地訪談幾乎所有層級的Netflix員工,從新人工程師、中階主管、以及高階主管群,都是受訪對象。
這本書獨特的三方對話寫作方式「創辦人—學者—員工」,我讀起來的感覺,就像是親自在公司裡面走一遭,非常有代入感。Netflix特有的「自由與責任」文化,強調給予員工高度的授權、刪除繁瑣的行政流程和規則、重視員工之間高度透明的溝通方式。執行長以循序漸進的方法,顛覆傳統老舊的管理方式,讓整本書讀起來令人耳目一新。
書中許多環節都凸顯出「高人才密度」的好處,執行長把最優秀頂尖的人齊聚一堂,設計一個不會彼此扯後腿的績效機制,這讓員工們集中火力在提升公司的創新和競爭力。對待這些優秀的員工,給予他們自由,不要用規範和流程束縛創意;給予他們責任,讓他們有權決定重要策略、擔起公司進步的重任。
帶給我的啟發:這本書是我今年最喜歡的商管書,相比起我待的高科技製造業使用「規範與控制」來達到製造量產,Netflix看似「零規則」的管理方式則有利於「創新」。我沒有在這類型的公司待過,能夠這麼近距離了解這家公司的運作和理念,對我的領導思維帶來很多衝擊,也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團隊管理和帶人方式。
.
【後記:更多的好書推薦】
.
圖文好讀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讀書心得,歡迎訂閱「閱讀前哨站的電子報」,每週都會寄送最新的文章通知。如果你喜歡用「聽」的方式吸收資訊,也歡迎訂閱我的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我會用輕鬆的方式說書、聊書,讓你能利用通勤之類的零碎時間,快速吸收我從一本書裡得到的收穫。
最後,提供一些閱讀的資源。想要培養閱讀的習慣?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想要徹底讀懂一本書?這篇文章可以幫上你〈對抗淺碟閱讀的最佳武器〉。想要學習在書中記下重點?這邊文章有多訣竅〈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
.
2021年正式起跑了,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
【博客來.2021 黃金月活動】
文章的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好康,那就是一年一度的「博客來黃金月活動」。我幫閱讀前哨站的讀者們爭取到了「限量2000份的 $50 優惠券」,需要的朋友趕緊去領取。更棒的是,我請博客來將我的年度書單,做成一個專頁讓你可以快速瀏覽我的好書推薦,千萬別錯過了!
領取粉絲專屬 $50 優惠券 https://bit.ly/2WHAdAr
「下一本讀什麼」年度書單 https://bit.ly/3pB9aDa
黃金月活動主場(全館3折起) https://bit.ly/2L8p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