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Kobo 刷機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Kobo 刷機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bobbytung (Ebookismyfate)看板book標題Re: [討論] 開放式閱讀器...
Kobo 刷機 在 編笑編哭。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18:34
使用 KOBO libra H2O已經一年半左右,電子書閱讀器不僅是我的通勤好夥伴,也幫我省下了不少收納空間。我自己算是很快時間內就習慣電子書的閱讀方式,但在推廣電子書閱讀的過程中,也遇到不少朋友猶豫不決,不曉得要不要投入電子書的懷抱,以下就簡單整理幾個常遇見的問題以及我的使用心得: Q:電子書...
其實我對電子紙閱讀器的「開放式」與「封閉式」定義一直覺得奇怪。
電子紙閱讀器這幾年越來越貴,直逼中階手機與iPad,但是元太的電子紙螢幕就是佔
最大一塊成本,所以一直硬體規格都很差。
所以要追求順暢的表現,就是自己開發作業系統整合服務,現在只有兩家這麼做:
Amazon和Kobo。所以是真正的「封閉=只能使用硬體販賣端的服務」。
當然啦,對岸被小米併購的多看團隊,一開始就是刷掉Kindle的作業系統,讓你能自
己放書進去讀起家。
而其他市售閱讀器,大多數使用Android系統,然後限制只能開啟自家App,變成一種
「假封閉式」系統;除去這種限制,預設或可以額外安裝Google Play服務來下載App
,就是所謂「開放式」系統。
然而,電子紙閱讀器上安裝的Android系統也很少針對電子紙閱讀器的次一階硬體規格
來刪去不必要的服務,所以大多顯得很臃腫,效能自然比起Amazon和Kobo的閱讀器表現
來得差。
鎖不鎖自家的App是商業考量,畢竟只賣閱讀器,不賺賣書的錢,還要做保固服務等,
根本是賠錢生意。
-----
回歸正題。元太這幾年為了推自家的電子紙,透過一項項合作一直在建構平台,像是
找上WACOM合作手寫功能,於是很多大尺寸手寫閱讀器面市,反應處理速度都不錯。
今年五月元太找上聯發科合作,以後應該會用MT8113這顆晶片,而能提高整體效能,
應該會比起舊產品有不錯的表現。但這麼做等於不管從哪一家買閱讀器,未來都會
有辦法透過刷機等方式重新安裝Android系統,解除鎖定App的限制。也就是說「假
封閉式」系統都能刷成「開放式」了。
不過認真覺得元太如果想好好推閱讀器市場,應該除了硬體加強,更要在作業系統上
用點心啦,好好客製化Android來加強,不然拿手機用的全功能作業系統,怎麼樣都
很臃腫。
-----
另外有談到市占率,中文書賣得最好的平台,過去是Google Play Books啊,但畢竟
Google沒有公開數據,只能推估;而從銷售數字來看,本土平台銷售額最高的是博
客來。也別忘了Momo把My Book從台哥大轉移過去,也要做電子書生意,而且預計會
推電子紙閱讀器。
至於Apple。電子紙和LCD的差異就是LCD有更新率的原罪,螢幕更新就會造成眼睛疲
累,但現在iPhone 14 Pro的Always-On Display就可以低到一秒更新一次(1Hz),
如果普及到未來的iPad上,根本不會考慮電子紙。
但是Apple目前根本沒有在乎Apple Books賣得如何,儘管這幾年閱讀程式才大幅翻修
,不過一堆小Bug不想解。像是過去在手機上可以調用楷體、圓體來混排,新版本反
而做不到。就算台灣沒開店,海外還是能賣中文書,這對使用者體驗來說是改惡。
-----
結論上來說,對,在台灣讀中文書,封閉式服務應該沒什麼搞頭。Amazon和Kobo都是
先在美國與加拿大穩搶市佔第一後持續往海外推,然後維持整個系統不停開發。
台灣電子書平台就是按照書種與客層各佔山頭,然後各自有一堆書搶限時獨家。對
讀者來說就是所有平台都用利益最大。
而電子紙閱讀器硬體往上提升並且變得越來越一致,就是會和Android手機一樣有人
提供刷機的教學來解除綁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34.2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90490281.A.4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