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拍攝地與拍攝手法分享】
前幾天上傳日本千葉星空照,意外得到很多人詢問地點、器材、怎麼拍,所以決定把他做成一篇貼文!
千葉這個野島崎燈塔是非常適合拍銀河🌌的好地方,當天去至少就有20位攝影愛好者在這拍攝!
🔵地點:這裡在千葉縣最南端的南房總市的野島崎燈塔(#野島崎灯台 #野島崎灯台ベンチ...
【⭐️星空拍攝地與拍攝手法分享】
前幾天上傳日本千葉星空照,意外得到很多人詢問地點、器材、怎麼拍,所以決定把他做成一篇貼文!
千葉這個野島崎燈塔是非常適合拍銀河🌌的好地方,當天去至少就有20位攝影愛好者在這拍攝!
🔵地點:這裡在千葉縣最南端的南房總市的野島崎燈塔(#野島崎灯台 #野島崎灯台ベンチ )拍的!
從東京過去的話大概會需要三個小時左右,建議一定要開車。
🔵拍攝器材:Sony a7c、tamron20mm、腳架
🔵拍攝星空的設定:使用M模式,主要需要調的是「光圈、ISO、快門、對焦」四個,以下是我這次的設定
・光圈:f2.8
・ISO:3200
・快門:30秒
・對焦:手動對焦
光圈記得一定要調最大光圈,有些鏡頭光圈不一樣,可能沒有到f2.8也沒關係,就是調相機可調的最大光圈!
光圈大可以讓進光量多,會更好拍到星星!
快門則大概設定30秒以內,最多30秒就好,超過30秒的話會拍到星軌,星星就不會是一個點點,會變成線!
ISO大概不要設超過3200這樣畫質會好一點。
對焦則調為手動對焦,先調到無限遠♾️後,再稍微往回調一點,這次拍攝前方剛好背景是白色椅子,所以我盡量讓她對焦在椅子上!
拍攝時很重要的是最好使用遙控器或是設定倒數計時2秒左右,避免手按下去的瞬間晃到照片!
-
-
以上調完後,架上腳架基本上就能拍出美美星空照!另外還有一個可以嘗試調的是白平衡!
第五張照片有天空偏黑色跟偏藍色的天空,這個是調整白平衡後出來的效果,可以依照個人喜好調出喜歡的白平衡!
最後一張我則是把照片轉橫的,這樣可以看更清楚星空!仔細看照片上我有成功拍到流星🌠!
-
-
關於後製:
拍好照片後我有使用修圖軟體讓星星的部分可以更清晰,主要顏色皆沒有調動!
-
-
以上就是小鹿的不專業星星地點與拍攝方式分享!是我這次去拍攝的拍攝方法!如果有攝影好手有更好的建議,歡迎一起留言交流!⭐️⭐️💕
-
-
查看其他懶人包➡️#小鹿懶人包
追蹤我看更多日本🇯🇵景點資訊➡️ @liulifejp
#星空 #星空撮影 #星空フォト #星星 #夜空 #銀河 #星空の中へ #星 #攝影 #攝影日常 #攝影教學 #攝影日記 #夜拍 #千葉 #千葉観光 #千葉県 #千葉旅行 #lovejapan #japan_of_insta #japan_photo #日本旅行 #南房総 #은하수 #sonya7c #天の川 #milkyway #치바현
a7c對焦設定 在 DCFev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Sony 拍 Vlog 機仔有 ZV-1,全片幅無反就有 A7C,APS-C 片幅的拍 Vog 無反難道就是 A6700?
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30533
--------------------------------------
彈出又彈入?Canon EOS R3 感光元件「身世」受質疑?
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30520
這就是 EOS R3「眼球控制自動對焦」的設定介面?Canon 相關專利流出
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30506
a7c對焦設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常日,或許終將成為最美的風景:Sony A7C】
.
該怎麼說起這樣一台相機?該怎麼說起,早在七年以前就對這台相機的期盼?既不是旗艦,看起來小巧不起眼的A7C,怎麼會擄獲我的心?
.
A7C這樣的相機,小巧的外型、輕便的重量,以一個新的形式改變了全幅無反相機,也改變了我的拍攝。
.
在它方正的外觀底下,其實也蘊含不少改變:更好的觀景窗、更快的對焦速度、更緊密的連續對焦、更彈性的拍攝角度、更好的選單體驗。
.
簡單說來,我期待著一台小巧、好看、性能足夠,同時有著好畫質並方便帶上街的全片幅相機。那麼,就該是Sony A7C了。
.
那麼,關於A7C的基本介紹、關於我詳細的A7C設定、也關於A7C與A7 III的購買挑選,最後是A7C所帶來的全部。
.
要說的事情很多,所以我們還是在文章裡,一點一滴地,慢慢的說。
.
.
.
●常日,或許終將成為最美的風景:Sony A7C
https://euyoung.pros.is/3drmsh
.
●Sony A7C 快問快答
https://euyoung.pros.is/39xz32
.
●Instagram @euyoung
http://bit.ly/2Npe33Z
a7c對焦設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Sony 在稍早正式發表了三顆輕巧取向的「G」鏡頭:
24mm F2.8 G、40mm F2.5 G、50mm F2.5 G,三顆都是 600 USD
.
其實有些意外 G 鏡會往這個方向發展,畢竟在過往,大家對鏡頭的理解都是光圈越大越高級,F1.8「理應」比 F2.8 的定焦要來得高階,不過這三顆鏡頭很特殊的走回了小型化、小光圈的趨勢,從 Rumor 流出時我就覺得如此,雖說廣角這顆 24mm F2.8 算是還不錯的配置,但 40mm 與 50mm 光圈只有 F2.5 這或許就有些令人費解,若光圈設定在 F2.0,那麼應該會比較符合「G」的身價吧?
.
不過等到正式發表、看完官方 Introducing 之後,算是稍稍有些理解了這一批「Ultra Compact G Lens」的設計想法,這三顆鏡頭採用完全相同的外殼,雖然是金屬材質但重量也分別只有 162g/173g/174g,光圈環與對焦環都是設計為可以直上追焦器的配置,同時它們也都具備 AF/MF 選擇、對焦固定鈕與 DeClick 鈕。
.
與其說是向 Tamron 的共用外殼設計看齊,不如說這本身就具有目的性,相同的外殼無論是上穩定器或追焦器都不需要額外配平,也不需要更改太多設定就可以無痛轉換三顆鏡頭。並且從體積來看,它們很明顯是設計給 A7c 或是 A7III 等級的鏡頭,就連官方範例照也是使用這兩台機身拍攝,甚至要直上 FX3、FX6 也不是問題,客群應該也是鎖定輕巧街拍愛好者、單兵作戰或小型影音創作團隊使用的鏡頭。
.
售價方面,三顆鏡頭都是 600 USD,似乎比當初預期的售價要高上一點,在這價格區間 F2.5 的小光圈或許會是一個痛點,例如對 40mm F2.5 G 有興趣的使用者可能會轉而選擇 FE 35mm F1.8,不僅價格更便宜、光圈也更大一級(但其實 35mm F1.8 海外定價 748 USD,是比較貴的沒錯喔,只是台灣售價太佛XD)。至於 FE 24mm F2.8 G 我倒是覺得很可以,廣角對大光圈的需求沒這麼高,替代品也並不像中焦段那樣多,如果最後台灣開個 16,980 之類的小佛價倒是真的會考慮來一顆。
.
對純拍照的使用者來說,這三顆鏡頭或許並不一定是最好,但如果你重視錄影與輕便的需求更甚於大光圈,那麼這三顆應該還會是頗不錯的選擇,至少在「輕便小光圈鏡頭」的領域中,這系列仍然有與其他品牌的同級鏡頭做出明顯的區隔性,例如 Tamron、Samyang、Sigma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