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Tulkarm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Tulkarm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Tulkarm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tulkarm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2015.03.06 中東—《半島電視台》報導 ※ 被迫再度流亡的巴勒斯坦難民 Hudda Award,49 歲,出生在難民營。在這個第五座被她稱為家、用帆布鋪設帶著風吹雨淋痕跡的帳篷中,Award 說自己哪天會終老在不知哪處的難民營裡。 「我人生中大部份的日子都住在難民營裡。」Aw...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 tulkarm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03-06 22:52:12
    有 14 人按讚


    ※ 2015.03.06 中東—《半島電視台》報導 ※
    被迫再度流亡的巴勒斯坦難民

    Hudda Award,49 歲,出生在難民營。在這個第五座被她稱為家、用帆布鋪設帶著風吹雨淋痕跡的帳篷中,Award 說自己哪天會終老在不知哪處的難民營裡。

    「我人生中大部份的日子都住在難民營裡。」Award 告訴半島電視台記者她的故事:「從我出生在巴勒斯坦的難民營開始,我的孩子們也都在難民營裡出生。」

    Award 跟她的家人過著貧困的生活,她大概有 33 年的時間輾轉流浪在中東不同地區的難民營。

    從 1948 年巴勒斯坦災難地那⼀天(以色列建國之日,巴勒斯坦人稱 「Nakba」,意即災難),她的父母從海法逃往巴勒斯坦西岸的 Tulkarm 難民營避難開始。Award 生於 1966 年,五歲那年遷往伊拉克庫德區的 Baharka 難民營,也就是她接受半島記者採訪的地點。

    伊拉克北方的 Baharka 難民營目前有 1,120 個家庭為了逃離伊斯蘭國與伊拉克之間的武力紛爭而居住於此處。雖然這個營區原本是為了伊拉克境內的流離失所者(IDPs),有 18 個巴勒斯坦家庭在此處依然適用難民認定基準。

    帶著日曬雨打痕跡的帳篷在這個營區成排成列,不少衣服掛在帳篷裡繫上的曬衣繩上,試圖在陰雨天裡晾乾。地面潮濕,大雨造成的積水縮小了生活面積,留下了滿地泥濘。

    營區裡的巴勒斯坦人試圖凝聚彼此,Award 指著住進附近帳篷裡的另一個巴勒斯坦家庭。

    「我們(巴勒斯坦人)在這裡是專業難民。」Award 用苦笑回應坐在一旁笑出聲音來的子女。

    「我們教那些伊拉克人怎麼樣佈置房間,怎麼在帳篷裡設廚房,甚至客廳。」Award 說: 「我們教他們怎樣讓帳篷防水,怎麼面對雨天。我是專家,我這輩子都在當專業難民。」

    Baharka 此處的巴勒斯坦家庭逃難無數次,有些甚至在去年就遷移了兩次:去年夏天時從被伊斯蘭國佔領的 Mosul 逃往 Khazir 難民營,然後又在 Khazir 成為伊斯蘭國戰場時逃來 Baharka 這裡。

    Khadra Ibrahim,住在離 Award 一家不遠的帳篷裡,是從 Khazir 逃來 Baharka 的其中一人。 Ibrahim 也在難民營中出生,23 歲結婚時離開敘利亞的 Khan al-Shieh 難民營至今已有四十年。

    「我從沒想過我又住進難民營中。」Ibrahim 說:「當我離開敘利亞的難民營時,以為已經遠離了這種生活。我應該要認清事實,我是巴勒斯坦難民,我沒有國家。」

    伊拉克庫德區的巴勒斯坦總幹事 Nazmi Hazouri 表示,像這樣的遷移流離對巴勒斯坦難民來說,是家常便飯。

    「他們總是需要跟隨環境變化而移動。Baharka 難民營原先目的是提供給流離失所的伊拉克人,而不是給巴勒斯坦人。現在伊斯蘭國造成這種情形,這裡也有 18 個巴勒斯坦家庭。」

    作為 85 位巴勒斯坦人的之一,Award 太了解她和巴勒斯坦同胞必須適應這種環境。 在不停逃難的難民生活中,她已經無法想像這種動盪會有停止的一天。

    「若要我直說,我覺得這種動亂不會結束。我們生活在難民營的日子只會一直持續。我們什麼也沒有。」

    Ahmad Mohammed Adiyab 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臨時雇員,他領著半島電視台記者來到帶著基金會標識的帳篷區,在這裡他教導兒童如何吃得健康和保持體態,日薪是 15 美元。他表示:這對巴勒斯坦難民來說,是很豐厚的薪水。

    Adiyab 的家人原先在阿卡(Acre),從 1948 年巴勒斯坦災難日後遷移數次,從黎巴嫩到科威特,然後是伊拉克。

    「現在我在這裡等著哪天被伊斯蘭國殺掉。我的車在安巴爾(Anbar)被他們射的彈痕累累。」Adiyab 拿出當時的照片向記者說明。

    他當時在安巴爾當了許多年的修車技工,他攢錢租房子一個人獨居。然而在伊斯蘭國佔領該地區時,他又被迫開始逃亡。

    「我愛我在那邊的工作。我也愛這裡人道救援的工作,當然我寧可選擇直接離開。」Adiyab 說:「我希望我不是巴勒斯坦人,希望這樣講不會讓誰難過或生氣。我大部份的日子都生活在難民營裡,就只因為我是巴勒斯坦人。」

    沒有任何其他選擇,過著四處流亡的人生,在各處難民營間移動。Adiyab 不打算結婚生子,不願意讓這種悲慘生活成為留給下一代的詛咒。

    他的家人就是難民營的巴勒斯坦同胞,他們帶著收復失土的想望,還有持續不斷的動盪,以及眼前困境的包袱。

    「流浪到在這裡的巴勒斯坦人民就是一個大家庭,我們照顧彼此,我們守望相助。」Ayiyab 說:「我們在國外,我們需要彼此。」

    http://www.aljazeera.com/…/isil-forces-iraq-palestinians-fl…
    http://www.telegraph.co.uk/…/Exclusive-Inside-the-refugee-c…

    聯合國難民署最新數據:
    http://data.unhcr.org/syrianrefugees/regional.php

    圖:Baharka 難民營內的不少巴勒斯坦家庭已逃難數次,其中不少人甚至在去年就遷移了兩次。

  • tulkarm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10-01 13:19:08

  • tulkarm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10-01 13:10:45

  • tulkarm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10-01 13:09:5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