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adjuvant化療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adjuvant化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adjuvant化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adjuvant化療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17的網紅皮膚外科 王研人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無淋巴結侵犯的黑色素瘤: 如何預期復發或轉移? 隨著大家對黑色素瘤的關注,我們越來越常診斷到早期的黑色素癌(腫瘤厚度< 1mm) 期別屬於IA。這個期別算是低危中的低危,五年存活率99%, 10年存活率93%,除非有絲分裂率超過1/mm3(完整病理報告會註明),厚度1mm以下"不需"做前哨淋巴結檢查...

  • adjuvant化療 在 皮膚外科 王研人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31 16:35:41
    有 65 人按讚

    無淋巴結侵犯的黑色素瘤: 如何預期復發或轉移?
    隨著大家對黑色素瘤的關注,我們越來越常診斷到早期的黑色素癌(腫瘤厚度< 1mm) 期別屬於IA。這個期別算是低危中的低危,五年存活率99%, 10年存活率93%,除非有絲分裂率超過1/mm3(完整病理報告會註明),厚度1mm以下"不需"做前哨淋巴結檢查,早期手術切除再加上定期追蹤,絕大多數的病人都沒有復發。
    問題是厚度>1mm的黑色素瘤,大部分病人仍前哨淋巴結陰性,但這群病人在追蹤時統計有21%(6-29%)會轉移/復發,該如何預期那些病人較容易轉移/復發呢?
    1. 腫瘤厚度每增加0.01mm,疾病相關存活(DSS, 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減少。腫瘤厚度還是最關鍵!
    2. 診斷時"年紀大"及部位位於"頭部",疾病相關存活減少,相反的,女性,腫瘤位於軀幹或上下肢(不包括肢端)預後較好。
    3. 早期的黑色素癌以手術為主,如果採用全身性治療(如免疫或化療)或放射線治療,疾病相關存活減少。目前對於"無淋巴結侵犯的病人" 手術前輔助治療(adjuvant therapy)並沒有證據顯示對生存有助益。
    4. 超過14%的病人是"超過五年"才復發,所以五年之後我們還是建議每年追蹤一次。

    #皮膚外科
    #黑色素瘤
    #復發
    #轉移
    #照片經病人同意使用

  • adjuvant化療 在 陳三奇醫師-血液腫瘤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3-28 07:00:01
    有 196 人按讚

    【為什麼開完刀了還要做化療】

    日前的新聞報導,藝人賀一航大腸癌第三期開刀後,沒有接受化療,他認為他是靠"吃好睡好"才沒有復發,真的是這樣嗎?
     
    筆者認為,公眾人物做這種示範,實在不可取,我們的學校教育應該要多學學"機率"的概念。機率就像抽籤,有時候中獎的機會高,有時候機會低,端看你抽的是什麼籤。雖然說賀先生有強調大家不要學他,但公眾人物這樣示範仍然會讓其他病友模仿的效應。
     
    大腸癌第三期,100個病人接受開刀,大約有60個人會復發,抽中的機會很高,但如果接受3-6個月的化療,復發的人數可以減少20人,只有40個人會復發,不幸抽到復發的機會就少很多。所以賀先生沒復發,不是因為"吃好睡好",而是因為外科醫師開得好,然後,他幸運一點,賭到了。
     
    大部分的人對"機率"這種概念不是很清楚,因為病人第一次生病,怎麼會知道開完刀到底要不要打化療。所以,有些人就選擇靠感覺,用賭的。但不是每個人都賭的贏的,看看豬大哥,診斷大腸癌的時候是第二期,如果當時開刀,超過一半的機會可以治癒,但他選擇不開(賭中的機會幾乎是0%),三年後,已經擴散到末期,幾乎不可能治癒,只能說太可惜了。
     
    抽籤這種事就是,有的人運氣好,有的人運氣不好。就像大樂透中獎機會低,有人買一張就中,威力採中獎機率比較高,但可能買50張卻一張都沒中。同樣的,有人開刀完乖乖做化療,仍不幸復發,有人開完刀逃避化療卻沒有復發。這些都是會發生的,機率高或低而已,換作是你,你要賭賭看嗎? 
     
    手術後,到底要不要化療,在不同癌症、不同期別,因為復發機率的高低,有不同建議,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化療-輔助性化療",希望這樣的說明可以讓一般民眾更好理解。
     
    http://immuno-therapy.blogspot.com/2016/07/adjuvant-chemotherapy_13.html

  • adjuvant化療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4-23 08:08:00
    有 83 人按讚


    《繼續直線抽擊語言偽術》

    今次會是文科生最後一次回應,要講的問題之前都講哂,今次文科生想同咁多位讀者朋友探討語言偽術。

    當你質疑他們為何無理由地引導病人停薄血藥,把病人的中風風險由1.4%升到4.5%時,他們會跟你說成件事其實是質疑病人為何沒有質疑自己和自己的選擇。

    當你質疑他們在診症期間連基本的醫療咨詢都沒做到,引導病人停薄血藥而又不解釋風險同alternative有do harm問題,他們會跟你說他們專頁出文有自己風格,想做的是想大眾破除「知障」。

    你在專頁做乜無人理你,但你現在是掛中醫牌診症收診金,醫學界和病人自然會有一個合理的期望。診症期間無問病歷的詳情,無向病人解釋點解要食薄血藥(因為atrial fibrillation),無向病人解釋食和不食的風險和副作用(中風/出血/戒口),文科生只能說這連醫療咨詢應有的最低要求都未達到。

    文科生發現這類型的專頁同素人父母都有類似的風格,當你引文獻和證據去質疑他們的做法時,他們總會說一堆虛無縹緲似是而非懶哲學的話,而實實在在要處理的問題(AF&stroke risk)係從來都不會答你。

    另,文科生好想知有邊隻肺癌藥只需要打兩個cycles[一次仲要係adjuvant chemo(預防復發的輔助性化療))],而中間又要隔成足足幾個月(咩window都過哂啦)。化療藥cisplatin+vinorelbine? pemetrexed+carboplatin? 定係標靶藥EGFR inhibitor or ALK inhibitor? 定係免疫治療 PD-1/PD-L1 inhibitor? 丁點詳情都無。同素人父母一樣的是他們很喜歡引用一個兩個身邊的例子而不是引用文獻或大型研究的數據。更加無奈的是,你永遠不會知道這種「有人用西藥之後死亡」的病人有否真實存在過。

    文科生無意筆戰,要講的都講完了,只希望大家可以在睇網上文章的時候要保持critical thinking,多去想一想到底有些專頁講的東西合不合理,科不科學。如果對任何醫療咨詢的意有懷疑,請尋找second or third opinion.

    #不如你話我聽點樣修身可以無AF同中風
    #咁個病人以前無修身出事你係咪唔醫佢呀
    #藥物預防每年減少幾多次中風心臟病骨折糖尿眼疾感染敗血症傳染病痳疹肝病腎病癲癇抽筋肺病貧血關節炎癌症你又知唔知呀
    #其實疫苗都係預防性藥物
    #修完身係咪唔會感染痳疹
    #你試下同沖繩人講話佢地無修身所以爆發麻疹
    #中醫都一樣成日開藥調理身體預防疾病嫁
    #西藥係藥中藥又唔係呀
    #預防中風到底斷送咗乜嘢美好的選擇
    #文科生仲等緊到底有咩差得過中風
    #唔想戒口可以同醫生傾用新一代薄血藥的可能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