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alittle (a little)
看板Coffee
標題[其它] HARIO幾款新品
時間Wed May 5 22:00:23 2021
一陣子沒關注器材,看到youtube上最近有開箱了幾款HARIO新品器材
◎HARIO V60 樹脂 MUGEN 無限濾杯
官網:
https://harioshop.com.tw/category_detail.php?id=1&subid=1&productid=919 網路開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sjRxT5_-Lk 主打不悶蒸一次注水到底
算新手也好上手的濾杯,底盤有溝槽可吊掛
官網售價360,注意的是濾杯材質樹脂,耐熱標90度
對耐熱溫度介意者可以等陶瓷版本:
https://harioshop.com.tw/category_detail.php?id=&subid=&productid=998 沖法很簡單,就不知道效果如何
----
◎V60 Drip-Assist手沖注水輔助器套組
官網:
https://harioshop.com.tw/category_detail.php?id=1&subid=1&productid=931 網路開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0ABLY3GtP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2UnZ3aCVo 其實官網名稱是分水器,但是覺得翻注水輔助器比較易懂
本來只打算貼小雨的影片,不過他注水是從內圈注到外圈
而另一個影片則是按照說明書建議的由外圈注水溢到內圈
不過沖咖啡本來就沒有標準模式,參考看看選擇自己想要的方式
兩個影片不約而同提到了跟韓國品牌THE GABI類似產品的差異
算是一個減少手沖注水變數的小玩具
如開箱影片說的,喜歡自己繞圈注水的話就不用買這種東西了
套組官網售價680,除了輔助器之外搭V60 02樹脂濾杯,附40張漂白濾紙
材質方面,看說明書輔助器寫共聚聚酯 耐熱100度,濾杯AS樹脂 耐熱90度
已經有V60樹脂濾杯不想買套組
或是介意樹脂濾杯耐熱溫度90度的話,可單買輔助器再搭其他材質V60 02濾杯
https://harioshop.com.tw/category_detail.php?id=&subid=&productid=937 輔助器單賣450
----
◎W60 磁石濾杯組
官網:
https://harioshop.com.tw/category_detail.php?id=&subid=&productid=917 網路開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lKKh1Th9o4 陶瓷濾杯搭塑膠濾網組合
濾杯比傳統V形濾杯來得大
買一組可以玩三種使用法(濾紙、濾網、濾紙+濾網)
官網售價1350,市面通路有看到賣1050
--------
不知道板友對這些新品有沒有興趣或者已經購買使用了
自己是想買手沖注水輔助器來玩玩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66.1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620223225.A.418.html
→ a9724145300: 買了無限濾杯,很像以前的melitta濾杯,一次把水給足 05/05 22:25
→ a9724145300: ,然後滴到完,味道以外的蠻溫順 05/05 22:25
→ a9724145300: 不過如果你比較相信自己的手的話,V60足矣,無限的特 05/05 22:26
→ a9724145300: 點就是不一定要用手沖壺,也不太吃技術 05/05 22:26
推 INTHEWIND: 我也買了一個無限,用來測豆子修正烘焙手法 05/05 23:07
推 jakkx: 感覺特色像梯形濾杯… 05/05 23:38
推 Icta: 無限偏浸泡,萃取率又極低,測風味恐比不上杯測或一般濾法 05/06 07:02
→ Icta: 老實說hario這幾款網路行銷下了很多資源 05/06 07:03
→ Icta: 但我覺得這些產品一方面沒有開創新的技術領域 05/06 07:04
→ Icta: 二方面也沒有跟上精品咖啡萃取技術的新發展 05/06 07:05
→ Icta: 同樣是慢速濾杯,無限在萃取率上比不上出很久的短肋kono 05/06 07:06
→ Icta: 粕谷哲新的金屬偽法蘭絨濾杯,用的雙層濾網讓人擔心清潔問題 05/06 07:07
→ Icta: w60的設計疊床架屋,整個產品看起來很臃腫 05/06 07:09
→ Icta: 很難說比其他平底濾杯改良了什麼,卻比不上v60的簡潔經典 05/06 07:09
→ Icta: 注水器嘛,老實說我覺得這類工具更適配平底濾杯 05/06 07:11
→ Icta: 我知道已經很多人用在錐型上啦,但錐型深層容易缺乏擾動 05/06 07:12
→ Icta: 排氣不完全,萃取率會掉 05/06 07:12
→ Icta: 如果用了好豆子,這種一開始就要犧牲萃取率的作法不太妙 05/06 07:13
→ Icta: 相比起來這幾年cafec的新器材跟濾紙倒都能玩出很有趣的東西 05/06 07:16
→ Icta: 日本公司也真的是,其他地方的咖啡器材至少用到pp或tritan 05/06 07:25
→ Icta: 耐熱都在100度以上,結果無限萃取率已經那麼低,還只能用8x 05/06 07:26
→ Icta: 度泡,是用到多差的豆子才想要設計這種10%出頭的萃取率呢 05/06 07:26
推 BearSheep: 問樓上的一個問題,浸泡不是比單純流下去萃取更久,如 05/06 10:41
→ BearSheep: 果無效偏浸泡,又為什麼萃取率會偏低呢? 05/06 10:42
→ Icta: 溶解與擴散速率跟濃度有關,比起不斷流過濃度低的新加熱水 05/06 10:54
→ Icta: 偏浸泡的方式偏向持續讓濃度較高的熱水接觸咖啡 05/06 10:54
→ Icta: 所以萃取效率會降低 05/06 10:55
→ Icta: 所以像杯測萃取率要靠稍高水溫、細研磨、更長時間才拉得起來 05/06 10:56
→ Icta: 無限則是浸泡、低水溫、粗研磨,把所有低萃取的因素都湊一起 05/06 10:56
→ Icta: 總之我覺得把可用濾紙面積縮到剩下尾端那麼小部份不是好主意 05/06 11:00
→ Icta: 手法會嚴重受限,萃取率也很難拉高,粕谷哲版的v60的失敗 05/06 11:01
→ Icta: 看來沒改變他們的思維 05/06 11:01
→ Icta: 再怎麼樣,錐形還是至少要像kono那樣尾端加些短肋會比較理想 05/06 11:02
→ Icta: 要避免無效萃取,要減少的是上方側流,下方的濾紙還是得保留 05/06 11:04
→ Icta: 一定的有效空間 05/06 11:04
→ Icta: 話說回來,w60的平底濾網的陡峭側面如果能封閉起來 05/06 11:06
→ Icta: 純粹用底部面積過濾,風味會飽滿很多 05/06 11:06
→ Icta: 平底構造的底部濾過流速已經夠了,增加側流未必有好處 05/06 11:07
→ Icta: 他們的這些產品,很多設計邏輯上是互相衝突的 05/06 11:10
推 Icta: 說到底如果在家要無腦沖,說不定幾百元家用美式滴濾機 05/06 11:13
→ Icta: 的萃取極限還比無限高 05/06 11:14
推 mykonosocean: 之前看到無限濾杯建議沖煮跟流速 感覺是怎麼出了一 05/06 11:22
→ mykonosocean: 顆性質跟自家粕谷哲V60雷同的商品XDD 05/06 11:22
推 longtimens: 真的很想吐槽耐熱90度是要怎麼用== 05/06 11:28
→ longtimens: 而且無限濾杯外觀…完全不吸引人欸 05/06 11:28
→ longtimens: 反而是歐美那幾顆平底的比較特別 05/06 11:28
→ longtimens: 唯一的吸引大概是價格吧 沒多貴 05/06 11:28
推 g84h21e4: 買了無限 馬上改回原本的.... 超級沒風味 05/06 11:59
→ cloud1017: 有推薦的平底濾杯嗎? 05/06 13:01
推 Dawnvoice: 平常的 hario 樹脂也是 90 度喔,但無限的外觀真的謎 05/06 13:44
→ cloud1017: V60樹脂有AS(90度)跟PP(120度) 05/06 14:38
推 jaysuzuki: 明明有PP跟TRITAN可以用,還在用AS就不買就對了 05/06 14:53
推 steve1012: 平底 tricolate 05/06 16:09
→ kyle0478: V60透明的好像都還是AS樹脂 白色和紅色是PP的樣子 05/06 16:25
推 Jasperrr: 看到有人提到KONO半肋,最近台灣出的神器超平衡濾杯不知 05/06 20:41
→ Jasperrr: 道有沒有人有心得? 05/06 20:41
→ Jasperrr: 雖然外型良率偏低但設計思維上還滿猛的 05/06 20:41
推 BearSheep: 我以為無限是因為流太快,又一次抽取,不悶蒸,才萃取 05/07 12:21
→ BearSheep: 率低耶!要說浸泡時間短,萃取率才高,那聰明濾杯和法 05/07 12:21
→ BearSheep: 國壓為什麼要泡久一點才有味道呢? 05/07 12:21
推 longtimens: 沖刷的萃取速率>濾泡的萃取速率 05/07 12:26
→ longtimens: *浸泡 05/07 12:26
→ Icta: 萃取效率簡單講就是你有沒有一直讓乾淨濃度低的清水接觸咖啡 05/07 14:17
→ Icta: 泡著只是讓同樣一堆水接觸咖啡,濃度上升以後咖啡就幾乎不會 05/07 14:18
→ Icta: 溶解,所以比起浸泡的方式,陸續把清水注入的方式萃取較高 05/07 14:19
推 longtimens: 詳細原理可參考普化化學平衡章節,勒沙特列原理(誤 05/07 14:20
推 BearSheep: 萃取速率是這樣沒錯,但是影響咖啡風味的是最終溶液中 05/07 18:15
→ BearSheep: 的咖啡溶出總量。濃度不到自然偏淡,要有一定的濃度, 05/07 18:15
→ BearSheep: 溶出速率自然下降啊!當然你要說咖啡量多的溶液和咖啡 05/07 18:15
→ BearSheep: 量少的分佈不均的話,那算是另外一回事。只是如果覺得 05/07 18:15
→ BearSheep: 無限濾杯單次抽出來的咖啡不夠濃,為什麼不能加一段悶 05/07 18:15
→ BearSheep: 蒸呢? 05/07 18:15
→ Icta: 無限的有效濾紙面積可能是市面上所有濾杯最小的 05/07 18:52
→ Icta: 任何常見沖法的斷水或額外擾動都會很快導致濾紙阻塞 05/07 18:52
→ Icta: 濾紙一旦阻塞,就會類似espresso的通道效應,導致萃取不均 05/07 18:53
→ Icta: 只要濾紙能正常運作,很多時候拉長萃取到3~4分鐘都沒問題 05/07 18:54
→ Icta: 但無限的結構的濾紙可用面積過小了 05/07 18:55
→ Icta: 而且正因為濾紙阻塞所以無法磨細 05/07 18:56
→ Icta: 其他濾杯可用的高溫細粉,快沖又能高萃取的方式無法適用 05/07 18:57
→ Icta: 又要粗磨,又要小心濾紙阻塞,又不能用超過90度 05/07 18:58
→ Icta: 不能用太多次斷水或過多擾動 05/07 18:59
→ Icta: 不覺得這樣的濾杯叫做"無限"很趣味嗎 05/07 18:59
→ Icta: 就像是底下完全塞住的粕谷哲v60,真的用46法五次注水的話 05/07 19:02
→ Icta: 如果又用上高密度非洲豆,到7~8分鐘以上才流的光也不奇怪 05/07 19:03
→ Icta: 後面流到那麼慢,反映了濾紙已經嚴重阻塞,已經無法均勻濾出 05/07 19:03
→ Icta: 不均勻的話,風味跑掉不說,雜味也會特別明顯 05/07 19:04
→ Icta: 我個人蠻喜歡粕谷哲啦,不過幾次看他用那v60最後水下不去 05/07 19:08
→ Icta: 還得用手指剝開濾紙就覺得很趣味 05/07 19:09
→ Icta: 總之市面上有那麼多輕鬆沖可以入金杯萃取範圍的濾杯 05/07 19:10
→ Icta: 買了無限還要苦思如何突破種種限制,真是很辛苦 05/07 19:11
推 iamtony: 樓上不少專業 05/08 11:53
推 jaysuzuki: 推Icta大 05/08 15:25
→ greenguy: 們應該試ㄧ輪了XD 05/13 14:12