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abo血型遺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abo血型遺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abo血型遺傳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各位好 我是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無論妳是費盡千辛萬苦 還是 不知和誰共度了一夜春宵 - 總而言之 恭喜妳順利拿到媽媽手冊 成為一位母親 - 當妳拿到媽媽手冊的同時 妳一定也拿到了無數的產檢項目 面對這些玲朗滿目的產檢項目 除了全都不選、 或者小孩子才做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abo血型遺傳 在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7/19 線上直播重點整理 Part 1. - 第一孕期免費產檢項目全解析!>
各位好
我是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無論妳是費盡千辛萬苦
還是
不知和誰共度了一夜春宵
-
總而言之
恭喜妳順利拿到媽媽手冊
成為一位母親
-
當妳拿到媽媽手冊的同時
妳一定也拿到了無數的產檢項目
面對這些玲朗滿目的產檢項目
除了全都不選、
或者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之外
妳是否真的了解每個項目的內容
以及哪些項目適合什麼樣的人呢?
-
面對這個名為「產檢」的國際旅遊團
我接下來會向各位說明:
經典免費路線 以及 額外的自費行程部分
-
所有的自費項目
均會標上我個人的推薦度與價格
就像妳看旅遊書或查Agoda那樣。
一兩百元的標註為:$
一千多元的標註為:$$
兩三千元的標註為:$$$
三四千元的標註為:$$$$
-
那,我們開始囉!
-
Part 1.
經典免費行程部分:推薦度:★★★★★,價格: 0 元
-
1. 血液常規檢查
血液常規檢查了許多項目,
包括: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血紅素、紅血百分比、紅血球體積。
在這個部分
什麼都看不懂也沒關係
我只想跟各位說
大家常常會陷入一種:看到紅字就緊張的狀態
但是呢
幾乎所有醫院或檢驗所的檢驗報告,
都沒有為了孕婦而調整列印出來的參考值。
-
也就是說
其實妳白血球稍微偏高一點點
雖然報告是紅字的
但其實妳的抽血值
在孕婦來說是完全正常的!
-
同理也適用於其他指數
許多不孕症患者
常常在懷孕後會一直去抽一些免疫項目
如D-Dimer、Protein C、Protein S、C3、C4、IgG、IgM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當妳抽了這些血
就應該要去查第一孕期的孕婦正常值才對
如果需要孕婦的標準值的好朋友
歡迎直接到我的影片區去抓投影片來使用
直播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058962231164986
-
2. 尿液常規檢查
這個部份很簡單,
正常尿夜中沒有紅血球、沒有白血球、沒有尿蛋白、沒有尿糖、沒有酮體。
乾乾淨淨的柳橙汁無糖去冰就OK了
-
3. ABO血型 與 RH血型
ABO血型大家從國中學到現在
但我在門診時發現
還是很多人沒辦法搞清楚
究竟什麼樣血型的父母
能夠生出什麼樣血型的小孩呢?
-
兩個A型的爸媽,能夠生出O型的小孩嗎?
那兩個O型的爸媽,能夠生出A型的小孩嗎?
為了各位的方便
如果有需要的話
歡迎直接到我的影片區去抓對照表來對照就可以了
-
如果妳跟妳先生一個A、一個B
那麼恭喜妳
無論妳究竟是跟誰懷孕的
都沒有人有辦法從血型中看出來
-
至於Rh血型
由於Rh血性是隱性遺傳的緣故
Rh陰性的婦女在台灣僅占0.3%
然而,
我仍要在這邊再次提醒那些少數的Rh陰性媽媽們
切記、切記
在生產前一定要找到備有Rh(-)血品的醫療院所
以及
記得於第一胎的懷孕28週時及產後72小時內,
施打Rh免疫球蛋白
以避免第二胎發生新生兒溶血症喔!
-
4. 愛滋 & 梅毒
愛滋或梅毒的孕婦在台灣已經非常非常少
台灣的愛滋病患只有5%是女性
其他95%是男性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
我不方便多說什麼
妳可以去Google 賴清德 + 愛滋病
賴副總統會告訴妳
有問題的麻煩問他去
-
如果妳真的愛滋或梅毒有任何一個陽性
趕快去找出傳染給妳的源頭
然後遠離這個源頭吧
以免其他性病也跟著接踵而來,如:菜花、淋病、皰疹等等
-
5. B 型肝炎
B型肝炎的部分
我們會檢驗兩個抗原,包含:HBsAg 及 HBeAg
S抗原表示妳是否有B肝
E抗原表示妳的B肝是否是高活性
-
但是呢
無論妳E抗原陽性還是陰性
自2019年7月起
只要是S抗原陽性的產婦
新生兒就應該施打B肝的免疫球蛋白和B肝疫苗
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有S跟E雙陽性的才需要施打了
-
在此提供一個
我也不清楚什麼意思的口訣給各位方便記憶:
就是說:這位小姐有沒有接S呢?有的話要小心B肝喔!
-
6. 德國麻疹抗體
先天性德國麻疹在台灣幾乎已經絕跡了
這過去十年來只有1例
而且還是境外移入
-
所以阿
在現在的台灣社會上
比起先天性德國麻疹來說
更容易碰到的問題反而是
“施打了德國麻疹疫苗(MMR)之後,發現自己懷孕怎麼辦?”
-
這樣的情形最近越來越多
尤其前幾年日本麻疹疫情嚴重
許多台灣年輕女性爭相去施打MMR疫苗
-
由於MMR疫苗是減毒活菌疫苗
因此孕婦嚴禁使用
但如果施打後不到一個月內
就發現自己懷孕的話
這個小孩子會不會感染先天性德國麻疹?
又是否應該因此終止妊娠呢?
答案是:千萬不要!
-
根據台灣的國民健康署網站說明:
若於德國麻疹疫苗施打後4週內發現懷孕,
不應以此做為中止懷孕的理由。
-
我相信各位身邊也許有碰過這樣的人
但從今天起
希望大家告訴大家
不用再因為施打了德國麻疹疫苗之後發現懷孕
就急著去終止妊娠
這是沒有必要的
-
在這個地球上
針對無數施打了MMR疫苗然後四周內發現懷孕的婦女
目前仍沒有任何一例
關於MMR疫苗引起的先天性畸形的報告
這樣的感染風險,
僅存在於我們的學理推論上而已
(參考資料: Can Fam Physician. 2011 May; 57(5): 555–557. Vaccination during pregnancy)
-
7. 地中海型貧血
地中海型貧血為台灣第一名、最常見的遺傳性疾病
目前地中海型貧血的帶因率約為6%
常見到我以前去當兵之前
就聽過有學長故意前一天先放血再去體檢的做法
-
地中海型貧血的篩檢方式為:
檢測血中的平均紅血球大小(MCV)
以MCV是否小於 80作為標準值。
地中海型貧血患者的紅血球天生就比較小
-
若孕婦本身的MCV小於80
那就必須去檢驗這個孩子的”生父”
如果他的MCV也小於80
這樣就有1/4的機會生出地中海型貧血重症的小孩
這樣的重症小孩可能胎死腹中、或者需要終生輸血
-
由於非常的重要
所以地中海型貧血也列入健保公費產檢項目之中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
究竟孩子的爸爸到底是誰
就真的很重要了。
-
其他很多時候
就像我自己
也不知道我是不是我爸親生的
也不知道我小孩是不是我親生的
其實,大部分時候
爸爸到底是誰
真的也不是很重要
-
以上
針對這些公費進行的第一孕期產檢
由於是免費的關係
大家往往都不怎麼在意
殊不知國健署與健保署
才是全台灣最會算C/P值的醫療單位
他們願意拿錢出來免費幫妳做的篩檢
一定有他背後
深刻的醫學意義存在。
-
這一篇先講到這裡
下一集我會再用文字整理
其他自費加價行程
包括:
1. 早期糖尿病篩檢
2. 甲狀腺功能
3. 弓漿蟲
4. 巨細胞病毒
5. 脊髓肌肉萎縮症
6. X染色體脆折症
7. 子癲前症篩檢
8. 血中維生素D
9. 葉酸代謝基因
-
敬請期待
我們不見不散!
-
直播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058962231164986
-
“這一堂課,就算妳什麼都忘記了,拜託妳至少要學到一件事,並且告訴妳身邊的姊妹們:在施打了德國麻疹疫苗之後發現懷孕,並不需要以此作為終止妊娠的理由。”
“這種因為無知造成的恐懼,導致無辜小孩的犧牲,是我完全無法接受的事情。”
-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臉書蒐尋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網誌連結 : https://mrwilliams999.blogspot.tw
-
abo血型遺傳 在 史丹福狂想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滴血驗親」是古裝劇集中的常見情節,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這根本上就是古代的DNA親子鑒定。那究竟這方法有沒有科學根據呢?
理論上,如果我們把ABO血型相異的人的血液在合適的狀態混合,就會產生凝集作用,令血液不能混和在一起。縱使如此,滴血驗親其實是不能幫助我們作親子鑒定的,原因有二。
首先,古裝片的做法一般是把二人的血滴在清水中,這樣有兩個問題。一來過量的清水會稀釋血液中的ABO抗體,影響凝集。二來,由於清水的滲透壓(osmolarity)比紅血球要低得多,水會經由滲透作用(osmosis)進入紅血球中,把紅血球發漲至爆破,就像氣球被泵爆一樣。因此以古人的做法,即使我們完全不理會ABO血型的問題,都可以知道兩滴血是必然會混和的。
那假如有位很聰明的古人研究到用適合的容量與適當濃度的生理鹽水,又可不可以解決問題呢?這樣的古法的確有助我們偵測到ABO血型不合的人。但ABO血型不合並不代表沒有親子關係啊!例如一對分別為A型與B型的夫妻就可以誕下一位O型或者AB型的孩子。史丹福不在此詳述ABO血型的遺傳方式了,有興趣知道更多的朋友可以參考任何一本高中的生物學教科書。
同樣地,ABO血型相同也並不代表一定有親子關係啊!假如我們隨便在街上找兩個「三唔識七」的人進行「滴血驗親」,他們的血液混和的機會有多大呢?讓我們以香港的數據試算一次。
在香港,A型、B型、AB型及O型分別約佔26%、26%、7%及41%,所以機會是26% x 26% + 26% x 26% + 7% x 7% + 41% x 41% = 30.8%。也就是說,我們隨便在街上找兩個人去做「滴血驗親」,竟然有3成機會血液是混和的,可想而知這檢查有多麼的不準確。
abo血型遺傳 在 史丹福狂想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聽過有些人在捐血時被當作D陽性,在接受輸血時則被當作D陰性嗎?為什麼會這樣呢?
D屬於恆河猴(Rhesus)血型系統的一部分,它是除了ABO之外最重要的血型系統。大家平時聽到的"A+"、"O-"中的+與-就是指D抗原陽性或陰性。D陰性的人,特別是年輕女性,應盡量避免接觸(透過輸血或者懷孕)D陽性的血液,否則免疫系統會製造anti-D抗體,影響未來的懷孕或輸血。
有些人遺傳到較特別的RhD基因,令他們製造出有「缺陷」的D抗原,這個情況叫做partial D。這些病人如果接觸到正常的D陽性血液,一樣會刺激到免疫系統去製造anti-D抗體。另外有一個類似的情況,病人製造出有較弱的D抗原,但這些病人接觸到正常的D陽性血液,免疫系統卻不會製造出anti-D抗體,這個情況叫做weak D。所以partial D病人應盡量避免接觸D陽性的血液,weak D病人則沒有此限制。因此partial D病人在接受輸血時會應被標籤為D陰性,而weak D病人則應被標籤為D陽性。
但partial D與weak D的人血紅球上的D抗體雖然有「缺陷」,但一樣可以刺激D陰性的病人,令他們免疫系統製造anti-D抗體,所以他們在輸血時會被標籤為D陽性。
醫院及紅十字會輸血中心使用的anti-D試劑都是精心設計的。一般醫院血庫使用的試劑理應偵測不到partial D抗原,所以病人會被標籤為D陰性。而在紅十字會輸血中心做血型檢查時則可以加入抗人類球蛋白(anti human globulin),以偵測weak D與partial D抗原。除了透過血清學的方法外,我們還可以使用基因檢查去分辨weak D與partial D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