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評論】《登月先鋒》First Man
『登月這步踩的輕柔,但乘載的意念卻雷霆萬鈞』
-
先說結論,大膽、創新、才氣縱橫,是當初看完《登月先鋒》的絕對想法。
-
去年以《樂來越愛你》橫掃金球獎,並在北美獎季最終戰場奧斯卡拿下六項大獎,成為影史最年輕金獎導演的達米恩查澤雷,今年再度和雷恩葛斯林合...
【#地下評論】《登月先鋒》First Man
『登月這步踩的輕柔,但乘載的意念卻雷霆萬鈞』
-
先說結論,大膽、創新、才氣縱橫,是當初看完《登月先鋒》的絕對想法。
-
去年以《樂來越愛你》橫掃金球獎,並在北美獎季最終戰場奧斯卡拿下六項大獎,成為影史最年輕金獎導演的達米恩查澤雷,今年再度和雷恩葛斯林合作,這次不拍鼓手、放棄歌舞,選擇將鏡頭轉移到60年代,望向全球家喻戶曉的阿姆斯壯登月故事。
1902年,法國的喬治梅里葉利用影像的魔法拍出了《月球之旅》,用影像激發當時人們對於登月的想像力,1969年,美國的阿姆斯壯和其團隊將想像化成現實,帶著極大壓力登上月球,成為第一人,2018年,美國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將此傳記在大銀幕上呈現。
-
《登月先鋒》開場第一顆鏡頭幾乎就為視覺體驗定了調,達米恩查澤雷大膽且妥善運用手持跟拍攝影,在狹小的密閉座艙內,主觀與客觀的鏡頭交錯運用,加上俐落、節奏明快的分鏡絲毫不給觀眾喘息的空間,強勢壓迫著銀幕前的你我,有效達到令觀眾聚精會神體驗每一場行動的目的。
-
視覺的流暢外,達米恩在過往拿手的聽覺做得更是淋漓盡致,座艙內的音效搭配刻意的呼吸聲,層層堆疊的效果皆能有效令觀眾置身於當時的環境中,《登月先鋒》僅在開場幾分鐘內,便用豐富的鏡頭語言加上細膩的音效抓緊觀眾,在技術層面上的表現儼然不凡。
-
接下來全片更不懼使用特寫,每一個拍著雷恩葛斯林的特寫都將觀眾再拉近角色一點,消弭了距離,感受到的就是最真摯的情感。而這些特寫都是極其自信的運用,且雷恩葛斯林也沒辜負這樣的信任,全片話不多,但一舉手一投足皆散發出濃烈情緒,而藏在眼神底下的,是雷恩內化的角色性格,也難怪達米恩甚至敢一直給眼睛的大特寫,這一導一演,繳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使阿姆斯壯在銀幕前有了厚度。
-
除了技術層面無懈可擊外,在敘事上達米恩也幾乎完美,《登月先鋒》透過導演一貫的人文視野,聚焦在阿姆斯壯的家庭,故事時間橫跨8年,這中間的轉折皆做的微且到位,故事中段,由克萊兒芙伊飾演阿姆斯壯的妻子珍妮,因漫長的等待造成心裡的不安,達米恩透過屋子裡的光線與聲音來詮釋,光線那頭是丈夫的聲音來源,黑暗彼端是家人的沈默等待,精準的構圖強化了戲劇張力,而片尾更從月球望向地球,呼應著阿姆斯壯從地球望向月亮的慾望,無論明說與暗指,都將人類心中各種意念表達出來。
-
縱使這是一部以「白人男性」為主的英雄故事,但達米恩仍然將女性的強悍身影描繪出來,克萊兒芙伊不只是逆來順受的家庭主婦,從她的台詞到性格,皆打破傳統婦女的窠臼,尤其最後一場道別戲,更讓人看見克萊兒芙伊的爆發力,僅這場戲,克萊兒芙伊的演技深具說服力。
-
接著隨著故事的推演,我們能發現登上月球是種種巧合與緣分,背後是多少努力與犧牲,達米恩查澤雷同時也將當時軍備競賽的社會氛圍勾勒出來,顧及技術的同時,也不忘記劇本的重要,當兩者兼具時,一部傑作就此誕生。
-
而綜觀全片,《登月先鋒》大篇幅地選用16厘米膠捲拍攝,但在最終登上月球打開艙門時,選用65厘米IMAX全幅畫面比例,透過銀幕比例的畫面變化,一瞬間拓展了人類視野,此刻更切換到主觀鏡頭,觀眾透過第一人稱視角,和阿姆斯壯一樣身歷其境,同時得以窺視月球全貌,此時萬籟俱寂,影像畫面堆疊出的情緒濃烈,如排山倒海般反覆衝擊人心,且象徵性地解放了全人類對登月的科技窄門。
在畫面比例的變換上,只要是合理的運用,皆能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如同札維耶多藍的《親愛媽咪》,都成功讓全片記憶點清楚且敘事力道更富層次。
-
真要說缺點,最後以粗糙的電視機畫面,透過法國人口中說出美國的偉大我認為是做作而扣分的,且相當突兀,但仍瑕不掩瑜。
-
阿姆斯壯的這一小步,乘載著了那年代的集體意識,當其掛上了夢想、羈絆、不安、憤怒種種情緒時,雖然步伐踩的輕柔,但背後象徵的意義卻劇力萬鈞,達米恩查澤雷將大家耳熟能詳卻毫無感覺的勵志事蹟,透過自己才華洋溢的敘事能力,轉換成一則有血有肉,觸動人心的影像,因有了達米恩,阿姆斯壯不再是書本上的黑白字句,而是立體鮮明的登月先鋒。
歸咎到底,這仍是一部關於夢想的故事,在《進擊的鼓手》、《樂來越愛你》為了追求「卓越」的夢想,在這次《登月先鋒》中仍然能相互映照,雖然故事的外殼換了,但達米恩心中對於「夢想」二字的龐大命題仍然不變。
-
《#登月先鋒》由『環球影片粉絲專頁』發行~
-
明天10/26 震撼上映 👨🚀 #movie#firstman#damienchazelle#ryangosling#clairefoy
imax畫面比例 在 晞。觀影記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到底《#刺殺小說家》可以有幾爛?】
#到底可以有幾爛系列
1. 有一種戲你抱住朝聖爛片心態會好興奮,因為真係爛得好開心,但有一種戲即使抱住朝聖爛片心態,都會驚訝於點解可以爛成咁
2. 套戲大陸同台灣都俾人插到上天,完全捨棄一切情理、覺得觀眾入戲院就要享受你嘅爛果種無恥之心,係會令你睇到好嬲,點解我要受呢兩個幾鐘嘅苦?睇時不斷有觀眾頂唔順中途離場
3. 寫小說可以改變現實世界,好多戲都拍過,呢套完全冇任何情理,佢話乜就乜,連解釋下兩件事有咩關係都冇,到最後搞場大龍鳳原來就係一宗「私了」嘅低能復仇計劃?
4. 任大陸寫手吹到幾神,sorry點吹都挽救唔到人物角色超平面,平面到你完全唔care佢哋死活,無啦啦走個九唔搭八角色出嚟要生要死,i don't fuxking care,只想佢哋快啲死曬,喂完咗佢啦好冇
5. 劇情同樣九屁不通一塌糊塗,講真個所謂「小說家」寫唔到落去,係因為本小說已經爛到一個兜唔到地步,男主角出現只係令佢唔會徹底爛到尾,請唔好覺得自己係個神級小說家
6. 因為「戲中戲」太爛,兼且套戲都實在太爛,觀眾最有反應係最尾無啦啦走支機關槍出嚟,當場恥笑到極致,一套戲最深刻地方,竟然係因為佢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7. 雖然香港冇IMAX版,但畫面比例係咁變,應該IMAX都有「俾多26%畫面你睇」效果。就算你扯到畫面幾大,都難掩極明顯「CG Battle」,電腦特技假成咁根本support唔到、道具同戲服都極粗糙,幾場所謂大戰連手機遊戲宣傳片都好過佢
8. 無論係現實定「戲中戲」都建立唔到人物關係、故事背景,講咗大半套戲都唔知做緊乜,不如嚟場終極決戰。你完全唔知佢哋做乜要打、打嚟為乜,先天已經投入唔到,加埋假得驚人特技效果,仲要拖長嚟打,不如自己打機好過?
9. 唔知係我睇到已經出曬神諗多咗定套戲有心「參考」,你見到好多經典作品影子,好似《魔戒》、《未來戰士續集》、《鬼魅山房》等等,但全部都唔拖唔水,睇到懷疑人生
10. 冇睇《人潮洶湧》,但單係呢套同《唐人街探案3》爛到入骨髓,大概中國觀眾都唔係白癡,一味有大卡士大場面就大讚。呢個時候《你好,李煥英》堅有劇情有人情味咁走出嚟,大家俾兩套爛片轟完後,唔難想像點解會個個二刷三刷《你好,李煥英》,喂好嘢唔需要有卡士同大場面,都一樣會感動到你囉。
⚡奧斯卡優惠祭現進行中!貨品低至免費送俾你!請即睇:https://bit.ly/3mWtG10
‼️電影網店全新貨品已上架,低至$5起,快啲嚟搶購啦:https://bit.ly/3qLPkpk
【Patreon加強版】尊享優惠、更多深度獨家電影文章:https://www.patreon.com/travelerwithmovie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bit.ly/3a9wOzy
或使用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MeWe請Follow】mewe.com/p/travelerwithmovie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imax畫面比例 在 晞。觀影記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andavision》(第一、二集):Marvel咁玩法堅有趣喎!】
我諗大家諗都冇諗過,睇完《蜘蛛俠:決戰千里》後就再冇Marvel睇,而下一套《黑寡婦》更有傳迪士尼考慮唔上戲院--如果係真,大家望都望Disney+香港唔好咁早有,但另一方面,Marvel劇的話,你又會想Disney+香港快啲有,起碼唔駛「搵」得咁辛苦--你明我講咩嘅。不尤其是,當你見到Marvel片頭、加埋隻音樂,以往如果你係第一日就入戲院睇IMAX嘅觀眾,一般都會一出就全場歡呼,今日喺電腦面前睇硬係差咁少少。
後知後覺,唔知原來《Wandavision》唔係一次過上架,而係逐集逐集咁上,暫時一集得半個鐘,都幾吊癮嘅。原本打算睇曬先出po,睇咗頭兩集又幾得意,都想分享下。
由咁多條預告所見,《Wandavision》明顯係向60年代sitcom致敬,因為頭兩集都係黑白(除咗某啲畫面,同埋第三集應該唔會黑白,睇完就明不劇透),都用到方形畫面比例。作為Marvel一貫節奏明快易入口嘅style,呢套MCU第一部延伸劇,頭兩集就實驗味濃,玩到咁,個人覺得係幾大膽嘅。睇到好多評論指同MCU暫時毫無關係--我直頭話暫時唔覺同超級英雄有關,耐性唔好觀眾分分鐘不明所以「棄劇」。
套嘢雖然拍到sitcom咁,又間中會出現極詭異情節,呢啲「真。詭異」情節個人覺得仲心寒過所謂「Marvel第一套恐怖片」嘅《新異變人》,對於最後直接影響《奇異博士2》會點發展,表示期待。細心留意,又唔可以話同MCU毫無關係,到底有乜彩蛋、詳細觀感,全文請即看:https://www.patreon.com/posts/46270142
🏆2020年我的十大電影名單現已公佈,有咩最愛最差電影,一文盡看:http://bit.ly/3igsQKl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bit.ly/3a9wOzy
或使用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MeWe請Follow】:mewe.com/p/travelerwithmovie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imax畫面比例 在 晞。觀影記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就嚟答咗十萬次咩係IMAX鏡頭】
除咗IMAX戲院點分好,每次IMAX鏡頭時,都有讀者問我,點樣分一套戲幾時係IMAX鏡頭、用IMAX拍又會點。一般IMAX片唔代表有IMAX鏡頭,上一套係《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其他全部都冇IMAX鏡頭,下一套係《#神奇女俠1984》。一如以往,IMAX好簡單一圖對比曬話你知。
留意返,除咗曼谷,全亞洲已經冇曬70mm IMAX,所以唔駛理。
最簡單最簡單分別係,銀幕會冇咗上下黑邊,成為Full screen填滿成個IMAX巨幕,香港因為冇一間係正規IMAX巨幕,你未必有個好明顯分別,但老蘭用得幾分明,所以都睇得出--Micheal Bay你應該分唔清。如果係真IMAX格式銀幕(如東莞、台北),係可以俾你完全融入咗畫面,比例分野都極明顯。
《#TENET天能》或者要俾大家分到咩係IMAX鏡頭,開場華納係一般有上下黑邊嘅闊銀幕,一到開場歌劇院就會扯到Full Screen,對比好明顯,俾觀眾一種「沉醉式體驗」。
《TENET天能》未至於成套戲都係IMAX鏡頭,文戲都係普通有上下黑邊闊銀幕,去到動作大場面、有浩瀚鏡頭畫面,先會用上IMAX鏡頭。如果分唔清,個人推薦留意中間一場飛車場面,主觀鏡頭配上IMAX全幕,最明顯feel到個效果,如同親歷其境,個心都離一離。如果動作場面太投入你分唔到,文戲有一場帆船戲,都係用上咗IMAX鏡頭,令文戲講嘢都好震撼。
睇「老蘭」戲你都堅持唔睇IMAX,去普通戲院,咁你可以忘記我上面講過嘅嘢。
《TENET天能》觀後感、香港IMAX推薦文章,可看留言連結。
📣即訂Patreon加強版,閱讀更多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https://www.patreon.com/travelerwithmovie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使用QR code:https://bit.ly/3a9wOzy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